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達:新加坡和中國發展模式非常不同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本期導讀】與中國相似,新加坡也有近30年的高速增長,新加坡是如何完成經濟奇蹟的?讓新加坡交易所副總裁周士達給您解釋,為什麼新加坡是一個「交易的國家」,新加坡是如何維護自己交易所的優勢地位的?《金融街會客廳》帶您了解紛繁股事背後的市場真相。

【本期嘉賓】周士達,新加坡交易所(SGX)執行副總裁

【核心觀點】

1、中新兩國經濟增長背後的原因不同,新加坡強調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中國的情況更加複雜。

2、整個市場擁有近75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000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交所上市公司市值40%,公司總數的50%。

3、對於中國和新加坡來說,2008-2018年都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10年。

4、沒有一刀切的模式,每個市場都是獨特的,監管機構將制定自己的監管框架和政策,以最好地滿足其利益相關者的需要。

第一節 新加坡和中國發展模式非常不同

金融界: China has had a great economic growth for the past 4 decades, while Singapore also has a track record of economic success. 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the factors behind the growth of both countries and why are they so effective?

金融界: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增長,而新加坡也有著經濟成功的記錄。你認為,兩國經濟增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措施讓兩國的經濟增長如此有效?

周士達: Singapore is a small country and a trading nation – one of the reasons for Singapore’s success is because we welcome foreign investments into the country. Singapore has also achiev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many areas such as legal, accounting and finance, which helps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nd investors.

周士達: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和貿易國。新加坡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歡迎外國投資進入的領域。新加坡擁有非常開放的金融市場。新加坡交易所在許多領域也達到了國際標準,如針對市場交易的法律、會計和金融等,這些優勢都非常有助於國際商業和投資者在這裡進行投資和配置。

——訪談結束——

更多詳見訪談實錄。

相關焦點

  • 周士達:中國和新加坡都經歷了經濟奇蹟 但是路徑不同
    3、對於中國和新加坡來說,2008-2018年都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10年。 4、沒有一刀切的模式,每個市場都是獨特的,監管機構將制定自己的監管框架和政策,以最好地滿足其利益相關者的需要。第一節 新加坡和中國發展模式非常不同 金融界: China has had a great economic growth for the past 4 decades, while Singapore also has a track record of economic
  •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全球業務發起和拓展部主管周士達:將繼續...
    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將塑造全球金融服務的格局。新加坡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支持中國貨幣市場的國際化。   周士達談到,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參與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不斷發展,中國在
  •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將繼續支持中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全球業務發起和拓展部主管周士達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將塑造全球金融服務的格局。新加坡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支持中國貨幣市場的國際化。周士達談到,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參與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中國在許多方面一直對全球資本市場起著關鍵作用,並將繼續如此。」新交所在支持和加強新加坡與中國的緊密金融聯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 香港與新加坡經濟發展模式比較分析
    一、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學認為經濟發展模式指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及其生產力要素增長機制、運行原則的特殊類型,它包括經濟發展的目標、方式、發展重心、步驟等一系列要素。經濟發展模式是對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經濟增長、經濟政策、經濟體制等方面的一種綜合歸納。
  • 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成功發行18億美元中期票據
    近期,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行」)新加坡分行在工行總行全球中期票據計劃下提取發行18億美元的雙年期高級無抵押固息債券,其中3年期8億美元、5年期10億美元,發行利率分別為1.049%和1.269%,創歷年來中資金融機構美元債券發行利率新低,也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工行在新加坡發行的最大規模量級的高級債券。
  • 中國獨立財富管理(新加坡)峰會,十幾位大咖都分享了什麼?
    圓桌會議環節,NewBanker聯合創始人兼CEO李清昊、富達亞洲風投創始合伙人譚秉忠、阿特勒斯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禹媚以及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金融技術與區塊鏈教授李國權一同探討了亞洲富裕人群的投資趨勢和新商業模式下家族辦公室模式的轉變。
  • 新加坡住房模式值得中國學習嗎?
    什麼是新加坡住房模式?住房模式歸根到底是一種分工安排,由誰如何獲得土地和資金資源建造房子,以什麼樣的方式交付給需要的人。全世界大體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政府建設公共住房,以或買或租的方式提供給居民,如戰後德國、日本有少量政府直接投資建設住房,出租給特定人群,中國則實行大規模的公有住房分配製度;另一種是市場化的企業或個人購買土地建設住房,按照市場原則進行配置。從居住形態分,住房可分為租和購兩種方式。
  • 新加坡模式先進在哪裡,深圳要學新加坡?
    下面我們談談及回顧一下新加坡的模式。 什麼是新加坡模式? 所謂新加坡模式,是指新加坡1965年後政府建立起了一個政治民主、政府清廉、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人民幸福和諧、環境優美國度的治國方略和模式。新加坡模式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在全球取得巨大的成功,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及政府學習的樣板和追求的模式,故又稱為新加坡經驗。
  • 什麼是新加坡模式?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王澤)近期,無論是房價高企的深圳,還是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大建設的雄安新區,都紛紛表示要學習「新加坡模式」來發展本地的房地產市場。那麼,「新加坡模式」為什麼如此具有吸引力?它的優勢又是什麼呢?
  • 工行新加坡分行發行綠色「一帶一路」銀行合作債
    該債券是在「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下完成發行,同時符合國際綠色債券準則和中國綠色債券準則的BRBR綠色債券,包括人民幣、美元及歐元3個幣種,已於近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註冊。此次BRBR綠色債券的發行特別選擇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參與承銷,旨在著力推進「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建設。
  • 「新加坡模式」的亮點在哪裡?
    「新加坡模式」的亮點在哪裡?在「715」樓市調控政策發布一個半月後,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學凡關於深圳住房要學習「新加坡模式」的公開講話,再次引發各界對深圳樓市的熱議。實際上,有關「新加坡模式」的話題,並非現在才出現。
  • 傅克友:別高談新加坡模式 有種模式可以叫「雄安」
    雄安新區的房地產發展會走什麼樣的道路,當然值得討論。可以肯定,它不能再是從前那種「土地財政+房地產投資驅動+炒房成風」的模式,新加坡模式也值得學習和借鑑,但就此認為,雄安新區要走新加坡模式,卻有些過於聯想、不切實際。房地產的新加坡模式,即所謂組屋制度。新加坡政府低價購買土地,由建屋發展局承擔建築組屋,再以適宜價格提供給居民,優先保障滿足基本民生需求。
  • 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發行綠色「一帶一路」銀行合作債
    該債券是在「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下完成發行,同時符合國際綠色債券準則和中國綠色債券準則的BRBR綠色債券,包括人民幣、美元及歐元3個幣種,已於近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註冊。  此次BRBR綠色債券的發行特別選擇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參與承銷,旨在著力推進「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建設。
  • 中國社科院鄒琳華:新加坡住房模式能否成功複製於中國?
    來源:澎湃新聞新加坡住房模式能否成功複製於中國?近日,有城市住建局負責人表示,要學習新加坡,未來的住房比例是「六比四」,即目標是60%市民能夠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這引發了較大的關注與爭議。新加坡住房模式能否成功複製中國大城市?
  • 從ITB 2015看新加坡旅遊業的發展模式
    其運營資金99%由新加坡政府提供,用於旅遊景區的維護和建設。其次,從業人員重視資源的積累利用和創新是新加坡旅遊業保持增速發展的一個基礎。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為共和國,尤索夫•賓•伊薩克出任首任總統。建國以後,新加坡人民的集體危機感成經濟奇蹟原動力,靠著勤奮的打拼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 新加坡圖書館推出理財服務
    本報訊 (駐新加坡特約記者丁松)近日,新加坡圖書管理局和新加坡交易所籤署協議,計劃合作為公眾提供理財資源與服務設施,提高新加坡人的財經基礎知識水平。   即日起,新加坡民眾可以在淡濱尼區域圖書館使用「SGX投資知識門戶」學習設施,在安裝了互動性軟體的電腦上計算出各種投資帶來的回報,也可以登錄新加坡交易所網站,瀏覽金融、投資、理財等信息。
  •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新加坡能在中國區域發展和雙循環經濟策略中...
     《聯合早報》12月9日報導:新加坡作為全球和亞洲的科技、創新和企業樞紐,能在中國區域發展和雙循環經濟策略中發揮作用。新中兩國展開的一系列合作,也能在區域和國際層面提供啟示。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在與中方舉行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oint Council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簡稱JCBC)會議後,通過視訊召開記者會時指出,加強數碼化合作是新中合作的重點之一。他指出,隨著中國通過第14個五年計劃和2035年願景目標,新加坡可尋找與中國合作的契機,互惠互利。
  • 新加坡住房模式的借鑑意義
    香港模式的運用促進國內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房價的暴漲,這抬高了普通勞動者的生活成本,阻礙了城市新增勞動力的流入,不利於城市經濟的全面均衡發展,這困擾著很多城市的管理者。以深圳為例,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深圳已經成長為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但近年來房價暴漲開始影響這個城市的活力。
  • 韓昕餘專訪 |叱吒中國和新加坡兩地的創新商業模式傳奇人物-劉堅
    作為新加坡朋達國際新晉CEO,劉堅先生並沒有躊躇滿志,風風火火,更多的卻是冷靜和溫和,對朋達拳頭產品的理解和推崇,企業騰飛和未來發展,劉堅更看中的不只是經濟效益,特別是在疫情肆虐下的社會意義和價值。由此劉總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商業模式、實戰思維和方法論幫到更多還在困境中的創業者和企業老闆們,或許比自己做生意,悶頭賺錢更有價值和成就感。遂轉行從事企業諮詢服務,系統性實踐商業模式設計和落地策略。他的商業模式切入點往往是守正出奇,獨闢蹊徑,看似平淡,於無聲處聽驚雷,出其不意,一招制敵!站在治理結構性核心競爭力的維度和全局規劃的長期性戰略角度,梳理治理企業的頑疾,真的是所向披靡。
  • 馬光遠:深圳學不了新加坡住房模式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獲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周年。深圳學習新加坡模式,拿什麼來保障60%的人的住房? 也有網友發出質疑,中國和新加坡國情制度不同,只照搬照套,如何學得來? 新加坡作為「房住不炒」的典範,深圳學習新加坡,真的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