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2020-12-2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說到底只不過是一片樹葉。

但它卻能真切的給人帶來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的效果。

有人曾這樣說過喝茶的好處,「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遠古山林,感受到清風浩蕩。」

光陰雖短,靜則自長。

將空閒下來的時間,消磨在慢慢飲茶上。

享受著溢滿芬芳,分外閒適和從容的時光。

喝一泡茶的時間,靜心品味,茶香在唇齒間輾轉。

而清爽甘甜,鮮醇甘爽的茶味,令人氣爽神怡。

不過,在喝茶這件事上,也有人喜歡用時間作為尺度,作為飲茶的標準。

之前和一位外省的新茶友交流,據他說,他喝到的白茶都是十年陳以上的。

言語之間,略帶幾分得意。

然後就向他提,這些老茶是你自己存的,還是到外面買的?

「都是網上買的,價格也不貴。」

看著他隨意發來的幾張茶餅的圖片,葉片顏色褐得發黑,不仔細看還差點讓人誤會成是黑茶。

話說,這可是標準的做舊茶長相啊!

又一回,遇到有人分享他的喝茶心得體會:

「綠茶喝新,白茶喝老茶,巖茶喝隔年陳,紅茶三年以內都能喝。」

到底,從茶界裡縱橫來看,這樣的說法合不合理呢?

《2》

綠茶喝新茶沒錯,但不是喝越早越鮮。

傳統的六大茶類裡,不發酵的綠茶,歷來倡導喝新茶。

原則上,當年生產的綠茶,存放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年。

趁著新茶風味正鮮美的時候,及時飲用,才不浪費。

不然,存放到後面時。

以清新、清香風味著稱的綠茶,當它的存茶時間超過保質期時,外觀和香氣滋味都容易產生劣變。

幹茶的芽頭和葉片,會從原本的嫩綠、柳綠、翠綠、黃綠,逐漸的變黯淡。

因為綠茶內部的葉綠素等物質,容易被氧化分解。

放置時間越久,越難以保持原本的綠意青蔥模樣。

而在風味展現上,存放到第二年的綠茶,鮮味直線下跌。

原本濃鬱的花香,清香,炒豆香,或是其它代表性的香型,難以維持在香氣清鬱,悠長不息的狀態。

而衝泡出來的茶湯內,同樣會受香氣揮發的影響。

導致喝到的茶湯不再那麼花香馥鬱,清香盈盈,清爽香潤。

反而是,喝起來有一股說不出來的不新鮮感。

所以在綠茶的飲用時間上,適用一句話——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枝頭無花空嘆息。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喝綠茶並非是看時間越早,就一定越好。

特別是在四月前後,早春的綠茶剛經歷採摘加工不久,新茶的風味還未穩定。

尤其是,經過炒青的綠茶,剛製成不久時,新茶內部還保留著不少的火氣,綠茶本身的清香風味不能得到完整發揮。

為了嘗到最好的茶湯風味,建議是先放一放,放上十天半個月後,再去喝新茶嘗鮮。

那時,才是一款優質綠茶的最佳風華展現期。

《3》

喝白茶年份越高越好?這是對白茶的狹隘審美!

許多人在喝白茶時,容易陷入到一個誤區。

那就是,用年份的高低作為衡量茶葉品質的標準。

你能拿出七年陳的老茶,我就得亮出年份更高的,達到十幾年陳的老白茶來壓場面。

或者,在茶桌上交流彼此的喝茶感受。

具體分享的並非是一款老茶的香氣、滋味,或是它的獨有特色。

而是用年份作為大背景,一以概括它的全部。

一聽說**白茶的存茶年份,不過是兩、三年陳,立馬就對它興趣寥寥。

不管它是否是太姥山高山核心產區與否,還是採用了傳統日光萎凋加工,風味品質絕殊,滋味韻味極佳等等。

一應敗在了年份不夠高,不夠老,從而不被重視。

其實,用存茶年份來衡量白茶的品質,是一種很狹隘的喝茶審美觀,並不可取。

這就跟選美只看皮相,不看內在那樣,特別膚淺。

白茶裡邊,老白茶雖好。

它的陳香、藥香、粽葉香,以及多種馥鬱悠長的香氣,甘香獨到,聞起來特別安神。

而在湯感表現上,茶湯極醇極厚,內容豐沛。

但實際上,新白茶的風味也不差。

新茶的清新鮮爽,鮮潤爽口,既提神清潤,又清香解膩。

秋燥秋乏秋悶之際,喝一泡當年的白牡丹或是春壽眉,愜意又舒坦。

更何況,喝白茶一味求老,還很容易掉入做舊老白茶的陷阱。

年份不可再生,歲月不可回頭。

對存放多年的老白茶而言,喝一泡少一泡,喝一斤少一斤。

早年間,白茶本身的產量並不大,再伴隨著近幾年的市場消耗。

那些達到七、八年之久,甚至更高年份的白茶,存量十分有限,稀少、珍貴。

所以,買茶時要不是多加甄辨,很容易買到年份做舊的白茶,上當受騙。

選茶,喝茶時,與其糾結白茶的年份,過分花心思在攀比年份上。

不如多花心思分辨產區好,工藝精的優質白茶,嘗到的茶湯滋味更佳!

《4》

巖茶要喝隔年陳?當心很多茶放不到第二年!

提及武夷巖茶,周亮工前輩曾寫過一句話:

「藏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

由此,不少喝巖茶的人,認為巖茶要喝隔年陳的才好。

其實不然。

畢竟,周前輩所處的明末清初時代背景,和現代完全不一樣。

所喝到的武夷巖茶,它們的工藝,風味等,也大不相同。

所以,在喝巖茶時,不能再生搬硬套。

認為全部的巖茶,都要放到第二年後再去喝。

其實,從實際的喝茶體驗看,喝武夷巖茶講究的並非是隔年才好喝。

而是看一款巖茶的最佳適飲期,當武夷肉桂、武夷水仙等巖茶新茶結束後,趁著風味最佳時及早嘗鮮。

通常而言,一年度當中,喝武夷巖茶是分火功、分時間段的。

七、八月前後,輕火、中輕火的巖茶們,陸續上市。

此時,這些以清香著稱,花香濃鬱,高香小品種頻頻亮相的巖茶們。

不論是黃觀音,金牡丹,瑞香,千裡香,奇蘭,還是其它的品種,它們在褪火完畢後不久,便進入了新茶的最佳賞味階段,建議儘早飲用。

要是盲目的將它們放到第二年,反而會有很大的返青風險。

哪怕是不返青,原本的馥鬱花香等風味表現,也會因香氣物質的揮發,受到不良影響!

而對於一些焙火更足的巖茶而言,到了秋天后也將陸續上市。

到了下半年,臨近中秋和國慶的這段時間內,更是無數的正巖好茶扎堆亮相期。

這些巖茶,它們當中大部分的火功,要比中火更高一些。

等到完畢,儘早趁鮮飲用,風味正好。

縱觀巖茶的豐富品種而言,有不少茶是不支持放到第二年再喝。

從巖茶本身的特殊性來看,巖茶的加工需要焙火,但伴隨著後期存放時間的增加,逐漸徹底褪完火的巖茶,焦糖香極弱,烘焙香寡淡。

哪怕是原先焙火再足的巖茶,放到多年後要是沒復焙,那麼它的獨特焙火風味難以保留,反而是一股陳味。

不講實際,一味將巖茶放隔年或是直接存成老茶。

很容易白白浪費一款好茶的好風味。

《5》

紅茶三年以內都能喝?得看茶葉的儲存情況。

通常來看,紅茶的保質期時間標註,要比絕大部分的綠茶要長。

全發酵的紅茶,一般可保存的時間是兩到三年左右。

但這並非意味著,在三年的存茶時間以內,紅茶都可以隨意喝。

更具體的,得看存茶的情況。

好比平常生活裡,一罐酸奶標準的保質時間在於密封低溫冷藏,能放上兩個禮拜。

但如果將其拆封后並放在常溫環境下,哪怕是隔了一晚,它也不適合再喝了。

因存放不當,導致食物變質,早早在規定的保質期範圍內徹底變了味,並不少見。

所以,在判斷一款紅茶到底能不能飲用之前,不能將保質時間當做唯一的準繩。

而是得看它的外觀、香氣、滋味的情況。

茶香上,不能帶有悶味、雜味、酸味。

而在滋味上,也不能發酸,湯水變薄,水味明顯等。

喝紅茶,並非是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紅茶,都能安然無恙的保存三年之久。

特別是對一些罐裝的,大袋裝的口糧紅茶而言,它們在拆開之後,儘量飲用為好。

畢竟,在密封性不足的情況下,存放時間太久對紅茶沒有絲毫益處。

而對一些以高香風味著稱的紅茶,譬如正山小種的花果香,桂圓湯,又譬如祁門紅、滇紅的獨特高香……

總之,為了不錯過它們的絕佳風味,原則上是喝當年內的新茶,效果更好。

存放了一年、兩年後,它們的風採可不比正當年!

《6》

近幾日,秋深微涼。

寒露未至,但氣溫卻驟降許多。

想起了,秋天的節氣裡,白露早在秋分之前,而國慶節一結束,馬上就到了寒露。

秋意深深,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時間的腳步,走得分外輕快。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

以時間作為跨度,可以衡量節氣,四季,春秋。

但以存茶時間,作為考量一款茶的飲用標準,則需要三思。

好茶,須得活甘清香,鮮醇甘爽,才是王道!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綠茶、白茶、紅茶、巖茶的最佳飲用期來了,趁著假期的尾巴喝一杯
    茶,大俗大雅。既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所需,又是琴棋書畫詩酒茶裡的高雅消遣。飲茶,能靜心養氣,舒緩身心。更何況,小長假結束後,正式進入深秋。茶圈裡的熱門茶類,綠茶、紅茶、白茶、巖茶等。如此個性特點,決定了綠茶壓根不適合久存,而是趁早喝新茶嘗鮮。不然,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綠茶內部的茶多酚容易被氧化。導致它本身的鮮爽口感賣點,大受挫折。一年的時間範圍裡,當年春季的綠茶新茶,它的最佳飲用時機在於夏季。
  • 冬季寒冷,適合喝什麼茶?白茶、紅茶、綠茶、巖茶,還是普洱茶?
    提到冬天喝茶,老白茶、紅茶、巖茶等性味溫和的茶葉,是大眾飲茶常規選項。不過話說回來,冬日氣溫低,是不是不適合喝新白茶、綠茶呢?千言萬語說到底,我的茶葉我做主。舒心飲茶,合口味才是關鍵!內含物質們的轉變,讓白茶逐漸由新茶的鮮爽清新,過渡到老白茶的醇厚甘香中。悄然間,實現了質的蛻變。隨著白茶存放年份的增長,它愈來愈具備,適合煮的特性。深冬凌然,寒風蕭瑟,煮一壺老白茶暖冬,是件特別溫暖的事。白茶存老後,茶香悠揚。
  • 市面上常見的茶葉裡,綠茶、白茶、普洱、紅茶,放隔年還能喝嗎?
    肉眼上看這放隔年的綠茶,色相大變。從飲茶的絕佳風味來看,風味以清新為主的綠茶,不適宜隔年後再去喝啊。話又說回來,市面上常見的茶葉裡,紅茶、白茶、綠茶、茉莉花茶、普洱、大紅袍等等。雖說茶葉種類何其多,但它們又有哪些適合放到隔年後飲用呢?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養成這個習慣後,無論是喝老熟普,還是喝其他茶,都將頭道茶拒之口外。頭道茶,真的是如洪水猛獸般的存在嗎?其實不然!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根據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的不同,大致上劃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
  • 茶,請在最佳飲用期內喝了它,無論白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
    而在小陳茶事裡,列位看官們放心聊茶事即可。在喝茶中,也暗藏機遇的玄機。一款巖茶,買來時茶香張揚,湯水清潤,回甘生津,「香清甘活」等巖骨花香的特徵樣樣具備,十足十的好茶,喝過後沒有不拍手稱讚的。但放了一年半載,這茶的味道卻悄然變了樣。歲月是把殺豬刀。
  • 普洱茶、白茶、紅茶、綠茶、巖茶,三伏天解燥喝茶,應該怎麼選?
    那在這季節交替的時節,適合喝什麼茶對養生更好呢?《2》解秋燥,適合喝新白茶、綠茶夏秋相交,降雨漸少,空氣中的水汽變少。遇上牙齦上火,喉嚨焦渴的時候,喝幾杯多酚類物質含量高的新茶,更能對症下藥。不發酵的綠茶,茶葉內部的多酚類物質含量豐富,有清熱解燥的效果。全國各大產茶的省份裡,各式各樣的綠茶琳琅滿目,選擇性豐富多樣,總能挑到適宜自己口味的一款茶。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為什麼有的茶几千元,有的幾十元
    看著這串數字,你只能驚呼:這茶,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的。關閉頁面,到了另外一家店裡,居然看到了一餅茶才賣9塊9,也是古樹茶。這價格上的差別,好像坐過山車一樣,讓人驚訝,一時半會難以消化!其實,不僅僅是普洱茶和綠茶,白茶、紅茶、巖茶,沒有一種茶類,可以置身事外。
  • 冬日煮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該怎麼選?
    將茶煮著喝,茶有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這些茶中,該怎麼選呢?冬日煮茶,弄清楚六大茶類中哪些茶適合煮,是最為首要的。《2》茶有六大類,拿來煮有什麼要求?在以這兩大條標準進行一番刪繁就簡後,最終適合煮著喝的茶類如下:一、有年份白茶二、焙火足的武夷巖茶三、黑茶四、紅茶為什麼這些茶能拿來煮著喝?
  • 喝巖茶的看不起喝綠茶的?茶界的鄙視鏈戲真多
    在茶圈混跡多年的小貝,今天就用一張圖說清各類茶之間的鄙視關係吧,看看茶圈這潭水有多深?學霸區的功與名喝巖茶的人始終覺得自己處於茶界頂端,鄙視其他所有茶。往小了說,普洱茶是種能解膩降脂的健康茶;往大了說喝普洱是在品人生,而且它「越陳越香」有增值空間。總結下,就是德育美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前途無量。況且普洱光是產區,就能細分出一條天然的鄙視鏈:喝版納的鄙視喝臨滄的,喝臨滄的鄙視喝保山的,同時,喝思茅的為沒有資格登上這條鄙視鏈,躲在角落裡哭出了聲。
  • 喝了這麼久的茶,你知道白茶,綠茶,普洱,紅茶的保質期嗎?
    作為國飲,茶和保質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喝了這麼久的茶,你們知道紅茶、白茶、黑茶、綠茶、黃茶、烏龍茶的保質期分別是多長嗎?只有熟悉了解這些茶類的保質期,才不會出現喝過期的茶還全然不知的情況。本文,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六大茶類保質期的那些事!
  • 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怎麼分?怎麼品?看這一篇就足夠了
    喝了這麼多年茶葉,你知道綠茶、紅茶、白茶有什麼區別嗎?你知道紅茶和綠茶可能來自同一棵茶樹嗎?你知道安吉白茶並不是白茶嗎?
  • 夏天喝綠茶、白茶,冬天喝紅茶、烏龍茶,這樣的喝茶說法靠譜嗎?
    有人說夏天應該多喝綠茶、新白茶嘗鮮,冬天以喝紅茶、老白茶、烏龍茶為主。到底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2》夏天燥熱,氣溫很高。蟬鳴不歇的夏天,適合把時間消磨在茶裡。像是老白茶、紅茶、烏龍茶這類,同樣是不錯的選擇。喝茶,最重要是舒心與健康。只要喝了身體覺得舒服,就沒有必要照本宣科。適合自己的茶,喝茶過程更自在!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通常,投茶量精準是專業評茶的首要前提。泡茶事先不稱重,隨手抓茶泡茶,壓根就是很不專業的做法。準確的泡好茶,完整的感受一泡好茶的最佳風採。那不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等,掌握好合適的投茶量,特別關鍵。
  • 有的茶越喝越上火,是喝茶方式不對,還是白茶、巖茶、紅茶沒選對
    等到褪了一段時間的火後,巖茶新茶衝泡出來的茶湯裡,火味的濃度大不一樣,帶給嗓子的刺激感日漸變弱。回到新茶剛焙火不久時,火味很足,幾乎沒幾個人能喝得下。大家在試茶時會說,這茶的火還得再褪一褪,才適合喝。用一句老話形容,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 山高路遠·一棒好茶|白茶護肝,紅茶暖胃,一年四季適宜喝這種茶
    但是不同的體質,喝的茶也不盡相同。綠茶綠茶是沒有發酵的茶。龍井、碧螺春、雀舌都屬於綠茶。綠茶通常被認為有防癌、降血脂、降血壓、減肥等作用。經常吸菸者,喝喝綠茶,可減少尼古丁的傷害。但是綠茶性涼,體寒者少喝。
  • 對於巖茶的新舊選擇,來講講,巖茶是新茶好喝,還是隔年茶好喝?
    茶內的火氣隨著空氣的氧化慢慢退去,而茶的味道也隨著火氣褪去,隨著茶內在物質的氧化…慢慢的融合…融合為一個整體,喝起來豐富飽滿,韻味悠長,所以一般傳統型巖茶隔年喝最好。新做出來的新巖茶也能喝,但是有幾點要注意剛做完的茶,火氣比較大,喝著很容易上火,放置一至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是可以自然退火的,喝起來茶湯也會很柔和。(放置時間因焙火程度而定)剛做好的茶品質不不夠穩定,需要等退完火,讓它品質足夠穩定。
  • 紅茶巖茶普洱茶重口味,白茶綠茶小清新?老茶客:別以偏概全了
    簡而言之就是六大茶類裡,紅茶巖茶口味重,白茶綠茶口味輕。經無數茶客點評後,觀點日益相近。紛紛以「輕重」二字囊括原本參差百態的茶滋味。喝茶越來越多,疑惑也日愈增多。喝習慣綠茶的人,轉身過去喝紅茶時,疑慮重重。「會不會太重口味?」「紅茶是不是不鮮?」而喝了兩三年熟普後,偶有幾回喝白茶。「白茶也就那樣嘛,太清淡。」
  • 巖茶是紅茶?安吉白茶是白茶?鐵觀音是綠茶?你的茶知識該更新了
    一條評論映入眼帘,有人說:請問,烏龍茶是紅茶嗎?安吉白茶和白茶是一類茶?偶買噶,這真是個大烏龍。六大茶類中的那些烏龍真不少,迷惑人心的威力不減。那麼今日便就著六大茶類中那些茶葉的關係,來聊一聊。《2》烏龍茶是紅茶?烏龍茶並非紅茶。它們兩者同屬於六大茶類。六大茶類分別為,綠茶、黃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以及黑茶。
  • 胃不好的人,是不是只能喝紅茶、巖茶、熟普?那老白茶還能喝嗎?
    上個禮拜曾有位老朋友過來喝茶,彼時在喝著正山小種,兩人一同沉浸在了舒服的桂圓乾香和花蜜香裡。期間,那位喝了很多年紅茶的老友提到最近幾年她的胃不太好,想問胃不好的人該怎么喝茶?是不是只能喝發酵程度高的紅茶、巖茶、熟普,還有老白茶能喝嗎?
  • 寒冬冷月煮茶暖身,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就該煮著喝!
    冬季養生之道還可從飲品出發,最佳飲品當屬:茶。俗語言:「茶為萬病之藥」。雖有些誇大其詞,但也不能否認茶的養生功效,冬季飲茶可生發陽氣,還可消減脂肪,降低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而冬季飲茶的方式以煮茶為上,能進行煮飲的茶品也不在少數,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等都很適合煮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