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競技場是如何舉辦海戰角鬥的

2020-12-25 界面新聞

古羅馬角鬥歷史上

最血腥

最震撼

最壯觀的場景

目前還沒有哪個導演敢於嘗試

無論是魯素.克勞的史詩電影

《角鬥士》

還是Starz電視臺的美劇

《斯巴達克斯 血與沙》

都只是表現了古羅馬角鬥生活的

小規模步戰,或者說陸戰場景

而古羅馬搏殺表演真正的巔峰

模擬海戰

至今無人嘗試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

話說,公元前46年,尤裡烏斯.凱撒下令在戰神廣場挖一個巨大的窪地,並在四周圍了一圈觀眾席。這項工程前後花了四年時間,建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角鬥場。只是,和其他競技場不通的是,這個場地四周有進排水通道,場地中央可以裝下兩米深的水。於是乎,競技場除了舉辦陸地角鬥之外,還能安排戰艦之間的水上對決。

在古羅馬的傳統裡,帝王御駕親徵得勝之後,首都羅馬都會舉行一系列的凱旋儀式。而凱撒的這次盛大的慶典,顯然是為了慶祝他在高盧的勝利。在這場盛大的「演出」中,雙方動用了超過6000名囚犯和戰俘(他們扮演水兵和戰艦的槳手),分別模擬埃及和提爾德對戰雙方。

在同一時期,古羅馬著名將軍龐培也曾組織過類似的海戰角鬥,來慶祝自己在西西里島的勝利。據說,龐培組織了一場和他那場西西里島海戰規模類似的海戰角鬥,為了向羅馬市民再現自己如何贏得的勝利。

相對於一般陸地角鬥比賽幾十人上下的對決,這動輒幾千人,再加上幾十艘戰艦的廝殺,物資於人員消耗幾乎就等同於一場戰爭。結束後,混著血、戰艦殘骸的水順著導流口排除城外。血流成河,無比慘烈,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視覺衝擊,普通市民真的能忍受這種刺激?

圖中這個圓形的劇場,就是位於現在梵蒂岡城內的海戰模擬劇場,在公元前42年建成由凱撒建造。當然,現在的梵蒂岡城內已經是教堂和廣場,考古工作者只能從地基和地下水道來推測當時的規模。

這些規模巨大、耗資無數的海戰角鬥,是在灌滿水的競技場裡進行的。被定罪的犯人和戰俘,就像我們傳統認識的角鬥士一樣打鬥搏殺,以此娛樂觀眾。「演出」需要周密的計劃和執行,因此只有得到皇帝批准下才能執行。有記載的最早的海戰角鬥是公元前三世紀,由於海戰角鬥的舉辦不一定要在封閉的競技場,天然湖泊等擁有大片水域的場所也能舉辦。

在Suetonius的《羅馬十二帝王傳》裡,經常提到凱撒、奧古斯都、尼祿等皇帝關於安排角鬥海戰的記載。而奧古斯都在臺伯河邊建造的533米X355米的溫泉劇場,則超過了他的前輩凱撒修建的海戰場。史書記載,在奧古斯都的海戰角鬥場中央,有一座矩形小島,由一座橋和水域邊緣相連。而他們之後的克勞迪亞皇帝,於公園52年在Fucine Lake湖畔,組織了19000名角鬥士兵,和超過100條戰船,結結實實地模擬裡一場滅國級的的海戰,目的只是為了慶祝羅馬運河工程的啟動——這是人類歷史上有過記載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表演性質的角鬥比賽。另外,殘暴的尼祿皇帝在位時,也曾修建過一個圓形的模擬海戰角鬥場,所以,在羅馬城周圍,可供組織這類「演出」的場地,就超過五個!

史書記載,在奧古斯都的海戰角鬥場中央,有一座矩形小島,由一座橋和水域邊緣相連。可模擬對岸攻擊的片段。

和我們熟悉的角鬥士相比,海戰角鬥的參與者基本上都沒經歷過專門的格鬥表演培訓,他們不需要博觀眾的歡呼與喝彩,他們的「演出」本身比角鬥更為兇殘,也更加致命

海戰角鬥,甚至比我們以前所熟悉的競技場角鬥士更為血腥:傳統的陸地角鬥,雖然也有團隊作戰,但廝殺的雙方規模較小,而且最後並不一定以死作為結束。並且,對於角鬥的團隊對戰,角鬥海戰的團隊對抗出現得更早。更可悲的是,海戰格鬥的參與人員都是囚犯、戰俘,和陸地角鬥場的專業角鬥士不同,海戰參與者並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對戰雙方最後的命運都是你死我活。

提圖斯皇帝在公園80年興建的古羅馬鬥獸場,模擬海戰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用途。但鬥獸場並不在臺伯河邊,也不臨近水源,如何在底部灌滿表演用水?我們知道在克勞迪亞皇帝為羅馬留下了龐大的引水渠系統。你真的以為這些高架橋一樣的引水渠是為了解決羅馬城市居民飲水和泡澡的嗎?當然,這是其部分功效。而用來灌滿競技場,也是它的設計目的,這些引水渠,足以為競技場灌滿兩米深的水。

古羅馬通用戰艦的尺寸大約為35 X 4.9米,若是要雙方30艘戰艦能拉開陣勢對壘,海戰角鬥場的內場尺寸可想而知。所以這個如今我們認為很偉大的羅馬競技場,曾經在圖密善皇帝的眼裡,用來打海戰還是太小了。於是,他決定在臺伯河邊上再另外興建一個更大的多功能競技場。得益於臨河的優良地理位置,「演出」後的汙水河屍體、燒毀的戰艦,只需要打開閘門就可以像排洩一樣,排入臺伯河了。不過,據史書記載,這個競技場,在圖密善死的時候也沒建好,而在他之後繼位的圖拉真皇帝,則拆掉未完工的角鬥場,用這些石料幹別的去了。

古羅馬鬥獸場的真實身份,是海戰競技場,但對於動輒幾十米的戰艦來說,它還是太小了。

圖密善皇帝的海戰競技場的猜想圖。背靠臺伯河,便於場內的水循環。從比例上來說,這個競技場比保存至今的鬥獸場更大。

由於圖密善的競技場並沒有修好,設計圖最後也流失民間,所以我們只能猜測它最後的樣子了

海戰角鬥所需要的人員、資源,遠遠高於古羅馬時其他的娛樂和公眾表演。一艘羅馬戰艦需要170名槳手和大悅60名士兵。但實際上,觀眾對直接殺戮以及戰船交戰、燃燒的興趣,遠大於陣列、站隊等。組織者需要提前很長時間來準備。對於臨河的海戰角鬥場,戰艦可以通過河流直接進入對戰場,但像羅馬競技場若是需要表演海戰,則需要提前在場地中建造大型戰船。

海戰角鬥場的供水系統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不是所有的競技場都是單一用途的海戰角鬥場,所以在蓄水和後續的戰場清理都必須快速解決,以便在水戰和陸戰的「表演」間進行功能切換。但是,關於角鬥場的供水系統的描述,古羅馬的建築資料裡已經資料流失,而僅存的曾用於海戰演出的羅馬競技場,地基早已進行過大幅改造,早期的進排水系統早已面目前非。從現存於西班牙Mérida的擁有水戰功能的角鬥場可以看到,場地中央有一塊明顯的水池區域,區域的兩頭各有一個倒流口,一面是進水,一面是排水。由圖中的尺寸可見,這個角鬥場只能舉行一些非常「入門級」的海戰表演。

這張圖的內容,是古羅馬人在修剪海戰競技場的地下供水渠道。圖中可見水渠外壁是排列的木頭,用以抵消兩側地面的泥土;內壁是石頭,接縫處並沒見混凝土填縫;頂部用的是尖頂,而不是古羅馬常見的圓拱。

最理想的海戰角鬥場,應該是臨河而建,擁有直接放水的閘門。只是,每次打鬥完後,開閘放水的時候,幾千上萬名士兵的屍體和血水就這樣衝走了

現存於西班牙Mérida的擁有水戰功能的角鬥場可以看到,場地中央有一塊明顯的水池區域,區域的兩頭各有一個倒流口,一面是進水,一面是排水。由圖中的尺寸可見,這個角鬥場只能舉行一些非常「入門級」的海戰表演。

羅馬鬥獸場的底部結構已經改得面目前非,早已經不適合海戰角鬥,地下的水渠系統也遭到破壞

在弗拉維王朝過後,也就是圖密善皇帝之後,海戰角鬥的描述在文獻資料中已經很少提及。原因之一是,羅馬帝國在這個時候已經將佔領地中海沿岸所有地獄,帝國不再有海戰的需求,皇帝御駕親徵也不會再有水面戰事;其次,對蠻族的持續徵討主要是地面戰爭,陸地角鬥逐漸成為主角。而受到良好訓練的角鬥士,用花式作死的方式更能討得觀眾的喜好。於是,大規模的海戰對壘逐漸讓位於個人英雄主義的陸地角鬥。

有意思的是,角鬥士的搏殺表演在古羅馬之後銷聲匿跡,但大型競技場的水上表演卻一直有所保留,所不同的是,之後的表演不再是以相互搏殺為賣點了。比如位於義大利米蘭的Arena Civica足球場,在1807年建成時,就是帶有水上表演功能的多功能大型表演劇場,並在隨後的拿破崙來訪時進行過演出。它能夠容納三萬人,當然,比起古羅馬的那些競技場規模,還是小了很多。最近的一次是在20世紀初,而這張不太清楚的照片,就是Arena Civica在改為足球場前的真實身份的證明。

比如位於義大利米蘭的Arena Civica足球場,在1807年建成時,就是帶有水上表演功能的多功能大型表演劇場,這張不太清楚的照片,就是Arena Civica在改為足球場前的真實身份的證明。上圖是它作為水上表演場時的樣子。

今天改為田徑場的Arena Civica。由於原始設計的觀眾席尺寸遠大於現代田徑場的需求,可以從圖中看到其怪異的外側跑道布局,像一個阿拉伯數字6

在古羅馬帝國崩潰後

各個海戰角鬥場由於存有大量的建材石塊

所以大多數建築被拆卸

石料用作其他建築

當然

這種令人髮指的野蠻遊戲

也再沒有上演過了

相關焦點

  • 海戰表演:古羅馬競技場最受歡迎的表演節目之一
    自公元 80 年,這些聲音常在古羅馬競技場迴蕩。每年裡有幾百天,會有超過五萬羅馬居民及羅馬帝國全國各地的遊客坐滿整個四層競技場,來觀看角鬥士決鬥,動物,以及環競技場的戰車大賽。而最後壓軸節目是將水注入競技場盆地,淹沒整個舞臺,為所有人帶來最壯觀的景象:海戰表演。
  • 專家還原古羅馬競技場真實角鬥 對抗其實很紳士
    第1頁:專家還原古羅馬競技場真實角鬥第3頁:角鬥士因裝備不同分成很多種第4頁:是「不流血勝出」的藝術第5頁:專家還原古羅馬競技場的真實角鬥    在好萊塢電影中,古羅馬競技場上血腥殘忍的角鬥場面似乎告訴人們,角鬥士沒有任何規則,如果說有規則,那麼只有一條,拼命殺死對方,為下一場角鬥贏得生存的機會。
  • 古羅馬角鬥表演,是如何從死者墳墓的附近走向了「大競技場」
    一、最初,羅馬還沒有為角鬥表演專門建造的固定建築物公元前264年,朱尼斯·布魯圖斯的兒子們所舉辦的第一次角鬥表演就是在葬禮附近的牛市的空地上進行的。後來,角鬥演變為奴隸主貴族私人娛樂形式,角鬥有時在奴隸主貴族的院子裡進行,有時在廣場上進行。
  • 角鬥娛樂一般都是男角鬥士,女角鬥士為何能出現在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的休閒生活中要數角鬥娛樂最受歡迎,一般角鬥娛樂都是男角鬥士,很少會出現女性的身影,但是隨著古羅馬角鬥文化的發展,女角鬥士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眼前。在競技場上,女角鬥士身著華麗,她們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頻繁出現,據古羅馬人記載,這樣的女角鬥士大多是被逼無奈的奴隸,也會有身份顯赫的貴族婦女上陣。
  • 古羅馬藝術-帶你解析羅馬競技場的建築藝術
    只講講和藝術相關聯的事情——《羅馬競技場》。羅馬競技場又稱為羅馬鬥獸場、羅馬角鬥場,克洛西姆競技場,競技場始建於公元72年-80年之間,而在這期間恰好就是維斯帕先和提圖斯爺倆執政的日子。它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活歷史,見證了那個時期貴族、奴隸、平民之間真實的生存環境,也是古羅馬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
  • 古羅馬競技文化特性研究-評《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
    而古羅馬競技文化是古羅馬文明的核心及古代體育文化研究熱點,其繼承了古希臘體育文明及古羅馬民族智慧,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古羅馬體育文明。涵蓋角鬥競技、海戰競技、戰車競技等不同形式的競技文化,也與古羅馬特殊社會背景息息相關,因此,為進一步了解古羅馬競技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對古羅馬競技文化進行深入剖析非常必要。
  • 古羅馬競技場,是文明,還是血腥
    競技場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圍牆高約57米,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當時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古羅馬文明通常指從公元前10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經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 這些古羅馬競技場2000多年後仍可使用
    兩千年前,強大的羅馬帝國統治歐洲的大部分,他們建造了大型娛樂場所,稱為圓形劇場或者是競技場。其中有許多直到今天也在使用,歷經2000多年仍在使用狀態,真是奇蹟!維羅納競技場,建於公元1世紀,位於義大利維羅納的布拉廣場,競技場有64個入口,可容納3萬人,現在被用來舉辦音樂會、演唱會等文藝表演。普拉競技場,位於克羅埃西亞的普拉,建於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之間,它是世界上六大最大的羅馬競技場之一。它132米,寬105米,可容納23000名觀眾,現在多用來承辦音樂節、演唱會和電影節等活動。
  • 是徵服的烙印,是血腥的狂歡——2000年前古羅馬競技文化的詮釋
    一、古羅馬圓形競技場:設計科學,布局規範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歷經了弗拉維安王朝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統治公元248年,為慶祝古羅馬建國1000周年,曾在這個舞臺上引水成湖,模擬海戰的場景。二、豐富多彩的競技節目:角鬥、賽車、鬥獸、海戰這麼大的一個競技場,在兩千年前的古羅馬時期都用來進行哪些表演項目呢?說起競技場的表演內容,可謂精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
  • 世界史上幾何建築: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時代競技場,是現存名列世界第三,保存最好的古羅馬競技場,位於威尼斯東部蘇塞城和斯法克斯城之間的傑姆村,建於公元
  • 古羅馬競技文化:貴族的門面、帝國的性格、永不停息的徵服旅途
    一、競技中的鬥士廝殺形式豐富多樣,角鬥競技、戰車競技、海戰競技作為三種主要的方式出現競技作為古羅馬文化的標誌,是在古希臘、古羅馬歷史漸進過程中演化而成的,包含了民間組織和官方舉行兩種形式,其內容有外來文化的嫁接也有自己文化的繼承。最後變化成了角鬥競技、戰車競技和海戰競技三種方式。
  • 空中飛人、燃燒手臂、海戰格鬥,古羅馬競技場真的很「精彩」
    電影裡的角鬥士評判歷史,不能總是拿現代的道德觀點說事兒,不然你能被活活氣死。古羅馬人對於競技場表演,和我們看一場明星演唱會的心態沒有太大的差別——就算過了兩千年,人們依然會為娛樂而瘋狂。在影視劇當中,競技場是角鬥士的舞臺。他們在這裡拼殺,用高超的搏鬥技巧打倒對方,然後等待觀眾裁決,要不要殺死已經倒地的對手。講真的,影視劇總是喜歡誇張。想想也知道,真實的角鬥士表演,很難像電影中那麼激動人心。所以,競技場節目策劃者,必須豐富節目才行。
  • 你知道古羅馬競技場的內部有哪些奧秘嗎?
    比如作為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義大利羅馬圓形競技場,你一定已經在圖片上見過它雄偉的圓形外觀,但你想知道它的內部是怎樣的,有哪些設計上的奧秘嗎?那就隨小月一起來看看吧。羅馬圓形競技場,也叫羅馬大角鬥場或是羅馬鬥獸場,它是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徵,也是羅馬古蹟中最著名的代表。
  • 古羅馬鬥獸場:殘缺而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會讓你仿若隔世
    進入羅馬城,到處是古羅馬時代留下來的斷壁殘垣,一下就給人以一種歷史、文化、藝術的厚重感。羅馬有許多的廣場,許多的凱旋門,這都昭示我們這裡曾是羅馬帝國的首都,這裡有曾經的輝煌。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羅馬大角鬥場(又叫競技場),這個建於公元80年、至今快有2000年歷史的遺址,是當年貴族們看奴隸們人與人決鬥、人與野獸決鬥、很血腥的地方。這地兒我不陌生,和電視上、網絡上和明信片上所見的一模一樣。
  • 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鬥獸場內,人聲鼎沸的遊客將破落的競技場擠得滿滿的,完完全全地淹沒了來自兩千年前的嘆息。生活在和平和自由的國度的人們大概再也不可能體會到,那些被迫為了自由和生存而戰的鮮血淋漓,和無法揭去的深深的傷疤。鬥獸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
  • 一部古羅馬題材的動作片電影,戰神將軍與王子角鬥最後同歸於盡
    還舉辦了一個鬥獸場的競技活動。將所有反對他的人都丟進了競技場自生自滅。而財叔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帶著胡哥也去報了名。一陣趕路後,財叔等人到了羅馬的鬥獸場。胡哥帶上頭盔,一路劈荊斬棘。取得了第一場角鬥的勝利。此時在臺上觀看比賽的小白。沒有認出戴著頭盔的胡哥。所以想要見一見這個勇猛無比的戰士。於是就來到了胡哥面前命令他摘掉頭盔。而等胡哥摘掉頭盔後。
  • 世界三大古羅馬競技場說,角鬥士不會和野獸搏鬥,我們被誤導了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競技場古羅馬時代的鬥獸場修建了很多,遍及地中海周邊沿岸城市,但是留存下來保存完整的屈指可數。四層的鬥獸場全世界只有一座,就是提到鬥獸場人們條件反射出的義大利羅馬的古羅馬競技場,俗稱羅馬鬥獸場。
  • 勇士就像斯巴達克一樣去角鬥 刀鋒戰士回歸
    一個競技場記載了多少腥風血雨,一場大角鬥又有幾人能笑到最後?這一次《穿越火線》(簡稱:CF)再次引入如史詩般恢宏的電影元素,於最新版本「生化魅影」推出《競技場2》新地圖!試圖再次點燃火線,那這次的新地圖又有哪些亮點來吸引玩家呢?下面讓我們一同來探訪千年以前的文明魅力。
  • 愛爾蘭遊客在古羅馬競技場刻字,恐面臨1年監禁或1.6萬元罰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27日報導,當地時間9月27日,一名32歲的愛爾蘭遊客將自己的名字的縮寫刻在了義大利著名景點古羅馬競技場的圓柱上,現場的安保人員及時發現了他的舉動,當場將其帶走並報告給了羅馬地方警察。
  • 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古羅馬競技場
    參觀競技場永遠是羅馬遊覽的重頭戲,然而我前一晚上卻忘了給相機充電池。鬱悶。幸好身上的備用機,攝影機都有,才勉強撐過今天。就像之前沒做功課的旅遊一樣。對於競技場的神奇,其實並沒有太多認識。反而遊完了看了相關資料,才知道這是個相當偉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