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煮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該怎麼選?

2020-12-1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今天來聊聊冬日煮茶,寒冬臘月中,煮上一壺咕嚕咕嚕冒熱氣的茶湯,多好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煮一壺茶,時光靜謐閒適,時光慢下來後,心境分外開闊。

在紛繁的生活中,忙裡偷閒,一壺好茶消磨一段安謐的午後時光,甚好。

你看那天上的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真想就此將時間浸在品茶中,慢悠悠的過生活。

浸著茶香的光陰是美妙的,但將一壺茶煮好,卻沒有那麼容易。

將茶煮著喝,茶有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這些茶中,該怎麼選呢?

冬日煮茶,弄清楚六大茶類中哪些茶適合煮,是最為首要的。

《2》

茶有六大類,拿來煮有什麼要求?

在六大茶類中,不同的茶,特性各不相同,並非所有的茶都能適合拿來煮。

在風味各不相同的茶類中,大凡適合拿來煮的茶,需要具備以下的特性:

一、內在物質豐厚

在煮茶的過程中,壺內高溫的水不斷向茶施加壓力,讓內質物徐徐釋放出來。

若是茶自身的內質物不充足,在煮茶的過程中,根本經不起考驗。

內在物質豐厚的好茶,根本不怕沸煮的歷練,恰恰相反,藉助高溫的沸煮過程,能將其最精彩的茶味綻放。

就和那孫悟空是一樣的,被關在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鍛燒七七四十九天,不僅沒有魂飛魄散,反而能意外收穫一雙火眼金睛。

若不是這位齊天大聖有著一身高強本領為依傍,早已經被化作灰煙。

煮茶也是如此,若是茶自身的內質物不充足,茶的品質不佳,還是不要貿然用來煮著喝為好。

因此在煮茶的時候,選品質好些的茶,內在物質家底子厚,更能經得起的沸煮。

二、內質物適合煮

在六大茶類之中,將茶拿來煮著喝,除了要有足夠的內質物作為支撐外,還需具備耐煮的特性。

適合拿來煮的茶,除了內質物要充足外,還需要具備適合拿來煮的特徵。

在六大茶類中,以清新鮮爽為著稱的新白茶、綠茶、黃茶等,由於體內富含豐富的茶多酚等物質,是不適合拿來煮著喝的。

這些風味鮮爽的茶,用蓋碗或玻璃杯泡著喝,湯水盈盈,茶香芬芳,清爽提神。

若是將其拿來煮著喝,不僅會破壞其鮮爽的特色風味,還會使得過多的茶多酚溶入湯水中,造成茶味苦澀不堪。

在以這兩大條標準進行一番刪繁就簡後,最終適合煮著喝的茶類如下:

一、有年份白茶

二、焙火足的武夷巖茶

三、黑茶

四、紅茶

為什麼這些茶能拿來煮著喝?

同樣是白茶,為什麼當年出產的新白茶不適合拿來煮,而上了年份後的白茶,卻可以拿來煮著喝呢?

這需要從不同茶類的製作工藝說起,黃茶與綠茶的加工工藝相似,都是由茶青鮮葉殺青、揉捻、乾燥製作而來,黃茶相較於綠茶來說,多了一步悶黃的工序。

這樣一來,就使得綠茶和黃茶都具有著鮮爽和清香的風味特性,清湯綠葉的,滋味清新。

經過鮮葉殺青後,綠茶黃茶中豐富的茶多酚,在後期並不會有所轉化,因此決定了其不適合拿來煮。

對於白茶來說,由於制茶工藝特殊,不炒青、不揉捻、保留了大量的天然本味,在新茶時期,白茶同樣具有豐富的茶多酚等物質,風味清爽。

但由於白茶特殊的工藝下,使得其保留了大量的天然活性酶,經過後期的妥當存放下,風味物質不斷發生轉變。

在靜靜的存放過程中,白茶中的茶多酚慢慢沉澱,在時光作用下,稜角慢慢磨平,風味變得甘和。

這樣一來,在上了年份的白茶中,能品味到醇厚甘香的茶味,而那份鮮爽感,則需要細細的在尾韻上慢慢捕捉。

特殊制茶工藝保留大量活性的白茶,經過後期的轉化後,上了存放年份的白茶,具備出適合煮的特性。

對於全發酵的紅茶和後發酵的黑茶來說,由於發酵程度較高,在內質物保留充足的情況下,適合用來煮茶。

而對於烏龍茶中的武夷巖茶來說,同樣適合拿來煮,在煮武夷巖茶的時候,選擇山場正、品質好、耐衝泡、火功在中火以上的武夷巖茶,都能煮出不錯的茶味。

《3》

茶要煮得好,方法很重要!

在六大茶類中一番尋覓,找出了適合煮的茶後,在具體的過程中,怎麼將茶煮得好喝,又是另外的一門學問。

煮茶的方法,是有跡可循的,大致說來,不外乎茶具選擇、茶水比例、煮茶時間、煮茶細節等等。

【煮茶茶具該怎麼選?】

將茶拿來煮著喝,在茶具選擇上十分豐富,玻璃壺、粗陶壺、紫砂壺、鐵壺、銀壺等等。

在現代煮茶過程中,適用範圍更為廣泛的煮茶茶具,是玻璃茶壺和粗陶壺等。

高硼玻璃製成的玻璃壺,耐高溫、質地細密、不吸附茶香、便於清洗,再加之通透的外觀,便於觀察茶湯顏色的變化。

選擇用玻璃壺煮茶,在壺茶過程中,一邊聽著嗶啵作響的茶聲,一邊欣賞著茶葉在其中上下飛舞,在煮茶過程中,有著別樣的樂趣。

在煮茶的過程中,使用玻璃茶壺煮茶,更能彰顯茶香,煮茶操作的難度更低。

選擇用粗陶壺進行煮茶,別有意境,更為雅致些的煮茶,選擇紅泥壺或是砂銚,也是不錯的選擇。

粗陶製成的茶壺,在煮茶過程中,對於溫度的冷熱變化較為敏感,在使用過程中,得注意不要沾上冷水,否則陶壺易裂。

【煮茶過程中,茶水比例要怎麼選?】

對於煮茶的過程來說,將茶煮著喝,茶水比例要控制得當。

在煮茶的過程中,可以直接煮幹茶,也可以煮衝泡過後的葉底,在不同的情況下,投茶量要具體分析。

就拿煮上了年份的白茶來說,在直接煮幹茶的情況下,在同樣400ml水的情況下,經過壓制的餅茶,投茶在2g即可,形態完整的散茶則可以投茶2.5g,泡開過六七衝的白茶葉底,用來煮茶可以直接沿用蓋碗衝泡過後舒展開來的5g葉底。

在煮茶的過程中,靈活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投茶量的把握上,適合採用宜少不宜多的原則。

在煮茶過程中,在沸煮的過程中,投茶量若是過多,茶味煮出來會過於濃重苦澀,在投茶量偏少的情況下,後續煮茶過程中還可以適量追加投茶,或是延長煮茶時間,得出更為適宜的茶味。

【煮茶不適宜長時間沸煮】

將茶拿來煮著喝,不適宜長時間的沸煮,在煮茶時間上需要有所把握。

在煮白茶的過程中,在直接煮幹茶的情況下,將水燒沸後,投茶,等到壺內的水再次燒沸後,等上半分鐘,調整火候,改用文火溫上半分鐘,就可以出湯品味了。

若是經過衝泡後的葉底拿來煮,則需要適當延長下煮茶時間,讓內質物有更好的釋放過程,在投茶完成,讓茶與水同時沸煮上一分鐘,再改文火慢慢煮,大約煮上一分鐘,倒出茶湯品味。

茶友們在具體的煮茶過程中,可以根據茶湯的顏色變化和個人口味,適時增減煮茶時間,才能煮出更適合自己的茶味。

【煮茶過程中,有細節要講求!】

將茶煮著喝,若想得出恰當的茶味,需要講究方法和細節。

在煮茶的過程中,對於內質豐富的好茶來說,需要用到沸水來激發茶味。

因此煮茶需要先煮水,等到壺內的水燒沸後再投茶。

內質豐富的茶,在煮茶過程中,必然不僅是只煮一壺,為了後續煮出來的茶味更佳。

在第一壺茶湯煮出來後,壺內需要保留1/5量的母湯,作為後續煮茶的滋味中和之用。

將茶煮著喝,在茶的內質物充足的情況下,茶味已然絕佳。

因此在煮茶的過程中,不提倡加料同煮,如陳皮、紅棗、枸杞等,簡單的品味素簡的茶味,風味更佳。

對於常用來作為調飲使用的紅茶來說,加糖加奶煮紅茶的做法,其實並不提倡。

對於品質好的紅茶來說,若想完整的感受其風味,最為適宜的,還是拿蓋碗來泡。

若是想簡單的喝茶,不加料清飲,更為適宜。

《4》

將茶拿來煮著喝,是一段靜下來的時光。

備茶、燒水、洗盞、煮茶,不疾不徐的。

冬日煮茶,選出適合煮的茶,煮來一壺甘醇的茶湯,溫暖一截時光。

茶有六大類,風採各不相同,但並非所有的茶都適合拿來煮。

在冬日煮茶過程中,根據個人喝茶喜好,作出正確的煮茶選擇,才是正解。

將茶煮著喝,煮老白茶,滋味綿柔甘醇,養生功效佳;

山場正、焙火足的巖茶拿來煮,滋味別有一番體驗。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空山人去遠。

在閒適的煮茶過程中,做個素心的人,多好!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反觀其他茶類,要像熟普和黑茶這樣特殊保存的,少。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保存,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武夷巖茶保存的主旋律。換言之,若是它們在存茶過程中,有異味生成,是保存不當,品質也受到損害,屬於問題產品,這類茶,也沒有繼續喝茶的必要。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養成這個習慣後,無論是喝老熟普,還是喝其他茶,都將頭道茶拒之口外。頭道茶,真的是如洪水猛獸般的存在嗎?其實不然!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根據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的不同,大致上劃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
  • 寒冬冷月煮茶暖身,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就該煮著喝!
    冬季養生之道還可從飲品出發,最佳飲品當屬:茶。俗語言:「茶為萬病之藥」。雖有些誇大其詞,但也不能否認茶的養生功效,冬季飲茶可生發陽氣,還可消減脂肪,降低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而冬季飲茶的方式以煮茶為上,能進行煮飲的茶品也不在少數,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等都很適合煮飲。
  • 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怎麼衝泡,一篇文章教會你!
    依次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綠茶,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黃茶是中國特產。其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白茶,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萎凋、文火乾燥加工的茶。
  • 黑茶、綠茶、普洱茶、白茶、紅茶,有些茶喝前請洗一洗!
    而後重新開始衝泡,這時候的茶,才進入正式喝茶階段。不知從何時起,洗茶成了衝泡的必要步驟,不管杯中衝泡的綠茶、白茶還是紅茶、黑茶,要是不洗茶,會讓人覺得:「咦,你怎麼這麼不懂禮儀,怎麼茶都不洗就直接給我喝?」不洗茶,真的就不知禮儀嗎?非也!
  • 茶,請在最佳飲用期內喝了它,無論白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
    往為人處世方面說教,這是父母、老師們該承擔的責任。而在小陳茶事裡,列位看官們放心聊茶事即可。在喝茶中,也暗藏機遇的玄機。一款巖茶,買來時茶香張揚,湯水清潤,回甘生津,「香清甘活」等巖骨花香的特徵樣樣具備,十足十的好茶,喝過後沒有不拍手稱讚的。
  • 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不同茶如何控制出湯時間?
    但為了能讓舌尖體會到最美妙的滋味,在水溫的選擇上,稍稍有所講究,如綠茶若使用沸水衝泡,一旦控制不好出湯時間,容易導致湯水出現苦澀味,嚴重影響喝茶體驗。而武夷巖茶以及黑茶、普洱茶的衝泡,最好選用沸水衝泡。在沸水之下,芳香物質與滋味物質才能從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從而釋放魅力。考究的衝泡,才能成就色香味俱全的湯水,從而才會有別致的體驗。
  • 黑茶、巖茶、普洱茶、白茶、紅茶哪些茶適合壓餅?哪些茶不能壓餅
    粗粗算起來,有白茶、普洱茶、黑茶等等。而大紅袍、綠茶則極少見到茶餅的形式。那麼,為什麼有些茶能壓成餅,有些則不適宜壓餅呢?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其中的玄妙。一、先來說說黑茶黑茶為什麼大多壓成餅?黑茶,是六大茶類之一,屬於後發酵茶。
  • 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巖茶,哪些適合放在冰箱保存?
    這樣的茶,您喝嗎?《3》冰箱與茶,剪不斷理還亂。說到冰箱存茶,現在是兩個極端。一類,不管自己買的是紅茶、綠茶、黑茶還是普洱茶、武夷巖茶,通通往冰箱裡一扔,萬事大吉。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在保存過程中,甚至要提供足夠多溫度來保證某些真菌的繁殖,從而形成獨特的風味。而冰箱的低溫環境,會影響這些真菌的活性,阻礙後發酵。故而,第二類存茶方式,就很重要。把茶老實本分地放在常溫狀態下保存。常溫保存的茶類有:白茶、武夷巖茶、紅茶、黃茶。
  • 除了白茶、黑茶,綠茶、紅茶、鐵觀音、巖茶,能不能存放很多年?
    乾燥度是白茶陳化的安全警戒線,含水量不超過8.5%,才能有機會得到老白茶。要是含水量超過8.5%,甚至到了12%以上,白茶將無法繼續陳化,甚至會出現發黴、變質、變酸的結果。黑茶,是另一種可以長期處存放的茶類。至於黑茶能長期存,與白茶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
  • 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怎麼分?怎麼品?看這一篇就足夠了
    喝了這麼多年茶葉,你知道綠茶、紅茶、白茶有什麼區別嗎?你知道紅茶和綠茶可能來自同一棵茶樹嗎?你知道安吉白茶並不是白茶嗎?
  • 黑茶、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的最佳喝法,你做對了嗎?
    黑茶,屬後發酵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不同的茶類,發酵程度不同,也有不同的製作工藝,6大茶類的存在,豐富了我們喝茶的選擇。綠茶的鮮爽,黃茶的清香,白茶的清雅,黑茶的醇厚,烏龍茶的芬芳,紅茶的甘醇,也滿足了我們口腔的需求。
  • 喝了這麼久的茶,你知道白茶,綠茶,普洱,紅茶的保質期嗎?
    作為國飲,茶和保質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喝了這麼久的茶,你們知道紅茶、白茶、黑茶、綠茶、黃茶、烏龍茶的保質期分別是多長嗎?只有熟悉了解這些茶類的保質期,才不會出現喝過期的茶還全然不知的情況。本文,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六大茶類保質期的那些事!
  • 先睹為快,2019年綠茶、黑茶、白茶、紅茶、烏龍茶上市時間!
    這種熱度,從綠茶開始,經過黃茶、白茶、烏龍茶再到紅茶、黑茶,持續不斷。每種茶類的粉絲,早已摩拳擦掌,收拾好自己小庫房,就坐等今年春茶的到來。 可問題也隨之而來,這春茶,到底什麼時間上市呢?三月底?四月初?還是要更晚? 這就要依據茶類的採摘時間以及加工工藝而定,六種茶,並不會約好一起上市。
  • 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看著他隨意發來的幾張茶餅的圖片,葉片顏色褐得發黑,不仔細看還差點讓人誤會成是黑茶。話說,這可是標準的做舊茶長相啊!又一回,遇到有人分享他的喝茶心得體會:「綠茶喝新,白茶喝老茶,巖茶喝隔年陳,紅茶三年以內都能喝。」
  • 白茶、紅茶、綠茶、青茶、黑茶、黃茶的區分是按顏色,還是發酵度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提起六大茶類,稍微知道點兒茶葉知識的人,都能一口報出,六大茶類裡面有:白茶、紅茶、綠茶、青茶、黑茶、黃茶。鐵觀音成品茶的顏色,按工藝來分,有綠色,有咖啡色。   閩北烏龍,主要代表是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成品茶的顏色,按工藝來分,分為軍綠色、褐綠色、咖啡色、深褐色......   臺灣烏龍,像是凍頂烏龍,以軍綠色為主調。
  • 普洱茶、白茶、紅茶、綠茶、巖茶,三伏天解燥喝茶,應該怎麼選?
    喝茶潤秋燥,建議選新白茶,綠茶等。它們的特點是清新鮮香,清涼沁潤,能解燥意。茶多酚含量豐富的新白茶和綠茶,能發揮出清熱解燥的效果。茶葉內部的多酚類物質,有消炎抗菌的功效,在不少牙膏的配方裡能遇到它的身影。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泡茶事先不稱重,隨手抓茶泡茶,壓根就是很不專業的做法。準確的泡好茶,完整的感受一泡好茶的最佳風採。那不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等,掌握好合適的投茶量,特別關鍵。其四,不同的茶葉不同的茶,擁有不一樣的個性。我國傳統的茶葉,可以分成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六大類茶之間,加工方式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口感滋味特色不同。
  • 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黃茶、青茶,圖解6大茶類衝泡方法!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經常有些茶友私信村姑陳,如何把一泡茶泡的很好喝?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黃茶、青茶……無論你喜歡哪種茶,一定要學會衝泡。想要泡出一杯有個性、保留茶香的茶,也不是易事。那這6大茶類,要怎麼衝泡才是最好的呢?竊以為,想要泡好不同的茶,先要了解它們的特性。本文,村姑陳將細說6大茶類的衝泡方法,歡迎補充。《02》一、綠茶綠茶是出了名的細嫩,主要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
  • 一篇文章囊括綠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烏龍茶衝泡茶具,這下全齊了!
    小陳茶事家的茶友,涵蓋天南地北,地域遼闊,除了喝白茶,還有喜歡烏龍茶、黑茶、普洱茶、綠茶的朋友。這些朋友問,能否發一篇關於各類茶的衝泡茶具,查看起來,比較方便。只要一篇文章,就能輕鬆了解各種茶的衝泡茶具。這,就是今天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告訴大家,不同茶類衝泡,該使用什麼茶具。中國茶,遠不止白茶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