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撒哈拉的故事,與三毛一起感悟人生,淚流滿面也值得

2020-12-13 瀨講三農

很多時候,我們的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一個能一直陪伴我們、循循善誘,富有耐心,為我們解決一切難題的老師,而書籍就像是我們的同行者,是我們面對前路困境的盾與甲,是片刻沉浸於幻想世界的美麗幻夢,是漫漫長夜溫暖的鬥篷。

一直覺得,遇見,是一個美好的詞,遇見,是一個溫暖的過程。生命若是一片花田,遇見就是最美的綻放,它會在光陰深處落地開花,給你不盡纏綿暖意。想要遇見一本書,觸碰心靈,在寂靜的心河裡種下一枚清喜,而後,遇見你,一個恰好的人。

遇見一本好書,一筆暮色,於心田深處等待,觸碰。

遇見《撒哈拉的故事》,與三毛一起浪跡天涯,漫步人生,感受希冀與感動,領悟人生的真諦:快樂,自由,美好……一次又一次,淚流滿面也值得。

三毛,一個晴朗明媚的女子,一個多情文藝的女子,一個灑脫自如的女子

如她的文字所說,一生不求深刻,只求簡單。她明白世間疾苦,於是學習醫術,懸壺濟世;她懂得生活情趣,於是裝扮房子,猶如「仙境」。她知道生活的不盡如意,卻熱愛生活,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裡,過著無限廣大的日子。她改變了沙漠,也因沙漠而改變。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了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再平常不過的生活,在沙漠中生活,甚至比平常人更加清苦,多少人避之不及,但三毛的字裡行間卻透露著幸福與溫暖,活成了無數人羨慕的模樣。她以一顆清淡,平常的心來描述生活中的瑣事,幸福於無形中在筆下生花。荒山之夜的沼澤,見證了她與荷西生死不離,堅貞美好的愛情;娃娃新娘姑卡出嫁,三毛為這種婚姻對姑卡造成的傷害感到難過與疼惜;沙漠鄰居沙哈拉威人佔盡便宜,三毛卻以生活變得五光十色來感謝他們。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人總是相似的,三毛熱愛撒哈拉,熱愛生活,於清貧中把日子過成詩,撒哈拉的故事,是一個個溫情美好的故事,撒哈拉的生活,於荒野沙漠中開出詩意。平淡中透著不平凡,清風作伴,漫步人生,歲月靜好,自成詩。

三毛與荷西,因為相愛而相愛,他們的愛情,跨越地界與國界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這是三毛給荷西的情話,撒哈拉見證了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執子之手。她與荷西的愛戀,就像開玩笑似的,沒有見證便私定終身,只有兩顆炙熱的真心,兩個人是獨立的個體,給足對方自由,彼此尊重,恩恩愛愛長長久久,真正如童話般的美好,真摯。

三毛,一直追尋著自然與單純。她走過萬水千山,看過夢裡落花,到達荒野沙漠。漠漠黃沙滾滾,狂風嗚咽,在這裡,水源和物資都異常珍貴。但三毛卻活出了自己的真情,她對這片土地「像見到了久違的故鄉」般的真切熱愛。

一桌一椅一檯燈,三毛活得如此灑脫不羈。她知道人生如戲,不過一場修行,心不隨境變。以清淨之心,心不成結,任憑風停風起,平平淡淡,簡簡單單,修行之路也能溢出不盡美好。對三毛來說,一間樸素簡單的書房,就足以成為心靈棲息的地方。

生命的過程,就像種下一粒種子,生根,發芽,開花。旅程中,或陽春白雪,或青菜豆腐,不管怎麼樣,都要熱愛生活。因為美麗的日子會帶來快樂,灰暗的日子會帶來經驗。三毛在撒哈拉沙漠播下火種,告訴我們生活如烈火般燦爛美好。生命旅程中,她受清風洗禮,與狂風抗爭,與日月同輝,內心向陽,沐浴晨光。她感知春風的撫摸,傾聽夏雨的肆虐,感受秋葉的飄舞,靜看冬雪的淨美。三毛在沙漠逆境中成長,看盡浮華,始終堅守在那裡,熠熠生輝,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心之向陽,就會遇見永恆!

哪怕時光逝去,甚至容顏不再,但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與荷西的愛戀,給我們的感受都是強烈與震撼的。三毛,謎一般的奇女子,筆下生花,充滿詩意情趣的《撒哈拉的故事》,給撒哈拉鍍上了一層溫柔熠熠的金光,在內心深處湧現無盡柔情,溫存而美好。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內心的美好,也是我們內心的美好與震撼。

等待遇見,遇見一本觸碰心靈的好書,遇見你,一個恰好的人。不急,你慢慢來。

原價59元的書,現在只需28.5元!也就一頓飯的價格。推薦你們讀一讀!

相關焦點

  • 從《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中重新認識三毛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撒哈拉的故事》三毛每個人一生下來被分到的苦難都是不一樣的,面對生活中的未知數和困難,我們該如何做?三毛通過她在《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告訴我們,生活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易,總是不斷上演著得到、失去、相聚、離別、開心、難過,這是生活的真實模樣,我們無需花費時間去糾結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只需要盡力讓自己輕鬆、自在地過好當下即可,這是三毛的大智慧。《撒哈拉的故事》是臺灣作家三毛第一部出版的作品集,於1976年5月正式出版。
  •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撒哈拉的故事,也是三毛的故事
    手捧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心中如黃色的書封一樣, 有一種蒼茫與寧靜,那是大地的顏色,遼遠空闊,又沉穩深邃。說實話,在這之前,我從未對沙漠有過任何幻想。也從未想過,有那樣一個女子,在最美的年紀,遠行撒哈拉,說這兒是自己前世的夢幻、第二個家。
  • 三毛——「撒哈拉之夢」
    三毛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踏上廣袤的撒哈拉,追尋前世的鄉愁,和荷西結婚,在三毛的內心深處,撒哈拉沙漠是夢中情人,是不能解釋的。擱筆十年後,以「三毛」筆名,以「流浪者」的身份,寫下散文佳作,造就了流浪文學的經典。三毛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譯作十分豐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哭泣的駱駝》《我的寶貝》《鬧學記》《滾滾紅塵》等散文、小說、劇本更是膾炙人口,在全球華人社會廣為流傳,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很有趣。三毛記下了在撒哈拉的歲月生活。租來一間沒有頂的屋子,周圍是很驕傲的沙哈拉威鄰居們,有一輛車子,身邊是丈夫荷西,生活得不算差。故事從沙漠中的飯店展開。臺灣寄來的食材,經過三毛「大廚」的烹飪,菜品多樣。荷西很喜歡,其他人也喜歡。寄來的中國食材用得差不多了,西菜便出場,中國飯店一周開張一次。筍片炒冬菇?不存在的,小黃瓜角色扮演筍片。
  • 讀《撒哈拉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淚流滿面也值得
    好書推薦——《撒哈拉的故事》沙漠裡太寂寞,只許留給自由的靈魂。沙漠我要推薦的書是臺灣女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三毛,1943年出生於重慶,浙江海定縣人,原名陳懋平,因名字難寫1946年自己改名為陳平,筆名「三毛」。
  • 世間再也無三毛——三毛和她的《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的沙漠故事,三毛的行走故事,三毛的情感故事,似真似假,亦夢亦幻。三毛和荷西的唯美愛情更好似天上人間的牛郎織女,銀河暗渡七夕相會,愛恨編織揪心撕肺。這樣的故事講述演義了千萬年,經久不衰,歷久彌新,感動著你我,感化著你我……三毛一腳踏進撒哈拉沙漠,那故事的長河便流淌不停……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實,沒有過多地粉飾,而是直白地展現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與趣味。
  • 撒哈拉的故事:傳奇女子三毛和丈夫荷西的神仙愛情
    荷西要三毛三毛六年,雖然在第一次荷西向三毛告白時三毛並沒有在意一個弟弟的話,但是六年後她再次遇見他,荷西依然保持著愛她的初心。在之後,她決定去撒哈拉沙漠,他就毫不猶豫地也跟著去了。於是,他們就在撒哈拉沙漠結婚了。《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講述的就是她在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的婚後生活,平淡的生活中也有不一樣的感動。
  • 可愛的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記錄了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美好的婚姻生活故事。同時也記錄了三毛在沙漠中與形形色色的撒哈拉威人相處的感人故事。三毛在沙漠中的生活雖然充滿了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在三毛的眼裡把這種殘缺的生活看成了一種完美。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讀懂這4點,身處沙漠也可以很幸福
    初讀《撒哈拉的故事》是7年前,那個時候的我,剛剛踏入社會,在這本書中,看到的只是三毛說走就走的灑脫和沙漠生活的艱辛。前些天,機緣巧合,參加了一期讀書會的共讀活動,那一期的共讀書目恰好是《撒哈拉的故事》。
  • 撒哈拉的故事:你只知道表面的浪漫至極,卻不懂三毛的瘋狂不羈
    在1967年初戀失敗了以後,三毛就去了西班牙馬德裡的文哲學院進行留學,而在這裡,她遇見了此生最愛的那個人。這時候兩個人相遇的時候,荷西那時還在上高中,而三毛比她大了整整8歲。三毛說:「黏過後,還是有縫的。」荷西就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誠摯地說:「這邊還有一顆,是黃金做的,把你那顆拿過來,我們交換一下吧!」並且,所有的都沒有改變,荷西仍然想要與三毛在一起,結婚。
  • 《撒哈拉的故事》:壞人三毛告訴你,有一種自私叫做善良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從此便有了撒哈拉」三毛,我知道是一個「流浪」作家,但我以前沒有完整地讀過她的任何作品,在我看來,朋友們在她和Jose之間傳遞了更多關於愛情故事的信息,因此在我的記憶中,除了一些作家的概念,其餘的都是關於她的愛情。
  • 因為三毛,去一次撒哈拉!
    撒哈拉在阿拉伯語裡是空虛無物的意思,被稱為生命的墳墓。走進撒哈拉沙漠,仿佛不是去另一個地方,而是去另一段時空,以泛黃的標籤標註著方向。  四十年前,一位奇女子,走進這片風塵滾滾的撒哈拉,留下了《撒哈拉的故事》。從此,整整一代人都對撒哈拉產生了一種如鄉愁般莫名的思念。  萬般感慨,只為圓青春記憶裡的一個夢—  因為三毛,去一次撒哈拉!
  • 《撒哈拉的故事》——跟隨三毛感受那片遙遠沙漠裡的酸甜苦辣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讀三毛的第一本書,在此之前,我早已對三毛及這本書的大名有所耳聞,依據那些別人摘抄與品評的零零碎碎的文字,我覺得三毛應該是一個特立獨行又十分瀟灑有魄力的女子,然而在讀《撒哈拉的故事》的過程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三毛的浪漫、可愛與純粹。
  • 在撒哈拉尋訪三毛故址
    三毛故居44號每次與朋友說起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大家都會想起《撒哈拉的故事》,自然又都會講起書作者三毛。當我也來到三毛隨丈夫荷西居住的西屬撒哈拉那座城市拉阿雍,我對四十年前三毛選擇在這裡生活有點肅然起敬。講三毛生活過的這座城市之前,有必要先把很多人頭腦中關於撒哈拉的混亂概念先簡單清理一下。多數國人對撒哈拉的了解,來自於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但一般都以為撒哈拉沙漠就是三毛寫作生活之地,沙漠裡有住房、有工作、有生活,或者說,變相地以為撒哈拉沙漠是一個可以生活的地方。
  • 在撒哈拉尋訪三毛(組圖)
    夢野(旅行家)  每次與朋友說起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大家都會想起《撒哈拉的故事》,自然又都會講起書作者三毛。當我也來到三毛隨丈夫荷西居住的西屬撒哈拉那座城市拉阿雍,我對四十年前三毛選擇在這裡生活有點肅然起敬。  講三毛生活過的這座城市之前,有必要先把很多人頭腦中關於撒哈拉的混亂概念先簡單清理一下。多數國人對撒哈拉的了解,來自於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但一般都以為撒哈拉沙漠就是三毛寫作生活之地,沙漠裡有住房、有工作、有生活,或者說,變相地以為撒哈拉沙漠是一個可以生活的地方。
  • 三毛:行走在撒哈拉沙漠裡的深情
    僅僅是因為看到一張撒哈拉沙漠的圖片,感覺似乎自己曾經是屬於那片土地的,心中湧起一種淡淡的鄉愁。因為這個緣故,就義無反顧的勇敢的出發了。熱愛她的荷西為了追隨她,也就陪著她一起闖入了撒哈拉沙漠那個神秘的世界。撒哈拉沙漠,集結了三毛一生浪漫的情結。這個臺北女子,如同她腳下走過的千山萬水,充滿了謎一樣的故事。
  • 撒哈拉沙漠中的橄欖樹,三毛與抑鬱症
    三毛是知名女作家,我曾經讀過她很多作品,為她筆下所描寫的異國風光,跨國戀情,撒哈拉大沙漠而吸引。再後來,了解到她的童年,其實也是非常不幸和曲折的,三毛小時候比較偏文科,數學不好,經常考零分,後來她發現數學老師總喜歡考課後的習題,就背了習題,結果連考了幾個一百分。
  • 探秘三毛的撒哈拉之城——阿尤恩(摩洛哥)
    三毛的撒哈拉之城,摩洛哥南部最荒涼的地區這是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承載著三毛鄉愁的書中所描繪的地方亦成為了無數人追尋的遠方,我也踏尋著三毛的腳步,穿越萬裡千山來到了這座荒漠之中的小城——阿尤恩(Laayoune)。阿尤恩便是書中的阿雍,三毛與荷西在這結婚、生活,更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撒哈拉故事。
  • 三毛和河西的愛情《撒哈拉的故事》,令人羨慕!
    最近上下班通勤時間,花了接近五個小時讀完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現在來分享下我的讀後感~讀完以後發現自己一發不可收拾,我開始好奇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女子,又寫出了怎樣的文字居然令那麼多書迷為之著迷,為之瘋狂,為之喝彩。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獨特式的經典語錄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三毛與荷西在枯躁乏味的大漠中,令人感動的那種相濡以沫的愛。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在衣食住行上雖然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根植於三毛心中對荒原上美好的嚮往,甩掉一切困難,用他們的雙手創造出一個溫馨可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