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緬懷金庸

2020-12-12 百家號

10月31日,一對夫婦在金庸照片前駐足許久,緬懷這位武俠小說泰鬥。

10月31日,留言板上寫滿了讀者緬懷金庸的留言。當日,大批市民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參觀,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

以筆名「金庸」寫作多部武俠小說的著名作家查良鏞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10月31日,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內收藏有金庸以14本小說首字創作的經典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親筆原稿。

10月31日,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內收藏有金庸以14本小說首字創作的經典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親筆原稿。

10月31日,一位家長帶著小朋友前來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參觀,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

10月31日,大批市民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參觀,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緬懷這位武俠小說泰鬥。

10月31日,一位市民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外拍攝金庸小說漫畫,緬懷這位武俠小說泰鬥。

相關焦點

  • 金庸館亮相香港文化博物館
    人民網香港3月1日電香港首個以著名作家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館,昨日(2月28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揭幕,展出超過300件和金庸有關的藏品,包括《笑傲江湖》等珍貴手稿。
  • 看一場展和金庸告別: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書迷弔唁處
    不僅僅是各路名人前往弔唁金庸,在香港也有普通書迷專門弔唁金庸先生的地點,通過一場看展的方式,來和金庸先生告別。昨天下午16:00-18:00,位於香港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為又一個金庸先生的開放弔唁處,公眾可在弔唁冊上進行籤署,完成弔唁後,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本紀念冊,派完即止。紀念冊以相片紀念為主。
  • 走進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 與書迷送別查大俠最後一程
    「金庸先生,感謝您帶給我的武俠夢。」紀念牆上,寫滿讀者對金庸先生的祝福。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在香港與世長辭,記者於10月31日在香港首個以金庸先生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館」,見到眾多讀者自發前來,送別金庸「退隱江湖」。  【解說】於2017年2月正式揭幕的「金庸館」,設於香港文化博物館一層左側。
  • 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珍藏《笑傲江湖》手稿
    香港文化博物館今年3月1日起開放全港首個「金庸館」常設展覽,展出珍貴金庸手稿、小說單行本,及金庸曾使用的物品如眼鏡、棋盤等,展館將免費給公眾入場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常設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林國輝指,金庸館共斥資約1,000萬元,展出的文獻、書本類展品約300件,多媒體相片逾200張。其中200件展品由金庸家人提供,另有100件由學者及收藏家提供;試用期最少半年。
  • 香港文化博物館裡有一座金庸館,絕對要去!
    上個月為了看幾個心心念念的展覽,特地去了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這是第一次在香港看官方博物館看展覽,發現香港的文化藝術機構在文藝推廣和教育方面,十分用心和注重細節,大大超出預期,被它實力圈粉,而且對香港的迷戀又增加不少,去完之後一直強烈推薦給朋友。
  • 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感受大師武俠世界
    【環球時報-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30日,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去世。31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專程來到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攝影/範凌志)當天專門來紀念金庸先生的遊客並不多,一家幼兒園正組織小朋友排隊進館參觀。
  • 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將設弔唁冊供公眾致意
    中新社香港10月31日電香港著名作家查良鏞(金庸)30日下午在港逝世,享年94歲。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31日發出訃告指,査先生喪禮將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將於11月12日至30日設置弔唁冊,供公眾致意。
  • 去香港沙田看金庸館
    深圳晚報訊 據新華社報導,1日上午,香港文化博物館(地址:香港特別行政區沙田區文林路1號)地面展廳人頭攢動,分外熱鬧。這是金庸館開館第一天,不少金庸迷紛紛前來,到這個已籌備數年的「武俠寶地」一探究竟,重溫那些年的「俠膽豪情」和「刀光劍影」,領略金庸大師的風採。這是香港首個以著名作家查良鏞(筆名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
  • 永遠的金庸館
    比如,金庸是誰?那曾經是你生命中的一堵大山,無論如何繞不過去,而且山上的風景,陪伴了你這麼多年。這是我帶著娃直奔香港文化博物館,尋找金庸館的理由。去的那日無雨,但是空氣潮潤似能滴出水來。翻過山間小徑,不經意間就是一樹繁花。隔空相對,路橋的那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飛簷迭起,淡淡入畫。
  • 對話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林國輝:你不能錯過的金庸展館
    視聽導賞廳已於2015年10月暫停開放,以增加展覽設備配合金庸館的籌備工作,「工程預計近期完成,希望2017年春節後,能和廣大金庸迷見面。」 博物館館長林國輝介紹說,「我們曾經為香港音樂教父羅文舉辦個人展,還有正在展出的李小龍個人展,有超過六百多件珍貴的李小龍文物。但這次我們把僅有的視聽導賞廳改成金庸館,專門常年展出金庸先生的珍貴資料。博物館成立16年以來,尚無先例。
  • 香港首個金庸館開幕遊客免費入場可試打降龍掌
    香港首個金庸館1日開幕(攝影:鄭園)【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明報》3月1日報導,香港文化博物館斥資1000萬港元設立的金庸館1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將展出約300件展品,包括首度展出的《笑傲江湖》手稿,以及多媒體互動專區,讓一眾金庸迷在遊覽展館時,仿效郭靖出招,感受金庸筆下的武術世界
  • 金庸,帶著武俠夢遠去了
    金庸去世後,「金庸迷」在香港「金庸館」裡緬懷查良鏞先生。   11月12日,著名作家查良鏞(筆名金庸)喪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儀式採取私人方式,不設公祭。同時在新界香港文化博物館設立弔唁冊,讓公眾作最後致意。   金庸10月30日逝世後,香港各界、海內外人士紛紛以不同方式表達哀悼不舍之情,追憶他的文採與風範。他創作15部膾炙人口的小說,最終成為絕響,而筆下那些劍俠江湖,那些快意人生,那些痴纏兒女,又重新鮮活、靈動起來。   俠之大者   查良鏞是知名報人、社會活動家。
  • 金庸葬禮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馬雲、劉德華等人送上花圈輓聯
    《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表示,據他了解,金庸的家人傾向葬禮安排一切從簡,也沒有特別邀請金庸的生前好友致辭或撰寫悼文等。潘耀明稱未必能參加喪禮,但會以其他形式紀念金庸。他透露,《明報月刊》12月將會推出紀念專號,邀請了金庸生前多名好友以及《明報》舊同事撰文,以文字紀念金庸一生。
  •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一畝三分地
    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在對香港的成見裡,一般被人詬病的是「香港地小,沒什麼文化可言」。我倒覺得,香港文化自成一體。這自成一體的文化脈絡裡,香港文化博物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常設展覽館包括:兒童探知館、粵劇文物館、趙少昂藝術館、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和金庸文學展廳,分別向人們介紹了香港代表性大自然生態、廣東戲曲粵劇藝術、嶺南派國畫大師作品、私人基金會的豐富文物收藏等。
  • 香港文化博物館: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體驗戲曲藝術的精妙!
    如果你想同時認識香港以至華南地區的藝術及文化,就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其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按照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散發著和諧之美。但更吸引的是館內12個各有特色的展覽廳,「粵劇文物館」讓您置身戲棚和後臺,體驗廣東戲曲藝術的精妙。
  • 著名作家金庸逝世 20世紀40年代移居香港
    原標題:著名作家金庸逝世   以筆名「金庸」寫作多部武俠小說的著名作家查良鏞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查良鏞生於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寧人。他20世紀40年代移居香港,50年代開始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其小說屢被翻拍為影視作品,享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讚譽。他的部分作品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韓文、日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流傳。
  • 金庸葬禮今日舉行 阿里巴巴集團、劉德華等送上花圈輓聯
    據新浪電影微博消息,金庸先生的葬禮於今日舉行,董建華、杜琪峯、許鞍華、劉德華、鍾楚紅、阿里巴巴集團等都送上花圈輓聯,靈堂現場安放金庸先生遺像與「一覽眾生」的橫幅。 ​​​​
  • 香港文化博物館12日起設弔唁處供公眾悼念金庸
    人民網訊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筆名「金庸」的一代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於10月30日辭世,香港文化博物館將由本月12日至30日,在金庸館外設置弔唁處,讓公眾人士籤署弔唁冊,悼念金庸。但為了保持通道暢通,館方懇辭鮮花、花籃及花圈等。
  • 香港各界紀念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 金庸自嘆不如
    二月十六日,為緬懷上月底病逝的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大公報》和天地圖書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座談會。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武俠小說研究專家兼教授鄺健行,電影導演張鑫炎,對聯專家楊瑞生,天地圖書副總編輯孫立川等就梁羽生在當代文學、詩詞、楹聯等方面的造詣和成就以及生平逸事趣聞,與其著作愛好者和公眾座談分享。中新社發張勤 攝  二月十六日,為緬懷上月底病逝的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大公報》和天地圖書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座談會。
  • 國際博物館日到港澳體驗「博物館奇妙夜」
    香港的博物館:小而多元 與時俱進  ——豐富活動迎「博物館日」  5月9日,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大英博物館託管會聯合主辦的「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展覽在香港歷史博物館正式與觀眾見面。展覽展出210多套來自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300年的古代中東文明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