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珍藏《笑傲江湖》手稿

2021-02-19 老鬼看盤

香港文化博物館今年3月1日起開放全港首個「金庸館」常設展覽,展出珍貴金庸手稿、小說單行本,及金庸曾使用的物品如眼鏡、棋盤等,展館將免費給公眾入場參觀。

香港文化博物館常設展覽

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林國輝指,金庸館共斥資約1,000萬元,展出的文獻、書本類展品約300件,多媒體相片逾200張。其中200件展品由金庸家人提供,另有100件由學者及收藏家提供;試用期最少半年。

林國輝表示,其中一件較特別的展品,是金庸1968年交予新加坡報章的《笑傲江湖》手稿。

香港文化博物館今起舉行全港首個「金庸館」常設展覽。 圖為金庸1968年交予新加坡報章的《笑傲江湖》手稿。

新加坡報章當時因假期,令出版進度落後於《明報》同期刊出《笑傲江湖》,排版時排字工作索性改用《明報》版本,原手稿則由編輯收起;加上當時為加快流程,會將原稿「分抄」,由多位執字粒師傅負責,故很少完整保留,而這次相關手稿由一位新加坡辦報人提供,十分珍貴。

展覽亦展出50至60年代單行本、報刊連載作品等。 當時盜版問題猖獗,金庸自《神鵰俠侶》起便推出普及本,刊出7天連載內容,並在連載第7天才出版,防止被他人搶先出版。

展品也包括《射鵰英雄傳》新修訂版手稿,加入黃藥師對梅超風的情意。

金庸館內也設「繪畫金庸」附加展覽,展出150幅以金庸小說為題材的授權畫作,包括由著名漫畫家黃玉郎繪畫的《天龍八部》封面。展覽加入多媒體元素,例如水墨動畫;市民亦可參與互動照相區,模仿小說人物拍照。

香港文化博物館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一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至五 : 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 上午 10 時至晚上7 時

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 : 上午 10 時至下午 5 時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必讀推薦》》日本忍者,隨著時代而消失的傳說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TVB五虎將

 

玩彩票能賺到錢嗎?涉足就註定是一個輸家

暴力解決不了任何事情,衝動才是魔鬼

思考讓人成長,愈思考愈懂得思考

道德替代不了規則制度,騷動的情緒和漸行漸遠的獨立思考


歐冠曼城薩內進球破德國球迷萬倍比分串


押老婆,坦尚尼亞球迷支持最己隊打賭玩離婚


羅納爾多02年世界盃瓦片頭為轉移注意力


萊昂納多憶98世界盃羅納爾多的星際迷航


阿森納困局,溫格不想走留下亦彼此傷害

麗江旅遊宰客,利益食物鏈下的山頭主義

微信頭像看人的性格,微信頭像識別人

球如人生,輸贏結局精彩過程

中超錢多人傻速來,燒錢過後的一地雞毛

 滴滴一下,人多車少不加價不出行

歐冠小組賽分時段,兩時段精彩播不停

美國總統川普被彈劾賠率玩法開出

川普和美墨邊境牆的那些事

宰客盛行的國內遊,短視的眼前地域利益

相關焦點

  • 金庸館亮相香港文化博物館
    人民網香港3月1日電香港首個以著名作家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館,昨日(2月28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揭幕,展出超過300件和金庸有關的藏品,包括《笑傲江湖》等珍貴手稿。
  • 香港首個金庸館開幕遊客免費入場可試打降龍掌
    香港首個金庸館1日開幕(攝影:鄭園)【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明報》3月1日報導,香港文化博物館斥資1000萬港元設立的金庸館1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將展出約300件展品,包括首度展出的《笑傲江湖》手稿,以及多媒體互動專區,讓一眾金庸迷在遊覽展館時,仿效郭靖出招,感受金庸筆下的武術世界
  • 看一場展和金庸告別: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書迷弔唁處
    不僅僅是各路名人前往弔唁金庸,在香港也有普通書迷專門弔唁金庸先生的地點,通過一場看展的方式,來和金庸先生告別。昨天下午16:00-18:00,位於香港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為又一個金庸先生的開放弔唁處,公眾可在弔唁冊上進行籤署,完成弔唁後,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本紀念冊,派完即止。紀念冊以相片紀念為主。
  • 永遠的金庸館
    這是我帶著娃直奔香港文化博物館,尋找金庸館的理由。去的那日無雨,但是空氣潮潤似能滴出水來。翻過山間小徑,不經意間就是一樹繁花。隔空相對,路橋的那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飛簷迭起,淡淡入畫。在香港這種寸土寸金、樓宇摩肩接踵之地,如同世外桃源,這就是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就蟄伏其間。
  • 去香港沙田看金庸館
    深圳晚報訊 據新華社報導,1日上午,香港文化博物館(地址:香港特別行政區沙田區文林路1號)地面展廳人頭攢動,分外熱鬧。這是金庸館開館第一天,不少金庸迷紛紛前來,到這個已籌備數年的「武俠寶地」一探究竟,重溫那些年的「俠膽豪情」和「刀光劍影」,領略金庸大師的風採。這是香港首個以著名作家查良鏞(筆名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
  • 香港文化博物館裡有一座金庸館,絕對要去!
    上個月為了看幾個心心念念的展覽,特地去了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這是第一次在香港看官方博物館看展覽,發現香港的文化藝術機構在文藝推廣和教育方面,十分用心和注重細節,大大超出預期,被它實力圈粉,而且對香港的迷戀又增加不少,去完之後一直強烈推薦給朋友。
  • 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感受大師武俠世界
    31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專程來到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攝影/範凌志)當天專門來紀念金庸先生的遊客並不多,一家幼兒園正組織小朋友排隊進館參觀。(攝影/範凌志)幼兒園老師黎小姐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次參觀是提前就計劃好的,並非專門來紀念,但她會給孩子們講金庸先生作品裡的故事。
  • 讀者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緬懷金庸
    當日,大批市民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參觀,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以筆名「金庸」寫作多部武俠小說的著名作家查良鏞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10月31日,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內收藏有金庸以14本小說首字創作的經典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親筆原稿。
  • 走進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 與書迷送別查大俠最後一程
    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在香港與世長辭,記者於10月31日在香港首個以金庸先生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館」,見到眾多讀者自發前來,送別金庸「退隱江湖」。  【解說】於2017年2月正式揭幕的「金庸館」,設於香港文化博物館一層左側。
  • 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將設弔唁冊供公眾致意
    中新社香港10月31日電香港著名作家查良鏞(金庸)30日下午在港逝世,享年94歲。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31日發出訃告指,査先生喪禮將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將於11月12日至30日設置弔唁冊,供公眾致意。
  • 對話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林國輝:你不能錯過的金庸展館
    文化博物館外,一大群穿著各色校服的小學生們已經在門外排好隊,等待進館參觀。入口處,一尊武打巨星李小龍雕塑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他們比劃著,模仿李小龍的標誌性動作。人群中,幾個黃頭髮白皮膚的外籍小學生也加入討論的隊伍,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隨著人流走進香港文化博物館,迎面看到「清帝大婚慶典」、「李小龍系列展」等巨幅宣傳海報。
  • 著名作家金庸逝世 20世紀40年代移居香港
    原標題:著名作家金庸逝世   以筆名「金庸」寫作多部武俠小說的著名作家查良鏞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查良鏞生於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寧人。他20世紀40年代移居香港,50年代開始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其小說屢被翻拍為影視作品,享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讚譽。他的部分作品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韓文、日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流傳。
  • 香港文化博物館: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體驗戲曲藝術的精妙!
    如果你想同時認識香港以至華南地區的藝術及文化,就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其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按照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散發著和諧之美。但更吸引的是館內12個各有特色的展覽廳,「粵劇文物館」讓您置身戲棚和後臺,體驗廣東戲曲藝術的精妙。
  •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一畝三分地
    在對香港的成見裡,一般被人詬病的是「香港地小,沒什麼文化可言」。我倒覺得,香港文化自成一體。這自成一體的文化脈絡裡,香港文化博物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常設展館的設置,就體現出文化博物館在「文化」兩字的貼合,既展示了香港本土的風貌,又延續了南粵的文化傳統,不時推薦精彩的世界文化。也許,自成一派的香港文化就是在東西文化的不斷碰撞中所形成的匯流吧。
  • 引爭議的《笑傲江湖》要向《臥虎藏龍》看齊
    中新社香港五月十四日電(記者盧峰)創下中央電視臺第八頻道最高收視紀錄的劇集《笑傲江湖》將於六月初登陸香港。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李培森今天表示,希望該劇能夠進軍世界市場,如《臥虎藏龍》一樣走俏歐美地區。
  • 香港剪影·告別2018
    12月28日從湖南坐高鐵到珠海,在珠海、澳門遊玩兩日,31日上午專程經港珠澳大橋過境香港,希望在香港跨年。  「聽說跨年夜香港維港的煙花很漂亮!我們晚上會過去尖沙咀看煙花,好期待!」「90後」小夥子阿凱對記者說。  「一路從湖南乘高鐵到珠海、澳門,再經過港珠澳大橋來香港,又順暢又養眼。」女教師劉婷對高鐵的快捷、大橋的壯觀讚不絕口。
  • 《新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曲屬性強度怎麼樣 笑傲江湖曲屬性強度介紹
    導 讀 在新笑傲江湖手遊中笑傲江湖曲屬性強度究竟怎麼樣呢?強度內容又有哪些呢?
  • 演出丨在音符中「重遊江湖」,《笑傲江湖》經典武俠影視金曲視聽...
    作為香港四大才之一,華語武俠小說大師,他為世間留下的15部武俠小說流傳數年,創造了一個個家國、歷史、俠義共存的江湖世界。 這些小說和翻拍的影視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大家精神世界的烏託邦。
  • 金庸葬禮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馬雲、劉德華等人送上花圈輓聯
    金庸妻子林樂怡及子女等以心形花圈送別摯愛,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送的花圈與家屬花圈,一同放置遺像正前方。靈堂內外亦放有董建華、劉德華、鍾楚紅等數十個來自各界人士的花圈輓聯。下午4點半後,金庸兒子查傳倜、多年摰友李純恩、倪匡夫婦及蔡瀾抵達現場,隨後中聯辦副主任楊健、香港特區政府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阿里巴巴前主席馬雲、導演許鞍華、演員黃曉明等陸續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