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行業,翻拍經典IP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尤其是近幾年中國翻拍美國、日韓IP的數量呈現不斷上升趨勢,你方唱罷我登場,翻拍舞臺任我耍,越來越多影視公司熱衷於翻拍。
然而,翻拍是把雙刃劍,如果無法跳出原著的框架,稍微處理不得當,便會遭遇票房慘敗或口碑崩盤。在最近幾年的電影中,真正翻拍得比較成功的是《十二公民》,豆瓣評分8.3。
這部電影翻拍自好萊塢1957年的經典法庭電影《十二怒漢》,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本土化做得非常好。尷尬的是,其餘翻拍作品則是「十翻九渣」,翻車、挨批已經成為業內常態。
由老牌影帝梁家輝自導自演的電影《深夜食堂》,翻拍自日本經典IP「深夜食堂」,上映5天累計票房僅2100多萬元,豆瓣評分低至5.3(與黃磊主演的劇版《深夜食堂》略高一些)。
演而優則導,在影視行業一點都不稀奇,但初執導筒就直接拿日本經典IP試手,敢拍、夠狠、勇氣可嘉。由於黃磊主演的劇版《深夜食堂》口碑撲街,這部電影一直拖到現在才上映。
翻拍國外IP,最忌諱的就是不考慮本土特色強行搬運,電視劇版《深夜食堂》就是反面教材,那種日式的裝扮、那種日式的食堂風格不符合中國文化。
至於梁家輝自導自演的電影版,已經比電視劇版那種強烈的日式風格改善了不少,位置也放到了上海經典的小弄堂,菜品也換成了炒蜆子等大路貨。
為了跟上年輕人的步伐,手機拍照、加微信看直播等設定看得出是用心了。
即便如此,也空有《深夜食堂》的框架,卻沒有《深夜食堂》的靈魂。只是延續了深夜食堂「一碗飯一個故事」的風格,卻沒有好故事的支撐,形式大於內容。
低谷期的拳手、需要發現自身美的胖丫頭、熬出頭卻又身患絕症的創作歌手、有著明星夢的異鄉客……這些故事的內核太老套,不怎麼豐滿,串聯感不好,結束得也草率。
「為了煽情處處刻意,就怕你不哭,就怕你沒共鳴。日版給人的感覺都是潤物細無聲,這個才能最帶動情緒。」
「《人生一串》才是國內的《深夜食堂》,拙劣的不符合國情的模仿,翻拍日本IP,得其形,卻不得其魂!」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深夜食堂,每個深夜食堂都有自己的故事,然而,真正屬於中國人的深夜食堂是什麼?
是燒烤店!是路邊攤兒!是啤酒擼串、水煮毛豆……是巷子盡頭亮著的昏黃的路燈,是一個心寬體胖的老闆娘和一個精瘦的老闆。
完美咖司及細節雕琢都無法挽救本土化失敗的窘境,只能證明「深夜食堂」這個日本經典IP真的不適合如此遷移。畢竟,不是把食物換成薺菜混沌和蛋餅就叫本土化。
把原作幾個短篇故事串聯起來,這種想法本來是不錯的,然而在把許多亮點刪除且原創的部分又不夠動人的情況下,本應感人、富有韻味的作品就變得無聊,遠不及漫畫和日本真人版。
中國影視人應該把屬於我們自己的溫情故事拍好,而不是一味地去翻拍國外的IP、追求國外的設定,它們之所以能成功是有原因的,有時候並不能適用於我們。
從這個角度來看,梁家輝自導自演的《深夜食堂》票房口碑雙雙失利是好事,會給更多希望走翻拍國外IP這種創作捷徑的影視人以警醒。
這部電影與黃磊主演的劇版其實本質一樣,都不過是對原作比葫蘆畫瓢的模仿,二者的區別只是前者畫得太過失敗,而後者還有一點瓢的影子。
國內的影視人需要回歸創作本身,從尊重觀眾的智商開始,排真正本土化的精品佳作,而不是投機取巧走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