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像一道天塹將大陸與大陸,大陸與海島,海島與海島之間隔開,這給人們的生活、旅行帶來許多不便,於是,人們設計建造接通海峽兩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
從海上通過了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重要樞紐——香港、珠海和澳門的全長55公裡,其中還包括海底隧道,那裡有想問的人,走路的話,海底隧道是怎麼建造的?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在香港珠澳大橋上,可能在我國許多地下隧道中出現地下水的情況,我國工程師也絞盡腦汁關於如何解決這些地下水問題,最後選擇了一個最普通的,也一樣是最實用的方法,它用水泵把水全部抽出來。
在挖隧道的時候,工人們從海上開始,用專門的屏蔽機器向海底前進,把土壤運到洞外,從而形成了一條通路,然後利用千斤頂施加壓力,進一步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比如,港珠澳大橋就用這種方法埋了30多條管道,在海底連接固定,進而成形,建造貫穿海底的隧道。
修理後,工程師們會在海底的斜底和最低處設置專業的揚水設備,漏水的話就開始工作,正因為有了這個設備,普通的海底隧道才不會發生泉水事故。
全世界已建成和計劃建設的海底隧道有20多條,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西歐、中國香港九龍等地區,從工程規模和現代化程度上看,當今世界最有代表性的跨海隧道工程,莫過於英法海底隧道、青函隧道和日本對馬海峽隧道,這些人在海底工作,幾乎感覺不到辛苦,只有有他們,才能方便我國的交通,我們也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一定會誕生一座更雄偉、更宏偉的跨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