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最著名的六座羅馬競技場,承載著古羅馬的輝煌與血腥的歷史

2022-01-23 龍行七大洲

古代羅馬建築是世界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文明中的建築風格,凸顯地中海地區特色。歷經徵戰,古羅馬在公元前2世紀成為地中海地區強國,與此同時,羅馬人也開始他們的建設工程,這使得古羅馬的建築遍布地中海沿岸和古羅馬的控制地區。

羅馬鬥獸場——世界新七大奇蹟

羅馬人很早就已經掌握了混凝土技術,這使得古羅馬建築更加宏偉、堅固,長存於世。如古羅馬宮殿、神廟、水渠、劇場、大型浴場、凱旋門等,還有今天要談及的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競技場既體現了古羅馬的燦爛文化和雄偉壯觀的建築藝術,也記載了古羅馬文明的血腥和殘忍。

清晨,阿爾勒競技場

羅馬人在很多方面都繼承了希臘的文化,希臘人和羅馬人都喜歡競技活動,但羅馬人和希臘人的競技活動大不相同。希臘的競技場是各種有身份的人參加各種體育鍛鍊的場所——如跑步、投擲、跳遠等活動,功能就像今天的體育場,希臘正是通過競技活動發展出奧林匹亞競技會;羅馬的競技場是讓羅馬的貴族和公民們在閒暇之餘觀看人與人,人與獸的搏鬥的血腥的活動場面,把羅馬人的戰爭場面在競技場裡展現出來。在競技場裡,羅馬的貴族、公民是觀眾,在競技場內拼殺的是戰俘、奴隸,是供他們觀賞的戰利品、犧牲品。據說,在圖拉真時代,每年會舉行170多場鬥獸和決鬥的表演。通過角鬥士、奴隸在競技場上血腥的廝殺,競技場成了古羅馬統治者炫耀功績和維護統治的重要工具。

暮色中的普拉競技場

另外,羅馬的競技場也是刑場,在中午,經常在競技場裡處決罪犯。

古羅馬競技場平面呈橢圓形,框架結構,以希臘柱式建築和羅馬拱門建築相結合,高大宏偉、厚重堅固、雄渾粗獷,形成了古羅馬競技場的建築特色。

尼姆競技場外立面-希臘柱式建築和羅馬拱門建築相結合

現存最著名的古羅馬競技場有六座,分布在歐洲的義大利、法國、克羅埃西亞和北非的突尼西亞,這些競技場都建在公元一世紀左右,正是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它們歷經了2000年的風風雨雨,至今還屹立在那裡,訴說著羅馬帝國曾經的輝煌。

我在2006、2012、2010、2012和2015這幾年的旅行中,先後參觀了這六座古羅馬競技場,並拍攝了圖片。

1、義大利羅馬科洛西姆競技場(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夜色

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最宏大輝煌的競技場,因為經常有鬥獸表演,通常被稱為「羅馬鬥獸場」。1980年,羅馬鬥獸場(以羅馬歷史中心之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羅馬鬥獸場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羅馬鬥獸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是在尼祿金宮的廢墟上修建而成,周長527米,內部長軸188米,寬軸155米,競技場可容納5萬觀眾,內部觀眾席分成六級:第一級是元老貴族的席位,第二級是騎士、賢達和社會商人的席位,三到五級是平民席位,第六級是沒有座位的站席。

羅馬鬥獸場外景

羅馬鬥獸場內景

建築分四層,下面三層採用了希臘的柱式和羅馬的拱門相結合的建築風格。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臺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後對號入座。

希臘的柱式和羅馬的拱門相結合

羅馬鬥獸場主要是角鬥士的競技表演場所,另外也是狩獵表演的場所,包括了許多來自非洲及中東的野獸,如犀牛、河馬、象、長頸鹿、原牛、歐洲野牛、巴巴裡獅、豹、熊、裏海虎、鱷魚及鴕鳥等。據說圖拉真為了慶祝他107年在達契亞的勝利,當年在這裡競技表演活動長達123天,其中包括了11,000隻動物以及10,000名角鬥士。在中午時會進行獸刑,死刑犯會在裸體,沒有武器的情形下送到鬥獸場內與野獸搏鬥,最後會被野獸所撕碎,這些場面想像都感到非常血腥。

羅馬鬥獸場內景

本組圖片拍攝於2012年的義大利自駕之旅。

2、突尼西亞埃爾傑姆競技場

傑姆競技場

埃爾傑姆競技場(簡稱「傑姆競技場」)位於突尼西亞傑姆市。這是羅馬帝國的第二大競技場,規模僅次於羅馬的科洛西姆競技場,其建造者是戈爾迪安一世。建於公元 238 年左右,這座非凡的建築物體現出羅馬建築師和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也是羅馬帝國鼎盛輝煌的見證,是古羅馬建築藝術在非洲的裡程碑式的體現。

傑姆競技場外立面

傑姆競技場被公認為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羅馬時代建築,不少法國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樓拜等都曾專程來此觀光。

1979年,傑姆的圓形競技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傑姆的圓形競技場以其雄偉壯麗、氣勢恢弘、布局科學、構造完美和諧,徵服了所有的到訪者。

傑姆競技場內景

競技場高36米,分三層,共60座拱門,拱門由石柱支撐,其長軸150米,寬124米,周長457米,可容納35,000名觀眾,內部也分為六個不同的階區,供不同身份的羅馬人在裡面就座。傑姆競技場建成後曾舉行過角鬥士表演及戰車表演。

傑姆競技場內景

傑姆競技場內景

在突尼西亞獨立後對傑姆競技場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復。

本組圖片拍攝於2007年的突尼西亞之旅。

3、義大利維羅納競技場

大型演出裝修中的維羅納競技場

維羅納競技場位於義大利維羅納市中心的布拉廣場上,建於公元 30 年,它至今仍在使用。它和「羅馬鬥獸場」、「傑姆競技場」一起被稱為世界上的三大羅馬競技場。

維羅納競技場外景局部

維羅納競技場外景局部

維羅納競技場建築雄偉,用140米長,100米寬,周長是 391 米,圓形劇場的每一層都是用大理石建成,圓形外立面用瓦爾波利切拉的白色和粉紅色石灰石建造。競技場由三個同心圓構成,現在只剩下了外環的一側。

維羅納競技場外景局部

在建成後的羅馬時代,在這裡舉辦了羅馬帝國的眾多競技盛會。

2000年,維羅納競技場和維羅納古城一起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現在的維羅納競技場主要用於大型演出,在這裡舉行的最著名的活動是「維羅納競技場音樂節」,上演的主要節目是威爾第的「阿依達」,當凱旋進行曲奏響時,所呈現出的是古羅馬的無比輝煌!

維羅納競技場外化妝成羅馬角鬥士的演員

據說,2026年冬奧會的閉幕式要在這裡舉行。

本組圖片拍攝於2006年的義大利之旅,因維羅納競技場大型演出裝修,沒能拍到完整的圖片,非常遺憾!

4、克羅埃西亞普拉競技場

普拉競技場位於克羅埃西亞普拉市,毗鄰波光粼粼的亞得裡亞海。它建於公元一世紀的維斯帕先皇帝統治時期,是唯一保留完整的四個側塔的羅馬圓形競技場,也是世界上現存的六個最大的羅馬競技場之一。在古羅馬時期,這裡主要用於角鬥士的比賽和鬥獸表演。普拉競技場使用到 5 世紀,直到西羅馬皇帝弗拉維烏斯·霍諾留·奧古斯都頒布禁止角鬥為止。但對於罪犯,尤其是死刑犯與野生動物之間的搏鬥,直到 681 年才被徹底禁止。

普拉競技場內景

普拉競技場內景

普拉競技場內景

普拉競技場內景

普拉競技場平面呈橢圓形,長軸軸線長 132 米,寬105 米,高 32.45 米,有 40 個臺階,可容納 23,000 名觀眾,觀戰者坐在石階上,或站在長廊中觀看表演。

競技場共有15個大門。沿著主軸線在競技場下方建造了一系列地下通道,可以釋放動物進入競技場。四座塔中的每一座都有兩個裝滿芳香水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為噴泉供水或灑在觀眾身上。競技場下方是一個收集雨水和汙水並排入大海的運河系統。

普拉競技場地下釋放動物的通道

普拉競技場地下室的水裝置

普拉競技場也是克羅埃西亞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紀念碑。今天,普拉競技場仍然是普拉的象徵,自 1993 年以來,克羅埃西亞一直用於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普拉電影節、各種音樂會、歌劇、芭蕾舞、體育比賽;夏季,露天劇場還會舉行角鬥士的表演比賽,這當然只是娛樂而已。

夕陽中的普拉競技場頗為壯觀

本組圖片拍攝於2010年的克羅埃西亞之旅。

5、法國阿爾勒羅馬競技場

夜幕中的阿爾勒競技場

阿爾勒競技場位於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的市中心,棲身於擁擠的老城街巷裡。競技場建於公元 90 年,平面呈橢圓形,長軸長136米,寬109米,可容納觀眾兩萬多人,主要用於觀賞戰車比賽和血腥的角鬥士肉搏戰,在這裡上演的決鬥表演持續了四個多世紀。

希臘科林斯式柱,多立克式柱與羅馬拱門的混合結構形式

阿爾勒競技場外觀很漂亮,牆體有120個拱門,是希臘科林斯式柱,多立克式柱與羅馬拱門的混合結構形式,厚重的牆體使其顯得非常雄偉。

阿爾勒競技場外景局部

隨著西羅馬帝國的覆滅,5世紀後,阿爾勒羅馬競技場成為了民眾的避難所。

19世紀以後,阿爾勒競技場主要用於大型演出。現在,每年7 月和 8 月每周二和周四舉行戲劇和體育賽事,包括角鬥士比賽等活動。

阿爾勒競技場內景

阿爾泰競技場環廊內景

1981年,阿爾勒羅馬競技場(以「阿爾勒城的古羅馬建築」)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本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的法國自駕之旅。

6、法國尼姆競技場

尼姆競技場外的鬥牛士雕塑

尼姆競技場位於法國尼姆市,是羅馬人建造的角鬥士的競技場以及公共活動劇院,它大約建成於公元70年。

這座建築為橢圓形,長133米,寬101米,外立面高21米,有兩層,共60個拱廊。內部設有34排座位,分為四個獨立的區域,在羅馬時代,這座建築可以容納 24,000 名觀眾。

壯觀的尼姆競技場

尼姆競技場外立面希臘柱式和羅馬拱門建築結構的融合

羅馬帝國衰落後,競技場由西哥特人設防,四周築起圍牆。18世紀初被法國國王徵服後,尼姆子爵在競技場內建造設防的宮殿。後來在此範圍內發展成一個小社區,最高峰時,曾經有700人生活在競技場內。

尼姆競技場內景

直到18世紀,競技場內部才得以清理,記錄改回原有的形式。

1863年改建為鬥牛場。尼姆競技場每年舉行兩次鬥牛表演,也用於其他公共活動。

現在,尼姆競技場是尼姆博覽會期間每年兩次鬥牛表演的舉辦地,它還用於其他公共活動,例如關於古代「偉大的羅馬運動會」的重演或音樂會等。

尼姆競技場的內廊通道

本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的法國自駕之旅。

相關焦點

  • 去過羅馬旅遊的都知道,古羅馬的競技場曾被稱為「血腥的遊戲」…
    在古代文明國家中,羅馬人是最娛樂的,在這個尚武的國家裡,最有特色的比賽是角鬥士比賽,這是一場血腥的比賽,這是一場真正血淋淋的遊戲。角鬥士由奴隸、戰俘和囚犯組成,羅馬有一個特殊的角鬥士學校,在那裡角鬥士被訓練使用各種武器。當他們學會使用各種武器後,他們就把他們的技能到鬥獸場上展現出來了。
  • 古羅馬鬥獸場:殘缺而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會讓你仿若隔世
    羅馬是一個讓人感動又讓人有很多感想的地方。感動在穿越千年這些建築依然挺立;感想在這裡曾見證過繁榮喧囂,而今也要承受殘敗荒涼。遊覽羅馬一定要來此地,不僅僅是一個羅馬城市的logo,更是一本鮮活的歷史教科書。羅馬不得不去的第一站:鬥獸場。也稱為羅馬競技場。這是建於公元1世紀的圓形競技場。也是駭人聽聞的人獸相鬥的場所。
  • 古羅馬競技場,是文明,還是血腥
    競技場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圍牆高約57米,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當時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古羅馬文明通常指從公元前10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經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 古羅馬藝術-帶你解析羅馬競技場的建築藝術
    維斯帕先和他兒子提圖斯在羅馬執政期間也有很多政績,在這裡不多贅述。只講講和藝術相關聯的事情——《羅馬競技場》。羅馬競技場又稱為羅馬鬥獸場、羅馬角鬥場,克洛西姆競技場,競技場始建於公元72年-80年之間,而在這期間恰好就是維斯帕先和提圖斯爺倆執政的日子。
  • 古羅馬時期最著名的10座建築,你知道幾個?
    在希臘文明衰落後,羅馬建築隨之興起。但與希臘人不同的是,羅馬人更強調建築設計的實用性。以下是古羅馬十大最宏偉的建築作品。10、羅馬鬥獸場鬥獸場是古羅馬著名的圓形劇場,建成時,面積為189×159米,是當時最大的圓形劇場。現如今也是古羅馬最大、最受歡迎的古蹟之一。它於公元72年維斯帕先皇帝在位時開始建造,到公元80年由他的兒子提圖斯完成,劇場可容納5萬多人,安裝了多達80個不同的入口。
  • 傳奇的羅馬鬥獸場,如此血腥殘忍的競技場,它的存在有何意義?
    古羅馬鬥獸場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為取悅凱旋的將領士兵和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也是羅馬古蹟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堪稱「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如今這座近2000年歷史的巨大建築雖已荒廢,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猶存,那些殘留的被風雨腐蝕的痕跡默默見證了這段不可磨滅的歷史。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鬥獸場興建於古羅馬帝國岌岌可危之際,它的建造是為了顯示羅馬的力量與光榮。公元64年,尼祿皇帝統治下的羅馬西起不列顛,東到耶路撒冷,是西方從未有過的大帝國。
  • 古羅馬競技場是如何舉辦海戰角鬥的
    古羅馬角鬥歷史上最血腥最震撼最壯觀的場景目前還沒有哪個導演敢於嘗試無論是魯素.克勞的史詩電影《角鬥士》只是,和其他競技場不通的是,這個場地四周有進排水通道,場地中央可以裝下兩米深的水。於是乎,競技場除了舉辦陸地角鬥之外,還能安排戰艦之間的水上對決。在古羅馬的傳統裡,帝王御駕親徵得勝之後,首都羅馬都會舉行一系列的凱旋儀式。而凱撒的這次盛大的慶典,顯然是為了慶祝他在高盧的勝利。
  • 古羅馬鬥獸場,世界上最大的競技場
    而且,入場的角鬥士,也不光是被壓迫的人了,還有搏擊學院派的自由人作為西方歷史上最強大,也是最野蠻的帝國之一,羅馬帝國崇尚戰鬥與死亡。這座鬥獸場正是興建於帝國岌岌可危之時,作為皇族賜予人民的獎賞籠絡民心。歷經幾代皇帝的「精心」建造,這裡成為了一個上演世界上最殘酷最兇狠戲劇的舞臺。數千萬的觀眾在這裡見證了數十萬角鬥士和罪犯在公共娛樂的名義下葬身於此。
  • 古羅馬最血腥也最輝煌的遺蹟,曾經的黑暗之地如今的旅遊勝地
    「永恆之城」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因其悠久的歷史和極其豐富的古代遺蹟,成為全世界人民都嚮往的旅行目的地。而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的羅馬鬥獸場,幾千年來就屹立在羅馬城中央,成為古羅馬帝國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 義大利羅馬,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永恆之城」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同時也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不僅是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同時還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由於其建城歷史悠久,才被親暱地成為「永恆之城」。它位於義大利半島的中西部,臺伯河下遊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在義大利人的眼中,它不僅僅是首都,更是羅馬帝國的榮光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
  • 曾是義大利最輝煌的城市,有著獨具特色的歷史!
    離開聖天使橋,我們步行前往羅馬古城的「廢墟」。這是一大片露天的場地,所有建築無不支離破碎,殘缺不全,名副其實的「廢墟」。這裡曾經是昔日古羅馬帝國的中心,是現存世界最大面積的歷史遺址,建有無數的宮殿和建築群,雖然現今只剩下頹垣敗瓦,一片荒涼,但難掩它的歷史輝煌。
  • 古羅馬競技場等3大景區
    一古羅馬競技場古羅馬鬥獸場又稱圓形競技場,位於古羅馬廣場較低的一頭,佔地六英畝,像一座由石灰石壘成的頂部凹陷的小山。鬥獸場外牆布滿大得令人生畏的拱門;內部是裂痕累累的座位席,底部是一個曾經人獸決鬥表演的平臺,平臺下方是關閉野獸和奴隸的隔間。
  • 是徵服的烙印,是血腥的狂歡——2000年前古羅馬競技文化的詮釋
    工匠們受此啟發,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進行對接,恰好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圓形競技場。嚴格地說,羅馬鬥獸場實際上呈橢圓形,長軸近200米,短軸約150米,正中央為表演舞臺,舞臺地面鋪有地板。舞臺的四面則是觀眾席,共計60排,分為五個大區。最靠近舞臺的「貴賓席」視角最好,自然是給權力最大的元老、長官、祭司等身份的人預備的。第二層稍遠些,供貴族落座。
  • 羅馬人的羅馬——永恆之城
    2000年後,現代城市與廢墟上的古城和平共處,人們從未停止發掘和保護掩埋於地下的輝煌歷史。然而,很多人花一兩天時間在城市各處景點打卡,看到的卻只是現代羅馬的髒亂和擁擠,卻根本無法理解這座從歲月泥土中逐漸甦醒的,世界最大古城的精髓。
  • 世界史上幾何建築: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時代競技場,是現存名列世界第三,保存最好的古羅馬競技場,位於威尼斯東部蘇塞城和斯法克斯城之間的傑姆村,建於公元
  • 羅馬競技場只在羅馬有?克羅埃西亞普拉表示不服!
    普拉羅馬競技場現在是世界上僅存的第六大競技場,與羅馬的競技場幾乎在同一時刻完成,也就是在公元前27年左右。使用的石材是當地的白石灰巖建成,統共算下來已有兩千多年歷史。15世紀的時候威尼斯人曾跑來拆掉一部分的石牆和石料,用來建造城堡和其他建築,現在看起來也沒拆掉很多嘛,因為它是六座羅馬競技場之中,唯一一個有完整保留了四邊塔樓以及三種不同的古希臘柱式的競技場。
  • 羅馬——時空轉換,行走在歷史之中
    每一個散落在古羅馬城市角落的遺蹟都令人振奮。精美的雕塑、絢麗多彩的壁畫、偉大的文化和歷史,使古羅馬帝國至今仍是傳世經典。走在城市中,仿佛回到了過去,感受歷史,追求文化。該條約確定了義大利政府與教皇和羅馬教廷之間的關係。這是梵蒂岡作為主權國家的開端,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教堂內部寬敞寬敞。在中庭走廊的兩側,有耶穌十二門徒的石雕像。馬傑奧爾聖母瑪利亞教堂。羅馬有大約80座教堂為聖母瑪利亞而建,馬喬是羅馬四大大主教教堂之一。從早期基督教到巴洛克晚期,這座教堂經歷了多次重建,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
  • 空中飛人、燃燒手臂、海戰格鬥,古羅馬競技場真的很「精彩」
    電影裡的角鬥士評判歷史,不能總是拿現代的道德觀點說事兒,不然你能被活活氣死。古羅馬人對於競技場表演,和我們看一場明星演唱會的心態沒有太大的差別——就算過了兩千年,人們依然會為娛樂而瘋狂。在影視劇當中,競技場是角鬥士的舞臺。他們在這裡拼殺,用高超的搏鬥技巧打倒對方,然後等待觀眾裁決,要不要殺死已經倒地的對手。講真的,影視劇總是喜歡誇張。想想也知道,真實的角鬥士表演,很難像電影中那麼激動人心。所以,競技場節目策劃者,必須豐富節目才行。
  • 義大利羅馬:最精簡實用的旅行攻略
    作為義大利首都,羅馬有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古羅馬競技場,更有全世界天主教中心、國中之國梵蒂岡,羅馬獨特的城市風貌、優美的自然風光、燦爛的歷史文化。羅馬歷史中心區內包含了最為著名的 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遺址、 君士坦丁凱旋門、卡比託利歐博物館的新宮和保守宮、威尼斯廣場和圖拉真柱等。
  • 走在羅馬的街頭,欣賞壯闊的歷史遺蹟,感受來自千年前的文化氛圍
    羅馬,義大利首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誕生地。即使你沒去過羅馬,你也一定聽說過「條條大路通羅馬」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些著名的諺語,足以顯示羅馬的名氣和它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走在羅馬的古街上,觀賞壯麗的古建築,感受來自千年前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