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日照5月17日訊近日,市民行走在嵐山區阿掖山北路西段,都有一種明顯的感受:道路綠化生機盎然,綠化帶內鮮花簇擁,景觀樹木錯落有致,有如置身花園城市般的感受。官山路與阿掖山北路節點綠化,採用喬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相結合和植物配置形式,截至目前,已完成栽植大葉黃楊、紅楓、叢生紫荊、金葉女貞、月季、造型黑松等喬灌木45株,地被植物栽植歐石竹、薰衣草、鳶尾等1500株,鋪設草皮110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官山路綠地建設已全部完成。共六處節點,節點綠化面積1300平方米,完成投資約30萬元。植物綠化選用當地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種類,適當保留原有楊樹、榆樹、構樹等鄉土樹種,採用喬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相結合和植物配置形式。截至目前,已完成栽植紅楓、龜甲冬青、大葉黃楊、紅花檵木、紅葉石楠、紅王子錦帶、歐洲月季等喬灌木120株,地被植物栽植粉黛亂子草、歐石竹、美女櫻、日本麥冬等53000株,點綴景石4組,栽植芍藥5叢,鋪設草坪260平方米。
嵐山區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契機,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求,進一步推進城區道路綠化建設。一是創精品。按照「一路一色,一路一景」的綠化理念,精品設計,亮點規劃,充分利用自然地貌,注重合理搭配,塑造富有特色的節點綠化,進一步扮靚城市景觀。二是提檔次。加強對公園、街頭綠地景觀綠化工作的指導,不斷提升原有綠化工程品位和質量,努力打造「出門看花、推窗見綠」的景觀效果。三是抓管理。採取人工修剪和機械修剪相結合的方式,對公園、道路綠化帶、行道樹等進行整形修剪。
近年來,嵐山區結合「城市雙修」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實施一批公園、街頭綠地等建設,確保實現居民出行「300 米見綠、500 米見園」的目標。
2019年,嵐山區計劃建設親子公園、硯臺山公園、海州公園等7處公園,打造環山步道停車場綠地、轎頂山路與玉泉四路節點等5處街頭綠地。截至目前,豐華路、化工大道路全部完成,廈門路已完成81%,萬斛路南段完成50%。親子公園完成5%。計劃提升單位(居住區)庭院56處,目前已開工8處。進一步紮實開展「城市在公園、公園在城市」行動,建立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城區園林綠化建設水平。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日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