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奶茶店,這取名是個技術活兒!
取得好了,能讓你的店名傳播起到個奇效的作用。
取得不好,哪怕是你產品做得再好,客人記不住,啥用沒有!
所以,今天咱來聊聊取名該怎麼取得好。
都2021年了,起名字還是這幾個套路
首先在起名字的思路上,還是相似的套路。
1.「某茶、某某的茶」
喜茶,奈雪的茶出名了,叫某茶某某的茶的品脾也不勝枚舉。
眷茶爺茶良作的茶,喪茶斷茶積慕的茶。
這些已經很是高級了,神奇的是一家叫悅茶蜂麥的店,宛如在給「喜茶熱麥」找近義詞。
裝修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風格,名字為什麼要模仿呢?
還有一個叫裕上璽茶的品牌,初看你無法理解老闆為什麼用如此生僻的字,但當你讀出來時,想必就發現妙處了。
讀出來才發現……
當然,對於茶飲店來說,叫某茶某某茶是最合適的思維邏輯,本稱不上模仿。但看起來高級與否的關鍵在於,這個名字有沒有傳達出你的品牌所想表達的意思,你是想將它做成品牌還僅僅是個名字。
2.套用成語俗語
茶顏悅色開闢了一條新思路——用成語或俗語起名字。
但如果找的成語不合適,就很尷尬了。比如有個叫「人在茶在」的,就想知道它是不是還有個兄弟叫「人走茶涼」啊。
套用俗語起名字,後續可能產生的聯想很重要!
3.從諧音入手
這是最普遍、也是最有笑點的起名字常用套路:
甄茶局:如果真想叫這個名字,用這個「斟」應該更好一點吧。
店很美,名字吧…
口敢:不不,並不敢……
珍煮丹:這名字的思路大概是甄子丹、珍珠丹、珍煮丹?表示看不懂。
果嫁凍涼:這樣的「國家棟梁」怕是有點虛…
諧音有趣,但真的不高級。
4.來個英文名
要玩高級的?拿英文上啊!
於是:
ITS TEA:WHAT?這是什麼意思?
它的茶?還是IT的茶?
shé inn:不明覺厲。
恕在下才疏學淺,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最可怕的不是有英文名,而是給英文名起個中文翻譯:
看這個FlyJuice,也還不錯吧,然而中文的翻譯是:福來聚斯……
5.太講究內涵
有一類名字,一看老闆就是傾注了心血,意境美麗,然而真不利於傳播:
研酵小山:夠文藝,但你能想到,這是個茶+軟歐包的店麼?
INDOOR OASIS綠洲間:不好意思,我也忘了這是家賣什麼的店…
名叫「綠洲間」還以為是家綠洲主題店
當情懷和消費者認知出現偏差時,能讓人看懂,或許比好聽有用。
茶飲店取名案例,快借鑑!
如今的新式茶飲在名字上彰顯出了更多個性,起名字的思路也更加新穎大膽,有種要跳出套路、放飛自我的趨勢。
1、乃青乃綠(茶底方向命名)。
乃青乃綠第一家門店在深圳寶安開業,主打鮮奶,多料。將「奶」變成「乃」,讓品牌更為生動。
2、圓真真(小料方向命名)
成都特色「粉圓製造局」,主打手工珍珠奶茶,用可愛俏皮的「真真」來代意珍珠粉圓,再進行品牌命名。
3、臺蓋(原料方向命名)
主要選用臺灣及世界各地好茶葉,搭配6大主題好奶蓋,主攻「奶蓋主題茶飲」,區別於市面上「茶湯廉價」,」做工粗糙」的奶蓋茶飲。
4、CUIDA(地域屬性命名)
CUIDA,閩南方言直譯是「口渴」的意思。
5、SEVEN BUS (品牌故事命名)
據了解是因為該品牌研發團隊在研製茶飲過程中,由於交通不便,先後乘坐了7次巴士前往武夷山學習品茗,因此取名SEVEN BUS。
6、五穀說(產品方向命名)
五穀說茶,定位"全穀物現煮奶茶",採用健康低脂的穀物作為原材料。
7、一芳水果茶(結合名字命名)
據傳店名「一芳」取自創始人柯梓凱奶奶的名字,強調品牌的人情味與故事性。
8、伏見桃山(品牌意境取名)
主打日式茶飲概念。融合了「花月詩酒茶」 獨特立意的 「伏見桃山 」由此誕生。
看完這8個茶飲品牌取名方法後,對自己的奶茶店取名稍微有些靈感了吧?
名字不僅僅是傳播一個品牌中好聽和好記的作用,還可以傳遞一種品牌價值的作用,甚至取得好,會讓人忍不住喝奶茶衝動。
當然,一家奶茶店,能夠火爆,一個好的名字只是前置基礎,更多是需要對自己產品的打磨以及更好的營銷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