作文是寫自己的心裡話,孩子如果寫得一塌糊塗,往往為寫作而寫作,基本都是編出來的,應該是在一開始教法上就出了問題。建議從幾個方面來改進。
1.口頭訓練抓思路
學校或補習班的教學我們控制不了,但可以在家從源頭上把控。
寫作無非一種表達,要想孩子書面表達流暢準確,平時就要加強對孩子口頭表達的訓練。二者相輔相成,一個愛說會說的孩子,他起碼思維靈活,思路清晰,那麼他沒有理由寫不好作文。而要做到懂得構思與結構一篇文章,可以多安排孩子在生活中清楚地表達一件事。
學校有什麼新活動啦,旅遊到過的地方啦,或者即將去的地方有何特色啦,讓孩子自己去表述。作為語文老師,每次給孩子們布置作文的時候,都會和他們聊很久,發展他們經歷中有趣的事與人。說到高興處,他們通常會大聲說,老師老師我就寫這件事吧……
2.情境培養釀感情
是的,讓孩子裡學會自己思考,讓他們寫作前進入情境,把生活中經歷都調動起來,沒有寫不出來的。我小孩小的時候特別可愛,姥姥姥爺很疼她,沒次老人來電話我都讓孩子去接,為的就是,讓她學會溝通、愛自己表達自己的愛。
除了口頭表達再有就是書面小練筆,就是日記。我女兒很多日記都是在姥姥家完成的,記錄日常,吃什么喝什麼都記,看似流水帳,確實點點滴滴的生活。後來看起來充滿回憶。同時也培養了孩子豐富細膩的情感。情感充沛了,寫起作文來,自然如魚得水。
3.溝通情感立主題
除了他自己的生活經歷,家長的生活體驗要孩子多溝通。
給他講講爺爺奶奶的往事,說說爸爸媽媽的創業史,或者你們小時候的趣事。再帶他們去釣魚,爬山,逛博物館。你的孩子是活的,必須讓他身體和腦子都動起來。而你的陪伴是最好的主題,沒有了這個,作文中會缺乏一種最重要的中心,那就是愛,就是一個寬容的媽媽,和一個無所不能的爸爸。
很多孩子寫到爸爸媽媽的就是,通常就是爸爸上班,媽媽在家看電視。蒼白不?這樣的孩子能寫出什麼好作文出來?
所以,今天看到有個人提問:是掙錢重要還是培養孩子重要?我內心苦笑,這還要問嗎家長,當你賺個金山銀山的時候,孩子沒成材,你是不是最失敗呀。
4.文章講授習文字
除了口頭訓練,日記練筆,培養情感,設計主題,孩子們還需要一定的講書練習。
材料從哪裡來,就是他讀的那些書,那些詩詞,也就是說,把讀書不叫作讀書,叫做講書,他可以講作家,講故事背景,講情節,講語言,從任何一個角度欣賞作品。這需要成果,每天不怕少,哪怕只有五十個字呢,也要把每次看的書適當介紹。
開始給媽爸講,再自己記錄下來。時間長了,自然他不再走馬觀花看書,不再囫圇吞棗看書,起碼他會關注人物的描寫,各種細膩的心理,幽默的語言和精彩的動作。
最後想說,寫作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你若能從今天開始,寫作便是每天有變化的事。像看花開,每天都會有新的感受,新的觸動,新的人生體驗。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