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無法在2012年續籤,意味著對發達國家碳總排放沒了約束,全球節能減排這條路將如何走下去?CFP供圖
聚焦氣候談判會議
《京都議定書》的陰霾加重。正在波恩舉行的第1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的氣候談判預備會議上,聯合國官員透露,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後,第二承諾期的續籤工作將無法按期完成,可能會推遲至2014年或2015年。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李雁告訴南都記者,與《京都議定書》緊密相關的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會依然存在,不過受到重大影響後其存在形式會發生改變。
第二承諾期續籤或推遲三四年
在波恩召開的氣候變化談判大會於7日進入了正常的議程程序。京都議定書和長期合作行動兩個工作組又開始了漫長的發言和討論。在許多分組的會議中,激烈的角力仍在進行。
其中,限定工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08年-2012年)將於2012年期滿。備受關注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續籤問題,受到眾多發達國家的刻意迴避。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表示,即使有關國家能在今年年底前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續籤問題達成一致,所有國家都在2012年結束前完成續籤程序也是不可能的。
有聯合國官員在會上透露,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後,第二承諾期的續籤工作將無法按期完成,可能會推遲至2014年或2015年。
「《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與第一承諾期實現無縫對接已無可能,與《京都議定書》緊密相關的CDM的存在形式將發生重大變化。」李雁告訴南都記者。
CDM機制是指,發達國家通過在發展中國家實施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把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的排放量作為履行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一部分義務。一方面,對發達國家而言,給予其一些履約的靈活性,使其得以較低成本履行義務;另一方面,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協助發達國家減排可以從發達國家獲得資金和技術,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對世界而言,可以使全球在實現共同減排目標的前提下,減少總的減排成本。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