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達:中國和新加坡都經歷了經濟奇蹟 但是路徑不同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本期導讀】與中國相似,新加坡也有近30年的高速增長,新加坡是如何完成經濟奇蹟的?讓新加坡交易所副總裁周士達給您解釋,為什麼新加坡是一個「交易的國家」,新加坡是如何維護自己交易所的優勢地位的?《金融街會客廳》帶您了解紛繁股事背後的市場真相。 

【本期嘉賓】周士達,新加坡交易所(SGX)執行副總裁

【核心觀點】

1、中新兩國經濟增長背後的原因不同,新加坡強調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中國的情況更加複雜。

2、整個市場擁有近75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000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交所上市公司市值40%,公司總數的50%。

3、對於中國和新加坡來說,2008-2018年都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10年。

4、沒有一刀切的模式,每個市場都是獨特的,監管機構將制定自己的監管框架和政策,以最好地滿足其利益相關者的需要。

第一節 新加坡和中國發展模式非常不同

金融界: China has had a great economic growth for the past 4 decades, while Singapore also has a track record of economic success. 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the factors behind the growth of both countries and why are they so effective?

金融界: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增長,而新加坡也有著經濟成功的記錄。你認為,兩國經濟增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措施讓兩國的經濟增長如此有效?

周士達: Singapore is a small country and a trading nation – one of the reasons for Singapore’s success is because we welcome foreign investments into the country. Singapore has also achiev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many areas such as legal, accounting and finance, which helps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nd investors.

周士達: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和貿易國。新加坡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歡迎外國投資進入的領域。新加坡擁有非常開放的金融市場。新加坡交易所在許多領域也達到了國際標準,如針對市場交易的法律、會計和金融等,這些優勢都非常有助於國際商業和投資者在這裡進行投資和配置。第二節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交易所之一

第二節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交易所之一

周士達:SGX is a reflection of Singapore’s history and success. We are now one of the mos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 the world. SGX has close to 750 listed companies with a total market capitalisation of S$1 trillion. About 40% of SGX’s listed companies, or 50% of companies by market capitalization, originate outside of Singapore. We are also Asia’s most international debt securities listing venue with more than 80% of the total listed bonds from foreign issuers. We have more than 3,100 bonds from 47 countries, and over US$1 trillion outstanding amount in 19 different currencies. Singapore is just about 53 years old as an independent nation, but having an open economy, open financial center and a very supportive regulatory policies has helped the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growth. Singapore continues to seek higher value-added growth areas and has been investing heavily in innovation and R&;D, making us one of the regional technology hubs.

周士達:新交所是新加坡資本歷史的一種成功象徵。目前的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交易所之一。整個市場擁有近75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000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交所上市公司市值40%,公司總數的50%,都是源自新加坡以外的全球範圍的資本。同時,新加坡交易所也是亞洲最具國際性的債務證券上市地點,有超過80%的上市債券來自外國發行商。我們有來自47個國家的3100多個債券,在19種不同的貨幣中超過10000億美元。新加坡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已經有53年的歷史了,但是擁有開放的經濟、開放的金融中心和非常支持性的監管政策幫助了這個國家的快速經濟增長。新加坡繼續尋求更高附加值的增長領域,並在創新和研發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使我們成為區域性技術中心之一。

周士達:While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China is clearly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by most measures. As a much bigger country, China is much more challenging and far more complicated to mana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fforts in enhancing productivity and investing in innovation and human capital, coupled with the opening up and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China's growth. It is a very exciting time for both China and Singapore.

周士達:雖然新加坡和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從大多數方面來看,中國顯然是世界上更大的經濟體,在面臨的挑戰和治理難度上都不能同日而語。作為一個更大的國家,中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更複雜的管理。中國政府在提高生產力、投資創新和人力資本方面的努力,加上金融市場的開放和自由化,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增長。對於中國和新加坡來說,2008-2018年都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10年。

第三節 聊註冊制:沒有一刀切的監管模式 需要逐步演進

金融界: At the CIIE, there was a lot of discussion on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for China’s stock market in the future. What is your take on this?

金融界:在進博會上,中國對股票市場未來的註冊制度進行了大量的討論。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周士達: Every market is unique and regulators will develop their own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policies that best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stakeholders. There is no one-size-fits-all model. What is important is that markets continue to evolve gradually and adapt to changing market needs, so as to achieve stable, sustainable growth. For us, we are very happy to see positive developments in China’s markets.

周士達:每個市場都是獨特的,監管機構將制定自己的監管框架和政策,以最好地滿足其利益相關者的需要。沒有一刀切的模式。重要的是,市場繼續逐步演進,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從而實現穩定、可持續的增長。對我們來說,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市場的積極發展。

金融界: How is SGX different from other major stock exchanges in the world?

金融界:世界上每個主要經濟體都有自己有特點的交易所。您認為新交所與世界上其他主要證券交易所的區別是什麼?

周士達:SGX is unique in that its base of equity and bond issuers, as well as investors are largely international. As mentioned earlier, about 40% of SGX listed companies and over 80% of listed bonds originate outside of Singapore.

周士達:新交所公司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的股票和債券發行的基礎,以及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國際的。如前所述,約40%的新交所上市公司和超過80%的上市債券源自新加坡以外。

周士達:A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ial hub, and a regional hub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ingapore is home to major sovereign wealth funds and wealth managers. Total assets managed by Singapore-based asset managers rose close to 20% to S$3.3 trillion at the end of 2017, compared to S$2.7 trillion in 2016. Singapore is also one of the top 20 countries where U.S. investors have securities investments. At the end of 2017, U.S. investors held US$143 billion worth of Singapore equities, up from US$100 billion the year before. As a result, our stock market is fairly stable and resilient. Besides access to a diverse and deep pool of capital, issuers are also attracted to SGX’s clear regulatory framework, efficient listing process and post-listing support.

周士達:作為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以及機構投資者的區域中心,新加坡是主要主權財富基金和財富管理人的所在地。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總額在2017年底增長近20%,至3.3萬億新元,而2016年為2.7萬億新元。新加坡也是美國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的前20個國家之一。截至2017年底,美國投資者持有的新加坡股票價值為143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00億美元。因此,我國股票市場是相當穩定和有彈性的。除了獲得多樣而深厚的資金來源外,新交所清晰的監管框架、高效的上市流程和上市後支持也吸引了發行人。

第四節 希望與中國證券交易所進行更大的合作關係

金融界: China is currently building connections between domestic stock exchanges with other stock exchanges such as London Stock Exchange. Is connecting with the Singapore Exchange an option in the future?

金融界:中國目前正在國內證券交易所比如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在討論滬倫通。以及更多的可能性。您認為上交所深交所與新加坡交易所的建立股票互聯是一種可能性嗎?

周士達: We are excited about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with China further internationalising and the increasing role that it is playing within global capital markets. We certainly welcome greater cooperation and partnership with Chinese stock exchanges.

周士達:我們對中國進一步國際化帶來的機遇,以及其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增強感到興奮。我們當然歡迎與中國證券交易所進行更大的合作和夥伴關係,目前還沒有類似的細則被提上議程。

周士達:Singapore serves as a launch-pad to Southeast Asia, and offers an effective gateway for Chinese companies expanding into the region. Singapore Exchange has been facilitating Chinese companies who are looking to grow their businesses globally and raise capital overseas. We also see the acceleration of Belt and Road projects creat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raise capital in Singapore, whether in equity or fixed income. To fund the future of Asia, we need to collaborate more to fully tap the significant growth prospects that we have in this region. SGX is always open to mutually beneficial partnerships with exchanges, as shown in our partnerships with Nasdaq and Tel-Aviv Stock Exchange.

周士達:新加坡是通往東南亞的搖籃,為中國企業向東南亞擴張提供了有效的門戶。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一直在為中國企業提供便利,這些企業希望在全球發展業務,並在海外籌集資金。我們也看到,一帶一路項目的加速,為中國企業在新加坡籌集資金(無論是股權還是固定收入)創造了更多機會。為了為亞洲的未來提供資金,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合作,以充分挖掘我們在這個地區的顯著增長前景。新交所一如既往地與納斯達克和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建立互利合作關係。對於上交所深交所,我們期望看到更多的共贏可能性的討論。

——訪談結束——

相關焦點

  • 周士達:新加坡和中國發展模式非常不同
    來源:金融界網站【本期導讀】與中國相似,新加坡也有近30年的高速增長,新加坡是如何完成經濟奇蹟的?讓新加坡交易所副總裁周士達給您解釋,為什麼新加坡是一個「交易的國家」,新加坡是如何維護自己交易所的優勢地位的?
  •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全球業務發起和拓展部主管周士達:將繼續...
    周士達談到,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參與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不斷發展,中國在「中國在許多方面一直對全球資本市場起著關鍵作用,並將繼續如此。」   新交所在支持和加強新加坡與中國的緊密金融聯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周士達表示,新交所是亞洲最具國際性的交易所,擁有深厚而廣泛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基礎,這使得新交所多年來在與中國眾多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合作中處於有利地位。
  •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將繼續支持中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全球業務發起和拓展部主管周士達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將塑造全球金融服務的格局。新加坡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支持中國貨幣市場的國際化。周士達談到,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參與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中國在許多方面一直對全球資本市場起著關鍵作用,並將繼續如此。」新交所在支持和加強新加坡與中國的緊密金融聯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 新加坡工商聯主席:中國的發展奇蹟不是偶然的
    張松聲的親身經歷與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和共建「一帶一路」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作為中國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張松聲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講述他眼裡中國奇蹟般的變化,以及他對中國發展背後原因的思考。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一直深深地吸引著年少時的張松聲,這離不開他的父親張允中對他的點滴薰陶。
  • 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成功發行18億美元中期票據
    近期,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行」)新加坡分行在工行總行全球中期票據計劃下提取發行18億美元的雙年期高級無抵押固息債券,其中3年期8億美元、5年期10億美元,發行利率分別為1.049%和1.269%,創歷年來中資金融機構美元債券發行利率新低,也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工行在新加坡發行的最大規模量級的高級債券。
  • 新加坡:研學旅行的三種路徑
    新加坡教育部要求所有公立學校都要定期帶學生參加研學旅行,並且要求研學旅行與藝術、文化、科學、人格、體育和公民教育等課程相聯繫,同時需要中小學、高等院校等機構共同商議、設計、審查和修訂教學大綱與教學材料,為學校有效實施研學旅行提供引導,加強學生在認知、情感、身體和美學領域的學習。
  • 餘淼傑:中國的脫貧路徑是一條線漸減,精準脫貧助力經濟騰飛
    第一,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源泉在於:我國的改革和開放是務實求真和與時俱進的。餘淼傑認為,這體現在我國的發展戰略、加工貿易、匯率機制等方面。第二,中國經濟的脫貧路徑是漸減的一條線,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經濟發展對脫貧的作用對象和貢獻是不同的,但都呈現為正面的影響。今年,我國的貧困率降低到0.3%,脫貧事業實現巨大成就。
  • 在新加坡長大的中國孩子有什麼不同?
    對於一些經濟收入比較高的家庭來說,他們很有可能為了能夠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會考慮移民,而在移民的時候又擔心文化差異太大,所以想要讓孩子和自己一起移民到新加坡,畢竟新加坡這個地方和中國具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根據那些已經移民到新加坡的父母的描述,就不難發現那些在新加坡長大的孩子和在中國長大的孩子有很多不同之處,那麼這些不同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 新加坡國會議員李奕賢: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
    作為中國人民的朋友,李奕賢說,中國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奕賢認為,就參政者而言,最大的滿足感來自於老百姓生活過得好,臉上有笑容、孩子很高興,他通過親身經歷和經濟數據看到,中國老百姓的生活要比以前過得好多了。李奕賢對於中國的最初印象來自於他的爺爺:他爺爺在民國初期軍閥混戰的年代由廣東江門來到新加坡。
  • 新加坡:交棒背後的經濟轉型
    經濟增長連續走低新加坡「奇蹟」面臨嚴峻考驗交棒之後新加坡經濟將何去何從?10號舉行的新加坡大選,是新加坡自獨立後舉行的第18次大選,也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自1959年成為自治邦執政黨後的第13次選舉。過去兩三年,新加坡經濟的表現差強人意,2019年經濟增速創下十年來的最低,今年的情況預計會更糟,可能出現4%-7%的衰退。作為一個嚴重依賴全球化趨勢發展的經濟體,在「去全球化」浪潮下,如何繼續保持經濟增長「奇蹟」,將會是未來相當長一段之間之內面臨的最大挑戰。因此,外界認為,新加坡此次大選,還擔負著未來經濟發展戰略調整方針,爭取得到廣大選民支持的重任。
  • 國際輿論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成就 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正如波蘭華沙大學歐洲中心主任博爾丁·波拉切克日前在波蘭《新思想聯盟》網站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寫道的,「中國改革開放為人類發展貢獻了重要經驗和財富,對全世界尤其是正在探索發展路徑的國家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借鑑「中國道路」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 中國獨立財富管理(新加坡)峰會,十幾位大咖都分享了什麼?
    今天,濱海君和大家講講峰會上的十幾位大咖都分享了什麼?為了幫助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嫁接橋梁,本次峰會邀請了多位重量級嘉賓,為大家分享財富管理的實踐經驗,和未來的投資趨勢。他指出,雷曼兄弟迷你債本質上是結構複雜、風險高的信用聯結票據。但是,由於其迷惑性的名稱和分銷商銷售的誤導等,導致大量保守、風險承受能力弱的投資者錯誤買入雷曼兄弟迷你債。所以,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直接導致迷你債價格大跌,投資者財富大幅縮水,進而引發大量投資者不滿。
  • 新加坡圖書館推出理財服務
    本報訊 (駐新加坡特約記者丁松)近日,新加坡圖書管理局和新加坡交易所籤署協議,計劃合作為公眾提供理財資源與服務設施,提高新加坡人的財經基礎知識水平。   即日起,新加坡民眾可以在淡濱尼區域圖書館使用「SGX投資知識門戶」學習設施,在安裝了互動性軟體的電腦上計算出各種投資帶來的回報,也可以登錄新加坡交易所網站,瀏覽金融、投資、理財等信息。
  • 討論新加坡和吉隆坡:本土的根源、外來的魂魄
    有朋友聽說我不能前往新加坡之後,熱情地對我講述了他的新加坡經歷,那是一段出公差居住了很長時間的經歷。他說新加坡再好也擺脫不掉一個缺陷——它太小了,隨便走走就到頭了。我對新加坡的小完全沒有概念,可能還是親自走一趟才能體會。都說新加坡有摩拜單車,也許可以騎上一輛在新加坡境內飛馳。
  • 香港與新加坡經濟發展模式比較分析
    二戰過後,發展中國家在取得了政治獨立之後的新目標就是取得經濟上的獨立和發展,開始開足馬力發展經濟,並且進行了各種嘗試。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為代表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迅速崛起,關鍵在於他們實施出口導向型的工業化戰略或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也就是所謂的東亞模式。
  •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新加坡能在中國區域發展和雙循環經濟策略中...
     《聯合早報》12月9日報導:新加坡作為全球和亞洲的科技、創新和企業樞紐,能在中國區域發展和雙循環經濟策略中發揮作用。新中兩國展開的一系列合作,也能在區域和國際層面提供啟示。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在與中方舉行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oint Council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簡稱JCBC)會議後,通過視訊召開記者會時指出,加強數碼化合作是新中合作的重點之一。他指出,隨著中國通過第14個五年計劃和2035年願景目標,新加坡可尋找與中國合作的契機,互惠互利。
  • 老城「上新」:不同的路徑,相通的邏輯
    」,老城》,呈現了一個個老城改造、城市創新發展的鮮活案例——重慶巴南服裝工業園創新招商方式,完善創新體系,轉型為國際生物城;雲南呈貢藉助高鐵、地鐵的開通,以及大學城、昆明市行政中心的入駐,「鬼城」變「軌城」,如今成了不夜城;資源枯竭型城市遼寧阜新,在礦坑裡建起了賽車道,盤活了廢棄土地,帶動了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甘肅八坊十三巷修舊如舊,打造休閒聚落與文化旅遊景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
  • 自貿觀察 | 探訪新加坡自由貿易港建設,給海南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期間,多名專家學者、業界人士介紹了新加坡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的成功經驗,並為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積極建言獻策。  南海網集納省內媒體報導,以資各方借鑑,敬請關注。  」 外資在新加坡經濟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 華人佔比超過74%的新加坡為何對中國沒有親近感反而親近美國?
    看看,家門口如此巨大的貿易和運輸量,光收過路費也餓不死啊,更何況新加坡發展的造船、服務、轉口貿易等產業了,這就很好理解新加坡經濟奇蹟了,正所謂幹得好不如生的好啊!繁華的新加坡但是新加坡卻是一個彈丸小國,面積僅僅720平方公裡,人口只是百萬級別。
  • 讀創讀書|探究新加坡奇蹟以及背後的問題
    而這個國家憑藉對自身脆弱性的把握,善用其兩種重要資源——「地理和人口,創造出一個袖珍的奇蹟」。新加坡的正式建立,源自19世紀初英國殖民者的拓殖。託馬斯·斯坦福·萊福士意識到新加坡的重要潛力,那就是藉助其地理優勢,抓住自由貿易的機遇,改造為深水港,並建設為重要的中轉站、補給站。這之後,新加坡作為英國殖民地,吸引力大量的華人以及馬來人、印度人勞動力,開始建立起今天的自由港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