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臘八節」的由來

2021-02-07 佛語佛言訂閱號

閱讀關鍵詞:臘八節

共計 360 

臘八節,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按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銷骨立,遂發現苦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決定放棄苦行。此時遇見一牧女呈獻乳糜,食後體力恢復,端坐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於此日舉行法會,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相關閱讀

(點擊下方標題即可查看)

(1541)雖然 2021 了,但 2020 還沒過去

(1530)冬至︱「數九」開始

(1449)中秋節之玉兔的由來

(1420)「鬼月」︱關於「中元節」

(1351)端午節,千萬不要互祝快樂

(1307)5·12︱國際護士節的來歷

(1249)3·15 打假︱揭穿邪教的騙人伎倆

(1242)婦女節|佛陀是婦女解放運動第一人

(1229)「二月二,龍抬頭」的故事

(1191)今日小年,怎樣打動灶王爺的心?

(1165)北方「冬至」吃餃子習俗的由來

(1138)國際素食日︱讓我們擁抱健康飲食

(1083)國慶︱佛教報國土恩

(1036)中元節燒紙講究與禁忌

(1000)2019 年「三伏天」時間表

(981)夏至︱養生重點在健脾、養心

(904)清明節︱佛法九條建議,超度亡魂,冥陽兩利

(874)正月剪頭,真的會死舅舅嗎?

(845)為什麼初一、十五要上香?

(756)立冬後如何養生?

(711)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596)六一兒童節︱認識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小朋友

(539)清明節︱修行人最好的節日

(491)反思︱大年初一的香火

(327)鬼節、中元節、盂蘭盆節︱民間、道教、佛教是如何看待「七月十五」的

(169)清明節燒紙錢有用嗎?如何祭奠可使亡者受益?

(107)大年初一必需要燒香嗎?

願更多的人關注此微信公眾號並轉發此善文。

願以此功德,真誠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諸佛菩薩、世間一切六道罪苦眾生、所有被宰殺的生靈、所有處在饑寒疾病痛苦中的眾生等,希望他們消除一切罪障業障,放下貪、嗔、痴,消除一切疾病,身體健康,幸福平安,永遠開心快樂,將來能學習並皈依佛法,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不墮惡道,畢竟成佛!

【更多關注方式】

微信公眾訂閱號:佛語佛言訂閱號
微信公眾服務號:佛語佛言服務號
新浪微博:聯夢傳媒-佛語佛言
百度貼吧:佛語佛言

相關焦點

  • 臘八節習俗的由來與禁忌你知道嗎?
    臘八節習俗農曆臘月初八(公曆的2021年1月20日)就是「臘八」節了,民間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過完臘八,民眾就要上街安頓年貨,各類廟會也開始操辦起來,空氣中「年味兒」漸濃。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 臘八節習俗風俗有哪些?臘八節由來資料介紹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俗語裡的「臘八」,指的就是臘八節,時間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民俗專家高巍說,臘八節出現的時間很早,但直到宋朝市民生活逐漸發展成熟,才作為一個完整節日定型,「臘八是過年開始的標誌。人們會祭祀祖先、神靈,一系列民俗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
  • 「臘八節」民間節日與道教盛宴
    臘八至,日子也到了辭舊迎新的檔期,冬將去春將來,又一次季節輪迴即將開始。  《道德經》云: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然後萬物歸一,萬法歸一。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是道教和傳統臘日相結合的產物。《說文》曰:「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從肉巤聲。」《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祁氏始為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伊祁氏,就是上古的帝堯,「堯」為號,其姓為伊祁。所以,至少在四千多年前的帝堯時代,每年的十二月,就有「大蜡八」的合聚萬物以求來年豐收的祭祀。
  • 臘八節與臘八粥的由來
    追溯臘八節的源頭,不僅有佛教的因素, 而且還有民俗的成分,因此, 這個具有不同由來的節日,不僅為佛教界所重視, 也成為我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 下面就簡要介紹臘八節的佛教及民俗由來。 「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粥由此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周五,青島市北區水清溝街道社區居民一起聯誼並分享熬製的臘八粥,迎接臘八節。自上古時代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 【佛教常識】臘八節與臘八粥的由來
    追溯臘八節的源頭,不僅有佛教的因素, 而且還有民俗的成分,因此, 這個具有不同由來的節日,不僅為佛教界所重視, 也成為我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 下面就簡要介紹臘八節的佛教及民俗由來。 「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粥由此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 詩詞|除了喝粥,臘八還做什麼?讓詩告訴你
    三天後就是臘八節了,臘八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爭相詠頌臘八節,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年臘八,我們一起喝最暖的臘八粥,讀最美的臘八詩。臘八節一般都是在深冬,老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到了三九天,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天氣非常寒冷,但開始逐漸轉暖。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所以臘月過去新年也不遠了。故也有民諺曰「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吃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
  • 過了臘八就是年,心暖臘八節!
    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慄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 你不知道的日本傳統節日「女兒節」全解析!
    日本三月三號的女兒節(雛祭り,ひな祭り)正如火如荼地準備登場喔!女兒節的由來被認為與古代宮中女子將紙制人偶用來遊樂的「雛遊び」(ひなあそび),及平安時代以草木做成自己的人形並將之放諸水流以除去穢氣的「流し雛」(ながしびな)儀式、祭祀人偶以求除去厄運的「上巳の節句」(じょうしのせっく)儀式相關,至江戶時代後期方演變為現代以「雛人形」(ひなにんぎょう)去除厄運並祈求家中女兒健康成長的女兒節。
  • 2018年1月24日臘八節北京「冰凍」模式持續 最高氣溫僅-4℃
    所謂「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北京天氣真是應景。  北京未來7天天氣預報。  預計,本周北京都回暖無望,氣溫將「冷酷」到底,最高氣溫均處於-3~0℃,體感寒冷。直到下周二(30日),氣溫才將逐漸回升,重回冰點以上。  氣象專家提醒,北京氣溫低迷,公眾需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 佛法常識:「阿彌陀佛」名相寓意由來,佛弟子不可不知!
    以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脅侍,在極樂淨土實踐教化、接引眾生,合稱「西方三聖」。因此,在中日等國,信仰阿彌陀佛的信眾甚多,因此有「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的諺語。《佛說大阿彌陀經》記載:阿彌陀佛,因地修菩薩行時,曾發四十八願,其中第二十九願:「願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至心信樂欲生我剎,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惟除五逆、誹謗正法。
  • 「臘八吃了娘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明日臘八,這些規矩不能壞!
    2019年1月13日就是狗年的臘八節了,臘八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我國的上古時代,在上古時代,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所以在佛教領域臘八這天也被稱為「法寶節」,是佛教一個盛大、隆重的紀念日。而在臘八這天喝臘八粥的習俗最早開始於宋代,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宋代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員、黎明百姓還是寺院行僧都要自己做臘八粥、喝臘八粥。
  • 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農曆臘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 「因管理不善而…節節下跌的國泰航空」一語成讖
    「國泰航空始終把旅客的安全視作首要考慮,我們對於任何有可能威脅航空安全的不當且不專業的行為都保持零容忍,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網友戲稱,東方報業幫國泰航空改了全名,以後可以簡稱「因航」了。「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中節節下跌的國泰航空」被國泰航空收購的國泰港龍也難逃改名命運。「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中節節下跌的國泰航空,其附屬公司國泰港龍航空」其他網站在轉載相關文章的時候,大多也沒有進行修改,「因航」由此傳開。
  • 「澳門百老匯」舉行「地道文化美食節」 展現澳門獨有「味」力
    27日期間隆重舉行「地道文化美食節」,為旅客及本地市民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次品嘗超過150款由本地中小餐飲老字號炮製的澳門傳統獨特、中西交融的風味美食。 「地道文化美食節」舉行期間,「澳門百老匯™」將有超過50家街頭美食攤檔,重現澳門源遠流長的獨有飲食文化,讓賓客以味蕾感受澳門豐富多元的地道佳餚,再配合「澳門百老匯™」活力澎湃的現場表演及滿載歡樂的特色活動,定讓一家大小全情投入美食與娛樂之中。
  • 臘八節能否成為中國的感恩節?兩位專家在靈隱槓上了
    當天下午,靈隱寺辦了一場「恩報萬千·臘八傳承——2017杭州臘八節文化論壇」。參加論壇的嘉賓和專家有:原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徐鴻道,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倪忠揚、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人民日報海外版主編齊欣、騰訊儒釋道頻道主編張順平、浙江大學教授曹立人等。他們圍繞「公益」、「感恩」、「非遺」和「傳承」等關鍵詞,展開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臘八粥的由來,你真的知道麼
    童謠裡唱到「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是臘八,家家戶戶都熬起了臘八粥,年味也越來越濃。關於臘八節的那些事,你真的都知道麼?1.臘八節的由來臘八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時代,其雛形是「臘祭」,其日期並不固定。應劭《風俗通義》曰:「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可見,「臘」與「獵」相通,「臘祭」即「獵祭」,就是「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
  •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又稱什麼 愚人節幾月幾日由來英文版
    導語:愚人節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是西方社會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節與古羅馬的嬉樂節和印度的歡悅節有相似之處。你知道愚人節的由來嗎?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愚人節的由來英文版,2017愚人節整人整蠱方法大全。
  • 臺旅會臘八節辦路演「臺灣好湯in溫州」為暖冬加溫
    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以下簡稱臺旅會)特別選在臘八節這一天,在浙江溫州辦理「2018-19臺灣好湯-溫泉美食嘉年華in溫州」路演活動,並啟動「八州赴臺遊」推廣計劃,希望能用臺灣的溫泉、小鎮以及暖暖的人情味,為這個暖冬的臺灣遊加溫。
  • 正月十五鬧花「燈」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元夜、元夕、燈節,從前年味足的時候這可是個非常隆重的傳統節日,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延續著春節的熱鬧與喜慶。還記得小時候,家鄉小鎮元宵前後會連著辦幾天的燈會,走馬燈、連龍燈,還有扮作戲臺的鐵枝燈,形形色色,花團錦簇,全鎮老小都聚在一起共度佳節,那些熱鬧非凡的夜晚已經成為我記憶中不曾磨滅的故鄉印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