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湯是以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畜禽肉及動物內臟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其口味醇厚、營養豐富、易吸收。相比素湯,葷湯的脂肪含量和熱量較高。
煲葷湯有哪些小竅門?
◇羊肉適合用蔥、姜、花椒、孜然等調味。
◇豬肉適合用大料、蒜泥、料酒、紅酒等調味。
◇雞、鴨適合用蔥、姜、大料、辣椒等調味。
◇煮牛肉湯時適量添加山楂、陳皮等調料能加速牛肉的軟爛。
◇動物內臟的異味很重,要先焯煮去血水和異味,還可以用蔥、姜、蒜、花椒、大料、料酒等調料塗抹,稍加醃漬後再進行煮湯。
◇肉類搭配適當的蔬菜食用,營養更均衡。
湯品推薦
山藥燉鴨材料:鴨子半隻約400克,山藥200克,紅棗10克,鹽6克,蔥段、薑片、大料、 花椒、香葉、陳皮、黃酒各適量,蔥花、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將鴨子收拾乾淨後切塊,入冷水中煮開,關火撈出鴨塊,用水反覆衝洗兩三次;山藥洗淨,去皮,切塊。
鍋中加冷水,放人鴨肉、蔥段、薑片、大料、花椒、香葉、陳皮,大火燒開後放黃酒、紅棗,轉中小火燉50分鐘,加鹽調味,放山藥塊再燉15分鐘,出鍋前加胡椒粉和蔥花即可。
功效山藥可健脾益胃、補腎固腎,鴨肉可滋陰養胃、 健脾補虛,二者一起煲湯,補虛效果非常好。
山藥羊肉湯材料:山藥200克、羊肉150克,蔥花, 蒜末、水澱粉、鹽、雞精、植物油, 清湯各適量。
做法:
將山藥洗淨,去皮,切片;羊肉洗淨,切絲,用植物油煸炒至變色後撈出。
鍋置火上,倒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蔥花、薑末、蒜末爆出香味,放人山藥翻炒,倒入適量清湯,加入羊肉片,加鹽、雞精調味,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功效山藥中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特別適合寒冷的冬季常食。
銀耳木瓜排骨湯材料:豬排骨250克,幹銀耳5克,木瓜100克,鹽4克,蔥段、薑片各適量。
做法:
銀耳泡發,洗淨,撕成小朵;木瓜去皮、子,切成滾刀塊; 排骨洗淨,切段,焯水備用。
湯鍋加清水,放入排骨、蔥段、薑片同煮,大火燒開後放入 銀耳,小火慢燉約1小時。
把木瓜放入湯中,再燉15分鐘,調入鹽攪勻即可。
功效銀耳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可保肝臟。木瓜中的維生素C能防止細胞受到氧化傷害。此湯有保護肝臟、美容養顏之功效。
不宜人群
孕婦和過敏體質者不宜食用木瓜。
羊雜湯材料:羊心、羊肺、羊肚、羊腸、羊肝各50克,香菜1棵,醋、鹽、味精、料酒、胡椒粉、整蔥、姜塊、蔥花,薑末、蒜末、香菜末各少許。
做法:
羊肺洗淨,在每個肺葉上直劃一刀,人沸水中略焯,撈出,洗淨,切長方片;將羊腸、羊肚加鹽揉搓,去黏液及肚油雜質,放沸水中煮10分鐘,撈出後切長方片;羊心、羊肝洗淨,入沸水中略煮,撈出後也切長方片。
將羊雜、整蔥、姜塊放在湯鍋中,加清水、料酒,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轉中小火燉3個小時,挑出蔥、姜,將羊雜與湯一起盛入湯碗中,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蔥花、薑末、蒜末、醋和香菜末調好口味即可。
功效羊雜湯就是用羊下水煲的湯,可補心、補肝、補肺、健脾胃,滋補五臟,還能補血益血、益精髓。
蓮子豬肚湯材料:毛肚150克、去心蓮子50克,植物油、蔥段、薑片、鹽、料酒、味精、白糖各適量。
做法:
毛肚洗淨,切片;去心蓮子洗淨,放入水中泡軟。
鍋內倒植物油燒熱,下蔥段、薑片炒香,加入適量熱水,下蓮子煮30分鐘。
然後下毛肚,用鹽、味精、白糖、料酒調好口味,煮至再次開鍋即可。
功效蓮子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可養心安神、防老抗衰。這道粥具有潤肺止咳、滋補肺腎的功效。
西湖牛肉羹材料:牛瘦肉150克,豆腐100克,幹香菇5克,雞蛋清1個,香菜末10克,鹽4克,料酒5克,白糖3克,雞精2克,胡椒粉1克,水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牛瘦肉洗淨,剁成末,先在沸水中過一下水至變顏色撈出;幹香菇泡發,去蒂,洗淨,切小粒;豆腐洗淨,切成小丁。
鍋置火上,倒人適量水煮開,依次放入牛肉末、豆腐丁、香菇粒、料酒,小火煮2分鐘。
開鍋後,先加鹽調味,將水澱粉攪勻開大火邊攪拌邊倒入湯中至稍濃稠時,轉中火加蛋清,邊加邊攪拌,放入白糖、胡椒粉、雞精、香菜末、香油,拌勻即可。
功效牛肉可補脾胃、益氣血、提高免疫力、強筋健體,氣血兩虧者、病後體虛者尤其適合常吃此湯。
不宜人群
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不宜食用此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