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1889—1976年),全名馬丁·海德格爾,20世紀德國最有創見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存在主義哲學之父。
出身德國普通天主教家庭的海德格爾,從小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並很早就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歲進入德國弗萊堡大學學習,開始主修神學,後來專攻哲學,24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海德格爾應徵入伍,兩個月後因身體原因退伍,在弗萊堡從事了兩年的軍郵工作。期間堅持白天上班,晚上到弗萊堡大學繼續深造,師從德國著名哲學家胡塞爾。1917年完婚後再次應徵入伍,參與西線戰場。次年退伍返鄉後成為胡塞爾的助教,33歲時成為德國馬爾堡大學最年輕的哲學教授。期間撰寫出版了重要哲學著作《存在與時間》,從此聲名鵲起。
1929 年,海德格爾辭去馬爾堡大學的席位,回到弗萊堡大學繼承退休的胡塞爾的哲學講座。20世紀30年代,納粹法西斯登上德國政壇後,在長達五年的時間內大肆迫害德國大學教師。期間海德格爾卻帶領960名教授公開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政權,並加入德國納粹黨,一度擔任弗萊堡大學的校長。1945 年二戰結束之後,海德格爾因此受到審查並被禁止授課,這也成為他一生都抹不去的汙點。此後,直到1951 年才恢復授課,並於1959年退休。退休後的海德格爾深居簡出,除參加極少數的學術交流活動外,一直避居在家鄉黑森林的山間小屋裡,潛心研究哲學,著書立說,直到1976年病逝於家鄉,終年88歲。
海德格爾作為西方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作品除了《存在與時間》外,還有《康德和形上學問題》、《形上學導論》、《真理的本質》、《對哲學的貢獻》、《林中路》、《什麼叫思想?》、《根據律》、《同一與差異》、 《泰然任之》、《在通向語言的途中》、《技術的追問》、《社會與反省》、《克服形上學》、《誰是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築·居·思》、《路標》等。海德格爾著作全集累計結集80餘卷,無疑是思想界的瑰寶,他用思想證明了他的一生,對當代哲學尤其是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深遠,因此被譽為20世紀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
哲學家海德格爾經典名言:
1、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時,才能深切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2、一朵花的美麗在於它曾經凋謝過。
3、人生的本質是詩意的,人應該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
4、良心唯有經常以沉默形式來講話。
5、我們絕不應該讓恐懼或別人的期望劃定我們命運的邊界。
6、你無法改變你的命運,但你可以挑戰它。
7、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也能感覺到詩意的生活。
8、有擔當,才有自由。
9、人生就是學校,不幸就是最好的老師。
10、只有理解你的人才會認真去傾聽。
11、思想的任務就是放棄以前的思想,把真正應該思想的事情決定下來。
12、精神就是湧向天空,追逐上帝的狂飆。
13、思想最恆久之物就是道路。
14、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
15、哲學並不能引起世界現狀的任何直接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