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續籤將無法按期完成

2020-12-14 中國天氣

《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無法在2012年續籤,意味著對發達國家碳總排放沒了約束,全球節能減排這條路將如何走下去?CFP供圖

聚焦氣候談判會議

《京都議定書》的陰霾加重。正在波恩舉行的第1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的氣候談判預備會議上,聯合國官員透露,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後,第二承諾期的續籤工作將無法按期完成,可能會推遲至2014年或2015年。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李雁告訴南都記者,與《京都議定書》緊密相關的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會依然存在,不過受到重大影響後其存在形式會發生改變。

第二承諾期續籤或推遲三四年

在波恩召開的氣候變化談判大會於7日進入了正常的議程程序。京都議定書和長期合作行動兩個工作組又開始了漫長的發言和討論。在許多分組的會議中,激烈的角力仍在進行。

其中,限定工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08年-2012年)將於2012年期滿。備受關注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續籤問題,受到眾多發達國家的刻意迴避。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表示,即使有關國家能在今年年底前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續籤問題達成一致,所有國家都在2012年結束前完成續籤程序也是不可能的。

有聯合國官員在會上透露,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後,第二承諾期的續籤工作將無法按期完成,可能會推遲至2014年或2015年。

「《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與第一承諾期實現無縫對接已無可能,與《京都議定書》緊密相關的CDM的存在形式將發生重大變化。」李雁告訴南都記者。

CDM機制是指,發達國家通過在發展中國家實施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把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的排放量作為履行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一部分義務。一方面,對發達國家而言,給予其一些履約的靈活性,使其得以較低成本履行義務;另一方面,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協助發達國家減排可以從發達國家獲得資金和技術,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對世界而言,可以使全球在實現共同減排目標的前提下,減少總的減排成本。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俄或將拒絕《京都議定書》二期 承諾應對氣候變化
    去年南非德班氣候大會達成了「自2013年1月1號起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協定,因此如何「確立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確保其按期實行」就成為了今年多哈會議的核心任務。雖然早在2009年俄羅斯就已宣布將不接受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義務,但是有關專家表示,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打算退出《京都議定書》,更不說明俄羅斯忽視氣候變化問題。
  • 坎昆角力京都議定書 或開展第二承諾期
    但是,最不發達國家集團主席、來自賴索托的代表塞科裡(Bruno Sekoli)11月18日發出炮轟:「承諾是有的,可是我們看不到任何東西『落地』。」 中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指出,坎昆會議應明確《京都議定書》關於發達國家第二承諾期的進一步量化減排指標。「這是坎昆會議能不能邁出有意義一步的重要因素。」蘇偉說。
  • 《京都議定書》第二期明年實施 被批"軟弱無力"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  中國促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雖然《京都議定書》這一法律框架得以保全,但是第二承諾期的減排雄心不足、環境漏洞突出,導致減排效力大打折扣;發展中國家關切的氣候資金等重要問題也並未得到妥善解決;各國間互信受損,未來的氣候談判前景將更加嚴峻。
  • 德班氣候大會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經過近兩周「馬拉松式」的談判,大會通過決議,建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從2013年開始實施。 新華網南非德班12月11日電 經過近兩周「馬拉松式」的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
  • 日本拒絕承諾京都議定書二期減排目標
    這項「榮譽」由與會非政府組織每天頒發給阻礙談判進程最大的「絆腳石」:日本代表因強硬拒絕就《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承諾減排目標,受到多方批評。日本態度強硬拒絕承諾第二階段目標坎昆會議當天剛進入第二天,《京都議定書》工作組談判即出現停滯,原因之一是日本代表連續在不同場合宣稱「永遠」不會就議定書第二階段承諾減排目標。
  • 德班氣候大會:《京都議定書》二承諾期成疑
    1997年12月在日本東京籤署的《京都議定書》為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確立了標準:在2008年至2012年間(第一承諾期),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至今,大部分發達國家未能達到第一承諾期的減排目標。
  • 發達國家食言 未完成《京都議定書》減排承諾
    數據和事實顯示,主要發達國家將完不成它們在《京都議定書》中所作的碳減排承諾。北京的分析人士指出,受主要發達國家減排不力的消極影響,全球的氣候談判進程面臨很大困難。  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在2008-2012年間,37個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在1990年水平基礎上減少5.2%,其中歐盟整體減少8%,美國減少7%,日本和加拿大減少6%。  而根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統計,美國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增長18%,加拿大增長了20%,日本增長了7%。
  • 誰在反對《京都議定書》
    2007年第十三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締約方大會通過的峇里路線圖,明確了氣候談判的「雙軌制」——「《京都議定書》(KP)」和「長期合作行動(LCA)」。《京都議定書》將隨著第一承諾期2012年底的結束而失效,承不承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和一二期之間的無隙連接,就成為近幾年氣候變化談判的焦點之一。
  • 達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為何這麼難
    此次會議通過4份決議,包括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啟動綠色氣候基金以及就2020年之後的減排做出安排等。參加德班會議的發展中國家代表認為,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確定《議定書》發達國家在第二承諾期的減排安排。但回顧此次談判進程,不難發現,為氣候變化應該承擔主要責任的發達國家使出各種招數減輕自身壓力。 11月28日會議剛開幕,就傳出消息說,加拿大政府將退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這個消息遲遲得不到加拿大代表團證實,幹擾會議進程數天。
  • 坎昆角力《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
    但是,最不發達國家集團主席、來自賴索托的代表塞科裡(Bruno Sekoli)11月18日發出炮轟:「承諾是有的,可是我們看不到任何東西"落地"。」  中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指出,坎昆會議應明確《京都議定書》關於發達國家第二承諾期的進一步量化減排指標。「這是坎昆會議能不能邁出有意義一步的重要因素。」蘇偉說。
  • 韓國:減排努力初見成效 支持延長《京都議定書》
    面對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凸顯、《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到期的緊迫形勢,各國政府能否摒棄分歧、共同承擔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責任呢?就此,本版將陸續推出一組「氣候應對」海外調查,敬請關注  環境部長親自帶隊  呼籲注重減排行動  泰國洪水、非洲饑荒、美國龍捲風、北京霧霾天……如今的世界,似乎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的威脅。
  • 中方對紐西蘭退出《京都議定書》表遺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2月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紐西蘭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多哈會議正在舉行,即將完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談判,新方選擇此時宣布不參加第二承諾期,與國際社會努力背道而馳,令人遺憾。
  • 德班大會閉幕 《京都議定書》「起死回生」
    此次會議通過了「德班一攬子決定」,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生效。但由於發達國家缺乏政治誠意,「峇里路線圖」談判仍未完成。   過去兩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舉行。190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齊聚德班,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再次進行集體努力。  中國代表團認為,此次會議取得了五大成果。
  • 德班氣候大會閉幕 《京都議定書》「起死回生」
    此次會議通過了「德班一攬子決定」,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生效。但由於發達國家缺乏政治誠意,「峇里路線圖」談判仍未完成。  過去兩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舉行。190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齊聚德班,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再次進行集體努力。  中國代表團認為,此次會議取得了五大成果。
  • 德班大會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新華網快訊:當地時間11日凌晨,德班氣候大會通過決議,建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啟動綠色氣候基金。
  • 李燕端:發展中國家堅定推動《京都議定書》進程
    發展中國家將堅定推動《京都議定書》進程 ——訪中國外交部氣候談判特別代表李燕端    新華社德國波恩5月26日電(記者唐志強 韓墨)2012年聯合國第一輪氣候變化談判25日在波恩閉幕。中國外交部氣候談判特別代表李燕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談判中堅定維護《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基本原則,共同反對一些發達國家試圖逃避法定義務的做法。    李燕端說,去年的德班會議確定了《京都議定書》將延續第二承諾期,成果意義重大。在此基礎上,《議定書》特設工作組在波恩會議上主要聚焦四大問題。
  • 坎昆氣候大會議程近半 《京都議定書》存廢起波瀾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11月30日重申,日本堅決反對延長《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因為該議定書僅覆蓋排放量佔全球27%的國家,「這不公平也無效」。日本謀求「脫軌」,立即引發各方極大關切。「77國集團加中國」發言人、葉門代表阿卜杜拉·阿薩德當即警告說,如果日本不在《京都議定書》問題上作出讓步,坎昆會議將很難達成最終協議。美洲玻利瓦爾聯盟代表、委內瑞拉首席談判代表克勞迪婭強烈譴責某些發達國家試圖擬訂一份替代《京都議定書》的草案,警告發達國家的陰謀「不會得逞」,「履行《京都議定書》絕對沒有商量的餘地」。
  • 《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 中國如何應對後京都時代
    「第二減排承諾期」開始談判  即便今天,佔世界人口22%的發達國家仍消耗著世界上70%以上的能源,排放著50%以上的溫室氣體。基於此,「京都模式」確立了「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達成了一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不平等條約」。
  • 中新網:《京都議定書》陷末日危機 小島國斥「空談七年」
    中新網多哈11月30日電(記者 周銳)    多哈氣候大會高級別會議將至,被發展中國家視為「最核心任務」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卻幾無進展。  事實上,早在一年前,就已經有人悲觀的預測德班會成為《京都議定書》的「葬身之所」,但在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堅持下,德班會議讓《京都議定書》延續了生命。  本次會議前,澳大利亞高調宣布追隨歐盟加入第二承諾期的舉動一度讓各方倍感振奮,但談判開始後,人們才發現這些國家「給出承諾,卻沒有拿出誠意」。
  • 發展中國家:盼發達國家負起責任共守《京都議定書》
    新華網多哈11月28日電(記者 陳瑩 李志暉 楊元勇)參加多哈聯合國氣候大會的發展中國家一致認為,達成有關《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協議是多哈大會的重中之重,各方應共同維護這一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的基石,同時敦促某些發達國家行動起來消除談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