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糧茶、辦公茶,該怎麼挑選?綠茶、白茶、紅茶、黑茶挑選有講究

2020-12-2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在福建地區,談合作、會面、休閒、增進感情,少不了茶作為調劑品。

泡茶空間,不必過於精緻,也不用特別講究,甚至在辦工桌上,擺上幹泡臺,配上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茶夾、隨手泡等簡單的茶具,就能開始泡茶談天、談合作。

杯盞之間,氛圍變得融洽、輕鬆,哪怕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刻,喝一杯茶,也能讓人冷靜下來,氣氛不再那麼緊張。

現如今的茶葉,扮演著重要的社交屬性,尤其是在福建地區,喝茶聊公事,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做法。

前幾天,到一家室內設計公司討論方案。

設計總監是個頗為幹練的職業女性,到辦公室後,習慣地泡上一杯大紅袍。看那衝泡熟練度,平時也沒少喝茶。一看是大紅袍,李麻花的職業病犯了,端起茶來,仔細啜了幾口,全然忘記此行的目的。

寒暄幾句,還是說到了茶上頭。

「我這是口糧茶,不好喝,你們可能喝不習慣。」

「還不錯。」

呵,平時嘴上沒把門的李麻花,這回居然玩起了惜字如金的套路,最後,這位設計總監也知道把握時機,請李麻花給她推薦一款口糧茶,能作為辦公茶即可。

喝了一泡不太差的巖茶,麻花同學欣然接下了這麼份美差,挑口糧茶去了。

行文至此,說起挑選口糧茶,平日裡也有不少茶友私信村姑陳,如何推薦一款性價比高的口糧茶。

茶友們常提及的口糧茶,到底指的是什麼茶?

《2》

口糧茶,一款年年歲歲常相見的茶!

關於口糧茶,每個人的定義不同。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黑茶都可以當做口糧茶。

張三覺著,口糧茶,就是每天都要喝,都能喝得起的茶,一泡幾塊錢就好,太貴了反而喝不起。

李四認為,口糧茶雖然是天天喝,但是也不能太難喝,總得對自己好一點。

橫看成嶺側成峰。

其他讀者看哈姆雷特,未必就和莎士比亞的觀點一致,同理,關於口糧茶的定義和可選擇性就多了。

竊以為,口糧茶就是:性價比高,適合每天喝,不會品質太差,不會覺得委屈,對不起自己的嘴巴的茶。

當然,不同茶類之間的口糧茶,又有不同的標準。

譬如巖茶與白茶,口糧茶的衡量標準,不盡相同。

大多數人對巖茶口糧茶的要求是——品種特徵明顯。換言之,就是這款茶要有它自己的個性,肉桂的品種特徵,就是桂皮香,要明顯,一喝就能輕鬆分辨出它是肉桂。水仙的品種特徵,是茶湯醇厚。喝完後,你就能記下茶的特點。

總不能一款茶,水仙不像水仙,肉桂不是肉桂,這樣的茶喝完,你甚至會讓自己的記憶系統混亂,徹底混淆茶葉的特點,我剛剛喝的,到底是哪種茶?

若是預算比較有限,又想喝到一款品質不至於太差的口糧巖茶,那建議選擇半巖的茶。

半巖山場,不算太差勁,還是能挑出一些不錯的口糧茶,就是比較費時間,要淘汰的數量比較多,但用心選,還是能選擇若干款。

白茶的口糧茶,選擇起來簡單地多。

先選擇大的範圍——高山白茶。高山白茶,產區優質,茶葉品質上首先有保證。

圈定範圍後,再來進行細分。

高山白茶常見的品種,可分為三大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在這三種茶當中,白牡丹和壽眉,通常是口糧茶的最佳選擇。尤其是壽眉,成為很多新人入門首選的口糧茶。

選擇壽眉的原因很簡單。

壽眉的購入成本,是同一年份,所有白茶當中最低的。這一優勢,讓不少茶客將它列為第一選擇項。

再者,壽眉的馥鬱的花香、清爽的草藥香,以及清甜、順滑、甘醇的滋味,大多數人喜歡。

並且壽眉(尤其是秋壽眉)的表面有一層比較厚實的臘質層,能夠避免茶葉內質過度釋放,從而確保茶湯的風味清甜,不會有濃烈的苦澀味,衝泡難度低,自然會讓人能夠欣然接受。

此外,壽眉它的可選性也多。春壽眉、秋壽眉,兩個不同季節的壽眉,各有風採。春壽眉鮮爽,細膩,柔和。秋壽眉清香、香甜、甘醇,總有一種風味的壽眉,適合你!

還有一部分茶友,喜歡普洱茶。

普洱的口糧茶,主要還是看山頭。山頭知名度大的地方,往往價格會比較高一些,典型代表:布朗山、易武、冰島等知名山頭,是多數人的選擇。當然在這些知名山頭當中,也有不少的口糧茶可以選擇,主要還是看個人預算是多少。

在工藝形式上,普洱茶當中有生茶與熟茶兩個選項。

生茶,它的滋味更自然,能夠保留下更多的風味,但同時也因滋味比較濃鬱的特點,多數人人需要時間去適應它的風味,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有另一個選擇——熟茶。

熟茶,經過渥堆發酵後,茶多酚大量氧化分解,原本稍顯濃烈的風味,逐漸柔和,入口更細膩,喝起來更不容易上口,故而也有人會將熟茶當做口糧。

在口糧熟茶的挑選上,有一個原則——雜味不能太重,尤其不能有堆味、黴味等異味幹擾。否則長期以往地,這些異味將會破壞我們的味蕾,讓嗅覺、味覺變得遲鈍,影響之後的喝茶。

《3》

口糧茶,該怎麼挑選?

可以立足產區、工藝、品牌挑選。

在我們茶葉知識儲備足夠豐富的情況下,選擇口糧茶,不難。

第一步,是選擇適合的產區。

白茶產區,有高山與平地產區,如果不想埋汰自己的味蕾,又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喝懂白茶,並且還能每天享受到香醇順滑的茶湯,建議選擇高山白茶。

海拔較高的產區,它的溫度、光照、水溫、空氣、土壤等各方面指標都屬於上等水平,白茶生長於此,能夠積累下豐富的有機物,最典型就是它的茶氨酸含量高,故而高山白茶帶著平地白茶所不具備的鮮爽氣,以及清甜、空靈的風味。

從高山茶入手,更能體會到白茶的鮮甜,清香,甘醇與爽口。

第二步,是挑選精緻的工藝。

工藝對一款茶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如巖茶。一款山場再好的茶青,如果沒有用最好的工藝去製作,如沒有及時攤晾,做青是發酵太重,又沒有及時焙火,最後做出來的巖茶,也只是屬於中等水平。

在挑選巖茶時,要選擇工藝好的。

判斷巖茶品質好與否,一泡便知。

比如茶葉衝泡後,沒有明顯的異味(煙味、焦味),茶湯裡也沒有化不開的濃烈的苦味與澀味,這樣的茶,做口糧茶當然是極好的。

對產區、工藝知識的熟稔程度,並非一天兩天就能做到,這是日積月累後的經驗總結。這對於許多剛入門茶客而言,尚且有難度。

此時並無太多喝茶經驗的茶客,可以考慮第三種方式——找一個信賴的品牌。

在有口皆碑的情況下,不易出錯。但也有一個因素制約,通常有品牌的口糧茶,價格都不會太低。如何取捨,全看個人。

當然,這款口糧茶是否適合自己,還是喝過了才知道。

《4》

口糧因為價格不貴,可以隨便衝泡嗎?

當然不可以!

口糧茶的主要角色扮演,還是為了提供喝茶的愉悅感,只是因為它每天都要喝,所以有口糧茶的名稱,但這並不意味著口糧茶就不如其他茶。

我們喝茶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舒服,換作任何一個人,也不想喝一杯又苦又澀,濃烈又難喝的茶,這簡直是給味蕾找罪受。

並且,隨便衝泡,也不能泡出茶葉的原有精髓,難以體會到茶真正的滋味。

比如白茶,如果你隨便泡一泡,甚至用坐杯,悶泡這類比較極端的方法,最後將會苦味和澀味變得很濃烈,泡不出鮮香醇爽的特點。

巖茶也是如此,隨便泡茶,只會把口糧茶泡得難喝,這杯茶湯,就變得很雞肋,喝也不是,倒掉又捨不得。

故而,泡口糧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更不可隨便對待,該有的衝泡細節,一個也不能忽視。

分享幾組常用的口糧茶衝泡方法。

白茶

衝泡茶器:110毫升白瓷蓋碗

衝泡水溫:100℃

投茶量:5克

注水方式:環壁注入

出湯時間:出湯後即刻出湯

巖茶

衝泡茶器:110毫升白瓷蓋碗

衝泡水溫:100℃

投茶量:8克

注水方式:環壁注入

出湯時間:出湯後即刻出湯,第5衝開始適量坐杯

普洱茶

衝泡茶器:110毫升白瓷蓋碗

衝泡水溫:100℃

投茶量:8克

注水方式:環壁注入

出湯時間:出湯後即刻出湯

綠茶

衝泡茶器:玻璃杯

衝泡水溫:90℃左右

投茶量:2-3克

衝泡方式:中投法

出湯時間:茶涼後即可享用

《5》

口糧茶,是一款每天陪伴我們的茶。

它的存在,可以為生活平添幾分風雅,在工作之餘,泡上一杯自己喜歡的茶,放鬆片刻。這杯茶,就像是老朋友的存在,它舒服、熨帖、知冷暖,出現時恰如其分。

口糧茶,可不正是一款知心好茶嗎?

是以挑選口糧茶的時候,不能隨意。喝一杯好一的茶,才不會覺得委屈,對不起自己的嘴巴。

茶宜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泉白石,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裡雙煙……

這杯口糧茶,你挑對了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冬日煮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該怎麼選?
    將茶煮著喝,茶有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這些茶中,該怎麼選呢?冬日煮茶,弄清楚六大茶類中哪些茶適合煮,是最為首要的。《2》茶有六大類,拿來煮有什麼要求?在以這兩大條標準進行一番刪繁就簡後,最終適合煮著喝的茶類如下:一、有年份白茶二、焙火足的武夷巖茶三、黑茶四、紅茶為什麼這些茶能拿來煮著喝?
  • 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怎麼分?怎麼品?看這一篇就足夠了
    喝了這麼多年茶葉,你知道綠茶、紅茶、白茶有什麼區別嗎?你知道紅茶和綠茶可能來自同一棵茶樹嗎?你知道安吉白茶並不是白茶嗎?
  • 寶格麗綠茶、白茶、紅茶、藍茶、黑茶,5支茶香你該如何挑選?
    綠茶、白茶、紅茶、藍茶、黑茶各有特色,這五瓶茶香風格迥異,從寫實派到抽象派都有,給我們呈現出了人生「茶香」百味的趕腳~寶格麗 綠茶「綠色經典」Bvlgari Eau Parfumee au The Vert 基本信息香調:柑橘馥奇香調
  • 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怎麼衝泡,一篇文章教會你!
    依次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綠茶,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黃茶是中國特產。其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白茶,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萎凋、文火乾燥加工的茶。
  • 黑茶、綠茶、普洱茶、白茶、紅茶,有些茶喝前請洗一洗!
    而後重新開始衝泡,這時候的茶,才進入正式喝茶階段。不知從何時起,洗茶成了衝泡的必要步驟,不管杯中衝泡的綠茶、白茶還是紅茶、黑茶,要是不洗茶,會讓人覺得:「咦,你怎麼這麼不懂禮儀,怎麼茶都不洗就直接給我喝?」不洗茶,真的就不知禮儀嗎?非也!
  • 老茶農教你怎麼分辨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青茶?
    有了我們現在熟知的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青茶,那麼我們又應當怎麼來分辨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比如綠茶,綠茶的特點主要就是不發酵,講究新鮮,鮮葉採摘後高溫迅速滅掉其中酶類,抑制茶多酚氧化,從這裡看出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綠茶的顏色是綠色的了,綠茶具有「三綠」的特點:幹茶綠,茶湯綠,衝泡後的葉底也是綠色的,代表的綠茶分別有,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等。
  • 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到底哪個適合煮茶葉蛋?
    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親自買了十幾顆蛋,從六大茶類中各挑選一種茶,讓我們一試究竟。說回正題,縱觀中國的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到底哪個適合煮茶葉蛋?茶葉蛋最好要煮4個小時,即使不煮四個小時,也要高溫煮上一兩個小時吧,所以煮茶葉蛋的茶葉第一要耐泡。
  • 完全不懂茶的人如何挑選茶
    茶葉的種類有很多,那麼如何挑選茶葉就成了一件棘手的事,很多剛入行的新手不懂的挑選茶葉,以至於花了許多的冤枉錢。選擇什麼類型的茶?多少價位比較合適?如何判斷品質?……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茶葉,三頃良田針對不懂茶的人在選購製作了一份選茶指南。茶本性寒,能使人清醒頭腦提神、使人平和理性舒緩。
  • 除了白茶、黑茶,綠茶、紅茶、鐵觀音、巖茶,能不能存放很多年?
    還有一茶友,對桐木傳統工藝製作的煙小種,稱讚有加。「這是我目前喝過的,最有特色的紅茶,煙燻味很舒服,有燻柿子幹的甜味,很適合秋天喝的一款茶,但我有個問題請教:煙小種能不能像白茶一樣,存很多年呢?」存茶,顯然成了每一位茶客喝茶旅途上,都要學習的一課。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茶怎麼泡,才好喝?第一,祛除不該有的氣味第二,激發茶香若是一款茶,它本身沒有異味,同時香氣又很富足,則沒有醒茶的必要。就以普洱熟茶、黑茶為例,它們需要醒茶,是因為製作工藝以及保存條件使然。
  • 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下終於弄懂了!
    六大茶類怎麼區分的呢?綠茶、白茶、黃茶、紅茶、青茶、黑茶是不是用不同茶樹的葉子做成不同茶呢? 今天小謙翁告訴你!、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
  • 簡單聊聊煮茶的二三事,綠茶白茶烏龍茶黑茶普洱茶哪些茶適合煮?
    這些茶品,因經過陳化,時光雕琢,褪去了原有的青澀,變得成熟穩重自持,適合煮茶。現有的中國茶,根據工藝、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在六大茶類中,適合煮著喝的茶,有三類。第一,老白茶第二,黑茶第三,紅茶老白茶,它是由新白茶陳化而來,其內質豐富,經過轉化後,含有比較豐富的膠質,可支撐起沸水的反覆考驗。
  • 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這下終於懂了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分: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茶不同,茶韻和茶味就不同。「綠茶 不發酵 講究新鮮」綠茶的特點是鮮葉採摘後高溫迅速滅掉其中酶類,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綠茶具有「三綠」的特點:幹茶綠,茶湯綠,衝泡後的葉底也是綠色的。
  • 除了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還有什麼茶?
    六大茶類劃分法是近代茶學家陳椽教授在1979年提出的,他撰寫了《茶葉分類理論與實踐》一文,非常系統的把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六大茶的分類是根據各類茶葉葉綠素破壞程度及黃烷醇類變化程度的順序。換句話說,就是看茶葉的工藝和茶多酚氧化程度。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養成這個習慣後,無論是喝老熟普,還是喝其他茶,都將頭道茶拒之口外。頭道茶,真的是如洪水猛獸般的存在嗎?其實不然!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根據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的不同,大致上劃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
  • 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這下終於懂了!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分: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茶不同,茶韻和茶味就不同。 但各種茶葉的本質區別在於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黃烷醇的氧化程度不同。
  • 黑茶、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的最佳喝法,你做對了嗎?
    黑茶,屬後發酵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不同的茶類,發酵程度不同,也有不同的製作工藝,6大茶類的存在,豐富了我們喝茶的選擇。綠茶的鮮爽,黃茶的清香,白茶的清雅,黑茶的醇厚,烏龍茶的芬芳,紅茶的甘醇,也滿足了我們口腔的需求。
  • 六大茶類 - 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
    學習茶道,識茶是基本功,中國的六大茶類或綠或紅或黃或青或黑或白,茶產品更是數以千計,因不同茶類,在色澤、口感風味呈現鮮明的特點,如綠茶是清湯綠葉,紅茶則紅湯紅葉,人們常常認為綠茶樹上長著綠茶,紅茶書上長著紅茶,事實上,不同的茶類製作的原料皆以綠色為主,是因為不同的加工工藝使得茶葉的內涵成分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 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這下終於懂了!
    烏龍茶的特點在於先促進茶多酚的氧化,然後突然終止氧化,因此烏龍茶兼具綠茶和紅茶的特點。沒有哪種茶比烏龍茶更講究衝泡技巧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烏龍茶又叫做功夫茶。喝法:泡烏龍茶選用容易茶水分離的器皿(蓋碗、一壺一杯或者飄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衝泡後要加蓋。注意,每一次衝泡都要將其中的茶湯倒乾淨才不會影響下一泡的滋味。
  • 六大茶類裡,紅茶黑茶巖茶味道濃,白茶綠茶味道清淡?
    有人說:「六大茶類裡,紅茶黑茶味道濃,白茶綠茶味道清淡?」但按個人的觀點看,這樣的說法並不認同!《2》喝茶,濃與淡與茶葉種類無關。不論是黑茶紅茶,或者是綠茶白茶。在不恰當的泡茶方式下,泡出來的茶湯味道都會偏濃!不存在白茶綠茶味道淡的說法。如果一味的認定,茶湯的味道濃淡和茶葉的種類直接相關。那根本是不懂茶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