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因為與某一 文學名篇連在一 起而出名, 實在是這個地方的榮幸。在浙江紹興的鹹亨酒店吃了一次飯,對這一點我可謂感受至深!
浙江紹興有個鹹亨酒店,開張在清光緒甲午年間。-一間門面,賣酒賣小吃賣醬油。鹹亨,鹹亨,鹹者,都也,皆也;亨者,通達也。合起來便是萬事順利,財運亨通了。
不過,好店名並沒有給店主帶來亨通財運,由於經營不善,賒欠不還,酒店只開了兩三年就關門了。
如果沒有一個文學名篇的問世,鹹亨酒店這個名字,早就變成了歷史的一粒塵土,誰還會記得起它?
這一爿短命的酒店偏偏幸運得很。一篇有名的小說,讓別人把它牢牢地記了幾十年。讀過魯迅的白話小說《孔乙已》,便很難忘記鹹亨酒店。因為正是通過這個酒店讓人看到了封建制度下孔乙已這個落魄文人的悽涼命運。
一個本來早就變成了塵 土的尋常小店, 因為演繹了一個也是很尋常的小人物的身世,小店連同小人物都留在了人們的心中。這便是文學的魅力所在。文學家魯迅先生沒有為已經不存在的鹹亨酒店注入一分錢的股份 ,但鹹亨酒店卻因為魯迅的創作使用了它的曾經存在作場景,同時以魯迅童年時的一位窮愁潦倒的鄰居「孟夫子」作原型,塑造了中國現代文學中一個卑微人物的典型孔乙已,於是鹹享酒店在關門了大半個世紀以後,也得到了新生。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而於1981年重建在魯迅故居附近的鹹亨酒店,今日已經是門庭若市。到紹興旅遊的,幾乎每一個人都以能在鹹亨酒店吃一頓飯引為趣事。
![]()
2007年單位組織黨員到浙江旅遊,專門參觀鹹亨酒店。
今日的鹹亨酒店,店門外立著一尊孔乙已的塑像。形銷影瘦的孔乙已捂著一碟茴香豆,似乎仍然道著:「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惟妙惟肖。店門分三間,中間和左邊店堂擺著木板凳,木板飯桌, 一律刷成烏篷船的那種顏色。右邊,仍然是當街一個曲尺型的大櫃檯,臨街橫櫃檯上仍然擺有一碟一碟的茴香豆、豆腐乾之類的「過酒坯」。裝著紹興地方酒元紅、加飯、香雪之類的老酒罈,依然壓著沙袋,旁邊吊著酒杓、漏鬥之類,飯碗盛酒,小碟盛菜.——這與現代的酒店、即使是最普通的大排檔路邊店相比,也要簡陋得多!但今日的鹹亨酒店,卻實實在在成了古城紹興的一道新的旅遊飲食風景!它與酒店兩邊一間連一間的鹹亨酒店特產商店連為一體,成為人們到紹興不能不遊的旅遊景點。而且這裡顯然比起新落成的星級鹹亨大酒店更使人流連忘返。
![]()
人們所以要吃在鹹亨酒店,自然不是為了享受這裡的什麼美味佳餚,事實上鹹亨酒店所提供給人的菜譜,實在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茴香豆, 炒雪豆,炒竹筍,菜乾湯,紹興黃酒..……這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酒菜,卻使不少紅男綠女在這裡嚼得津津有味。「小店名氣大,老酒醉人多」——作家李準的對聯; 「上大人,孔乙已,高朋滿座;化三千,七十士,玉壺生春」一——藝術家于是之的墨寶堂上高掛。坐在鹹亨酒店裡,咬著茴香豆,喝著加飯酒,使人想得更多的是:紹興這個地方,山水並不算太美麗,但因為有了一代又一代歷史名人的影響,已吸引和正在吸引海內外無數雙關注的目光。名人名城效應,實在是一筆的無法估量的財富啊!
寫於 1999年,選自散文集《碎光》
![]()
我於1999年8月和2007年8月兩度參觀鹹亨酒店。此照片為1999年照。
![]()
![]()
作者簡介:覃煒明,筆名微明、微鳴、丹頂鶴、何求,一九五七年生於廣西蒼梧縣,現居廣東順德。已公開發表散文、小說、雜文、評論180萬字。著有散文集《碎光》(2002 廣西民族出版社)《活在吾鄉》(2017 廣西師大出版社)。
![]()
作者散文集《活在吾鄉》網上可購,欲購籤名本請掃下邊二維碼,加作者微信聯繫(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