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鬥娛樂一般都是男角鬥士,女角鬥士為何能出現在古羅馬競技場?

2021-01-20 華太師

古羅馬的休閒生活中要數角鬥娛樂最受歡迎,一般角鬥娛樂都是男角鬥士,很少會出現女性的身影,但是隨著古羅馬角鬥文化的發展,女角鬥士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眼前。

在競技場上,女角鬥士身著華麗,她們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頻繁出現,據古羅馬人記載,這樣的女角鬥士大多是被逼無奈的奴隸,也會有身份顯赫的貴族婦女上陣。

在競技場上出現女角鬥士這還有賴於當時比較輕鬆的社會環境,如此新奇的現象在當時古羅馬社會風靡一時。

考古證明確實有女角鬥士的存在,她們的身份各有不同,但是難以分辨其參與角鬥娛樂的目的

最早盛行角鬥娛樂活動的並不是古羅馬人,而是伊達拉裡亞人,在公元264年,執行官佩拉的兩個兒子在其葬禮上開展角鬥士之戰,這場角鬥一共有6名角鬥士參加,這就是古羅馬人經常提到的,首次角鬥士比賽。

羅馬帝國強盛時這樣的比賽已經慢慢變成娛樂活動,供人們消遣。但絕對沒有出現過女子上角鬥場的情況,所以女角鬥士這樣的名號一經傳揚就引起軒然大波,人們不由猜測是否真的存在過女角鬥士。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確實有過女角鬥士出現的痕跡,首先是古典作家對女角鬥士的記載,雖然相關文獻並不是很多,但僅有幾篇也足以說明其存在過。

「尼祿和往常一樣舉辦角鬥士表演,現場有很多女貴族和元老都參與了這場表演。他還邀請了維斯塔貞女來參觀……。」

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角鬥士深受大家歡迎,後來女人們也想嘗試在競技場上的感覺,於是女角鬥士出現了。

其實不僅是角鬥士這一個角色有了女性的加入,一些正規的體育賽事剛開始也全都被男性包攬,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讓女人們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在體育賽事方面女子也有了參與的權力。在這樣的體育賽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籃球、體操、足球,甚至拳擊、散打等完全適合男子的力量型體育賽事。

在尤維納利斯的記載中,我們隱約看到女角鬥士的身影:

"但誰見過有女人,躲在護身鐵盾後,謹遵角鬥之規則,頻頻劍擊練習樁。"

當然,除了這樣零零散散的文獻記錄,最讓人信服的就是考古學家的發現了。在大量銘文的研究中,結合現當代的研究證明材料,最終可以得出女角鬥士確實在古羅馬時代存在過一段時間,她們角鬥內容豐富,在吸引觀眾方面絲毫不遜色於男角鬥士。人們出於好奇去觀看她們的表演,助長了女角鬥士的發展。

隨著女角鬥士的增多,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角鬥表演,當然,女角鬥士出場也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的,雖然在社會認可之後女角鬥士的生存環境更加輕鬆了,但畢竟是在少數。有一個來自奧斯提亞的自稱是羅馬建國以來第一個舉辦女角鬥士表演比賽的人,他的論述也為女角鬥士的存在增添了幾分真實。

魯西安納·雅克貝利在研究時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如果一次角鬥表演有40位角鬥士參與,那麼在記錄的時候並不是寫下40,而是35+5,這不由讓人懷疑。更有前文中提到的尤維納利斯說:

"那充滿對女角鬥士的極端輕蔑之情的作品……仍無法掩飾女角鬥士在當時羅馬社會盛行這一事實。"

在薩瑟克的羅馬墓地曾經發現一座女角鬥士的墳墓,這裡除了一個女人的骨骼之外還有一些陶瓷燈和動物遺蹟。其中幾座燈上有安努畢斯神的畫像。

在羅馬的古書中,安努畢斯神常常和角鬥士的屍體聯繫在一起,因為搬走這些屍體的是墨丘利。相同的情況還發生在位於龐培的角鬥士住所中,那裡十八具骨骼中有一具是女人的。

女角鬥士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出現的?

女角鬥士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正巧角鬥士娛樂也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嚴令禁止下慢慢衰落,所以女角鬥士存在時間更為短暫,有學者指出,早在尼祿統治之前就有女角鬥士的出現了。因為尼祿在位沒多久舉辦的幾次角鬥士比賽中有女性的加入。

325年,角鬥士比賽被君士坦丁大帝一棒打死,一直蔓延到5世紀末才基本結束,在羅馬帝國風靡的角鬥士運動就此沒了聲音。

其實在羅馬帝國的其他地區、尤其是在海外,角鬥活動(鬥獸)還一直存在著。競技體育的魅力不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反對而徹底消失,只是後來發展得越來越差。

尼祿統治時期,66年為了紀念亞美尼亞國王而開展了角鬥士比賽,這場比賽在波佐利舉辦,場中有衣索比亞婦女加入。女角鬥士確切出現的時間無人知曉,但至少知道在尼祿統治前就出現了。

200年,皇帝禁止婦女參加角鬥比賽,就這樣,風風火火的女角鬥士之路結束了。皇帝認為,小女子之間的角鬥是對大丈夫的侮辱,徹底終結了女角鬥士的發展。

這些女角鬥士都是怎麼出現的呢?

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她們是供人尋歡作樂的奴隸,主人逼迫她們在競技場上廝殺,以此尋得一絲樂趣。這樣的猜測不無道理,角鬥活動剛開始的時候,那些男角鬥士大多是戰俘或者出身比較卑賤的人,他們互相廝殺貴族們看到就會高興、興奮。只是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不滿足於坐著看,一些貴族抗拒不了角鬥帶來的快感,紛紛穿上戎裝親自上場。

就這樣,原本作為比賽鬥爭的充滿血腥的角鬥場逐漸變成滿足人們生活消遣的遊樂園,角鬥表演成為一項全民性的活動。

在女角鬥士出現的短暫時間裡,女角鬥士的表演還不到十次,那些貴族婦女有的願意親自上場,而有的則出錢購買女角鬥士讓她們代替自己。古羅馬婦女雖然在政治上的地位不高,無權管理政治,但是她們也有自己的地位。

古羅馬男人不輕視婦女,他們甚至覺得婦女身上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她們和男人一樣學習、寫詩、唱歌、跳舞,那些男人願意與女人商討事務,能夠給男人出謀劃策的女人反而非常受尊敬。

古羅馬婦女的獨立程度在古代各個國家中是數一數二的,父親去世之後女子也有權利繼承和管理財產,在公眾場合露面,與男人同食等現象更是普遍。

古羅馬人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嘗試放棄婚姻關係,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出現幾個女角鬥士也不足為奇。女性地位不低的古羅馬人對於女角鬥士的包容度自然也很高。

女角鬥士的出現不僅是女性地位的象徵,更加說明古羅馬社會風氣較好,這對研究古羅馬社會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任何一個古代國家,女子拋頭露面的都是少數,不管是身為奴隸被迫上的競技場,還是身份顯赫自願成為女角鬥士,這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女性特點。

古羅馬人豪邁奔放不拘小節,在那個性別歧視淡化的國度女人擁有較好的社會生活,角鬥活動不再只是男人們的專場。競技體育在古希臘羅馬一直都備受關注,這麼說來女角鬥士的出現與競技體育中女性的加入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一幅浮雕作品中,兩位武裝起來的女角鬥士出現在大家眼前,這座石刻像放在大英博物館裡,供人們觀賞著,這兩位女角鬥士分別是阿奇麗婭和亞馬遜。在研究者的論述中也能為此證明:

"有個羅馬人在遺囑中交代,他擁有的女人當中最美麗的一個必須與人決鬥。"

女角鬥士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上角鬥場,雖然她們主要的目的只是給那些已經看膩煩了的觀眾加一些新鮮,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的訓練簡單。要想在競技場上取得讓人們高興的成績,就一定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一點不管男人女人都一樣。老加圖曾經說過:

"所有別處的男人,皆統治女人;只有我們羅馬人例外,羅馬男人統治著全世界所有男人,卻又被我們的女人所統治。"

綜上,女性出現在角鬥場並非憑空想像,她們的出現恰好和古羅馬婦女地位相呼應,女性雷厲風行、地位高,她們能夠勇敢地走進殺氣騰騰的競技場,像男人一樣成為真正的角鬥士,應該為她們懂得個性解放、擁有勇於鬥爭的精神而讚嘆。

參考文獻:

《論古羅馬女角鬥士》

《西方婦女史》

相關焦點

  • 血腥的娛樂:淺談古羅馬的角鬥士文化
    在古羅馬文化中,角鬥士文化是其主要組成部分。其內容豐富,特點鮮明,滲透到古羅馬生活的各個角落,從奴隸到皇帝,人們都十分熱衷於這種血腥的競技活動。以下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古羅馬的角鬥士文化。女角鬥士出現在角鬥場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資料所證明。尼祿、圖密善等皇帝就喜歡觀看婦女戰死在角鬥場中。女角鬥士阿吉利亞和亞馬遜的感人故事被許多文學著作反覆引用。基督徒的命運在羅馬時期十分悲慘。羅馬帝國時代,基督徒遭到了羅馬皇帝的大肆迫害,大量的基督徒像耶穌基督一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 世界三大古羅馬競技場說,角鬥士不會和野獸搏鬥,我們被誤導了
    羅馬人在突尼西亞修建了無數古城、競技場、神殿、露天劇場……在之前的內容中我寫到過突尼西亞古國迦太基與古羅馬的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6年,古羅馬攻破了迦太基城,古迦太基自此滅亡。而這座鬥獸場的建立年份很多資料都寫著公元前三世紀初期,也就是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就開始建造了。
  • 古羅馬競技場是如何舉辦海戰角鬥的
    這些規模巨大、耗資無數的海戰角鬥,是在灌滿水的競技場裡進行的。被定罪的犯人和戰俘,就像我們傳統認識的角鬥士一樣打鬥搏殺,以此娛樂觀眾。「演出」需要周密的計劃和執行,因此只有得到皇帝批准下才能執行。海戰角鬥,甚至比我們以前所熟悉的競技場角鬥士更為血腥:傳統的陸地角鬥,雖然也有團隊作戰,但廝殺的雙方規模較小,而且最後並不一定以死作為結束。並且,對於角鬥的團隊對戰,角鬥海戰的團隊對抗出現得更早。
  • 專家還原古羅馬競技場真實角鬥 對抗其實很紳士
    第1頁:專家還原古羅馬競技場真實角鬥第2頁:對抗其實很紳士第3頁:角鬥士因裝備不同分成很多種第4頁:是「不流血勝出」的藝術>第5頁:專家還原古羅馬競技場的真實角鬥    在好萊塢電影中,古羅馬競技場上血腥殘忍的角鬥場面似乎告訴人們,角鬥士沒有任何規則,如果說有規則,那麼只有一條,拼命殺死對方,為下一場角鬥贏得生存的機會。
  • 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女角鬥士命運有多悲慘?
    許多人對「角鬥士」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古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奴隸起義英雄斯巴達克就出身於角鬥士,他組織了200多個不甘受壓迫的角鬥士發動起義,隊伍一度發展到十多萬人。雖然這次起義失敗了,但是角鬥士出身的斯巴達克在起義中所表現出的鬥爭精神和軍事才能贏得了後人長久的讚嘆。
  • 古羅馬:我們的血腥遊戲——角鬥士比賽
    熟悉古羅馬社會的朋友對角鬥士這個名詞肯定不會陌生,也許是由於羅馬人太尚武嗜殺了,連他們的娛樂活動都充滿了血腥味。古最具特色的娛樂活動當數角鬥士的角鬥賽,這可是一項地地道道的「血服運動」。因為進行「比賽」的角鬥士,實際上是在進行一場真刀真槍的生死搏鬥角鬥結束時,只要觀眾高喊「米特」,比賽的組織者就會做出一個拇指朝下的手勢,在看到這個手勢後,得勝者就會毫不疑地將鬥敗者殺死:如果觀眾高喊「伊烏古拉」,組織者則會做出一個拇指朝上手勢,失敗者便可僥倖得以生存羅馬人就是從這種血淋淋的殘殺中獲得快感。
  • 從史詩大作《角鬥士》看古羅馬的真實歷史
    但是這當然引起了當時皇帝的兒子康茂德的嫉恨,從而在帝國引發一場內亂,導致馬克西姆斯淪為奴隸,不得不淪為在競技場中與其他奴隸廝殺的角鬥士。這段時間裡政治清明,羅馬帝國的國力達到極盛,而且更為難得的是,這五位帝王都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彼此之間權力的交接還十分平穩,堪稱奇蹟。「五賢王」之中的最後一位就是電影《角鬥士》中出現的那位老皇帝:馬可·奧勒留。
  • 古羅馬角鬥表演,是如何從死者墳墓的附近走向了「大競技場」
    一、最初,羅馬還沒有為角鬥表演專門建造的固定建築物公元前264年,朱尼斯·布魯圖斯的兒子們所舉辦的第一次角鬥表演就是在葬禮附近的牛市的空地上進行的。後來,角鬥演變為奴隸主貴族私人娛樂形式,角鬥有時在奴隸主貴族的院子裡進行,有時在廣場上進行。
  • 古羅馬女角鬥士的命運好悲慘的,慘到慘不忍睹
    「角鬥士」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了,學歷史,看影視劇都知道了這個名字,古羅馬也不陌生了,因為他是大帝國,是文明古國.角鬥士不僅有囚犯與奴隸,也包括王宮貴族了.角鬥士不是男人的專利,也有女角鬥士,但她們不是來自於王宮與貴族,而是來源於俘虜,還有一些是平民家中的女孩子,王宮,貴族家的女孩子不用為化妝品發愁了,而平民家的孩子活著都是愁,因此不得不挺而走險,做了角鬥士.
  • 這些古羅馬競技場2000多年後仍可使用
    兩千年前,強大的羅馬帝國統治歐洲的大部分,他們建造了大型娛樂場所,稱為圓形劇場或者是競技場。其中有許多直到今天也在使用,歷經2000多年仍在使用狀態,真是奇蹟!維羅納競技場,建於公元1世紀,位於義大利維羅納的布拉廣場,競技場有64個入口,可容納3萬人,現在被用來舉辦音樂會、演唱會等文藝表演。普拉競技場,位於克羅埃西亞的普拉,建於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之間,它是世界上六大最大的羅馬競技場之一。它132米,寬105米,可容納23000名觀眾,現在多用來承辦音樂節、演唱會和電影節等活動。
  • 來到古羅馬競技場《角鬥士X》明年登陸多平臺
    Starcaster Games近日宣布,他們將會在明年推出一款競技戰鬥遊戲《角鬥士X》,這款遊戲脫胎於PSP遊戲《角鬥士》。本作是一款競技格鬥遊戲,玩家在遊戲中,將會操控不同的角鬥士進行戰鬥。遊戲中玩家可以使用盾牌保護自己,也可以使用劍、鐵爪、和拳腳功夫來進行戰鬥。
  • 「設計競賽」羅馬競技場將全球徵集修建設計方案
    關注「設計軸」建築/規劃/景觀設計 | 資源 | 靈感 | 競賽資訊002 | 正文以下文章來源於設計快訊義大利羅馬最知名景點之一的 Colosseum 羅馬競技場即將進行徹底修建,將一部分的結構恢復成為其最初被建造時的模樣
  • 古羅馬角鬥士的起源,角鬥士也有女性參加,與野獸廝殺的鬥獸士
    如果成為角鬥士,反而是一種轉機。但是囚犯們想要成為角鬥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要經過艱苦而殘酷的選拔,才能成為一名角鬥士,其實大多數人都活不過這個選拔的階段,能逆天改命的屈指可數,而戰俘和死囚都一樣,古羅馬人同樣認為這是一種慷慨,這是他們給戰俘一個求生的機會,實際上也的確如此。
  • 角鬥士具體是個什麼情況
    這裡曾是古羅馬時期皇帝、王公、貴族觀看角鬥士與猛獸搏鬥的地方。除了鬥獸外,還可以舉行各類競技比賽、歌舞和閱兵。 一區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第二層為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則為一般平民席,可容納觀眾5萬多人。 鬥獸場工程竣工時,統治者組織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持續了100天,直到這5000頭猛獸和3000人同歸於盡。 這種盛況也只出現過這一次。
  • 古羅馬競技文化特性研究-評《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
    二、古羅馬競技文化主要類型1、角鬥競技角鬥競技又可稱之為格鬥比賽,其主要是將拳擊、摔跤有效整合的一種競技項目。角鬥競技中的主角為角鬥士,其大多為古羅馬專門從事劍術鬥爭的奴隸,通過劍術訓練後在公開場合彼此搏鬥,或者與野獸搏鬥,供古羅馬奴隸主娛樂觀看[2]。
  • 古羅馬競技場,是文明,還是血腥
    競技場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圍牆高約57米,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當時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古羅馬文明通常指從公元前10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經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 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鬥獸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當時的奴隸角鬥非常殘忍,當然也有專門為了賺錢而前往的專業角鬥士,時至今日,這種角鬥士已經成為世襲職業,只有他們才能夠在競技場裡表演,而且與他們合影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 一個悲情英雄的讚歌——評電影《角鬥士》
    這個鏡頭的出現,非常好的將觀眾的心理需求與主人公進行契合,為即將到來的慘烈戰爭進行強烈的對比。這一點上來說,導演斯科特絕對是個心理學高手,也是一個極善於揭示人物命運的藝術大師。這種宮廷權位之爭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大同小異,電影卻獨闢蹊徑地將渴望戰後回歸家園的馬克西姆斯放入皇位繼承爭奪的漩渦,成為一個犧牲品。他在旦夕間便由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淪為奴隸,需要在殘酷的角鬥中贏得生存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看上去是那麼渺茫。
  • 海戰表演:古羅馬競技場最受歡迎的表演節目之一
    自公元 80 年,這些聲音常在古羅馬競技場迴蕩。每年裡有幾百天,會有超過五萬羅馬居民及羅馬帝國全國各地的遊客坐滿整個四層競技場,來觀看角鬥士決鬥,動物,以及環競技場的戰車大賽。而最後壓軸節目是將水注入競技場盆地,淹沒整個舞臺,為所有人帶來最壯觀的景象:海戰表演。
  • 是徵服的烙印,是血腥的狂歡——2000年前古羅馬競技文化的詮釋
    整個競技場共可容納9萬人,但卻一直井井有條,很少出現擁擠踩踏事故,這都得益於其嚴謹規範的建築布局。公元248年,為慶祝古羅馬建國1000周年,曾在這個舞臺上引水成湖,模擬海戰的場景。二、豐富多彩的競技節目:角鬥、賽車、鬥獸、海戰這麼大的一個競技場,在兩千年前的古羅馬時期都用來進行哪些表演項目呢?說起競技場的表演內容,可謂精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