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釐米》中,一個是嚴重缺少父愛,一個是母愛過於旺盛,雨晴、清風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代表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相處的兩個極端。其實,這兩種相處模式,都不健康。
01重男輕女的爸爸寧可不要
雨晴問過爸爸:「難道你生女兒就是為了養兒子嗎?」聽上去觸目驚心,但實際上,在中國這種現象非常多見,跟多年來「男尊女卑」的傳統密不可分,尤其在農村地區,只有兒子才能傳家,如果前幾胎都是女兒,那無論再生多少個,也要生出兒子來。
如果說,過去的農村,需要勞動力來種地幹活,還可以理解。現如今,農村已經很少有年輕人去種地了,還非要生兒子,就真的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劇中佟麗婭為家庭真的已經做得夠好了,出錢給父母買房子,買保養品,關心父母的身體,一直完美地完成了一個女兒的角色。
可是,他的父親呢,偏心兒子偏心到了一定的程度。兒子要結婚,讓姐姐給買鑽戒,讓姐姐搬出去騰房子,讓姐姐放棄房子過戶給兒子。連兒子要開網約車,都來要姐姐把自己的車給他。
女兒為兒子的付出,成為了理所當然,父親這樣的偏心,讓女兒一次次的受傷,最後到了和父親脫離父女關係的地步,而兒子也變成了理所當然的啃老一族,經不得一點兒風雨,連養活自己都做不到。
同樣是親生孩子,雨晴爸爸真的做得太過分了,如果不是最後他幡然醒悟,做出了改變,就真的失去雨晴這麼好的女兒了。希望現實生活中重男輕女的爸爸們,也能夠及時醒悟。
結婚前,爸爸用他像大海一樣的胸懷,給予女兒最博大的愛;結婚後,女兒才能挽著爸爸的手,帶著滿心的愛與期待,走向她的丈夫,走向美好的婚姻生活!
02母愛,不是佔有,是需要時我在
清風媽媽對清風的愛可以形容為,24小時不停歇,360度無死角,讓清風覺得特別壓抑,生活上,感情上都沒有自由。
媽媽除了生活上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連兒子的感情生活都要橫加幹預。她喜歡的林潔,徐清風不喜歡;她極力推薦的藍俏俏,居心不良,逼得徐清風停職,只能遠赴非洲做醫療援助。
兒子停職後,她才幡然醒悟,之前,是她打著愛的旗號,對兒子幹涉的太多了。
中國式的父母,都是付出型的,尤其是媽媽,會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恨不得掏心掏肺。可是往往會適得其反,媽媽覺得我都是為了子女好,而子女卻覺得媽媽管得太多了,沒有自由呼吸的空間了。
父母和子女最好的距離,就是一碗湯的距離,平時各過各的生活,子女需要他們了,隨時都出現在他們身邊,無條件的支持,給他們一個愛的港灣,做最堅實的後盾!
你來駐足,我來傾聽!歡迎關注@子薇花開並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