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簡體書、追陸劇、玩抖音!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日常生活

2020-12-15 騰訊網

本文約1500,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在臺灣,

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

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

分享抖音短視頻……

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

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簡體書店逆勢成長

臺北天龍書局

由於網際網路衝擊、店面租金上漲、連鎖店競爭等因素,臺北重慶南路的百年書街近年來慢慢走向衰落,而大陸出版的簡體書在這裡卻「買氣常旺」。

在天龍書局,記者偶遇老顧客陳昭安,在網際網路時代他依然保持每周逛一兩次書店、每天讀書的習慣。

「我是一個簡體書愛好者。」陳昭安說,因研究生讀的是哲學,所以買的簡體書主要是文史哲,大陸出版的這類書籍數量多且品質高,比如古書校注方面就做得很好,有很多題材是臺灣出版社不會觸及的。

臺北市重南書街讀書的市民。中新社

如今,在「重南書街」,傳統書店只能轉型,才能保住老書街的書香。自2008年開始,天龍書局以銷售大陸簡體字書籍為主,打造特色書店,在不景氣的環境中實現了逆勢增長,店面不斷擴張。

10年來,天龍書局進口了600多萬本大陸圖書,在店裡消費累計逾百萬元新臺幣的特殊會員就有好幾十位,他們大多是像陳昭安這樣的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隨著文化交流加深,近年來臺灣讀者對簡體書的需求不斷增長。大陸圖書選題廣、內容新、性價比高,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天龍書局老闆沈榮裕說。

大陸劇引領觀劇潮流

《琅琊榜》劇照

除了簡體書,大陸電視劇也為臺灣民眾打開精彩的古典世界。

近年來,《琅琊榜》《步步驚心》《延禧攻略》等一批大陸影視作品受到臺灣民眾熱捧。其中蘊含的文化歷史風景,也成為兩岸溝通的一扇窗口。

在臺灣地區2018年「熱搜排行榜」的「快速躥升的電視劇」榜單中,大陸電視劇獨佔鰲頭,在前五名中佔了四席。其中,《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分別榮登第一和第二位。

從臺北到高雄,記者常常遇到大陸電視劇的臺灣粉絲,其中既有計程車司機,也有公司白領。今年65歲的林必勉是一位資深大陸劇迷。1991年播放的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是她追的第一部大陸劇。

林必勉說,近年來最喜歡的還是大陸古裝電視劇。精良的服裝和布景、精彩的劇情和演員精湛的演技以及對歷史文化的考證和借鑑,讓人一看就放不下。

宮廷劇《延禧攻略》

愛奇藝臺灣站用戶事業部經理張婷貽告訴記者,2018年全站總流量達15億,創開站3年最高。其中,愛奇藝自製宮廷劇《延禧攻略》在短短5個月就達到1.5億流量,成為臺灣站首部點擊量破億作品。

在林必勉看來,古裝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而時裝劇則是他們了解大陸現實發展的窗口。「我們可以從電視劇裡面感知一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抖音吸引年輕族群

在網絡世界,微信、淘寶等應用和網站早已融入臺灣民眾生活,最近大陸短視頻APP抖音更是以席捲之勢「延燒」全臺。

抖音主要瞄準年輕世代,短短15秒的視頻可讓用戶玩特效、對嘴型、搭配屬於自己的曲風,和朋友分享。2017年抖音推出境外版TikTok,短短一年多時間便快速流行。

在TikTok上,還在讀初一的臺灣男孩「小孩」(暱稱)有逾8000名粉絲,所發的71個視頻共收穫了22.23萬點讚,其中大多是遊戲錄拍、語錄展示,或是翻拍,就是把別人的聲音或題材拿來拍自己的視頻。

其中,他用過去與現在的地球、北極對比圖,呼籲人們關注全球變暖,這則視頻收穫了4200個點讚和數百評論和轉發。這條視頻配的是在大陸同樣為抖音熱曲的《一百萬個可能》。

這位「小孩」從不在視頻中露臉。他說,只是把抖音「當做娛樂而已,但有點讚還是會有成就感,有時間就儘量拍一些」。他是在同學推薦後才開始玩抖音的。他還表示,身邊有很多玩抖音的同學、朋友。

TikTok臺灣區營運負責人林宜靜近日對媒體表示,臺灣營運團隊進駐才一年,目前在臺灣月活躍用戶已達300萬,已培養逾200位知名創作者。數據顯示,臺灣用戶日平均使用時長達38分鐘,一段視頻平均互動的轉發率為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林 雄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讀簡體書追陸劇玩抖音 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生活
    在臺灣,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讀簡體書、追陸劇、玩抖音——大陸元素日益融入臺灣民眾日常生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大陸元素日益融入臺灣民眾日常生活新華社臺北1月4日電(記者章利新、劉斐、林凱)在臺灣,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文化體驗加深了兩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增進了彼此認同和心靈契合。
  • 玩抖音、追大陸劇、看簡體書……大陸文化產品融入臺灣民眾日常
    (圖/臺灣媒體) 本報訊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在臺灣,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大陸簡體字書籍臺灣熱賣 學者:臺民眾希望了解大陸
    臺灣民眾一直沿襲使用繁體字,所以繁體書籍以及是臺灣民眾的首選,不過近年來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也漸漸在臺灣受到了關注。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熱衷購買簡體字書籍,專門出售大陸簡體字書籍的書店更加同雨後春筍一般的湧現出來,那麼目前臺灣簡體字的書籍進口數量已經從原先一年16萬冊,增加到現在每年600萬冊,可以說發展是非常快速的。
  • 大陸電視劇風靡臺灣說明了什麼?
    前段時間,大陸電視劇《延禧攻略》在臺灣引發一波熱潮。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魯明哲在跑選舉的緊張過程中也在抽空觀看,他感慨,大陸省市電視臺多,制播戲劇數不清,共同點是製作費高、拍攝考據也細膩。對於臺灣觀眾來說,大陸劇確實比韓劇、日劇甚至歐美戲劇更方便,即使不能與大陸觀眾同步欣賞,透過網絡也幾乎同步。當年年輕人追韓劇,現在幾乎全改成追陸劇。9月26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華社記者也提及,「《延禧攻略》受到臺灣觀眾的歡迎,有數據稱該劇在臺灣的點擊量破億次」,在總人口僅有兩千多萬人的臺灣,這個數字是非常難得的。
  • 臺灣誠品書店信義店設立簡體書區 提供閱讀不設限視野
    本報臺北專電 (駐臺記者 劉深魁 文/圖) 臺灣誠品書店信義店5月28日起以「閱讀不設限」為主題,正式設立簡體書區,並同步擴大藝術書區範圍,共計新增百家合作出版社、上萬冊藏書。   記者在誠品信義書店簡體書區看到,臺灣讀者對首批上架銷售的簡體書特別感興趣,紛紛上前挑選、翻閱,愛不釋手(如圖)。
  • 劇情好顏值高,臺灣90後瘋迷大陸電視劇?
    所謂風水輪流轉,當年我們看港劇、臺劇和韓劇,而現在,臺灣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大陸劇。臺灣影視產業不景氣,戲劇、綜藝、電影、音樂的製作能力大減,無法滿足民眾對戲劇、綜藝節目的需求,好萊塢、日、韓作品相繼被引進臺灣市場。
  • 大陸流行語傳到臺灣,已完全融入臺灣人生活!
    大陸用語在臺灣流行起來已完全融入臺灣人生活有臺灣網民在網絡論壇中提到:「今天看到朋友家的小學生說,明天要穿運動服,什麼時候學生開始說運動服而不說體育服了。」該網民還分享了親身經歷:一個交了大陸男友的臺灣學妹,說話都變成「我覺得今天特別開心、特別棒」「這樣肯定挺麻煩」……臺媒分析稱,收看大陸綜藝節目和影視劇的臺灣人越來越多,許多大陸人的生活用語跟著傳過去,因發音朗朗上口,形容事物親切又到位,所以逐漸在臺灣流行起來,像「給力」「土豪」「網紅」
  • 抖音(TikTok)在臺灣崛起
    TikTok在臺灣風行的原因    在臺灣,年輕人玩抖音(TikTok)早已成為趨勢。雖然臺灣軍方禁止軍人使用大陸智慧型手機甚至軟體,但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網站2018年5月的一篇報導稱,一名暱稱為「歐陽韓吉」的臺軍士兵,竟然在軍隊營區內拿出手機用TikTok開直播,一邊唱歌一邊跳「海草舞」,臺軍士兵如此沉迷大陸APP抖音,引發臺輿論譁然。如今,許多臺灣年輕人對於抖音裡面比較火爆的背景音樂都耳熟能詳。
  • 簡體字圖書在臺灣走紅(兩岸聚焦)
    政治的解禁,社會的變遷,兩岸的交融,使得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接受簡體字,認識簡體字,並且從簡體字裡面獲得越來越多的資訊、知識和機會。「不懂簡體字,就落伍啦!」臺灣的大學生如是說,臺灣的大學校園也鼓動起認識簡體字的風潮。有高校舉辦簡體字辨識比賽,有高校開設起了簡體字課程。臺北大學的學生說,他們在上課時已使用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學校雖然沒有教簡體字,但大家會通過網絡等各種途逕自學簡體字。
  • 「大陸元素」閃耀臺灣新春
    狗年春節,從藝術表演、民俗文化到美食街、花燈會,「大陸元素」閃耀寶島新春。   1   燈自大陸來,增輝北中南   傳統過元宵,花市燈如晝。臺灣不少地方舉辦燈會、燈節,其中不少彩燈來自大陸。
  • 民進黨執政 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增加
    作者 馬康莊    臺灣《聯合報》最近做了有關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觀感的民調:49%的受訪者對中國(大陸)民眾印象佳,比去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持負面觀感的人,由45%降為37%。    這項民調自2010年開始,聯合報每年都做;得到對大陸民眾有49 %正面觀感的數據,是八年來的新高。另一問題:你願意赴大陸就業、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嗎?有四成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念書;也創下八年來的最高。
  • 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度升高
    臺灣最新民調發現,對大陸有好印象的臺灣民眾比例正變得越來越高,願意到大陸求學、就業的年輕人,比例達到8年新高。島內媒體就此評論,民進黨當局冰封兩岸關係,卻擋不住大陸日益強大的影響力,也遮不住島內民眾探尋真相的眼睛。
  • 熱追大陸影視劇無關「洗腦」,卻關乎「真相」——對話廈門大學臺灣...
    □新聞背景:據臺媒報導,臺灣民眾為了防範疫情,也如大陸民眾一樣,選擇宅家防疫。時間一大把,大陸各視頻網站的優秀歷史劇、宮廷劇成為臺灣民眾的首選。但臺灣民眾對大陸劇的「欲罷不能」,卻引發臺灣當局的恐慌。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近日就表示,愛奇藝等大陸視頻網站進入臺灣是「非法繞道」,並稱要修法應對。愛奇藝等大陸視頻網站在臺灣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
  • ...歡迎臺灣同胞、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創業、生活,參與和融入...
    【臺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引發擔心 國臺辦回應】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當前島內各界對於臺灣經濟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傳統產業可能因此遭受的衝擊感到擔憂。我們再次重申,歡迎臺灣同胞、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創業、生活,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共享大陸發展的戰略機遇。
  • [兩岸春節]臺灣春節裡的大陸元素
    這次春運對在大陸生活的臺灣人來說,已可享受和大陸民眾同等便利。除已申領居住證的臺胞可直接刷卡進站乘車外;若是僅持有「臺胞證」者,自2018年底,鐵路部門推出優化措施,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以下簡稱「回鄉證」)與「臺胞證」,均可網上註冊核驗流程。
  • 臺灣網購體驗差 大陸電商改變臺灣民眾消費習慣
    不得不說,與大陸相比,在臺灣網購方便度的確差很多。用一位曾在臺北大學讀研究生的陸生的話說,臺灣的兩大網絡購物平臺PChome和露天拍賣,無論商品的豐富性、價格,還是購物便利程度,都完全還在大陸的「前淘寶」時代。
  • 臺灣獨立書店紀事:簡體書曾是禁書也是暢銷書
    他見證了臺灣獨立書店的興衰,本身也是個很有故事的人。  由於近年來電子書、網上書店、連鎖書店的興起,讓獨立書店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何破題?他擔當起了「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的角色,希望在沒落中救世,闖出一條獨立書店的新路子。  家中破產 長子扛起家計  陳隆昊出生在一個小鎮,離家不遠處就有泰雅族部落。
  • 臺灣文創,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現今大陸簡化的漢字保留了漢字的形態,卻缺少了漢字的原意和韻味,我們的下一代也無法感受漢字無窮的魅力。二 臺灣的文創勵志、走心文創已融入了臺灣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呈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模式。無論是在大街上、商場上、文創園等都是他們展示作品的地方。
  • 從疫情中看「大陸配偶」在臺灣的酸甜苦辣
    根據考據,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新聞長將「大陸妹」指稱是「非法偷渡來臺之大陸籍女子」,直到2000年後這個詞隨著閩南話的發音變成通俗的菜名,但這無疑已經造成生活在臺灣的大陸同胞的不滿和憤慨。有一個例子,臺灣有一位男孩子調侃一位大陸配偶二代女孩,稱「你就是大陸妹」,只見那位兩岸婚姻二代的小女孩眼角泛著淚光,卻無力反駁,看的是令人憤恨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