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史】驚濤萬裡 群英北上 虎口脫險 新京會師

2020-12-12 金羊網

【嶺南文史】驚濤萬裡 群英北上 虎口脫險 新京會師

金羊網  作者:鄧瓊  2019-09-27

千名滯港民主人士在中共護送之下,巧施障眼法分批乘船赴京。

1949年7月,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在中南海合影。左起: 譚平山、周恩來、章伯鈞、黃炎培、林伯渠、朱德、馬寅初、蔡暢、毛澤東、張奚若、陳叔通、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李濟深、李立三、蔡廷鍇、陳嘉庚、烏蘭夫、沈雁冰。(註: 張瀾未參加合影)

【嶺南文史】

廣東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

羊城晚報社

聯合主辦

【北歸記·下】

千名滯港民主人士在中共護送之下,巧施障眼法分批乘船赴京

金羊網記者 鄧瓊

1948年12月5日,郭沫若的《抗日戰爭回憶錄》在香港《華商報》的「茶亭」副刊上刊載完畢。從當年的8月起,他的文章每日推出,從沒間斷。直到1950年,郭沫若將這篇回憶錄改名為《洪波曲》出版時,才揭開了當時的一個小秘密:其實他1948年11月21日早上就已將全部文章趕寫完,預留給報社;兩天後的11月23日,他就與馬敘倫、許廣平等第二批北上解放區的民主人士一起登船駛離香港了,後來逐日持續推出的文字,是掩飾行蹤的「障眼法」。

1948年12月26日,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創始人李濟深、朱蘊山等一起第三批被護送北上的茅盾,也預留了一篇《迎接新年,迎接新中國!》在1949年元旦的《華商報》刊出,他以文學家和革命者的激情發出預言:「在世界上,中國人將不再受人輕侮排擠。人人有發展的機會,人人有將其能力服務於祖國的機會!」

從1948年的9月開始的一年時間裡,在中共香港分局的周密安排護送下,帶著這秘密而豪邁的情懷,從香港北上解放區的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共有一千多人,二十餘批次無一錯失,堪稱新中國成立前一次偉大的「系統工程」。

香港堅尼地道130 號鄧文釗寓所, 人稱「紅屋」,是當年中共在香港的重要活動場所

寄身貨船

這些活躍在香港新政協運動中的民主人士,是多方勢力拉攏、爭取的對象。要將他們轉移北上參與建立新中國,談何容易!為此,周恩來直接領導中央統戰部與香港分局,調兵遣將,特派錢之光到港,與方方、章漢夫、潘漢年、連貫和夏衍協同行動,殫精竭慮。

被安排在第三批北上的魯迅之子周海嬰,那年只有19歲,他以日記的形式記下了許多難忘的片段。例如,他兩次見到連貫同志,一次是「衣著鮮亮、一身本色紡綢短衫褲,神態飄逸,像煞廣東的公子哥兒」,扮作路遇海嬰,實為詳告出發的時間及注意事項;另一次則是登船前坐上小舢板,只見「連貫換了土布衣褲,儼然工人打扮」,這是要正式護送他們母子北上了。當他看到同船的竟然還有茅盾夫婦、侯外廬等不少熟人,興奮地寫道:「最令人感到意外和有趣的是,適巧在前天或昨日才見過面,甚至一起參加典禮餞行宴,卻誰也不說自己即將離港的計劃,這種新奇與神秘使大家油然增加一層親近感,連曾經有過的隔閡也消遁無形,感覺相互間已經是『同志』……」護送民主人士北上行動計劃之隱秘、高效可見一斑。

這樣的小心周密絕非多餘,那個時期的香港,雖不像蔣管區(即國民黨政權統治地區)一樣白色恐怖濃重,但危險也無處不在。尤其是中共護送民主人士北上的行動開始之後,逐漸引起海內外關注,中共香港分局統戰委員會在筲箕灣的機關也成為敵對勢力窺伺和破壞的目標。就在1948年12月,連貫隨第三批民主人士離港北上後數日,因為工作人員的疏忽,他在筲箕灣住所的水龍頭忘記關水,自來水漫到樓下居民處,港英警察便以此為藉口衝了進去,趁機搜查了房間,拿走了文件、資料及連貫的私人物品,把一位進門來聯繫工作的幹部帶走審查,統委會也被迫易址。

新中國第一屆政協開幕前兩天,1949年9月19日,還發生了民革中央執行委員楊傑將軍在香港遇刺身亡的事件,這位經香港欲赴北平參加新政協的愛國將領,尚未與中共香港分局取得聯繫便遭國民黨特務暗殺,實在令人痛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

脫離險境

第一批北上的民主人士主要有沈鈞儒、譚平山、章伯鈞、蔡廷鍇和他的秘書林一元等,人數不多,但大家上船前都仔細化了裝,乘坐蘇聯貨船波爾塔瓦號在1948年9月12日駛離香港。沿途雖經歷了遇颱風差點觸礁的危險,但一路大家齊心協力、乘風破浪。蔡廷鍇甚至和船員們一同抗險,又充作臨時大廚為同伴們「加菜」,陪同前往的中共香港工委書記章漢夫還不時組織晚會、表演。這趟「破冰」之旅終於在9月27日平安抵達朝鮮羅津港。接著他們繼續北上,29日到達哈爾濱。

這一次成功北上極大鼓舞了民主人士的信心,蔡廷鍇到達哈爾濱後馬上致函李濟深,建議他儘早前來,共商國是。隨後不久,蔡廷鍇還寫信給留在香港的兒子蔡紹昌,要他把羅定縣老家封存多年的一大批武器送給在當地活動的中共部隊。

隨後,第二批的馬敘倫、郭沫若、丘哲、許廣平、陳其尤、翦伯贊、馮裕芳、曹孟君、韓練成等人,在1948年11月23日深夜,乘坐挪威貨船「華中號」離港赴大連……

第四批的柳亞子、陳叔通、馬寅初、包達三、葉聖陶、鄭振鐸、曹禺等27人乘坐「華中號」,在1949年2月28日出發。開航前港英海關人員上船檢查,就因馬寅初皮箱內一張西裝革履的舊照片與眼前的「帳房先生」身份很不相稱,懷疑他們是遭通緝的要犯,要扣船。後來幾經交涉,又塞「飲茶費」,才脫離險境……

這樣一次南起香港島、北至哈爾濱的「轉運工程」,即使在完全公開情況下也可稱得上是規模浩大、頭緒繁複,就這樣隱秘而精準地付諸實施了。柳亞子北行時日日吟詩,他的一首七絕最能體現這些民主人士的心聲:「六十三齡萬裡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風破浪平生意,席捲南溟下北溟。」

延伸

新中國初期,政協曾代行人大職責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會議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此次會議有包括民主人士在內共134人參加,會議選舉毛澤東為籌備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周恩來、李濟深等5人為副主任。9月17日,籌備會召開第二次會議,一致決定將新政協會議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勝利召開。這次大會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決定新中國定都於北京,國旗為五星紅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下午3時,30萬群眾齊聚天安門廣場,新中國開國大典隆重舉行。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根據全國政協委員會的建議案,決定10月1日為國慶節。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章程》宣告,人民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任務已經勝利完成,但人民政協作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組織,將繼續存在、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

訪談

楊奇 粵港老報人、參與護送民主人士北上的親歷者

絕密轉移持續一年

金羊網:作為親歷者,您曾寫下《風雨同舟——護送民主群英秘密離港北上參加政協始末》,為我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歷史實錄。這麼一大批留港的民主文化人士,當年北上的路線是如何選擇呢?

楊奇:1949年9月召開新中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參加會議的六百多位正式代表中,從香港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就有110多人!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大批代表成功從香港北上,人民政協會議召開乃至新中國成立的時間可能都會改變。

周恩來同志親自策劃、指揮了在香港進行的這一秘密護送的「系統工程」。他最初是打算讓民主人士坐飛機去英國,再轉蘇聯,然後到哈爾濱。但英國託辭不允,因為他們與國民黨政府有正式外交關係。當時陸路也不通,所以只能從香港走海上通道,分批護送民主人士北上東北解放區,時間持續了一年左右。

金羊網:您當時是以什麼身份參加這次行動的?

楊奇:當年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成立了一個五人領導小組(潘漢年、夏衍、連貫、許滌新、饒彰風),又組織了一個班子負責護送上船等具體工作,其中有專職的,也有兼職的。我當時是香港《華商報》的代總編輯,又是中共香港工委的人員,兼職參與其中,對護送的整個過程比較了解。

金羊網:那報館的人知道這事嗎?

楊奇:不知道,這不能同《華商報》的工作混同。報社業務與「護送」事宜完全分開,後者只是報社少數人參加,不公開的。所以我有任務時,一離開報社,就先回家換一套衫。那套衫要同平時不一樣,要穿得比較靚,外面還披上一件英國「燕子牌」乾濕褸。那是忍痛買的,120塊錢,我那時候一個月薪水才180元。換好衣服,看門口沒有人盯梢、跟蹤,我才坐的士出門。我扮成一個「小開」,因為準備北上的民主黨派名流有的扮成老闆,我當跟班就是「小開」了。就這樣,離開報社就充作「小老闆」,明天上班又是「報紙佬」了。

金羊網:您全程參與的就是安排護送李濟深他們那一批人走,對嗎?

楊奇:對,那是很富有戲劇性的一次。自從李濟深先生等人在香港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之後,港英當局政治部的特工就在李家對門租了一層樓,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所以,我們要在特工眼皮底下安排他北上談何容易啊。「五人小組」經過周密部署,決定在1948年聖誕節次日的夜間安排他們上船,12月27日凌晨駛離香港。12月23日,饒彰風向我下達了任務。

經過一番安排,我先是到跑馬地一位朋友家,把李濟深的兩隻皮箱拿走,作為自己的行李,到灣仔海旁的六國飯店租了一個小房間住下。26日晚7時,李濟深的寓所像往常一樣宴客,李先生家居打扮,小夾襖則掛在牆角的衣架上。這一切,對面的特工在望遠鏡裡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晚宴開始後不久,李濟深離席去洗手間,隨即悄悄出了家門,我借用《華商報》董事長鄧文釗的小房車剛好依時來到,把李濟深接到堅尼地道鄧文釗寓所,何香凝老人等都在那裡等候送行。

我在鄧宅待到9點,便先行告辭回到六國飯店。看到岸邊和海面平靜如常,就通知服務臺結帳退房,由侍應生將兩個皮箱搬到我僱用的小汽船上。然後我打電話到鄧文釗家,按約定暗語通知饒彰風:「貨物已經照單買齊了。」於是饒借用了鄧家的兩輛轎車,將李濟深等五位「大老闆」送到六國飯店對面停泊小汽船的岸邊;我陪著他們乘小汽船朝著停泊在維多利亞港內的「阿爾丹」號貨船駛去,一直到李濟深等人上了貨船,安排他住進船長臥室,我才與他們握手告別。

三天之後,《華商報》披露一則消息:《李濟深等離港北上參加政協》。消息字數很少,卻是爆炸性的。

(圖片來源: 大道同行———從「五一口號」 到協商建國重要史事回顧展(中國政協網))

編輯:alan

相關焦點

  • 《虎口脫險》 經典是這樣煉成的
    1966年,父女倆打造的《虎口脫險》成為法國電影史上一部裡程碑式經典作品。1700多萬觀眾人次令它佔據法國影史票房冠軍寶座32年。《虎口脫險》的影響超越國界,超越時間。丹尼爾·湯普森在蓉向記者回憶起了那段塵封往事。
  • 老狼突圍賽上演「虎口脫險」:後悔來得有點晚
    老狼突圍賽上演"虎口脫險"  搜狐娛樂訊 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本周即將迎來突圍賽,包括張信哲、容祖兒、老狼、趙傳、信、HAYA樂團日前,該期節目已經完成了錄製,走出上周淘汰陰影的老狼以好友鬱冬作詞作曲的《虎口脫險》滿血復活,淳樸自然的演唱輕而易舉感動現場觀眾。而聊起此次參賽經歷,越玩越上癮的他也坦言:「我現在稍微有點後悔來得有點晚,有好多歌想唱還沒來得及唱。」
  • 北上會師,向著勝利前進
    北上會師,向著勝利前進 原標題:    1935年6月,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在小金縣達維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但會師前後,在四方面軍工作的張國燾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認識同中央存在分歧。中央認為「總的方針應是佔領川陝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張國燾主張南下,向川康發展。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懋功北部的兩河口召開會議。
  • 法式幽默喜劇片《虎口脫險》,一曲「鴛鴦茶」令人捧腹不止
    歡迎來到百家號(明明講影視)我們今天講述的:虎口脫險(法國1966)導演:蓋拉德·歐利主演:路易·德·菲耐斯,安德烈·布爾維爾,克勞迪奧·布魯克笑噴「鴛鴦茶」1966年的法國喜劇片《虎口脫險》,激活了美國作曲家文森特·幼曼斯的名曲《鴛鴦茶》。
  • 一首心酸的備胎之歌,老狼的《虎口脫險》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這首,老狼的備胎之歌《虎口脫險》。這首歌曲是由鬱冬作詞並作曲的一首歌,老狼來傾情獻唱。這首歌被收錄在老狼2002年發行的專輯《晴朗》中。時過境遷,這首歌曲已經有了16年的回憶了。然而這裡面的種種關於戀愛的情愫,即使經歷了多年的光陰,卻還是和從前一樣。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經典影片翻譯手稿首度公布
    12月2日,上影集團旗下上海電影譯製廠精選包括《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電影翻譯手稿在內的譯製片檔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其中絕大部分檔案內容為首度公布。《葉塞尼亞》劇本翻譯手稿這些檔案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千餘部譯製片的翻譯劇本,其中包括《簡愛》《魂斷藍橋》《佐羅》《葉塞尼亞》《虎口脫險》《希茜公主》《斯巴達克思》《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望鄉》等經典影片的原始檔案。
  • 胖老人「虎口脫險」中圈套!
    胖老人「虎口脫險」中圈套! 胖老人「虎口脫險」中圈套!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經泛黃,仔細一看,原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電影翻譯手稿。這批譯製片檔案,其中部分一直珍藏在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辦公室的一面大柜子裡,此番首度向社會公開展示。記者獲悉,上譯廠共保存了近萬件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這批檔案近期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評選。
  • 群星聚《夢想光榮》 孫遜領銜中國「虎口脫險」
    對於這點,此劇絕對男一號的孫遜也有著深刻的體會,在這個中國版「虎口脫險」的故事中,馬大壯的角色不像「順溜」中的三營長那樣是一個很熱情,招人喜歡、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的人物,可能在角色個性上沒有「三營長」那麼討喜。「馬大壯很衝動,不苟言笑,表達能力有點弱,沒什麼文化,一心想著打仗,但對日本鬼子復仇的拗勁兒和那種單純勁兒深深的打動了我。」
  • 長徵中的6次會師
    1935年7月,在得知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準備北上後,為配合主力紅軍行動並同陝甘紅軍會師,紅25軍決定西進。  9月16日,紅25軍在陝西省延川縣永平鎮(今永坪)同陝甘紅軍會師。這次會師大大加強了陝甘蘇區和紅軍的力量,為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主力的到來創造了條件。
  • 解讀長徵(57):紅一、紅二方面軍會師的地點在哪裡
    正在北進途中的紅二方面軍指戰員聞知一、四方面軍已在會寧會師的消息,心情十分激動,加快了行軍的速度,以求早日分享大會師的歡樂。 早在9月份,紅一方面軍一軍團第一師第三團就奉命到達靜寧一帶,準備迎接紅二、紅四方面軍。
  • 【嶺南文史】風雲漫捲全中國 萬木蕭森一草堂
    今日藏身鬧市之中,還保留著昔日的清幽古樸  嶺南文史·文脈源溯  萬木草堂培養了維新變法中堅力量,康有為、梁啓超思想也由嶺南傳至全國  文/金羊網記者 鄧瓊  圖/金羊網記者 鄧勃  談萬木草堂,我們不妨先將目光從嶺南調遠至102年前的天津。
  • 泰國槍擊案致20死42傷,倆中國公民虎口脫險!使館這句話太暖心
    監控顯示,當地時間8日下午6點,槍手闖入商場(《曼谷郵報》)倆中國公民虎口脫險 總領事館暖心安慰北京時間今天上午10點35分,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官微@領事直通車 發布消息稱,駐孔敬總領館獲悉2名中國公民當時被困事發商場 ,隨即聯繫警方營救
  • 解讀長徵(71):紅軍長徵到底有幾次會師
    各路紅軍的會師,是紅軍長徵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革命力量的會合和團聚,是戰略轉移的勝利,它宣告了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的破產。紅軍長徵有幾次會師?有的說有六次會師,有的說有七次會師,到底有幾次會師?筆者認為應該是八次會師。
  • 黑色四葉草101話:精靈族主戰會師直奔王都,由諾阿斯塔拯救家鄉
    「精靈族主戰會師直奔王都」緊接上一級,裡希特以宿魔之劍的強大吸魔能力,一邊抵消了由諾領域魔法的強大攻擊技,另一邊拿著滅魔之劍抵消另一邊的魔法攻擊,而此時的阿斯塔就在沉入湖底的一剎那,他再一次的突破了自己的極限。
  • 嶺南佳果北上,北方蘋果南下,廣東陝西開啟水果直通車
    羊城派記者了解到,9月7日在廣州召開的這個延安蘋果產銷對接會不僅僅只是一個籤約儀式,在它的背後,一個「南果北上、北果南下」的粵陝農產品合作模式正在逐漸形成雛形。按照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部署,粵陝這次合作,即將打通的是一列連接粵陝兩地的農產品直通車,首先拉動的將是嶺南佳果北上,延安蘋果南下。
  • 天行九歌69話:衛莊橫貫八方斬斷無情絲,魏庸虎口脫險密謀掩日
    「魏庸虎口脫險密謀掩日」就在二人趕往村子途中,玄翦幾乎殺光了跟「復仇」有關的一切人員,正準備動手殺魏庸時,蓋聶和衛莊及時趕到。也就在此時,天邊烏雲掩日,蓋聶二人感受到了極強的殺氣。但他們知道,此等殺氣絕非玄翦釋放而出,而是由這遮天蔽日的烏雲綿延而出,由此他們判斷,一個可怕之人即將到來。
  • 【嶺南文史】寫實開拓翰墨新境 巨筆繪就時代氣象
    【嶺南文史】寫實開拓翰墨新境 巨筆繪就時代氣象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04-30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 重走萬裡茶路採訪團抵張家口:尋萬裡茶道遺蹟遺址,聽晉商創業艱辛過往
    11月27日、28日,來自山西晚報社「弘揚晉商精神 重走萬裡茶路」採訪團一行16人,抵達河北省張家口市,在這裡尋訪萬裡茶道遺蹟遺址,走訪當地晉商後代。本次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是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指導,中共晉中市委、晉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中共晉中市委宣傳部、山西晚報社發起並承辦。活動包括系列文旅推介,重走晉商萬裡茶路中蒙俄系列採訪,大型影展等。
  • 【嶺南文史】炮聲不礙書聲朗 烽火無妨薪火傳
    【嶺南文史】炮聲不礙書聲朗 烽火無妨薪火傳金羊網  作者:鄧瓊、楊喜茵  2020-09-02 抗戰時期,中山大學輾轉內遷至粵北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