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一趕早兒,「熱心老大姐」金紅英就匆匆出門,打算為自己的鄰居何秀林精心挑選一份禮物,並在下午親手送給他,雖然民族不同,但是多年來兩人親如一家。作為鄰居節的「常客」,65歲的金紅英已經伴著寧夏吳忠勝利鎮社區鄰居節走過了16個年頭。
9月15日,在寧夏吳忠市勝利鎮永昌社區星河韻城小區文化廣場,勝利鎮2020年「民族團結一家親·共續小康情 」睦鄰文化節暨第十六屆社區鄰居節如約而至,吸引了轄區各族居民群眾前來參加。活動在熱情洋溢的廣場舞中拉開序幕,演員們身著靚麗的服裝,隨著音樂的節拍,以飽滿的激情、瀟灑的舞姿盡情地舞動。現場居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一個個精彩的瞬間,人群中不時傳出陣陣掌聲和喝彩聲。這些來自街坊鄰居自己組建的廣場舞參賽隊中,最大年齡的隊員王桂蘭已經有82歲了。王桂蘭阿姨退休後,組建了新華社區「夕陽紅秧歌隊」,新華社區腰鼓隊、新華社區社火隊等多項文體活動隊伍,在她的帶領下,這支充滿活力的500人員的文體隊先後多次深入軍營、深入敬老院,演出節目,多次受到市、區上的表彰獎勵。她不但帶動社區居民豐富鄰裡生活,而且還多年如一日的結對幫扶著鄰居殘疾人趙金奎一家。洗衣做飯、教書識字、買菜、買糧、買油、買肉……生活起居無所不管,一直被街坊鄰居稱為「最美鄰居」。「鄰居節讓這些老姊妹們能經常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唱唱歌跳跳舞的,心態越活越年輕,我們不服老!」王桂蘭阿姨說道。
舞臺中央的演員們載歌載舞,優美的舞姿舞出盛世歡歌、舞出現場居民的喜悅;一襲旗袍,一把團扇,將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在韻味十足的旗袍秀中溫婉搖曳;一曲《背影》和《愛我中華》將各族群眾勠力同心,共抗疫情的感人背影重新浮現眼前,用最真摯的頌歌向所有抗疫英雄們致敬;舞蹈《我愛你中國》《親吻祖國》和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也在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向祖國深情告白,表達該鎮各族居民群眾對祖國的衷心祝福。舞臺兩側的「家庭才藝秀」琳琅滿目,串珠、剪紙、掐絲沙畫、書畫等等非遺文化作品,讓居民在感受傳統非遺魅力和中華文化的過程中,也讓社區居民在相互交流中增進了感情。現場還開展了「垃圾分一分 小區美十分」積分兌換活動,居民們紛紛將撿拾到的菸頭、空瓶等廢棄物拿來兌換洗潔精、垃圾桶等生活用品。
為了迎接「鄰居節」的到來,「勝利鎮好鄰裡文化藝術團」的唐學萍每天都要到社區去排練。以前很少出門,和街坊鄰居也不熟悉;自從年前參加了勝利鎮社區鄰居節以後,鄰居們經常約著一起出來跳舞,左鄰右舍間有了更多的照應,原本性格內向的她越跳越開朗。「每年到這個時候不「鬧騰」一陣,我們都有點不習慣了。就算以後不住在一起了,也不會斷了鄰裡之間的這份感情!」唐阿姨說道。
今年,為了重塑鄰裡和諧和睦關係,勝利鎮社區鄰居節上還專門設置鄰裡互贈連心卡和禮物的互動環節,100戶居民互贈心意,中國結、盆栽、圍巾等等載滿真情的小禮物讓鄰裡之間的深情厚誼在民族團結、社區和諧穩定的良好氛圍中傳遞。「這連心卡上都寫上了鄰居的電話號碼,別看這一張小小的卡片,哪個老鄰居突然有個頭疼腦熱的,有時候也是張『救命卡』」民生社區居民說。據該鎮負責人介紹,作為老百姓最盼望的節日之一,勝利鎮社區鄰居節已經連續舉辦了16屆。16年來,社區鄰居節不僅搭建了居民溝通的橋梁,拉近了鄰裡之間的距離,也湧現出眾多鄰裡和睦、共建和諧的動人故事,讓德為鄰、與善為鄰、與鄰為助、與鄰為樂在轄區蔚然成風,也讓「民族團結重在交心、以心換心」的理念在勝利鎮生根發芽,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之路。
下一步,該鎮將以2020年「民族團結月」活動為契機,緊扣「悅讀悅生活 書香潤社區」「崇尚運動 分享健康」「民族團結大宣講」等六大主題,開展線上全民閱讀、趣味全民健身、萬人志願服務、鄰裡百家一日遊、民族團結進萬家等系列活動,大力發揚民族團結優良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居民文明素質,彰顯社區文化品牌,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創造全民共享文化活動成果的良好局面。(勝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