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導遊罵遊客事件輿情分析

2020-12-15 輿情頻道

  5月1日,有遊客在朋友圈發布視頻顯示,在雲南旅遊過程中,一名導遊因部分遊客消費金額低或有的遊客沒有消費,大為光火。視頻中,該導遊直言不滿自己所帶團遊客購物消費過低,甚至使用侮辱性的語言辱罵遊客。

  5月2日,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副部長段金華介紹,已經看到微信上的視頻,並將視頻資料和情況轉到州旅遊局處理。

  5月2日,西雙版納州旅遊局局長起永疆表示,已經安排人手調查處理,將會嚴肅處理這起強行讓遊客消費的事件。

  5月3日,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通報了調查和處理結果,擬對該導遊作出吊銷導遊證的處罰,擬對涉事旅行社作出責令停業整頓的處罰、對旅行社直接負責人處2萬元罰款,並將涉事導遊及旅行社記入誠信檔案,向社會公布。

  5月4日,國家旅遊局對此事進行通報,決定:一、吊銷陳春燕導遊證,今後不得從事導遊業務;二、對昆明風華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罰款,停業整頓6個月;三、對涉事企業法人、總經理、分管副總經理分別處於2萬元罰款。

  輿論關注度走勢

  

  雲南導遊罵遊客事件輿論關注度走勢(單位:條)

  5月1日,雲南導遊辱罵遊客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傳播開來,隨後被網友「losya」上傳到視頻網站——優酷,截至5月6日16時,擊量超過300萬,評論近萬條,加之視頻網站分享功能的傳播力度,使得事件很快蔓延到新浪微博、QQ空間等平臺,助推了事件的傳播。

  5月2日,南方都市報新聞客戶端發布新聞《嫌購物少 雲南一導遊大罵遊客沒良心沒道德》,這則新聞被網易、新浪等網站紛紛轉載,引發網友跟帖評論。5月3日,《北京晨報》接力事件傳播,刊登文章《導遊嫌購物少罵遊客沒良心官方回應:將嚴肅處理》,再次推升事件輿情熱度。

  5月4日,《京華時報》用一整版的篇幅對事件來龍去脈及導遊群體的生存現狀做了梳理,同時著重對當事人進行採訪,當事人的回應——「不該罵人,但也很『委屈』」成為各網絡媒體轉發的焦點。

  

  網易新聞網民關注度趨勢統計(單位:條)

  網友觀點傾向分析

  

  雲南導遊罵遊客事件網友觀點傾向性

  導遊罵人行為不對(26%)

  網友「雲端看海」:導遊生活再怎麼苦也不能罵遊客,覺得苦可以選擇其他職業。

  旅遊市場需要整治(15%)

  網友「坊子牛人」:大多數導遊屬於個體戶,自由職業者,並不隸屬於某個單位或者某旅行社。他自己從旅行社買人頭,自己租車批發各種門票住宿然後賺錢。這種人怎麼處罰?罵人犯罪嗎?頂多治安拘留幾天而已。要整治的不是個別導遊,而是旅遊市場。

  旅行社的低價團坑導遊(14%)

  網友「在路上」:這家旅行社,為什麼要去組這樣的團呢?把導遊當炮灰嗎?沒有基本工資,沒有社會保障,帶一天團工作15—16個小時,還要交一定份額的人頭費回旅行社,這些大家都知道嗎?為什麼國家旅遊監管機構,新聞媒體不去好好追查這些旅行社呢?

  政府相關部門執行力欠佳(13%)

  網友「三人行」:這些罵導遊、罵遊客的,我真服了你們,誰願意去做這種違背良心被人罵的事。政府執行力如果強的話,這種社會亂象會存在嗎?

  導遊的生活處境確實不好(13%)

  網友「微笑過客」:導遊罵人事件發生,遊客投訴,新聞媒體推波助瀾,旅遊部門高調介入,讓旅遊利益鏈條上最弱勢群體——導遊成為替罪羔羊,再接著,事態平息,旅遊業依然如故。

  參加了購物旅行團就應該購物(10%)

  網友「gwtk」:不想購物就不要參加幾百元的購物團,想圖便宜又不想花錢,哪有這麼好的事?

  其他(9%)

  網友「天涯客」:感覺雲南那邊的導遊都是這個德行,我當時去的時候,報的是免購物的團,結果還被強制購物,導遊也是說話很難聽的那種,說什麼要憑購物小票才能上車,當地的淳樸民風和美好景色全被這群導遊給破壞了。

  媒體評論摘要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對旅遊亂象的整治也不能僅僅對導遊吊銷執照了之。一是監管部門應該向前走一步,不僅抓好「事後監管」,還要抓好「事前規範」;二是旅行社應按規範經營,走「強制消費」或「搜刮遊客」「壓榨導遊」的盈利之道必是竭澤而漁,最終傷害的是行業本身;三是導遊需要強化職業道德、服務標準和服務意識,靠強制、責罵甚至威脅都是自取其咎;四是遊客除了積極維權、善於維權外,也應明白,在市場規則下,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據《揚州日報》,作者:白靖利)

  零團費、低團費不符合市場規律、不合法,但缺乏對旅遊業的系統整頓,缺乏為導遊利益兜底的制度設計,旅行社也自然沒有動力主動告別購物盈利模式。基於此,對一個罵遊客的導遊與其企業進行處罰,只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畢竟,導遊不過是旅遊業中最底層的一環。也許,當相關部門、相關從業者真正沉下心來剖析事件背後的更多細節,針對雲南導遊罵遊客的反思方能超越個案,獲得普遍意義。(據《鄭州晚報》,作者:楊興東)

  輿情點評

  五一期間曝出導遊罵遊客事件,引發網民關注,事件輿情熱度快速升溫。雲南當地官方對此事件並未迴避,而是積極配合媒體採訪,主動指明負責機構,在事件傳播初期伴以官方的明確表態,一定程度上對衝了網民激烈的負面情緒。

  對此事件的傳播路徑進行分析發現,雲南導遊罵人事件發生在4月中旬,直到5月1日這則罵人視頻才在朋友圈和微博等平臺上大面積傳播開來。從傳播的時間來看,特定事件在特定時間段內的傳播是最具殺傷力的,節假日期間傳播導遊罵人視頻顯然更吸引眼球,更容易被媒體和網友關注。從這一點上,給相關部門以警示,務必加強對特定時間段的輿情監測。

  從媒體和網友的觀點來看,對導遊罵人一事固然是持批評態度,與此同時,也表示了對雲南旅遊市場亂象的擔憂。官方的處置著重對導遊和旅行社進行嚴懲,卻鮮有對自我管理責任的追究,顯然缺失一種自省的姿態,不利於類似問題的徹底解決。而近些年發生在雲南的導遊罵人事件也屢屢見諸報端,雲南旅遊管理部門恐難辭其咎。

相關焦點

  • 輿情憤怒:雲南導遊威脅遊客人身安全
    12月22日,雲南昆明一名導遊在旅遊大巴車上講解行程時,疑威脅遊客人身安全。遊客顧女士稱,導遊在車上不讓和陌生團友講話,還對拍照及睡覺遊客冷嘲熱諷。威脅旅客到了購物點不買東西就踢下去。隨後,遊客到達景點後向旅遊執法大隊舉報。對此,石林縣旅遊局回應:昨天收到相關投訴,目前正在處理中。
  • 雲南導遊罵遊客是行李追蹤:涉事者被吊銷導遊證
    雲南導遊罵遊客是行李追蹤:涉事者被吊銷導遊證 2015-08-20 15:44:13、在車上罵遊客「41人都是行李」的音頻在網上曝光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 導遊罵遊客,「罵力」何來?
    近日,有網友曝出一段「雲南一女導遊嫌遊客消費低購物少,怒罵遊客來騙吃騙喝」的視頻。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後已責成有關部門進行立案調查。(12月20日新華網)  又是導遊罵遊客事件,這樣的新聞報導似乎已經很多了,每次曝光,每次都進行嚴肅處理,但是,為何總是層出不窮呢?為何導遊的「罵力」這麼強大呢?
  • 雲南導遊罵遊客「41人都是行李」 被吊銷導遊證
    近日,一段雲南導遊因不滿遊客消費低、在車上罵遊客「41人都是行李」的音頻在網上曝光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8月18日,雲南省旅遊執法總隊公布了關於網絡曝光「雲南導遊怒斥遊客不購物」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對涉事導遊劉某某做出吊銷導遊證的處罰,並擬對涉事旅行社昆明眾益旅行社有限公司處1萬元罰款。  事件回放  導遊嫌遊客消費低,怒斥「41個人都是行李?」
  • 2019春節旅遊發生的熱點輿情事件分析報告
    景區的開放和接待服務並非一次性,面對遊客爆棚的場面,如何將景區遊客數量控制在可接待範圍內、最大範圍內保護景區生態環境、提供最佳服務都是需要深思的問題。三、遊客與導遊發生衝突,旅遊行業亂象再引關注2月2日,雲南大理一輛大巴車上,雲南某旅行社一導遊與遊客發生言語衝突。
  • 「怒罵遊客騙吃騙喝」,雲南怎麼還有這樣的「導遊」?
    文 | 與歸「你低價團嘛,你給我的感覺就是在這裡騙吃騙喝」、「一堆貨真價實的臭狗屎,你有什麼不滿意的」、「不要以為你把導遊視頻錄下來,回去投訴就有效」……近日,一則「雲南導遊嫌購物少怒罵遊客來騙吃騙喝」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
  • 雲南2月輿情地圖:旅遊成最熱焦點
    雲南網訊(記者 李雨施) 據2018年2月「雲南輿情地圖」顯示,雲南省共發生10起網絡輿情事件。其中,由於恰逢春節黃金周,雲南旅遊不出意料地成為當月最受輿論關注的話題,包括遊客未購物被麗江導遊斥「鐵公雞」的負面新聞;昭通大學生楊高飛為救山火犧牲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製造了較高的輿論熱度;昆楚高速連環撞車和回龍山水電站環保公益訴訟等多起事件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 雲南2020年12月輿情地圖:「張媽媽」在輿論場刷屏
    雲南網訊(記者 許芸翡)1月5日,雲南網推出2020年12月「雲南輿情地圖」,對12月雲南熱點事件、主題報導、涉事領域分布、輿情應對紅黑榜等進行梳理盤點。2020年12月,輿論聚焦張桂梅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其感人事跡令人熱淚盈眶,網民刷屏「實至名歸」。
  • 威脅遊客的雲南導遊,被吊銷導遊證
    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12月23日,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聯合昆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大理州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對網絡曝光的「雲南導遊威脅遊客
  • 網曝雲南女導遊罵遊客騙吃騙喝 ?官方回應發布
    12月17號,網友發布一條文字+視頻的微博,曝光雲南一女導遊嫌遊客購物少,隨即惡語相向並將遊客趕下車的惡劣行徑。全文內容如下: 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關於網絡曝雲南一女導遊嫌遊客購物少,起衝突後將遊客趕下車的惡劣行徑等內容的聲明2017年12月17
  • 韓玉印:導遊罵遊客惡性競爭不能做「沒事人」
    原標題:韓玉印:導遊罵遊客惡性競爭不能做「沒事人」  不滿意遊客消費低,雲南一導遊大發雷霆,大罵遊客的道德、良心在哪裡,昨日這一視頻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轉發。隨後記者從旅遊部門了解到,旅遊部門已經安排人手調查處理,將嚴肅查處導遊及所涉旅行社的行為。
  •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7月涉旅輿情生態報告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了人民網旅遊投訴平臺上7月的154條有效投訴,分析發現,旅遊過程中的投訴反饋情況不甚理想,僅有1/3的投訴能夠得到處理。從各投訴主體的反饋積極性來看,OTA的積極性遠高於地方旅遊部門。從投訴的分類來看,遊客對景區內的體驗總體滿意度較高,而對於旅遊過程中的吃住行等服務滿意度較低。
  • 2013國內旅遊景區輿情事件應對榜 張家界居首桂林墊底
    4月29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紅網輿情中心撰寫並發布了《2013年國內旅遊景區熱點輿情事件應對排行榜》。排行榜梳理了2013年國內旅遊景區重大輿情事件,發現旅遊景區熱點輿情在發生時間上,最多的為10月份,其次為4月份,負面輿情高發時段與我國的節假日安排十分契合;在地域分布上,輿情發生較多的地區為湖南、廣西、雲南和江西等南部內陸省份。
  • 導遊辱罵遊客,輿論別急著站隊
    但仍有多名遊客表示:「能不能下下車,不是在車上看,能不能走下去,走走嘛。」「我沒說不讓你去看,怎麼說了半天也聽不清楚、聽不明白呢?」黑衣導遊衝車內一名男遊客說道:「聽明白沒有,我問你聽清楚沒有?」遊客話畢,導遊突然暴怒並放下麥克風衝著該男遊客連爆粗口。(2月15日澎湃新聞)    這讓人想起去年五一期間雲南女導遊陳某辱罵遊客的視頻。
  • 丁真走紅事件網絡輿情分析簡報
    下面這張網絡輿情簡報梳理了丁真從一開始被人們關注,到被各省官媒「搶人」而爆紅的事件時間線。輿情簡報從微博熱度變化的聲量走勢圖、網民針對此事討論的關鍵詞、網民情感三個方面分析了該事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驢友團盜挖天山雪蓮事件輿情分析
    輿情發酵:8月11日,新疆山友救援隊組織近70家新疆戶外俱樂部聯合舉行「狼塔雪蓮事件情況通報會」,會上,山友救援隊對採摘雪蓮探險隊發布的照片進行了曝光,在這些圖片中,能看到成堆被挖出的雪蓮花攤放在地上,不少探險隊員還與雪蓮花合影。當天,鳳凰網發表了《驢友採摘新疆雪蓮引網友雜議》的文章,輿論開始發酵升溫。
  • 雲南導遊:旅行社倒貼讓遊客來 怎麼可能不讓購物
    但是各類媒體上,「雲南導遊強制遊客消費」、「雲南導遊辱罵不購物遊客」的視頻卻不斷出現。而在雲南旅遊政務網上,從10月1日至10月17日,通報的「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相關事件處理情況已有3條,分別是10月7日的《關於「杭州一女生稱遊麗江未騎馬未購物遭導遊諷刺『一毛不拔』」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10月14日《關於新浪微博曝光雲南導遊強制購物辱罵遊客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10月15日《關於優酷曝光雲南導遊強制消費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
  • 雲南導遊威脅遊客:黑心導遊緣何如此囂張?旅遊業的搖搖欲墜?
    旅遊本來是開心的事情,可是就是有的時候老碰到一些糟心的導遊,把本來高興的心情都給破壞殆盡。 01、12月23日,在雲南昆明旅遊的蘇州遊客賈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們旅行團遭受導遊的言語威脅。賈女士稱,22日早上,她們在雲南石林旅遊,導遊格桑(音)上車後先介紹行程。
  • 雲南導遊揭內幕:地接旅行社倒貼錢讓遊客來
    但是各類媒體上,「雲南導遊強制遊客消費」、「雲南導遊辱罵不購物遊客」的視頻卻不斷出現。而在雲南旅遊政務網上,從10月1日至10月17日,通報的「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相關事件處理情況已有3條,分別是10月7日的《關於「杭州一女生稱遊麗江未騎馬未購物遭導遊諷刺『一毛不拔"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10月14日《關於新浪微博曝光雲南導遊強制購物辱罵遊客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10月15日《關於優酷曝光雲南導遊強制消費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
  • 麗江導遊罵遊客不買東西比賣淫可恥 旅行社罰30萬
    1月3日,一條麗江導遊辱罵遊客「不買東西比賣淫可恥」的視頻引發關注。針對此事,昨日記者聯繫到了雲南省麗江市旅遊局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得到事件發生的信息後,麗江市旅遊局立即展開調查取證工作,在查清事實,證據確鑿後,對涉事的森龍旅行社及其負責人、導遊和相關人員及時作出了嚴肅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