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旅行記

2021-03-02 Henry Liang FRM


=== 德裡帝國酒店 ===

早已過了背個雙肩包、住20元一張床鋪的窮遊年齡。我心儀的旅行總是這樣:飛去一個城市,風光秀麗,有宗教、有歷史、有人文。挑一家最豪華的酒店,全程不挪窩。每天不緊不慢,不遠行,篤悠悠體味城市大街小巷、風土人情。或者就待在酒店:遊泳、SPA、讀書、學FRM、玩玩機器學習……只做vacationist,不當tourist,胸無大志,好吃懶做。

入住全印度最豪華的酒店The Imperial(德裡帝國酒店):1947年,聖雄甘地、印度國父尼赫魯、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印度末代總督蒙巴頓伯爵,就在這個座位籤署了印巴分治協議。從此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各自獨立,甘地被刺殺,克什米爾問題成為印巴間的毒瘤。1450萬印度教徒、錫克教徒與穆斯林被迫遷徙,共有2000萬人死於仇殺。

=== 民生 ===

在德裡,出了酒店,就是地獄:我們遇見了形形色色的騙子。有人騙你地鐵不安全讓你坐他車,有人騙你酒店已經被火燒光,計程車司機會主動索要小費還嫌不夠,人力車夫死纏爛打跟隨你一路,小孩子會蜂擁而至乞討,問路時對方不認道會瞎指一氣。我在德裡的最後一刻——在機場廁所,都被清潔工索要小費!可以說:主動找我的沒一個好人!印度人給我留下了很賤的印象。

德裡的城市建設,打死都超不過上海1990年的水平。目前中國任何一個縣城的面貌都比德裡強。德裡很多道路都設置路障,只得繞行。道路永遠骯髒,滿地狗屎、檳榔渣、剩飯、汙水……卻沒有環衛工人。總統府外的馬路都髒得無處落腳。看得順眼的建築全是英國人留下的,而德裡人把好端端的殖民遺產都敗壞完了。

德裡的交通,可算全世界最危險的馬路。人行道極窄,塵土漫天,躺滿了人與狗。極少有紅綠燈,必須亂穿馬路。車輛對行人極不友好,絲毫不會減速,還亂鳴喇叭。作為外國人,你永遠找不到空檔,十分鐘都過不去馬路。摩託車與突突車極多,突然就殺到眼前。有時好心人會帶你過馬路,但回頭就向你要錢或行騙。

舊德裡應該是這輩子走過的最髒亂差的地區:幾個月的垃圾從垃圾桶堆到路面,狗群在裡面覓食;滿地的人屎與狗屎臭氣燻天;人群擁滿了街面,突突車卻敢擦著人群飛馳;黑黑的活人像死屍一般橫躺於人行道;乞丐們兇險莫測地向你伸出髒手;待宰殺的雞鴨羽毛滿天飛舞;街上每個人都瞪著敵友難辨的眼神看著你。這兩張照片是我在自認最安全的地點拍攝的,德裡更亂的地區,我根本不敢多待一秒鐘,更別說掏手機了。

剛來德裡時,只看到橫衝直撞的車輛、塵土飛揚的道路、把街面當廁所的男士、臭氣燻天的市場、沿街乞討的稚嫩面孔、觸目驚心的貧富差距、與人不便的城市設施。而德裡,其實把它攝人心魄的魅力藏在奇醜無比的面具後面。待了幾天後,才漸漸參透到印度帝都真實的面目。那是一種混亂、嘈雜卻生機勃勃的德裡。

如果你得了憂鬱症,那就去印度旅行吧!這個國家雖然積貧積弱,但民眾卻天生自帶快樂基因。印度一年到頭都是節日,巨大的爆竹一鳴沖天,聲音比炮彈還響。哪怕商場搞活動,熱情的印度人民都會蜂擁而上、歡蹦亂跳。每一部印地語電影都載歌載舞,一律以喜劇結尾告終。

每天翻看Hindustan Times,觸目驚心!路遇搶劫被槍殺、警方收到地鐵炸彈威脅已經不算新聞,還有德裡大學博士生槍殺碩士生妹夫、三歲女童被強姦、黑死病與疑似天花爆發、妻子遭丈夫強暴異物捅入下體等聳人聽聞的新聞。每天德裡街頭都會發現死屍,報紙天天刊登認屍廣告。

=== 餐飲 ===

所有的旅行書都說印度的自來水,哪怕煮沸,絕對不能喝!我不信邪,喝了一天自來水,結果得病了:一天腹瀉8次、發燒。印度人熱衷火化,窮人的屍體直接扔到河裡,河面經常見到浮屍。看來德裡的自來水不僅有細菌,更有毒素,所以水燒開還是不能喝。

飛德裡的航班上,我們點了一份印度菜,東航的小姐姐小聲告訴我們:「可難吃了,我可吃不慣。」這個因人而異,吃了一星期印度菜後,我還是讚不絕口。印度當地人的標準我不清楚,差不多吃一頓飯,兩個人人民幣600元以上。印度高消費要收取19%的高消費稅,算是劫富濟貧吧。印度的上等人是嚴格吃素的,但素食全都用咖喱熬出來,油膩極了。

印度憲法規定:殺牛是犯法的。但是吃進口牛肉不違法。德裡的牛滿大街跑,車子也只得繞道走。每當我見到可愛的牛牛,就會念叨:牛牛啊,我要把你煮著吃、燉著吃、油煎了吃、紅燒吃。這不,剛回上海,我就來了一大碗紅燒牛牛面!

=== 景點 ===

我們在德裡一個多星期,除了酒店外,沒見到一個外國人,更別提中國人了。來往德裡的東航航班上,只有三個中國人。連中國海關官員都納悶:你們去印度幹什麼?因為德裡是一個對遊客極不友好的城市:旅遊景點外國人的門票是當地人票價的25-50倍!且不說無處不在的宰客、詐騙現象。歐美白人是這樣子的:年輕時來過一趟印度,體驗了生活,也受夠了罪;年老後有錢了,再來一趟印度,只待在酒店,享受陽光、美食、服務,打死都不出門。

來到甘地遇刺地。說實話,甘地就是印度的孫大炮,我對這種too great to be true的偉人始終不感興趣。況且甘地又小又黑,低種姓,戴一副破眼鏡,光腳丫子,不穿衣服不穿褲子。我極端崇拜尼赫魯!不僅因為尼赫魯帥、高種姓。誰不曾背誦過那篇20世紀最偉大的演講——尼赫魯在印度獨立日的演講A Tryst with Destiny?誰不知道尼赫魯那句名言——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https://sourcebooks.fordham.edu/mod/1947nehru1.asp

在甘地被暗殺地,突降大雨,2小時不得走動。墓地空無一人,於是掏出iPad,認認真真讀了2小時FRM Handbook與機器學習《西瓜書》。在德裡期間,無論當天玩得多累多晚,哪怕發燒、一天腹瀉8次,回到酒店後,小葉萌萌看電視,我則找個僻靜處,或者去頂天立地的室內天棚喝印度紅茶,學習2小時以上FRM Handbook與《西瓜書》,每天不到3點不睡覺。西瓜書學習群一位同學吐槽:「課程對學生還好,對又要工作又要帶娃的人根本上不了。」說句難聽的話:不知道這位同學一年賺多少?你所謂的工作與娃就是你沒時間讀書的藉口嗎?這個世界上,比你富有、成就高、工作忙的人,還在天天刻苦學習,真不知閣下那些相形見絀的藉口從何而來?

=== 種姓 ===

上海飛德裡,一位皮膚白皙的印度高種姓女子先要求升艙,得知商務艙已滿後便要求購買兩個座位,理由是不喜歡與別人擠在一起。這位印小白整個航程要求頗多,看來養尊處優的日子過慣了。可憐她的鄰座——一位印小黑——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觸犯到她的領地。這種事情若放在中國,肯定要上微博熱搜了,在印度則習以為常。

在中國,絕對見不到種姓最高、最低的印度人,我們見到的都是第二第三種姓的印度人。高種姓的印小白是我見到過的最漂亮的女人,高個兒、大眼睛、長睫毛、前凸後翹、皮膚比我都白,但她們絕對不會來中國,第四種姓的印小黑也沒錢坐飛機。全世界所有國家,除了北歐以外,幾乎都是以白為美、以白為貴的。從印度人對我們的態度,非常明顯看出:白人相當於第一種姓,中國人相當於第二種姓,黑人則只有第四種姓。

Hindustan Times每天都刊登低種姓改名高種姓的啟事。在印度,別人習慣問你父母名字,從而判斷你的種姓。上等男人可以娶比他種姓低的女人,但女方必須支付高昂的嫁妝;反過來,高種姓的女人絕對不能嫁給低種姓的男人,後者會被女方家人燒死的。1970年代流行的印度電影幾乎說的全是這個主題。

幾千年來,印度盛行種姓制度。須知道: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些沒有種姓歧視的國家,歧視難道少嗎?在印度,低種姓的印小黑素質絕對差!行騙、乞討、死纏爛打、索要小費、插隊、調戲婦女、吐痰、不會說英語的全都是他們。而高種姓的印小白,人品如何咱們也沒有深交,但表面上絕對彬彬有禮、禮數周全、體面大方。在南德裡的富人區,購物商場比上海更發達。

=== 宗教 ===

Akshardham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神廟,幾乎是黃金堆出來的。入廟非常繁瑣:所有物品必須寄存,還要經歷重重安檢,所以一張照片都拍不了。大殿萬分雄偉,全漢白玉建造,在夕陽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必須脫鞋才能進入,地面滾燙無比。印度人非常虔誠,三拜九叩。神廟是全印度最乾淨的地方,見不到一絲垃圾。

錫克教不吃穆斯林食物,也反對印度教,禁止偶像崇拜,推崇一神論。高貴的錫克教徒嚴禁乞討、崇尚工作、尊重婦女、英勇善戰;他們個個人高馬大,威風凜凜。教徒終身不剪髮,頭纏布。參觀錫克教神廟也必須包頭巾、脫鞋。窮人可以在神廟免費吃喝休息。年輕的錫克教以其高素質的教風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評判一個宗教,不必看教義,看教徒即可。在德裡街頭,每天都會遇到幾十個低種姓的印度教徒,他們只要主動找我,就是來行騙的!髒髒的印度教徒甚至敢在錫克教神廟與清真寺行騙!馬路上的乞丐全是印小黑,永遠見不到一個昂首闊步的錫克人。難怪1947年穆斯林死活要和印度教徒分家,哪怕兵戎相見也不惜。

年輕的巴哈伊教,以推崇平等、科學、和平、世界大同的教義,贏得了少量信眾。依我看則too good to be true. 評判一個宗教,不該以good/bad來看待,而該以true/false來判斷。教主、信眾與神的地位如何自圓其說?沒有形式約束的宗教能產生多大凝聚力?萬教歸一的理想會不會僅是一廂情願?這些都是巴哈伊的硬傷。

=== 教育 ===

德裡有兩所FRM考場,但位置比機場還遠。考試當天,我改道參觀了印度理工學院。IIT是全世界最難考的大學,世界第三的工學院,《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原型。很多考不進IIT的印度學生,最後只能去讀MIT、UCB。對於天資聰慧的賤民階層,只要考入IIT,未來便一定飛黃騰達。他們的夢想就是成功以後來帝國酒店讀Hindustan Times、吃英式早餐、裝逼。在IIT附近的地鐵裡,我見到了不少手捧FRM原版教材的學霸。印度人學FRM都讀官方書,咱們還好意思讀notes?

現在矽谷、華爾街大公司的CEO幾乎全被印度理工的畢業生囊括了,這個現象我很感興趣。2016年哥本哈根飛莫斯科的航班上我的鄰座就是一位印度人,他解釋道:印度理工科學生人人都會去讀一個MBA,他自己就在青島讀MBA。而印度的MBA都是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的,實打實的硬貨,所以畢業生不僅精通專業還懂管理。相比之下,中國的MBA嘛,花50萬入學,認識一幫中國同學,還沒開學校友已經聚會70多次;混兩年社交出來,一元二次方程還不會解;窮的人依然窮,笨的人依然笨,工牌黨依然天天打卡上班。

Henry Liang, CQF

 Algo trader/quant

 IAQF會員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Quantitative Finance

 金程教育資深級FRM/CFA培訓師

 中國人事部認證CATTI二級交互傳譯

 中國翻譯家協會會員

網站:www.HenryLiang.com

網易雲課堂:http://study.163.com/u/henryliang

相關焦點

  • 印度英文報紙《印度斯坦時報》啟用新LOGO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創辦於1924年,是讀者數僅次於《印度時報》的印度英文報紙,也是印度前三大英文報紙之一,發行量超過110萬份。
  • 印度的「榮光」,印度斯坦大使推出純電動版本
    一談到印度的交通工具,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巨能裝的」摩託,「黑壓壓的」火車。但在印度的乘用汽車市場中,也有「高端貨」的身影,印度的首款國產車型就受到了印度政要與富豪們的青睞,命名也非常大氣,被稱為印度斯坦大使。造型中透著一股英倫範兒,當然也和印度斯坦大使是來自英國的汽車公司有一定的關係。
  • 悲催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為啥背負了一個「寡婦製造者」的罵名?
    而墜毀的源頭都指向了同一家公司,這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 。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統治宣布獨立,印度斯坦和飛機公司管理權正式移交給印度政府。1964年10月1日,印度兩家大型航空企業與印度斯坦飛機公司三者正式合併,組成了新的企業——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簡稱HAL。
  • 印度斯坦航空快破產了,印度空軍:你保證修過的飛機不掉,就給錢
    最近斯坦航空公司又快要破產了,為什麼要說「又」字?因為在2019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就曾經因為無法按時向印度空軍交付印度國產「光輝」系列輕型戰鬥機,再加上其他的維修事故,遭遇印度空軍拒絕付款,最終雙方被迫上法庭解決。
  • 從「亞洲之光」到「寡婦製造者」,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何以至此?
    ,而這一切都繞不開印度最大也是唯一的飛機製造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因此,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有許多綽號:巴基斯坦的好朋友、印度飛行員殺手、寡婦製造者。可是你知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曾經也是有過「輝煌」,甚至被稱為「亞洲之光」嗎?據悉,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曾自主研發過印度乃至亞洲的第一款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而且還成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印度蘇-30MKI新升級,印網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就是個廢柴
    從俄羅斯購買的蘇霍伊戰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這不印度開始著急了想,向俄羅斯申請了13架新的蘇霍伊戰機和21架米格-29戰機的補貨訂單。並且為了進一步加強空軍的戰鬥力,印度計劃與俄羅斯聯手升級蘇霍伊戰機的硬體設施。
  • 獨苗難成才,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HAL的光輝戰鬥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成立已經80年了,也算個老店,而且起步還是不錯的。但在成長路上由於種種原因他卻跑偏了。別人是十年磨一劍,而他是十年連個棒槌都沒磨好。現在的他就像少年時被寵壞的孩子,還看不到能獨當一面會成才的前景。
  • 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有多厲害
    圖:印度米格-27撞上居民樓當然,印度真正有能力製造飛機的公司也只有一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他是印度國防部直屬的國內九大國營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軍工企業,同時也是唯一的飛機製造商
  • 「斯坦出品」的武裝直升機,印度空軍參謀長也敢親自試飛
    (LCH武裝直升機) 印度國內最大的航空生產企業是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而該航空公司憑藉著驕人的"印度空軍"自古以來"戰機的墜毀率就居高不下,雖然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這些飛機的墜毀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有什麼關係,不過從統計學和概率論的角度來看,在這些墜毀的戰機中,絕大部分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經手過的,要麼是該公司組裝生產,要麼就是在該公司維修之後就墜毀,二者之間必然存在某種聯繫,只不過印度人根本不願意承認而已。
  • 斯坦因 | 西域考古圖記
    此書為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著《Serindia》(西域考古圖記)卷四(卷一至卷三為文字部分,卷四為圖版,卷五為地圖)。共收圖175幅,其中包括敦煌寫本、絹畫、塑像、碑銘等資料的彩色或黑白照片。這部學術著作較之旅行記更為系統、詳細,是研究敦煌學以及西域文物考古的最基本資料。此書出版於1921年。
  • 米格21被擊落不是壞事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323架戰機訂單或成現實
    以現在幾個航空大國的經驗,一般首飛8年後都能投入現役,而LCA光輝戰鬥機由於方案的細節一變再變,直到2016年才正式裝備印度空軍第45戰鬥機中隊,這個中隊離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的距離不遠。具體原因大家都懂。可惜的是近幾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在擁有兩條生產線的情況下,實際只完成12架LCA光輝戰鬥機的交付。這些戰機還是LCA光輝戰鬥機的最早批次 MK1。
  • 中亞國家大多以「斯坦」結尾,有啥含義?為何古中國也叫「斯坦」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亞國家的國名大多以「斯坦」為後綴,比如什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很多人都說,一般叫「斯坦」的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專家卻否定了這一觀點。近年來,隨著中亞地區古文獻的不斷出土,「斯坦」的秘密也逐漸被揭開,而且專家們意外發現,中國在古代也被稱為「斯坦」。
  • 印度空軍飛行員噩夢,專坑自己人的斯坦航空公司
    當然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人分析了,包括飛行員的培訓質量亦或是印度的軍工技術等諸多原因,但其實這些最毀的飛機都有個共同點,它們大部分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檢修過。
  • 唯一稱呼中國為「斯坦」的國家,「斯坦」究竟是何意?很多人錯了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國家的國名比較特殊,國名中會帶「斯坦」兩個字,其中以中亞國家最為集中,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
  • 被稱為「印度斯坦七大奇蹟」之一的古特伯高塔
    該塔被稱為「印度斯坦七大奇蹟」之一,是印度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融合的建築物。登上塔頂懸臺,可俯瞰整個德裡市容。古特伯高塔(也譯作庫塔布塔)位於新德裡南邊 15公裡處,於1193年由奴隸王朝第一個國王阿富汗人古特伯·烏德·丁(Qutab-ud-din)開始修建,後由其繼承人在14世紀中葉最後完工。此一高塔建造目的,是為紀念自己徵服印度的勝利,故又稱勝利塔。
  • 為何中亞國家,都叫「斯坦」而有的國家也稱中國為「斯坦」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地球上很多國家跟地區都會帶「斯坦」兩個字,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甚至在我國的記載裡也曾經有著「斯坦」的稱呼。那麼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呢?這到底有些什麼含義?
  • 用於印度斯坦古典音樂——西塔琴
    西塔琴,是一種彈撥樂器,源自印度次大陸,用於印度斯坦古典音樂。該儀器下繁榮,它以波斯語稱為亞羅士打(意為三弦)命名。西塔琴在16世紀和17世紀蓬勃發展,並在18世紀的印度達到了現在的形式。它從交感神經的琴弦,琴橋設計,長長的空心琴頸和葫蘆形的共振腔中獲得獨特的音色和共鳴。
  • 為何中亞很多國家叫「斯坦」,有啥含義?為何中國也被稱「斯坦」
    中亞也就是亞洲中部的內陸地區,這個地區剛好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中間位置,也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過,狹義上限於中亞五國。經過觀察可以發現,這裡的而很多國家都帶著一個詞,那就是斯坦。
  • 中亞國家都叫「斯坦」,究竟是何意,為何中國國名也有「斯坦」?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國家的國名比較特殊,國名中會帶「斯坦」兩個字,其中以中亞國家最為集中,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
  • 中亞國家大多以「斯坦」結尾,有啥含義?為何古中國也叫「斯坦」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亞國家的國名大多以「斯坦」為後綴,比如什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很多人都說,一般叫「斯坦」的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專家卻否定了這一觀點。近年來,隨著中亞地區古文獻的不斷出土,「斯坦」的秘密也逐漸被揭開,而且專家們意外發現,中國在古代也被稱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