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味道!深藏洛陽的這家麻辣麵店,大老遠過來只為這一口!

2020-12-25 洛陽美食客

這幾天洛陽的天氣蹭蹭蹭往上升,真是應了那句話,出門五分鐘,流汗倆小時。話說這種天還有什麼比清涼又開胃的,米皮、麵皮、麻辣麵更爽口解膩?

爽滑的面身、鮮濃的澆頭、香辣的醬汁……簡直美得不要不要的!食慾不要太好!

王素娥 麻辣麵

在洛陽,提到麻辣麵,不得不嘆息的就是王素娥麻辣麵,開了38年,早年就創下了極好的口碑!

簡單的門面,狹小的店鋪,卻是上班族的午餐食堂,也承載著不少遠道而來的食客記憶中的味道。

和印象中很多小店一樣,通紅的料水、熟悉的麵條、點綴了些許黃瓜絲。

剛上桌的麻辣麵,需要第一時間拌勻,讓調料與麵條充分接觸,使得每一根麵條都沾染上辣椒的香氣!

拌好後的麵條上掛著紅油,吃到嘴裡滿是辣椒香味,細細品味更多的卻是鮮味還有一絲甜味!

王素娥家的麻辣麵沒有太濃鬱的油香,有的是你想像不到的爽口~吃麵時,遇到一位從新區特地趕來的食客,「不遠萬裡」只為嘗到這一口!

他是這裡的老顧客,不斷誇獎這家麻辣麵好吃:幾十年了,從以前吃到現在,味道一直沒變過,吃著太舒服了!

不知道有網友喜歡這家店嗎?評論區等你們!

相關焦點

  • 洛陽這家38年小店,搬過幾次家,老顧客找上門去只為這一碗麻辣麵
    在洛陽想吃麻辣麵,肯定會想到王素娥麻辣麵,這家開了38年的老字號,位於西工區九都路和解放路路口的小門面,很好找,店面不大,內部裝修也很簡單,簡陋的門臉兒狹窄的店鋪,卻不妨礙其擁有著很高的人氣。一碗麵上面撒上黃瓜絲,芝麻醬料再澆上料水,辣椒油這一碗麻辣麵就做好了,客人需要自己動手將其拌勻,讓每一根麵條都均勻的掛上辣油,這樣吃起來才會爽口,否則的話一口辣一口無味,吃的就沒有那麼有滋有味兒了。
  • 深藏記憶深處的香港味道,在這家太哼冰室中尋回!
    深藏記憶深處的香港味道,在佛山這家太哼冰室中尋回!最近,阿麥又探到了一家港式茶餐廳價格超級平民!「 太哼冰室」鑑於真的超抵食,我們一時間剎不住車深藏在記憶深處的香港味道,那些想吃的香港美食在這家太哼冰室都能尋回
  • 河南洛陽不起眼的麻辣麵,開了20多年,自調配料,8塊一碗吃到撐
    除了燒烤,小龍蝦之外,大夏天最不能少的美食是什麼?那當然是非涼皮莫屬了。但是這涼皮吃多了,也總覺得煩。這時候,小編就要給你推薦另外一種美食了——麻辣麵。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家洛陽的麻辣麵小店,據說這家小店已經開了20多年了,受到了很多食客的喜愛。這家小店就是原小街第一家麻辣麵,在洛浦西路洛浦路13號院西30米附近。從門頭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家很老的小店了,店裡面的空間也不是很大,只能坐下幾個人,環境也非常的一般。
  • 從臺灣火到厚街的米粉湯,百裡飆車只為這一口臺灣味道!
    最近小編去厚街溜達,在網上看到有家米粉店很火爆,網友說這家店已經在臺灣開了50多年。
  • 尋找童年的記憶,這是老洛陽不管風吹雨打的味道
    這是一家名為「五中炸串」的弦樂商店,在藏在隴北路和胡同巷的巷子裡,學校旁邊有各種各樣的小吃,其中一塌糊塗就是炸串火。來這裡的食客要麼是從這裡畢業的,要麼是附近的居民,他們充滿了回憶。和朋友們坐在矮板凳上,喝著小酒,吃著油炸串,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依然沒有變,這是非常好的。
  • 幾個月沒吃這口兒了,想念我愛的老三樣,麻辣麵、紅油素雞和臘腸
    很久沒吃麻辣麵了,那幾家有名的基本被欠兒姐吃遍了,今天咱們探一家不是那麼「髒的」,但也開了好幾年的麻辣麵。 這家店開在中街附近的胡同裡,欠兒姐去的時候人不多,點了老三樣,麻辣麵、素雞、臘腸,全部要的小份,結果最後全剩下了,量大能力不足啊!
  • 隱藏在金融街裡的新村傳統美食店,有記憶中的味道!
    這家深藏在三元裡的小店濃縮了超多東莞傳統美食一起來解鎖這些美味吧 ▼一位曾經的上班族,為弘揚家鄉美食文化憑藉繼承的手藝來到了三元裡為了讓城區的人也能品嘗到傳統美味家的味道▼首先肯定要說最適合夏天吃的涼拌啦
  • 洛陽這家小店,每吃一口,都有偶像劇的味道,很多人不知道在哪!
    店面裝修非常有情調,來過這家店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老闆放音樂的風格真是吹爆了有沒有。整體來說地方並不大,一張長的桌臺專為一人食準備,三張方桌很適合四五個朋友一塊過來。菜單非常有意思,四張單獨並充滿褶皺的紙,奶茶飲品、小吃、麵食、米飯都是單獨一張。
  • 深藏不露!洛陽這7家排隊到哭的破爛蒼蠅館子,有錢都不一定吃得到!
    各種蒸菜顏色相配,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聞起來更是令人口水直流!老闆還給配調味汁,蒜汁和辣椒特別夠味兒,很家常的味道!  在這裡,所有的紅薯麵條純手工製作,絕對是記憶中的味道,經營至今已經19年了。  這家店的門頭可以說是很隨意了,「郭記美食居」這個名字,還是我問老闆才知道的。不在意門面裝飾的店,味道都是很厲害的。
  • 洛陽老街記憶:再見了,記憶中的西工七一路
    每條老街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人情味在小編的記憶中對這條七一路是比較深刻的從2009年搬離這裡之前小編一直都住在位於七一路的奶奶家當時還沒有統稱七一路以七一路和九都路口為分界分著七一南路和七一北路附近的小區幾乎都靠這個集中供熱中心供暖供熱中心對面有一個煤場每天早晨或夜裡都能聽見
  • 這家小破店,為什麼獨霸204?一碗麻辣麵日銷10000+,吃過都說好
    在大東區204,有一家神奇的小店,店裡沒有菜單,只有三三兩兩的桌子和椅子,卻天天大大排隊,只賣三樣,麻辣麵、臘腸、水,上門的客人直接說一聲大小碗就趕緊佔座位了。這家小破店,為什麼獨霸204?一碗麻辣麵日銷10000+,吃過都說好這家店面的環境說不上高級,但是也算是明亮乾淨了,不到飯店就能看到排起了大大的長隊,店家每天閉店時間不固定,賣光了就關門啦,一般是不到七點鐘,不少回頭客都抱怨,這麼好吃就是關門的太早了!
  • 石家莊這幾家小破店,全是記憶中的味道,石家莊人從小吃到大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別出名的飯館,畢竟衣食住行落到最後,還是要在吃上面花心思的,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走進石家莊這幾家「破」飯館,雖然店面不大,裝修的也沒有什麼品味,但是經常可以在這些店面前看到豪車,主要是因為這幾家店的味道都不錯,而且都是大家小時候的味道,如果你是資深的吃貨的話,那麼你一定去過這幾家店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可惜這個味道在後來慢慢淡出視野。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再一次在街頭看到這個招牌的時候,除了欣喜,更多還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對啊,還有什麼比這一口老味道「重出江湖」更「治癒」這個寒冷冬天的呢?慶豐街五裡宜居小區東門——新廣州黎師傅雞煲五裡宜居店!這是我們今次探店的主角,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或者說銀川人想起雞煲能有回憶共鳴的一家店了吧。
  • 洛陽這幾家店,天天排隊,味道真的有那麼好吃?
    洛陽人對美食這一塊總是有非常足的韌勁,尤其體現到了排隊這一塊,只要足夠好吃,排隊都不是事,地址:老城西大街183號石家米線這是一家很有脾氣的老店,小編第一次知道這家店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只收現金!店內不支持其他付款方式。
  • 聞著味兒找到了這家靈川麻辣麵,含淚推薦給你們!
    冒著寒風推開了店門我還沒來得及觀察究竟賣的是什麼面豆沙包就說了句「咦!這不是三皇路那家的姐姐嘛!」原來是豆沙包背著我偷吃的那家麵館的分店╭(╯^╰)╮據說是三個靈川姑娘,跑來桂林開的麻辣麵館說起麻辣麵,很多人會想到重慶麻辣小面其實靈川也有屬於自己的麻辣麵它有重慶的麻辣勁,又結合了一下靈川口味至於究竟是什麼味道,你們吃了就知道
  • 這家開了20年麵館,是洛陽人記憶中的味道!人均10+吃到撐!
    每個人都為了生活在這座城市裡奔波這是屬於打工人的城市,一切都是這樣的井然有序且冰冷乏味。但閉上眼睛,靜下心來就能發現洛陽這些街道上總藏著一種獨特的味道。ta讓某個異鄉人在某個時刻忽然想起一種味道,來自家鄉,來自心底,是城市最溫柔的一角。
  • 204附近的蒼蠅館子,賊破,只賣麻辣麵、素雞、臘腸
    麻辣麵聚集地,大東區204,這又是一家神店,沒有菜單,店裡就3樣,麻辣麵素雞臘腸,來了就點大碗小碗就行。至於環境嘛,完全沒有,飯點兒開始上人,營業時間不清楚,據說晚上6點以後就關門了。麻辣麵我和老曲都要了小碗麻辣麵,辣椒油的香味兒飄出來,翻拌一下,讓麵條蘸裹一些調味料和榨菜絲,送入口中,竟然沒有想像中的重口味,反而滿口香。這是我近幾年吃過最香的最合口味的麻辣麵了,太刺激的小兔受不了,所以這一碗麵,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建議愛吃這口兒的要個大碗麻辣麵才夠吃。
  • 衡陽路這家越南華僑開的雞肉粉店,對不起,我知道得太遲了!
    大老遠跑來 就為這家越南華僑開的雞肉粉店 像雞肉粉這樣越是清淡的東西就越考驗食材的新鮮,懂吃的人只需要吃一口,就能體會到箇中滋味,雞肉的質量和湯底的味道,都要很用心。
  • 用一碗雲吞徵服了老街坊,珠海這家30年的老店全是記憶的味道
    這是我媽媽和我說過最多一句話,和媽媽最深的記憶便是每天早上的那一份雲吞麵。而這麼久過去了,今天再次路過這裡,旁邊的建築都已改名換姓,唯獨它還在那.因為湯汁早已裡裡外外浸個透底,一口一粒雲吞、再來一塊肥瘦相間的牛腩.嗯~~這應該就是簡單又幸福的味道了吧!
  • 洛陽這20家最破爛的小店,卻有著讓人忘記尊嚴的美味
    洛陽有一些小飯館店面不起眼,環境也一般般卻總有一群人,大老遠跑過來只因忘不了心心念念的那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