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是如何成為俄國港口的?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今天我們講講

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故事

文字:焦叔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符拉迪沃斯託克市,意為「東方統治者」、「徵服東方」,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位於中朝俄交界之處。在臺灣海參崴是正式名稱,而在中國地圖上這個城市的正式標註則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是對俄文名字的音譯。

如今,海參崴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總人口約60萬。

俄羅斯的一些重要港口

海參葳港是三面臨海的優良天然港灣,貨物吞吐量居全俄之首,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海參崴一年中有4個月是結冰期,但藉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戰略意義不可小瞧。

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港

遠東出海口

濱海邊疆區缺少內地的經濟支持,當地就業難度高於莫斯科等歐洲部分,從蘇聯解體後,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當地人口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人回到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俄羅斯燈光圖

濱海邊疆區的人口變化,單位:千人

從中俄邊界貿易的結構就能看出來靠出口各類自然資源的俄羅斯遠東在經濟上對於中國東北的依附性非常強(但據說在超市多數商品為日韓生產),使俄羅斯擔心中國通過商人與農民改變遠東地區人口比例。

中國對俄羅斯進口

這街景不錯

有一條重要的國際物流通道是哈爾濱經綏芬河進入俄羅斯的遠東港口海參崴港、納霍德卡港、東方港,再出海到日本、韓國,也可以到達美國的西海岸,這是一條跨境的俄羅斯海鐵聯運通道。

黑龍江如何才能出海?

近年黑龍江省持續推進滿州裡,哈爾濱,綏芬河至歐州國際跨境俄羅斯物流大通道的打造,希望通過邊貿大物流特殊性,依託濱洲和濱綏兩條鐵路物流主幹線,利用歐亞大陸橋的對俄貿易物流兩條主通道,謀劃鐵海聯運和鐵運陸路通道互補,這樣運距成本都可以大幅降低。

2015年為了緩解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影響,普京已批准開放海參葳為自由港。該港將起到東北亞三國物流樞紐作用,對正在申報自貿區的吉林琿春等地經濟有輻射帶動。海參葳自由港的設立將提升俄羅斯和亞洲國家質檢的物流和交通互聯。

俄國獨自開發遠東頗為困難,

需要中國人出人出錢

雖然西伯利亞鐵路——中國東北——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這條大通道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然而其前提卻是東北缺少在日本海的出海口(而俄國有),至於出海口的喪失,便是近代歷史上的故事了。

近代東北亞

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和沙俄籤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所在地區屬清朝。清朝中後期國勢日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籤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

1860年俄國又逼迫清政府籤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

璦琿條約與北京條約

在海參崴俄羅斯人的觀念裡,清朝放棄了這片地方,海參崴屬於地理大發現所得,如果不是俄羅斯,海參崴以及東北地區將被日本佔領,俄羅斯官方教科書也是如此記載。

沙俄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記錄到:「這群中國人主要是流放的犯人或亡命至此。他們以撈海帶、海參,採集人參,打獵和淘金為生」。俄學者認為烏蘇里江以東並不處於中國行政的有效管轄下。

在我眼中,整個亞洲都是無主之地

直到穆拉維約夫帶領俄軍入境時,清朝才派人繪製這裡的地圖。普熱瓦爾斯基的話反映了清廷對「龍興之地」封禁的背景。

1840年清朝全國人口已達4億,但此時東北每平方公裡平均不達2人。1869年沙俄官方統計在烏蘇里江以東有1797名中國男性和210名中國女性(1860年清廷聽取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正式放墾)。1897年《俄羅斯消息報》的記者記載:「我在烏蘇里江以東待了3年,只見過3個中國女人,他們是逃亡到這裡的蠻子偷偷帶過來的」。

曾經西方人眼中的遼闊的清帝國

清政府用封禁政策欲保住白山黑水不讓開發,然而卻造成東北人煙稀少,險些東北全失。面對來勢洶洶的日俄列強,清朝頗為被動,尤其甲午戰敗之後,大有日俄瓜分東北的趨勢,兩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生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割讓南庫頁島,並失去了太平洋唯一的不凍港——旅順。

日俄對中國東北的爭奪

沙俄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社會主義革命,國內一片混亂,列強在戰後企圖幹涉和瓦解俄羅斯,這似乎也是中國收復失地的一個機會,雖然此時在遠東幹涉的主力乃是日本。

1919年11月24日北洋政府在24日發表出兵西伯利亞宣言。至10月26日,先後共有6批2000多名官兵,乘火車經哈爾濱赴海參崴,參加對蘇俄幹涉。

只不過當時中國軍隊在西伯利亞的作用,接近於現在的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蘇維埃政權成立之時,蘇俄在遠東的勢力收縮,1920年成立了遠東共和國,目的是在蘇俄和被日本佔領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等地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地帶。

中華民國也曾收復外蒙古出兵俄羅斯。。

遠東共和國。。

蘇聯短期放出來的緩衝區

日本參與外國聯軍並支持白軍對蘇俄的武裝幹涉,佔領了蘇俄遠東地區大片領土(日本以保護僑民為名於1918年4月5日出兵佔領海參葳),之後被紅軍驅逐出境。

1921年和1924年,唐努烏梁海和外蒙古脫離中國,蘇聯逐漸實際控制了這兩個地區。1922年11月5日,日本從海參崴撤退後,遠東共和國合併到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 聯邦 共和國。

1922 年10 月,蘇維埃政權在海參崴控制住局面後,蘇俄當局對中國人聚居的地方一次次進行搜查。從1930 年代起,隨著「滿洲國」的建立,海參崴的中國人被蘇聯控制得更加嚴密。

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籤署《蘇日中立條約》

1937 年,蘇聯開始了大清洗運動,中國人也受到波及。海參崴地方當局以中國人為日本人當間諜並潛伏下來的罪名為由,對海參崴的中國人進行大規模驅逐。

於是,到1938 年底,10萬左右的中國人從海參崴遷徙。而整個遠東30多萬人就從歷史上消失了。現在在哈薩克能遇見大量當年從遠東地區被迫遷移的朝鮮族人。

蘇聯的民族政策真的可怕

屠華事件窺見

1937年時任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濱海邊疆局局長的季明特曼(М.Диментман)和時任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濱海邊疆局三處(亦稱中國處)處長的邊防軍上尉約瑟夫·利霍德澤耶夫斯基(ИосифЛиходзеевский),兩人領導了那年秋天濱海邊疆區鎮壓中國人的「中國行動」。

在偉大領袖的領導之下。。

在1937年12月29日夜、1938年2月22日和3月29日夜的三次行動中,分別有853名、2005名和3082名中國人被抓,總共為5940人。

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俄語以至於嚴刑拷打致死100多人無法得到口供。於是靠刑訊逼供迫使懂俄語的人招認自己是「日本間諜」,再讓這個人代替其他中國人「招認」。於是先列了一個750人的「間諜」名單,上報給哈巴羅夫斯克的「三人小組」。「三堂會審」的結論是一律槍決。無辜的冤魂為局長和處長鋪平了仕途。

蘇聯1926與1939年兩次人口統計中,

華人數量嚴重下降,

原因是?

為籌辦2012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俄羅斯在海參崴鋪設聯邦道路,修建這條道路的工人們於2009年10月在該地塊發現了掩埋大量遺骸的地方,估計埋在這裡的是政治大清洗的犧牲者。

修建這個路段的工作暫時中斷。志願者在挖掘政治大清洗犧牲者屍骨過程中發現了中國人的遺骸,初步推斷這些中國人是在1937年清洗治安混亂街區過程中被殺的。

2010年5月27日,位於海參威(舊)城堡的6號區的原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特別刑場的現場挖掘工作正式開始, 6月10日全部完成。

現場共發掘出約480人的遺體,他們全部是被槍殺,其中包括2名兒童。很多人是全家被抓,衣著良好並攜有少量私人物品,他們被從家中帶到刑場,被迫背對著挖掘坑穴。然後跪在坑邊,低下了頭,行刑隊也迅速「完成作業」。

令人聞風喪膽的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契卡)

有一部電影,可以看下:

契卡 Чекист (1992)

故國山河壯

群情盡望春

如今海參崴已經很少在新聞中被提到,年輕人中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這個名字。最近海參崴被新聞報導是因為與金正男遇刺案相關的4名朝鮮籍嫌疑犯,經過俄羅斯的海參崴,回到平壤。

國際化逃跑路線

寫到這裡作者想起很早之前有俄羅斯記者採訪一位到海參崴的中國遊客,遊客說「等我們有一天強大了會收復這裡的」。而2008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在黑瞎子島舉行了「中俄界碑揭牌儀式」,標誌著中俄長達四千三百多公裡的邊界線全部確定。

相關焦點

  • 曾是我國領土的海參崴,被俄國佔據封鎖四十年!如今現狀如何?
    曾是我國領土的海參崴,被俄國佔據封鎖四十年!如今現狀如何?大家好啊,我是野哥,今天野哥帶大家來看看海參崴被搶走後的發展吧?在餘秋雨的《垂釣》一書裡,關於海參崴有一句描寫「海參崴的海與別處不同,深灰的迷濛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
  • 160年前是中國的海參崴 今天是鄰居俄國的符拉迪沃斯託克
    翻查歷史,海參崴等中國故土,今天已成俄國領土的此一歷史事實,乃出自 1860 年英法聯軍之役籤訂的「北京條約」。當年英國憑此條約取得九龍半島,未有實際參與戰爭,一直「居中斡旋」的俄國,更在遠東地區獲得大片領土。
  • 西伯利亞出兵—海參崴港口
    這是一組海參崴海港口的鳥瞰照片。原圖為三張幅面過長,截成3:2:2七張。來源於1918年12月出版的《西伯利亞事變寫真帖》。應該是攝影於同年日軍海參崴登陸後8月。這本影集是聯合軍總司令獻給日本天皇製作,後複製出版。獻影集當然是為了獲取天皇對這場戰爭的支持。
  • 東方最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海參崴是怎樣流落到俄國手裡的
    不過有一點比較有意思,俄國並沒有參與這場戰爭,但是在這場戰爭之後卻獲得了尤為龐大的利益,俄國獲得的領土是40萬平方公裡,中國外東北的土地都被割讓,其中也包括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經濟要地海參崴。趁火打劫還是仗義相助?
  • 曾屬我國的海參崴,是如何成為俄羅斯重要港口的?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海岸線約3.38萬公裡,可俄羅斯的大型港口卻不多。能數得上來的,也就是大西洋芬蘭灣的聖彼得堡,波羅的海的加裡寧格勒,黑海的新羅西斯克(不包括克裡米亞),北冰洋的摩爾曼斯克,太平洋日本海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
  • 天然良港:海參崴之殤
    在得到海參崴後,俄國顯然也把海參崴看作遠東地區的重中之重,很快便把太平洋艦隊遷移至此,還作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站。海參崴也迅速成為俄國在遠東的中心,最重要的城市。現如今,海參崴依舊光彩迷人,但在時間的洗滌下,早已沒有了東方痕跡。那麼,海參崴的丟失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損失呢?
  • 東北歷史:東北曾經的黃金口岸海參崴,如何被割走的?
    在東北,很多人去過海參崴旅遊。 在那裡,很多人都會想到,這裡曾經是中國的領土,東北的黃金海岸。 那麼,海參崴是如何離開祖國懷抱的呢?
  • 海參崴的丟失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損失?
    海參崴也迅速成為俄國在遠東的中心,最重要的城市。現如今,海參崴依舊光彩迷人,但在時間的洗滌下,早已沒有了東方痕跡。一、地理上:優良的港口由於緯度的原因,俄國在歷史上一直缺乏優良港口,也一直對優良港口有種特別的渴望。
  • 原屬於大清吉林將軍的海參崴,今日在俄羅斯地位如何?
    海參崴原屬於大清吉林將軍轄區,這裡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受海洋影響,夏季涼爽舒適,海參崴地區西邊和北邊都是陸地,只有東南對著大海,海參崴的主城區就像一個半島,三面臨海,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和不凍港。清朝時闖關東的直魯兩省(河北山東)人把這裡叫做「崴子」,山東人的「跑崴子」指的就是這裡,他們誤認當地盛產海參,故名海參崴。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統治東方」。俄羅斯重要港口由於其是難得的天然深水不凍並良港,併入俄國以後,沙俄對此地極為重視。
  • 俄羅斯教科書,如何說海參崴的?
    沙俄趁機侵略中國土地,海參崴就是這麼丟掉的。如今,海參崴離開中國已經多年,那麼俄國教科書是如何說海參崴的呢? 在這種政策的影響下,導致東北地廣人稀,而離東北更遠的海參崴,中國居民就更少了。因為東北人口稀少,沙皇俄國就趁機侵佔中國土地。當他們發現海參崴的中國人少,就動了歪心思,想把這塊土地整過來。 清朝強盛的時候,寸土不讓。《尼布楚條約》籤訂前,清朝非常清楚沙俄的心思,明確將海參崴屬於中國寫在了條約裡。
  • 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符拉迪沃斯託克,清朝時稱海參崴
    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與中國及朝鮮接壤,這個城市就是——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為海參崴,這是一座「一眼望三國」的美麗而又悠閒的城市。在一百多年前這個港口城市是屬於中國清朝的領土,但是由於清政府於1860年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這個不平等條約後,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了俄羅斯。從那以後,海參崴成為了俄羅斯的領地。現如今,這裡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港口,展示遠東地區獨特魅力和多樣的文化。
  • 中國人是如何建設海參崴的?|地球知識局
    西伯利亞大鐵路對俄國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正是這條漫長的鐵路,連接了這個東西跨度巨大國家的疆土,讓聖彼得堡對遠東疆域的管理成為可能。將就出的驚喜1860年,清政府與俄國籤訂了《清俄北京條約》,蘇裡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從此與大清無關,成為了沙皇屬下的領土。這片廣闊土地上最重要的城市,就是後來被俄國改名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海參崴。
  • 海參崴對俄羅斯來說有多重要?
    至此,海參崴脫離了中國的懷抱。一晃眼,百餘年過去,曾經中國「海邊的小漁村」已經沒有一點中國的痕跡。如今,海參崴已經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海濱城市,面積600平方公裡,人口約100萬人,大部分為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街道上的建築也都是歐式建築。
  • 海參崴,你所不知道的歷史真相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歷史始於1860年,當時俄羅人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軍事港口,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為「統治東方」)。19世紀末,符拉迪沃斯託克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是俄羅斯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
  • 中俄近代史:海參崴如何變成「統治東方市」?看完之後只有沉默
    然而今年,卻因為俄羅斯大使館在市慶這一天,於微博發表一篇文章,讓中國這段「十九世紀的不愉快往事」,成為熱門議題:「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歷史始於 1860 年,當時俄羅斯人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軍事港口,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為統治東方。
  • 海參崴,俄羅斯人口中的「舊金山」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俄國兩次宣布廢除與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1918年,日本人暫時佔領了這座城市,直到1922年撤退。1919年,蘇聯與中國籤署了《蘇俄第一次對華宣言》,宣布廢除了不平等條約。 同年,北洋政府發表了一份出徵西伯利亞宣言,派遣官兵前往海參崴對蘇俄政權進行幹預。 1920年,蘇俄又與中國籤署了《蘇俄第二次對華宣言》。 1920年,「遠東共和國」的成立。
  • 都是領土割讓,為何英國歸還了香港,俄國卻不願意歸還海參崴?
    2,俄國侵佔領土是為了徹底吞併  俄國則不一樣,從14世紀10萬平方公裡的莫斯科公國,到如今的世界第一領土大國,足以看出俄國擴張的野心。  在侵佔海參崴後,俄國的做法也與英國不一樣。    首先,俄國把海參崴所有的華人全部驅逐或屠殺,再讓俄羅斯人移居至此,如今海參崴已經很少有華人的蹤跡。  其次,俄國在海參崴建立多所高校、科研組織,並且把海參崴作為俄國在濱海邊疆區的首府。
  • 曾是中國領土的海參崴,俄國因軍事封鎖40年,現在成為旅遊勝地!
    它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每年的4月到12月左右,這裡都有無數船隻來來往往。除此之外,這裡坐落著包括遠東國立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以及研究所,是名副其實的「人才聚集地」。不僅如此,作為一個海濱城市,這裡也是俄羅斯的軍事要塞,太平洋艦隊的總部就在這裡。 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與軍事實力並存城市,還有另一個名字——海參崴。
  • 曾經的東北良港海參崴究竟有多重要?
    據說當地盛產海參,所以當時的國人就直接將這一地區稱呼為「海參崴」。圖/日本海沿岸港口圖俄國人自17世紀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地區後,就迫切需要在遠東地區尋找一個不凍港,用以成為其擴大西太平洋影響力的橋頭堡。
  • 蘇聯解體時 中國為什麼不趁機收回海參崴?
    海參崴(俄文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徵服東方」),是俄國濱海邊疆區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它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重要,是俄國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1860年以前,海參崴是中國領土,中國對海參崴的統治最早可追溯至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