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休閒生活中要數角鬥娛樂最受歡迎,一般角鬥娛樂都是男角鬥士,很少會出現女性的身影,但是隨著古羅馬角鬥文化的發展,女角鬥士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眼前。
在競技場上,女角鬥士身著華麗,她們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頻繁出現,據古羅馬人記載,這樣的女角鬥士大多是被逼無奈的奴隸,也會有身份顯赫的貴族婦女上陣。
在競技場上出現女角鬥士這還有賴於當時比較輕鬆的社會環境,如此新奇的現象在當時古羅馬社會風靡一時。
考古證明確實有女角鬥士的存在,她們的身份各有不同,但是難以分辨其參與角鬥娛樂的目的
最早盛行角鬥娛樂活動的並不是古羅馬人,而是伊達拉裡亞人,在公元264年,執行官佩拉的兩個兒子在其葬禮上開展角鬥士之戰,這場角鬥一共有6名角鬥士參加,這就是古羅馬人經常提到的,首次角鬥士比賽。
羅馬帝國強盛時這樣的比賽已經慢慢變成娛樂活動,供人們消遣。但絕對沒有出現過女子上角鬥場的情況,所以女角鬥士這樣的名號一經傳揚就引起軒然大波,人們不由猜測是否真的存在過女角鬥士。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確實有過女角鬥士出現的痕跡,首先是古典作家對女角鬥士的記載,雖然相關文獻並不是很多,但僅有幾篇也足以說明其存在過。
「尼祿和往常一樣舉辦角鬥士表演,現場有很多女貴族和元老都參與了這場表演。他還邀請了維斯塔貞女來參觀……。」
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角鬥士深受大家歡迎,後來女人們也想嘗試在競技場上的感覺,於是女角鬥士出現了。
其實不僅是角鬥士這一個角色有了女性的加入,一些正規的體育賽事剛開始也全都被男性包攬,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讓女人們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在體育賽事方面女子也有了參與的權力。在這樣的體育賽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籃球、體操、足球,甚至拳擊、散打等完全適合男子的力量型體育賽事。
在尤維納利斯的記載中,我們隱約看到女角鬥士的身影:
"但誰見過有女人,躲在護身鐵盾後,謹遵角鬥之規則,頻頻劍擊練習樁。"
當然,除了這樣零零散散的文獻記錄,最讓人信服的就是考古學家的發現了。在大量銘文的研究中,結合現當代的研究證明材料,最終可以得出女角鬥士確實在古羅馬時代存在過一段時間,她們角鬥內容豐富,在吸引觀眾方面絲毫不遜色於男角鬥士。人們出於好奇去觀看她們的表演,助長了女角鬥士的發展。
隨著女角鬥士的增多,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角鬥表演,當然,女角鬥士出場也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的,雖然在社會認可之後女角鬥士的生存環境更加輕鬆了,但畢竟是在少數。有一個來自奧斯提亞的自稱是羅馬建國以來第一個舉辦女角鬥士表演比賽的人,他的論述也為女角鬥士的存在增添了幾分真實。
魯西安納·雅克貝利在研究時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如果一次角鬥表演有40位角鬥士參與,那麼在記錄的時候並不是寫下40,而是35+5,這不由讓人懷疑。更有前文中提到的尤維納利斯說:
"那充滿對女角鬥士的極端輕蔑之情的作品……仍無法掩飾女角鬥士在當時羅馬社會盛行這一事實。"
在薩瑟克的羅馬墓地曾經發現一座女角鬥士的墳墓,這裡除了一個女人的骨骼之外還有一些陶瓷燈和動物遺蹟。其中幾座燈上有安努畢斯神的畫像。
在羅馬的古書中,安努畢斯神常常和角鬥士的屍體聯繫在一起,因為搬走這些屍體的是墨丘利。相同的情況還發生在位於龐培的角鬥士住所中,那裡十八具骨骼中有一具是女人的。
女角鬥士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出現的?
女角鬥士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正巧角鬥士娛樂也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嚴令禁止下慢慢衰落,所以女角鬥士存在時間更為短暫,有學者指出,早在尼祿統治之前就有女角鬥士的出現了。因為尼祿在位沒多久舉辦的幾次角鬥士比賽中有女性的加入。
325年,角鬥士比賽被君士坦丁大帝一棒打死,一直蔓延到5世紀末才基本結束,在羅馬帝國風靡的角鬥士運動就此沒了聲音。
其實在羅馬帝國的其他地區、尤其是在海外,角鬥活動(鬥獸)還一直存在著。競技體育的魅力不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反對而徹底消失,只是後來發展得越來越差。
尼祿統治時期,66年為了紀念亞美尼亞國王而開展了角鬥士比賽,這場比賽在波佐利舉辦,場中有衣索比亞婦女加入。女角鬥士確切出現的時間無人知曉,但至少知道在尼祿統治前就出現了。
200年,皇帝禁止婦女參加角鬥比賽,就這樣,風風火火的女角鬥士之路結束了。皇帝認為,小女子之間的角鬥是對大丈夫的侮辱,徹底終結了女角鬥士的發展。
這些女角鬥士都是怎麼出現的呢?
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她們是供人尋歡作樂的奴隸,主人逼迫她們在競技場上廝殺,以此尋得一絲樂趣。這樣的猜測不無道理,角鬥活動剛開始的時候,那些男角鬥士大多是戰俘或者出身比較卑賤的人,他們互相廝殺貴族們看到就會高興、興奮。只是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不滿足於坐著看,一些貴族抗拒不了角鬥帶來的快感,紛紛穿上戎裝親自上場。
就這樣,原本作為比賽鬥爭的充滿血腥的角鬥場逐漸變成滿足人們生活消遣的遊樂園,角鬥表演成為一項全民性的活動。
在女角鬥士出現的短暫時間裡,女角鬥士的表演還不到十次,那些貴族婦女有的願意親自上場,而有的則出錢購買女角鬥士讓她們代替自己。古羅馬婦女雖然在政治上的地位不高,無權管理政治,但是她們也有自己的地位。
古羅馬男人不輕視婦女,他們甚至覺得婦女身上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她們和男人一樣學習、寫詩、唱歌、跳舞,那些男人願意與女人商討事務,能夠給男人出謀劃策的女人反而非常受尊敬。
古羅馬婦女的獨立程度在古代各個國家中是數一數二的,父親去世之後女子也有權利繼承和管理財產,在公眾場合露面,與男人同食等現象更是普遍。
古羅馬人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嘗試放棄婚姻關係,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出現幾個女角鬥士也不足為奇。女性地位不低的古羅馬人對於女角鬥士的包容度自然也很高。
女角鬥士的出現不僅是女性地位的象徵,更加說明古羅馬社會風氣較好,這對研究古羅馬社會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任何一個古代國家,女子拋頭露面的都是少數,不管是身為奴隸被迫上的競技場,還是身份顯赫自願成為女角鬥士,這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女性特點。
古羅馬人豪邁奔放不拘小節,在那個性別歧視淡化的國度女人擁有較好的社會生活,角鬥活動不再只是男人們的專場。競技體育在古希臘羅馬一直都備受關注,這麼說來女角鬥士的出現與競技體育中女性的加入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一幅浮雕作品中,兩位武裝起來的女角鬥士出現在大家眼前,這座石刻像放在大英博物館裡,供人們觀賞著,這兩位女角鬥士分別是阿奇麗婭和亞馬遜。在研究者的論述中也能為此證明:
"有個羅馬人在遺囑中交代,他擁有的女人當中最美麗的一個必須與人決鬥。"
女角鬥士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上角鬥場,雖然她們主要的目的只是給那些已經看膩煩了的觀眾加一些新鮮,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的訓練簡單。要想在競技場上取得讓人們高興的成績,就一定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一點不管男人女人都一樣。老加圖曾經說過:
"所有別處的男人,皆統治女人;只有我們羅馬人例外,羅馬男人統治著全世界所有男人,卻又被我們的女人所統治。"
綜上,女性出現在角鬥場並非憑空想像,她們的出現恰好和古羅馬婦女地位相呼應,女性雷厲風行、地位高,她們能夠勇敢地走進殺氣騰騰的競技場,像男人一樣成為真正的角鬥士,應該為她們懂得個性解放、擁有勇於鬥爭的精神而讚嘆。
參考文獻:
《論古羅馬女角鬥士》
《西方婦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