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戰俘戒指,日軍舉起軍刀,手指一同砍下!巴丹行軍細節

2020-12-12 騰訊網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一直標榜自己是具有「西方文明」的東方國家。為了這張面具,日本一般都會在歐美列強面前打扮得彬彬有禮,即使發生戰爭也會在西洋人面前裝作很懂國際規則。

只不過,一場在巴丹的戰俘行軍讓日本的偽善真相畢露,美國人徹徹底底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人面獸心」。

偷襲珍珠港之後,日本很快發動了侵略東南亞的戰爭。這一波蓄謀已久的進攻,讓美國人措手不及。麥克阿瑟被迫丟下了成千上萬的部下逃跑,而被拋棄的部下按照國際相關規則向勝利者投降。

美國戰俘們被日本人安排前往戰俘營。起初,負責押送的日本士兵表現出了禮貌和克制,這些日本兵當時筋疲力盡,他們大多數還是十七八歲的孩子,來自日本的鄉下農村。

路上,不斷有戰俘揮舞著臨時用紅汞在床單上塗抹而成的太陽旗加入隊伍,人數越來越多。日本對押送的部隊有嚴格規定,每天必須將多少戰俘驅趕前行多少公裡。但事實證明,計劃趕不上變化。

不斷壯大的戰俘隊伍每4個人一排並肩而行,每列大約有100人。很多人因為受傷和體弱多病,無法長距離行軍,導致不斷掉隊。

美國人能夠清晰地聽到日本人因為焦躁而經常呲牙的聲音。隨後呲牙變成了訓斥,並且聲音越來越大,更多的時候甚至變成了尖叫,雖然美國人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

隨著日本在菲律賓的節節勝利,不斷有軍隊由於任務調整而改變行軍方向,所以不斷有軍隊與這支向北行進的戰俘隊伍相遇。

當日本的軍用卡車從戰俘身邊過去時,有的日本兵會向美國人報以微笑,也有的會拿著竹竿狠命敲擊戰俘們的頭部,或者用他們的步槍後把子快速地在囚犯們的身上划過,美國戰俘並不知道日本人究竟要幹些什麼,但是可以明顯感覺對方的態度在變化。

雙方已經戰鬥了近4個月,日本人以勝利者的姿態顯示出對美國人的蔑視,並且對信奉武士的他們來說,投降是士兵的自我侮辱。

這些灰頭土臉的戰俘,現在一個接一個地排出了好幾公裡。當隊伍通過卡布卡本、拉茂和利邁等地時,隊伍的秩序更加混亂,加重的無序終於讓押解的日本官兵撕下偽裝的面具。

殘暴是從最初的搶劫開始的,押解官兵開始公然檢查戰俘們的牙齒,這並不是為了關心大家的口腔衛生,而是一旦發現有人鑲有金牙,就當場強行撬下來。

也有人相中了一名美國軍官手上的西點軍校畢業戒指。日本兵打手勢要軍官把戒指主動交上來,但由於軍官得了病,手指腫大,戒指無法順利摘下。

於是,日本兵決定親自動手。經過多次挫折,他失去了耐心,最後就抓起美國人的手按在一棵樹上。然後揮舞軍刀把全部手指都砍了下來,從而順利得到了那枚畢業戒指。

這個美軍軍官啜泣著回到了戰俘隊伍,小心保護傷殘的手。

然而真正的殺人,是從喝水這件事開始的。在初夏的熱帶地區長距離徒步跋涉,喝水雖然是一件十分尋常的事,卻成了致命的事。

站在泉眼旁邊的日本兵,職責是監視整個戰俘隊伍,卻沒有打算讓乾渴的戰俘停下來喝口水,因為前進的速度已經遠遠落後於原定計劃。

有些人想要喝水,被無情拒絕,終於有人忍不住,從隊伍中跑出來,整個人撲向了泉眼。日本警衛拔出了他的軍刀,隨著乾淨利落的一斬,人頭順著泉水飄到了下流,水上浮起了一縷渾濁的血跡,屍體仍繼續保持直立的姿勢,片刻之後才倒在泉眼裡,在水流的衝擊下,無頭屍體手舞足蹈起來。

美國人這才知道,日本是敢屠殺戰俘的。即使被粗魯對待,他們也不可以有任何的怨言。

暴力隨後傳染到了整支隊伍,那些因受傷而無法跟上隊伍節奏的人成為了下一波犧牲品。對於這些人,日本官兵通常會選擇刺刀,因為子彈對他們來說很寶貴。

他們會非常熟練地用刺刀來殺人,刺刀深深地刺進去,然後以鋸齒狀攪動內臟,劃出一個「之」字形的傷口。人死掉之後,日本人會花掉幾分鐘時間,用雪白的手絹擦去刺刀上的血跡,因為日本武士時刻要保持刺刀的清潔。

據粗略統計,至少有750名美國人和5000名菲律賓人死於疲勞、疾病、野蠻對待、疏忽或直接屠殺。甚至有一隊數目不詳的美國人被逼著讓美國人炮決,原因是攻打巴丹半島陣地時,日本人攻擊不暢,於是把戰俘們推到陣前,讓防守方停止火炮還擊。

實證明,守軍在炸死自己的同胞之後確實停火了,但這種克制不是無休止的。

如果全部死亡的人在這條120公裡長的公路上被平均擺放,那麼人們可以每隔20米就看到一具戰俘的屍體。

其實巴丹行軍是完全可以把「死亡」二字去掉的,但之所以造成如此的悲劇,只因為由於戰場的不斷變化,造成戰俘隊伍行進目標的不同。

數以萬計的戰俘身體狀況普遍不佳,還要從各自投降的地點匯入同一支戰俘隊伍中,因此花費了比日本人原定計劃多3個星期的時間才完成了轉移。這次戰俘轉移本身就漏洞百出,只不過被令人驚愕的大屠殺給掩蓋掉了。

其實美國一方曾提出,用美國軍用汽車將所有的戰俘運送到預定到戰俘營,但遭到了拒絕。美國人忽略了一個原因:日本人之所以敢對自己動手,就是由於迫切需要足夠的石油來繼續發動戰爭。

因為國內資源缺乏,二戰時期日本軍隊機械化程度並不高,保留了一支龐大的徒步軍隊。對於他們來說,一天40公裡或者50公裡的路程是一種日常訓練,可是對於美國人來說卻是一段痛苦的體驗。

有車為什麼不坐車呢?美國可以獲得大量而又便宜的汽油,這兩支軍隊的差別之一,就在於一天之內能夠徒步行軍的距離不同,日本人希望美國能夠以自己的標準行軍,而美國人則不理解日本人為什麼有車不用,因此導致了這次悲劇的發生。

相關焦點

  • 日本是如何對待美國戰俘的?二戰「巴丹死亡行軍」的噩夢
    答案是沒有,不僅沒有,而且還對美軍俘虜進行了殘酷的虐待,比如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偷襲珍珠港之後,日本隨即發動對美國控制下的菲律賓的戰役,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最後因缺乏支援與接濟,於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投降人數約有78,000人,這近8萬人被強行押解到120公裡外戰俘營,一路無食無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槍殺,在這場暴行中約15000人喪命。
  • 巴丹死亡行軍中,日軍有多殘暴?8萬美菲戰俘被殺害4萬
    早在1929年7月27日的日內瓦第二公約《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中,就規定了各國不得虐待戰俘。但在二戰中,日本公然違反這個條例,只要被他們俘虜的各國士兵,都會遭受非人的折磨。日軍曾製造了一起震驚世界的虐待俘虜事件——巴丹死亡行軍。
  • 巴丹死亡行軍:日軍以砍殺俘虜為樂
    ,美國陸軍將其視為美國陸軍史上前所未有的恥辱——在8萬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後,日軍強迫戰俘急行軍,死難人數超過1.5萬人,大量美軍戰俘被日軍屠殺。巴丹死亡行軍是美國在東京審判中最重視的戰爭暴行,最終製造巴丹死亡行軍的山下奉文和本間雅晴被判處死刑。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對巴丹死亡行軍的描述(節選)  一九四二年四月九日,當金(King)少將在巴丹率部投降時,曾由本間(雅晴)中將的參謀長保證:他的部下將獲得人道的待遇。金少將準備下了足夠將他的部下從巴丹運往俘虜營的卡車,未加破壞。
  • 巴丹死亡行軍——日軍押送戰俘到達目的地時,足足少了數萬人!
    題目所提到的史實發生於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1942年4月9日,日軍攻克菲律賓巴丹半島,共俘虜美軍、菲侓賓守軍78000人左右。總共約八萬名的俘虜在120公裡的路上卻死亡了15000人左右。歷史上也把這趟行程稱呼為「巴丹死亡行軍」,它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稱為日軍「日軍遠東三大暴行」。
  • 巴丹死亡行軍投降日軍!結果慘目忍睹!!
    戰俘們途經卡白卡丙機場、巴丹機場、巴蘭加、貝德摩加城、盧包、奧蘭尼,抵達邦邦省的聖費爾南多。在4月15日,從聖費爾南多乘貨車抵達塔拉克省的卡帕斯鎮,從那裡步行11公裡抵達了奧德內爾戰俘營。再加上這其中還有很多染病的,所以這100多公裡路,對這群殘兵敗將而言真實太過苦楚,並且簡直一切的日本兵士們都失掉了音訊,大本營的長官們不希望看到有太多的俘虜活著抵達集中營,於是在一路上,刻意的虐殺,毆打、凌辱都時時辰刻發作,隨時隨地都有戰俘被日軍間接砍頭……在2015年安倍晉三拜訪美國時,特意約請了一位名字叫做列斯特·坦尼的大學教授共進午餐,這位教授還有另一個身份,巴丹死亡行軍的倖存者
  • 巴丹死亡行軍老照片:對美軍戰俘來說,這是一條通往地獄的路!
    巴丹死亡行軍老照片:對美軍戰俘來說,這是一條通往地獄的路!1942年5月6日,克雷吉多島也被日軍攻陷,圖為美菲聯軍官兵走出馬裡塔隧道向日軍投降!巴丹死亡行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製造的震驚世界的戰爭罪行與虐待俘虜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最後因缺乏支援與接濟,於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投降人數約有78,000人,這近8萬人被強行押解到120公裡外戰俘營,一路無食無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槍殺,在這場暴行中約15000人喪命。
  • 二戰老照片 殘酷的巴丹行軍 日軍製造的一大血案
    誰也沒想到,投降後的美軍迎接他們的將會是苦難的巴丹行軍。 這些戰俘是在1942年4月的巴丹死亡行軍中拍攝的,他們的雙手被綁在背後。從馬裡韋萊斯機場東面兩英裡的167號裡程碑開始徒步行軍,前往120公裡以外的奧德內爾集中營。這近8萬人被強行押解到120公裡外戰俘營,這就是著名的巴丹行軍。
  • 二戰期間120公裡的「巴丹死亡行軍」,日軍到底有多殘忍?
    麥克阿瑟將軍放棄菲律賓的同時,也拋棄了7.8萬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和哥黎希律島與日軍苦戰的美菲聯軍。1942年4月9日,這7.8萬名堅守在巴丹半島的美菲聯軍遭到日軍第4師第65旅主力部隊圍攻了6天,在既無援軍有無補給的情況下,美菲聯軍獨木難支,最終在4月9日被迫向日軍投降,但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大屠殺」!
  • 5天走100多公裡的巴丹死亡行軍並不困難,為何會累死1.5萬戰俘?
    太平洋戰爭初期,由於日軍進攻勢頭兇猛,美國準備上不充分,結果被打的節節敗退,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失手,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又因為美國的戰略中心仍以歐洲為主,太平洋戰場的美軍沒有得到足夠的資源傾斜,因此在與日軍的作戰中打的十分艱苦。1942年3月11日美菲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奉命離開菲律賓,往澳大利亞就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留守呂宋島的溫萊特被提升為中將,負責指揮美菲聯軍。
  • 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離世:他曾躲過巴丹死亡行軍
    美國《海軍時報》12月27日報導,親身經歷1942年巴丹死亡行軍的拉蒙.雷加拉多(Ramon Regalado)已於16日在加州的艾爾賽裡託逝世,享年100歲。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辭世!巴丹死亡行軍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稱日軍二戰期間犯下的遠東三大暴行。  雷加拉多1917年生於菲律賓,原為美國陸軍菲律賓偵察軍機槍手。
  • 喋血東南亞巴丹死亡行軍,美軍徒步行走百裡,日軍殘害美國數萬人
    所謂的「巴丹死亡行軍」也是出現於此。在日軍佔領菲律賓的巴丹半島後,本間雅晴便下令把巴丹半島上的戰俘全部轉移至110千米外的奧德內爾集中營,並且還下了死命令:不能堅持走完的戰俘一律處決。雖說路不長,但是此次行軍途中所發生的事件,卻真的稱得上慘絕人寰。到底有多慘?我簡單列舉幾個事件:1.負責押送的日軍軍官特別喜歡搞酷刑,只要俘虜一旦掉隊、跌倒或拒絕回應問話,一律折磨至死。
  • 老照片:美菲聯軍在巴丹被惡魔活捉 8萬戰俘開始了死亡行軍
    1942年5月4日,隨著日軍將1600發炮彈傾瀉到科雷希多島後,在該島上的近8萬美菲聯軍迎來了「末日」,此時的美菲聯軍已經沒有了軍需,同時統帥的獨自逃亡讓他們失去了作戰意志,進而在雙重困難下,指揮官溫萊特給華盛頓發了最後一份電報,進而放棄了對日軍的抵抗。
  • 又一場「巴丹行軍」?朝鮮人民軍揚眉吐氣,美軍戰俘漫步平壤街頭
    說起近代戰爭中虐待戰俘的事件,首屈一指的恐怕是日本人在二戰中製造的巴丹死亡行軍。1942年春,美國在東南亞的堅固堡壘菲律賓失守,將近8萬美菲聯軍成為俘虜。隨後,日軍將這些戰俘押往100多公裡外的戰俘營,一路上,日本人不僅不給他們食物和飲用水,還虐待甚至殺害戰俘,最終,高達15000名戰俘死於這場暴行,這還不包括因受虐待隨後死於戰俘營的人數。二戰前,日內瓦公約已經過三次修訂和補充,關於戰俘待遇規定的清清楚楚。
  • 日軍有多殘忍?巴丹死亡行軍倖存者講述可怕經歷
    《亞太戰爭審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展現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犯下的暴行以及戰後國際社會以法理精神懲治戰爭罪行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內的影視空白。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陸軍開始侵略菲律賓,並與美國及菲律賓的聯合守軍交戰。
  • 巴丹死亡行軍到底有多慘絕人寰?
    巴丹死亡行軍到底有多慘絕人寰?答:在慘烈的二戰歷史上,「巴丹死亡行軍」事件,是兇殘日軍犯下的又一樁滅絕人性的罪惡。甚至以血腥程度來說,所謂「120公裡死亡15000人」的常規說法,遠遠不能形容此事件的殘酷。
  • 二戰經典探索: 巴丹死亡大行軍!
    《日內瓦公約》是一部保護戰爭中戰敗後被捕獲戰俘的條約!當時籤署這個條約時,有很多世界上的軍事強國表示遵從。然而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個條約被很多國家當成一紙空文,戰爭雙方就對待戰俘問題上,根本就是自行其是,對戰俘更是隨意其虐!在那時候虐待戰俘事件有很多,下面我們就來走進那個時代,看看那些戰勝國是怎樣虐待這些手無寸鐵的戰俘的!
  • 《活著回家: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記》:戰爭遭遇人性
    它展現的是美軍在菲律賓的巴丹戰場,儘管充滿了死亡血腥和仇恨,但作者的文字又超越了戰爭——在入木三分刻畫日軍暴行的同時,側重戰爭境遇中的人性支撐和內心感受——他講述了戰俘們那一個個樂觀互助、笑對死亡的故事。令人感喟的是,作者在時刻面臨絕境之時,仍展現著堅韌和樂觀——活著回家,不惜一切代價回家見心愛的妻子!在血和淚的交織中,它帶給人強烈無比的心靈震撼。
  • 巴丹死亡行軍幫兇,間接害死1.5萬盟軍?美國人:溫萊特是英雄
    日軍登陸科雷希多島的當天,溫萊特燒毀了密報和絕密文件,隨後日軍坦克登陸,溫萊特為了75000名士兵的性命,選擇舉起白旗向日軍投降。溫萊特以為日軍會履行《日內瓦公約》中對戰俘的優待條例,可是他沒有想到,日軍根本就沒有把《日內瓦公約》當回事。
  • 這是一場死亡行軍,也是一場通往「地獄」的行軍,無數人倒在路上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段行軍經歷,這段行軍充滿了日軍的暴行,這次行軍就是「巴丹死亡行軍」。當這些投降的美軍將武器交給日軍後,他們單純的認為戰爭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結束了,可是他們所有人都錯了,噩夢才剛剛開始。在收繳聯軍武器裝備的時候,美軍身上的個人財產也成為了日軍的,日軍瘋狂的搜刮聯軍的個人財產,包括手錶、項鍊、戒指等等甚至連美軍的肩章也被日軍當作紀念品而被搜刮。
  • 揭秘巴丹死亡行軍:一萬五千人死在路上
    核心提示:巴丹死亡行軍是日本在亞洲犯下的三大暴行之一,七萬多投降的美菲士兵在烈日下行進,日軍不提供任何糧食和飲水,遇到戰俘掉隊或者偷偷喝水,日軍直接用刺刀步槍就地殺死,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冒著被處決的危險尋找誰和,路邊的河裡飄浮著屍體,水面上泛著綠色的泡沫,成群的蒼蠅在水面上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