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砥礪「海鷹」衛瓊島

2020-12-24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李磊

  特約記者 楊瑞明 

  實習生 鄭智夫

  4月16日的海口,烈日當空,地表溫度已經達40多度。

  訓練場上,被稱為「海鷹突擊隊」的武警海南省總隊一支隊特勤中隊戰士正全副武裝,眼睛與步槍照門、準星、靶心四點一線,全神貫注地瞄準著遠處的人形靶。

  「15秒,步槍、手槍輪換擊發45發彈急速射擊!」一旁的中隊長吳騰飛突然下達命令。

  這是吳騰飛帶領他的中隊在訓練場上的一項日常訓練,這位85後的警官,黑黝黝的臉龐,一米八的個頭,以帶兵「狠、嚴」聞名武警部隊。他帶出的兵中,湧現出多名反恐維穩精英,在各項比武中斬獲多項殊榮。

  挑戰極限

  戰士們一月練壞37把槍

  短短15秒朝目標打出45發子彈,絕大部分命中目標,而這在「海鷹突擊隊」僅僅是剛及格。

  這些經過「吳式訓練法」訓練出來的兵,私底下都叫吳騰飛為「冷血隊長」。

  「每次練據槍瞄準,從不用時間衡量,直到手支撐不住槍自然掉落為止。」「海鷹突擊隊」士官周耀武說道:「據槍前先進行蹲半馬步訓練,一站就是數個小時,吳隊長說根基不穩打槍不準!」

  吳騰飛要求戰士每天要扣扳機訓練3000次以上練擊發,不少人手指離開了槍還下意識地抖動。就連臨睡前的短暫時間,吳騰飛還要求每個兵在床板貼張靶紙,睡前緊盯靶心半小時練注意力。

  可相對於吳騰飛在其他科目訓練時的要求,快速射擊的訓練還頗顯得溫柔。

  夏日炎炎,吳騰飛每天帶著特戰隊員們穿上15公斤重的裝備進行10公裡武裝越野,他稱之為耐熱訓練。

  「全程跑下來感覺整個人都熟了,防彈衣滾燙!」下士雷川說。可這還不算完,到達終點後,一人3發子彈,每跑靶1發加跑1公裡!

  行軍80公裡、3秒隱顯靶、快速射擊……訓練場上,吳騰飛用一個個挑戰極限的課目,錘鍊戰士們越野追擊能力和高強度運動後對目標實施快速捕捉、快速打擊能力。

  長期的高強度訓練,僅僅在頭一個月,「海鷹突擊隊」的戰士們就練壞了37把槍。

  基於實戰

  戰場上才能多勝算

  「但是靶場不是戰場,不樹立實戰化理念,所有訓練出的本領都是假把式!」說起訓練與實戰的區別,吳騰飛回憶起一場他親身經歷的戰鬥:

  2014年12月,一夥公安部A級通緝犯企圖從三亞偷渡出境。接到命令,正在東線高速公路上行軍的吳騰飛命令立刻調轉車頭,奉命抓捕。

  該團夥行蹤詭秘,隨時可能逃跑,戰機迫在眉睫,吳騰飛當機立斷,決定偽裝成修理工實施抓捕。

  「誰啊?」「修理管道的,你們衛生間漏水到我家了!」趁犯罪分子放鬆警惕,吳騰飛一腳將門踹開,幾名特戰隊員迅速突入,數秒內將3名持刀通緝犯成功制服。

  「當時他們要是有槍械,哪怕慢0.1秒,就會影響整個戰局。」吳騰飛說。

  儘管此前「海鷹突擊隊」有著數十次國內頂尖賽事獲獎的戰績,但這次實戰後,「海鷹突擊隊」的訓練強度又開始加大。

  守護榮譽

  傳承瓊崖革命精神

  吳騰飛所在的武警海南總隊,前身為革命戰爭年代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領導下的政治保衛隊,傳承著瓊崖革命武裝鬥爭「23年紅旗不倒」的精神。這支部隊在海南解放後不同時期,在反恐維穩的主戰場上屢立戰功,英模輩出。

  「我們的部隊擁有著光榮歷史,我們要對得起這份傳承精神和榮譽。只有在訓練中苦一些,才能在實戰中一擊制敵,保一方平安。」吳騰飛這樣詮釋著自己的責任。

  擔任中隊長3年多,吳騰飛帶出了1個一等功,2個二等功,36個三等功榮立者,40餘名官兵在各級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18名官兵退伍後被公安特警錄用。

  海鷹展翅衛瓊島。以吳騰飛為代表的「海鷹」們,正用自己的行動,努力踐行著強軍目標,時時刻刻準備著決勝於反恐戰場,成為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新徵程中重要的平安守衛力量。

  (本報海口4月17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代海南論壇'2014冬季峰會徵文公告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擬於今年12月中上旬召開當代海南論壇冬季峰會,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海南建設,為此特組織徵文。有關事項如下:  1、徵文主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法治海南建設。  2、論文要求:所寫論文(對策建議)應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每篇3000—5000字。論文末尾註明作者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和聯繫方式。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鷹」騰飛鑄劍衛瓊島
    武警海南總隊機動支隊特戰大隊大隊長吳騰飛靠著一股闖勁、拼勁,用15年的時間不斷地努力和付出,積累著人生的底氣和自信,從一名普通士兵成為「槍王」,獲得第二十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殊榮,實現自己人生的騰飛,也帶出一支「從零開始,敢於勝利」的隊伍。  2月7日,颯颯寒風中,戴著眼鏡、瘦高個的吳騰飛坐在小板凳上,講述了他來海南後這15年的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凝聚共識,砥礪奮進-海鷹航空公司舉辦品牌文化培訓會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為進一步增強公司全員文化自信,提高企業文化軟實力,11月24日,海鷹航空公司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聯合三院黨校共同舉辦了主題為《國學與文化自信》的企業文化建設專題培訓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
    「常常牽掛 /海南老家 /椰風海韻 /綠樹繁花 /雨打芭蕉說不完的情話 /愛人送我在椰子樹下 /夢裡常回 /海南老家 陽光沙灘/ 海角天涯 /春光四季喝不夠老爸茶 /愛人等我在椰子樹下。」一首《海南老家》的歌詞,充滿了對海南的認同感。這首歌的歌詞,並不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海南人所作,而是出自於一位國內資深策劃人、新銳詞作家蔣平之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編者按  12月14日,由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副總會長、檳城海南會館主席林秋雅拿督帶隊,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團一行36人,在海南大學舉行了學術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此後,來賓們還將趕赴三亞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探訪三亞回輝村。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早春茶今「開採」
    同時,海南早春茶比內地產茶區早上市3個月左右,春節前後便可喝到當年新茶,這是國內其他茶區不具備區域和生態優勢,素有「華夏第一早春茶」美譽。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早春茶開採節系列活動,既可以充分展示海南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茶區的優勢,又可以展現海南優良的生態環境,讓早春茶成為海南的一張亮麗名片。
  • 《民族日報》數字報全新改版上線
    《民族日報》數字報全新改版上線每日甘肅網  發布時間:2020-05-28 17:41:59  編輯:蘇燕平  為了讓讀者更快速、便捷地獲取當地新聞資訊,《民族日報》全新改版的數字報於5月26日正式上線。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的無價瑰寶
    文\本刊特約撰稿 溫波  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所長陳宏宣稱發現新的珊瑚物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昌銅鼓嶺國際生態化旅遊區雲梯寶陵河區域...
    海南億興城建投資有限公司擬建海石灘安置區項目位於龍樓鎮銅鼓嶺國際化生態旅遊區鑽石大道北側地段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市民遊客更便利免稅購物
    2月8日上午,這位正在海口免稅店化妝品專櫃銷售崗位工作的姑娘,一邊為前來購物的消費者取貨拿貨,一邊向海南日報記者投來歉意的目光。  她婉拒採訪的理由很簡單——忙。  忙到什麼樣的程度?在春節假期期間,符麗珍和同事每天上午9時30分準時到崗,開始一天的工作,其中有些人甚至會通班的狀態,從上午10時開始到晚上10時後才能下班回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星空海南 光影豐饒
    本報三亞12月3日電 (記者李豔玫)「這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獨特的一面,也是我最期待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名企老總 新年寄語
    值此迎新之際,首先特別感謝廣大讀者對本刊的關注與支持,2015年《海南日報》IT家電周刊將繼續為廣大讀者、消費者和商家架設互聯互通的「彩橋」,做海南IT家電行業的主流傳播平臺。同時也藉此方寸,向讀者朋友們送上部分海南名企老總的新年問候。  蘇寧  非常感謝讀者朋友們對海南蘇寧的支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島蕨跡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編者的話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宣布在海口羊山溼地發現水蕨新物種——邢氏水蕨,海南豐富的蕨類植物再次引發關注。海南究竟有多少種蕨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