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導遊:旅行社倒貼讓遊客來 怎麼可能不讓購物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觀察

  從8月份起,雲南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旅遊購物企業「高定價、高回扣」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打擊雲南旅遊市場存在的旅行社「零負團費」經營、導遊強迫或變相強迫遊客消費、旅遊購物企業「高定價、高回扣」以及非法經營旅遊業務等問題。各州市隨即啟動「颶風」、「利劍」等行動,對旅遊市場開展專項檢查。

  但是各類媒體上,「雲南導遊強制遊客消費」、「雲南導遊辱罵不購物遊客」的視頻卻不斷出現。而在雲南旅遊政務網上,從10月1日至10月17日,通報的「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相關事件處理情況已有3條,分別是10月7日的《關於「杭州一女生稱遊麗江未騎馬未購物遭導遊諷刺『一毛不拔』」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10月14日《關於新浪微博曝光雲南導遊強制購物辱罵遊客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10月15日《關於優酷曝光雲南導遊強制消費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通報》。

  為何各種「重拳」、「組合拳」不斷,但云南的旅遊市場卻亂象依然?

  購物投訴電話少了

  這些專項整治行動,難道沒有效果嗎?

  一位非常熟悉昆明旅遊購物行業的人士A女士表示,8月份省市開展旅遊購物企業「高定價、高回扣」等突出問題整治以來,昆明的旅遊投訴量,尤其是購物投訴方面的數量確實出現了下降。

  分析下降的原因,A女士說,是因為旅遊購物企業在「退貨」方面,做得好了。

  來自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昆明受理的旅遊投訴中,有近8成涉及購物退貨。而在這些旅遊投訴中,存在許多因「退貨」而產生的對旅行社、導遊的投訴。

  「雖然雲南的旅遊購物早已實行『30天無理由退貨』,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旅遊購物企業存在人為設置退貨門檻,推諉扯皮、故意刁難等情況。遊客為了能退貨,就在各種渠道進行重複投訴,並把旅行社、導遊等都連帶進行投訴。」A女士說。

  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相關人士也說:「我們詢問投訴的遊客有什麼要求時,許多人都表示要求退貨。當詢問對導遊、旅行社的服務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時,許多遊客都說『如果能退貨,我就沒有什麼意見』。」

  從投訴內容來看,上半年,投訴旅行社佔比26.7%,投訴導遊佔比13.1%,投訴購物佔比54.1%。三項合計佔到投訴總量的93.9%,是遊客投訴的最主要問題。遊客對旅行社及導遊服務投訴,主要集中在強迫購物、脅迫購物、購物退貨等與購物相關的問題,佔比超過65%,並呈現出以購物退貨為主的趨勢。

  由購物引發的旅行社和導遊降低服務質量、語言挖苦諷刺、擅自改變行程、延長購物時間、欺騙脅迫購物、質價不符、價格虛高、以次充好等問題仍是遊客投訴的重點內容。

  為了有效降低投訴率,昆明市要求旅遊購物企業完善投訴處理機制,履行好「30天無理由退貨」的承諾。同時,必須指定一位副總直接負責旅遊投訴的協調、處理,及時處理、及時回復。目前來看,這些措施發揮了一定作用,相關機構、協會接到的旅遊購物投訴電話確實少了。

  零負地接愈演愈烈

  「以前一個遊客來雲南玩,地接旅行社要『虧』1000多塊,後來是2000多塊。現在你知道一個遊客要『虧』多少嗎?3500元!」昆明一位從業十多年、還在一線帶團的導遊陳先生說。

  他口中的「虧」,就是部分雲南地接旅行社向外省組團旅行社支付的所謂「人頭費」。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假設雲南地接社A要接待一位外省遊客,A社就需要向外省組團社B預先支付3500元,也就是說,還沒賺錢,就先「虧」了3500元。

  「地接社倒貼3500元讓遊客來雲南旅遊,怎麼可能不讓遊客購物、參加自費?」陳先生說。

  看似生存環境如此惡劣,但卻有越來越多的地接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來自昆明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統計,截止到2015年3月底,昆明旅行社數量達到416家。而今年9月,一位熟悉昆明旅行社行業的人士表示,昆明旅行社的數量已超過500家,其中包括許多馬甲旅行社。

  「有賺頭,才會有人做。看看不斷增加的旅行社,你就知道做『零負』多賺錢,」陳先生說,「地接社之間的競爭那麼激烈,為了能從組團社手中拿到客源,所以地接社『虧』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有些實力雄厚的旅行社,甚至開始集團化,嘗試串起行業從客源到接待的整個上下遊。」

  「零負地接」模式,使得旅遊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旅遊市場亂象頻出。但採訪中,記者發現,旅遊服務質量問題不僅出現在「低價團」、「零負團」、「購物團」中,甚至已慢慢在「正價團」、「純玩團」中出現。

  在新浪微博人民網「雲南罵人導遊被吊銷導遊證旅行社被罰10萬元」的消息下,有很多這樣的網友評論:「我們是一去雲南因為沒有購物,被導遊冷嘲熱諷一路……我們每人交了7000多(元)的團費,基本每天在車裡14個小時,到景點也就半個小時看看就要上車,不買東西還要被罵」、「在雲南一分價錢還不是一分貨,機票錢我們自己出的,報的團8000元,別人800元,待遇一模一樣」……

  一位昆明資深導遊也說,確實有部分遊客遇到這樣的情況:來雲南跟團遊,參加低價團和正價團,除了酒店的星級不同,剩下的不論是行程、餐飲還有旅遊車、導遊都是一樣的。「為降低接待成本,雲南大部分地接社都採用『全國大散拼』這種接待模式,一個旅遊團由來自全國各地、由不同組團社組織、以不同價格報團的遊客組成,坐同一輛大巴、由同樣的導遊接待、玩同樣的景點、吃同樣的餐,只是晚上回的酒店不同,團費高的住好的酒店,團費低的住一般的酒店。」

  此前曾有資深旅遊業者說,解決零負地接模式,需要旅行社、導遊、遊客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四方合力。處罰「零負團」的大棒不能只揮向傳統旅行社、導遊、旅遊購物店,而不管故意參加「零負團」的遊客。

  (昆明日報 記者 李思凡)

相關焦點

  • 雲南導遊揭內幕:地接旅行社倒貼錢讓遊客來,怎可能不讓購物
    但是各類媒體上,「雲南導遊強制遊客消費」、「雲南導遊辱罵不購物遊客」的視頻卻不斷出現。遊客為了能退貨,就在各種渠道進行重複投訴,並把旅行社、導遊等都連帶進行投訴。」A女士說。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相關人士也說:「我們詢問投訴的遊客有什麼要求時,許多人都表示要求退貨。當詢問對導遊、旅行社的服務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時,許多遊客都說『如果能退貨,我就沒有什麼意見』。」
  • 雲南導遊揭內幕:地接旅行社倒貼錢讓遊客來
    但是各類媒體上,「雲南導遊強制遊客消費」、「雲南導遊辱罵不購物遊客」的視頻卻不斷出現。  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相關人士也說:「我們詢問投訴的遊客有什麼要求時,許多人都表示要求退貨。當詢問對導遊、旅行社的服務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時,許多遊客都說『如果能退貨,我就沒有什麼意見』。」  從投訴內容來看,上半年,投訴旅行社佔比26.7%,投訴導遊佔比13.1%,投訴購物佔比54.1%。三項合計佔到投訴總量的93.9%,是遊客投訴的最主要問題。
  • 大陸遊客銳減 臺旅行社「倒貼人頭費」搶客源
    大陸遊客銳減 臺旅行社「倒貼人頭費」搶客源 2016-12-04陸客團赴臺急凍,臺灣旅行社爭搶有限陸客團爭破頭,據了解,坊間有旅行社不但包吃包住零團費,還倒貼支付大陸旅行社「人頭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以前零團費陸客團,只要付機票錢即可,現在競爭激烈,出現臺灣旅行社以「買人頭」的方式搶陸客團,再安排購物行程。有導遊表示,他所屬的旅行社在臺灣算有一定規模,也不得不加入搶人行列,每人二到三百人民幣。
  • 福州遊客在雲南遇野蠻導遊:旅行社賠償遊客 涉事導遊道歉
    東南網10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恭璋 吳臻林丹)近日,福州市民李小姐向海都報反映,她和朋友以每人3189元的價格報了「國慶雲南遊」,不想到了雲南後,遇到導遊收取身份證,並被威脅「不購物就別想離開雲南」的情況,其間還因上廁所耽誤了幾分鐘,被導遊揪耳朵(福州遊客在雲南遭遇野蠻導遊
  • 揭秘低價團旅行社怎麼賺錢的?
    國慶期間,雲南導遊威脅並強迫遊客購物的視頻經媒體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導遊辱罵遊客並強迫購物的現象,折射的是旅遊市場「零負團費」的頑疾。那麼零團費是什麼意思?低價團旅行社怎麼賺錢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
  • 旅行社低價團貓膩:地接社買團 導遊參與「賭團」
    地接社「買團」,不盈利甚至虧損,就設法從遊客身上找補國慶期間,雲南導遊威脅並強迫遊客購物的視頻經媒體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導遊辱罵遊客並強迫購物的現象,折射的是旅遊市場「零負團費」的頑疾。李某毫不諱言,當下有很多旅行社的主打牌依然是「低價團」。
  • 麗江再爆導遊斥遊客不購物 雲南旅冠國際旅行社被立案調查
    麗江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關於「疑再現遊客未購物被斥」的情況通報。你叫我怎麼跟旅行社交代。」1月31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在前往麗江的旅遊車上被導遊斥責不購物」,2月5日晚,麗江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發布情況通報稱,已對雲南旅冠國際旅行社、涉事導遊王某立案調查。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旅行社「倒貼人頭費」搶客源
    赴臺旅遊陸客團銳減,臺灣旅行社爭搶有限陸客團爭破頭,據了解,坊間有旅行社不但包吃包住零團費,還倒貼支付大陸旅行社「人頭費」。 有導遊表示,他所屬的旅行社在臺算有一定規模,也不得不加入搶人行列,每人二到三百人民幣。 另有導遊指出,給付大陸旅行社「人頭費」以往就有,不同的是,以往給付團費的陸客團多,臺灣旅社為搶生意,即使給大陸旅行社「人頭費」仍有賺頭;和目前零團費還要再付人頭費的時空環境,已大不相同。
  • 雲南導遊強迫遊客購物威脅"弄死你" 官方回應
    原標題:網曝雲南導遊強制購物「不支持我玩死你」 官方回應已找到涉事導遊  新華網昆明11月13日新媒體專電 12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傳視頻稱在雲南旅遊時遭遇導遊強迫購物,導遊甚至出言威脅「不支持我玩死你」,引起輿論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麗江市旅發委獲悉,涉事旅行社及導遊已找到,麗江、迪慶州兩地旅遊執法部門正在對事件進行調查。
  • 旅行社低價團貓膩:地接社買團 虧損從遊客身上找補
    地接社「買團」,不盈利甚至虧損,就設法從遊客身上找補  國慶期間,雲南導遊威脅並強迫遊客購物的視頻經媒體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導遊辱罵遊客並強迫購物的現象,折射的是旅遊市場「零負團費」的頑疾。  李某毫不諱言,當下有很多旅行社的主打牌依然是「低價團」。
  • 雲南導遊罵遊客事件輿情分析
    5月1日,有遊客在朋友圈發布視頻顯示,在雲南旅遊過程中,一名導遊因部分遊客消費金額低或有的遊客沒有消費,大為光火。視頻中,該導遊直言不滿自己所帶團遊客購物消費過低,甚至使用侮辱性的語言辱罵遊客。   5月2日,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副部長段金華介紹,已經看到微信上的視頻,並將視頻資料和情況轉到州旅遊局處理。
  • 網曝雲南導遊威脅女遊客人身安全,昆明文旅:我很忙不上網沒看到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選擇外出旅遊來度假。看祖國大好河山不僅會增強民族自豪感,還能愉悅個人情操,讓自己的心胸、眼界變得開闊起來。有些人怕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會不方便,出門旅遊習慣跟旅遊團一起。跟團遊本來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可一些低素質的導遊讓遊客再也不敢跟團了。
  • 雲南迪慶「黑導遊」強迫遊客購物被移送公安機關
    人民網昆明11月17日電 (虎遵會)據國家旅遊局網站消息,為進一步加強旅遊市場秩序治理,維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11月17日,國家旅遊局通報了雲南迪慶「黑導遊」強迫遊客購物案:吊銷涉事旅行社經營許可證,處涉事購物店五萬元罰款,涉事「黑導遊」移送公安機關。
  • 此刻評論|遊客不購物就是不講「情義」,桂林囂張導遊哪來的歪理?
    視頻中導遊聲稱自己帶的旅遊團從來沒有消費低於5萬的,據此指責遊客不講「情義」,其理直氣壯的態度讓網友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這位導遊的歪理是怎麼來的呢?國內旅遊市場長期存在一種畸形低價遊模式,旅行社以極低甚至零團費的形式銷售旅遊產品,吸引遊客,有些地接社甚至」出錢買人頭」(行話),即花錢拉來遊客,而後通過購物店的消費提成,獲得收入。購物店和旅行社之間早已形成穩定的利益鏈條,有些乾脆就是同一個老闆,雙方配合默契,向遊客「開刀」。
  • 惡導遊大罵遊客:低價團惹禍
    不管旅行社採取哪種「零負團費」的形式,其都放棄了正常的行業利潤。旅行社不是慈善家,不可能倒貼錢讓遊客出門來玩,以「零負團費」吸引遊客參團,必然會通過其它的旅遊相關行業利潤彌補損失,最常見的便是購物和自費活動佣金(回扣)。如此一來,當遊客的消費不能讓旅行團止虧盈利時,強迫遊客消費的行為極易發生。
  • 央視曝雲南旅遊購物黑幕 翡翠回扣高達85%
    當《消費主張》記者給旅行社工作人員展示合同中有關購物的條款時,這個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回覆——旅行社工作人員:我不可能先墊付給你,你在他家買的,你錢付給他了。本來合同中標註兩個購物店,卻未經遊客同意強制增加了四個購物店;報名時說的是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買,旅遊中導遊卻多次言語威脅遊客購物,不購物的還要被列入「黑名單」;旅行社合同白紙黑字承諾可為遊客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款,最後竟也成了一紙空文。
  • 網友吐槽「雲南的導遊出了名了」 背後真相 導遊語言暴力強購物
    三是所謂零自費還有景區電瓶車、古城維護費等也算是小錢了,不知是旅行社還是誰搞錯了。這個問題我們不多做探討了,細細數起來,太多。同時,也有不同言論指出:一,低價團是抱著佔便宜的心理。不購物就是去佔雲南的便宜。
  • 雲南導遊嫌購物少怒罵遊客來騙吃騙喝 官方回應
    中新網12月19日電 近日,一則「雲南導遊嫌購物少怒罵遊客來騙吃騙喝」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今日通過官方網站發聲明進行回應。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稱,目前,已經和發布信息的遊客取得聯繫,調取了相關證據。目前案件還在調查中,結果會儘快向社會公布。
  • 麗江遊客未購物被導遊斥「鐵公雞」官方:對涉事導遊立案調查
    你叫我怎麼跟旅行社交代。」近日,一則遊客未購物被導遊斥責的視頻引發關注。2月5日晚間,麗江市旅發委發布消息稱,涉事旅行社及導遊已被立案調查。網傳視頻中顯示,1月22日,一輛旅遊大巴上,一名女子對著座位上乘客大聲訓斥, 「那就像我給你一桌子飯,你站在旁邊看一下,你不吃,你不會飽吧,你這是購物團。」
  • 夫妻雲南旅遊拒購物被趕出店淋雨 導遊:中國沒有純玩團
    據北京青年報21日報導,近日,有網友發布一段視頻,稱自己在雲南旅遊時被導遊強制要求購買玉石,自己沒買就被趕出去淋大雨。視頻中,大巴車前排一位導遊模樣的年輕男子說:「中國沒有純玩團,你不要說我想買就買,不想買就不買,我不管你多牛,這是在雲南。」涉事旅行社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視頻中導遊系其屬下「優秀導遊」,並稱「遊客有責任配合導遊完成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