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茶•明心|臺灣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親臨廈門萬仟學堂開講

2020-12-13 騰訊大閩網

4月20日,應萬仟堂邀請,臺灣「食養山房」創意人、東方空間美學大家林炳輝先生來到廈門萬仟學堂,開展為期兩天的「習茶·明心」課程講學。茶香兩岸,美自相承,作為萬仟堂旗下美學教育品牌的萬仟學堂,一直致力於傳遞中式文化生活之美,此次講座也開啟了兩岸茶文化美育交流新篇章。

萬仟學堂與林炳輝老師合作的系列講學「習茶·明心」課程至今已是第八期。各地茶人遠道而來,與林炳輝老師相聚,感受茶席美學課程帶來的一場心靈洗禮,並於此結緣。

(萬仟學堂創始人、習茶•明心系列講座策劃人季琳女士致歡迎辭)

此間茶客,一期一會。

在兩天的課程裡,茶友們或靜坐聆聽,或動手布席,或興至歌一曲,或舉杯與老師對飲。由一碗薄茶而展開的相遇,如同舊時文人雅集,心歸自然,率意真摯。

作為「食養山房」創意人、東方美學空間大家,林炳輝老師對空間的體察與設計細緻入微,使臺灣「食養山房」成為禪意空間的代表,也成為無數人嚮往的原鄉遺夢。

老師也將他數十年來對茶的理解和對生命的體驗,毫無保留地融入這一席課中,與茶友們分享。課上,學員們臨場發揮布置茶席,再由老師作出調整與指導。

林炳輝老師的觀察,從一句話、一個眼神開始,持續到你放下雙手布席完成的最後一刻。選器、組合、布置中的猶豫、調整,折射出每個人的心緒和性格,林炳輝老師就如同一個「造型師」,根據喜好、性格特質,結合布席美學與生活的哲理,為學員們量身打造出與自己最契合的茶席,讓美學涵養不斷滋養反哺生活。「我們常常以為一件事情可能沒救了,我們再也無法改變什麼。可是耐心等一等,想一想,神來之筆自會出現。你看,這朵花的出現,忽然整這個茶席活了過來。」

茶道很日常,也是人情的溫潤。

老師特意帶來了珍藏多年的老茶為眾人演繹茶道,以「行茶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而著名的林炳輝老師讓大家感受到了大氣從容、氣定神閒的茶人修養。每個人經歷、背景、成長環境不同,但聚在這一席間,共同品著這壺充滿時間味道的茶,是何等奇妙的滋味。

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老師寥寥數語,既講茶、講美,又講生活智慧,講處世哲學。每個學員都在其間思考、了悟,心下澄明,得遇茶的「天真味」。

習茶,可明心。

在茶中識得人生的百般滋味,識得拿起放下的處世哲學,識得以美待己待人。從茶人的生命關照,到茶席美學涵養,萬仟學堂與林炳輝老師帶著學員們層層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美育的本質為何?

大概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未來,萬仟學堂將持續分享中式生活與文化之美,喚醒更多人對中式文化的關注與喜愛。

相關焦點

  • 臺灣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來廈 開展兩岸茶文化美育交流
    開展兩岸茶文化美育交流   廈門網訊 (記者 沈偉彬)近日,臺灣「食養山房」創意人、東方空間美學大家林炳輝來到廈門萬仟學堂,開展為期兩天的「習茶·明心」課程講學,進行兩岸茶文化美育交流活動  此外,林炳輝老師還特意帶來了珍藏多年的老茶為眾人演繹茶道,讓學員感受到了大氣從容、氣定神閒的茶人修養。課上,林炳輝老師既講茶、講美,又講生活智慧,講處世哲學。每個學員都在其間思考、了悟,心下澄明,得遇茶的「天真味」。從茶人的生命關照,到茶席美學涵養,感受著茶文化的魅力。  美育的本質為何?
  • 鳳梧與林炳輝老師的師生之約
    習茶·明心之旅穀雨,是春的最後一個節氣, 它介於春夏之交,稍瞬即逝。天地的無限生機都從一顆心念的種子開始發芽,我們在草木雨露的節奏裡走入萬仟學堂,赴一場和林炳輝老師的師生之約。臺灣「食養山房」主人臺灣茶道大師東方空間美學大家林炳輝先生
  • 深山禪味·臺灣食養山房
    在臺灣,沒有菜單的食養山房,賣的是健康料理,全部選用當季食材,搭配食器造型的藝術性,讓許多人流連忘返。食養山房主人, 是五十歲單身的林炳輝,一個深愛茶道、帶股修行人氣味的宜蘭人。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保持一種神秘,讓食養的傳奇更加傳奇。
  • 臺灣茶空間丨食養山房
    他覺得泡茶不需要很多花招在裡面,就是很樸素的端端正正地泡茶,他希望把心情透過茶和茶席傳遞出去,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喝茶,他打造的食養山房也恰好體現這一點。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身上總能透出一種修行人的氣質,言行舉止都保持一種神秘感,著麻衣,學禪,內心自在篤定。內心安定的人必然有所經歷。
  • 到臺灣食養山房契茶去
    無論是對於喝茶的環境、飲茶的方式,還是茶具的製作、茶席的陳設,臺灣茶人具有獨到的審美品位,值得喜歡茶文化的人們去關注了解。小編推薦欣賞的「葉放訪茶」本期前往臺灣,一探臺灣茶文化究竟。二十年多前,林炳輝放棄了設計師工作,走入山林,向大自然學習,按照自己的美學和人文概念,重新建設自己的生活。他的食養山房座落於臺灣新北市汐止區山間,雖然偏僻,但臺北近年來所有重要的茶席都選擇在這裡舉行。
  • 臺灣食養山房,深山禪味餐館
    禪空間裡的一切,把非物質用物質的方式再現出來,讓親近感通過腦電波瞬間傳達給身心的每一個細胞,似乎在說:我終於回到了最熟悉的環境之中。——純道題記欣賞更多禪意建築與特色裝飾,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56A」「56B」查詢。
  • 食養山房:臺灣茶道的新式空間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平常的中午,鄰近食養山房的停車坪上已經堆滿數十輛車,會有專人詢問你的訂單號後,才開放車道。順著傾斜成45度角的山谷一直往下行駛,就會看到青灰色的食養山房的鐵門,非常不起眼,若不是門前大盆的黃菊,真會有些失望。走進去才發現:不起眼正是這裡的基調,建築隱藏於自然山水中,自然的空間裡,人為製造的細節甚少。這是主人林炳輝所追求的「道法自然」的心得。
  • 食養山房:通過無菜單料理 感受隱士山林私房美味
    臺灣的著名餐廳食養山房居於山中,古樸幽靜的禪意,在無為之間為客人提供現代人最渴求與缺失的內心平靜。 八年前當起食養山房主人前,林炳輝從事裝潢工作。經由朋友的介紹,租下這一個原本是土雞城的地方,當起存放貨品的倉庫。對美感十分有要求的他,即使是一間「倉庫」,也依照自己的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浸淫滋發出主人的味道。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保持一種神秘,這讓食養山房的傳奇更加傳奇。   慢慢地,許多朋友來都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
  • 【茶館尋旅】食養山房
    五十歲單身的林炳輝,是一個深愛茶道、帶股修行人氣味的臺灣宜蘭人。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八年前當起食養山房主人前,林炳輝從事裝潢工作。正如食養主人林炳輝所說:食養是自己「長」出來的,食養並非來自專業設計師的商業設計,甚至當初也不是為了餐廳而設計。一個人為何有創意,是因為喜歡,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
  • 一次深度的臺灣遊學丨臺北故宮 食養山房 紫藤廬 春餘園子……
    ·食養之旅即將開啟,萬仟學堂攜手海峽兩岸著名茶人林炳輝老師,與您一同帶著對茶的傳承的了悟進行品味;帶著置身世外、追問初心的藝術思考和探求,行走臺灣,收穫一份寧靜,一種自我的超越及更多的包容、自由與開放,進而開啟生活智慧和美學成長。
  • 臺灣茶人林炳輝蘇州講茶道
    林炳輝林炳輝曾經是一名建築師,43歲時,林炳輝毅然離開都市到山上歸隱,成為了臺灣「食養山房」的主人,以全新的自己面對自然,卻在無意間創造出獨特的、具有禪意的飲食文化。活動現場,近百位茶道愛好者安靜地傾聽林炳輝對茶道的理解,並觀看了視頻《泡茶泡到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十年修煉也不夠》,體味東方禪學魅力。
  • 食養山房,深山靜林中的禪修地
    | 關於食養山房 |沒菜單的食養山房
  • 獨家 臺灣人太會玩了:政客文人為什麼都愛去食養山房
    《古典工藝家具》雜誌 文/湯石香 圖片提供/Eliane  原文標題:食養山房:雲水山間,有一方天地  山居名片>>>  地點:臺灣  主人:林炳輝  履歷:1996年,食養山房於臺北縣新店市成立  2005年12月10日,食養山房結束新店營業
  • 臺灣新式茶空間 藏於深山卻名揚紅塵的食養山房
    「愛茶之人來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去食養山房,一定要提前一個月訂位。」提前一個月訂位並不是虛張聲勢。
  • 食養山房:茶,人,空間
    雖已有提前查過路線,但是媽媽依然耐心地指點我該如何到達,一路上不斷地給我打電話,詢問我到了什麼地方,根據我所在的地方提示我該怎麼走,一路在媽媽的電話中,輾轉汐止,換乘公車到達陽明山西南坡的食養山房。汐止火車站轉乘F910前往食養山房。汐止的公車站牌極為可愛,但文字略小,稍遠便無法看清。
  • 他開了一家食養山房,因為太火搬遷兩次…
    隱匿在陽明山中的食養山房如其主人一般,用一個字來形容足矣:雅。山房依溪而建,林壑間,水聲潺潺,整個空間通透舒朗,望窗而去儘是山水風光。很多人說,去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身上總能透出一種修行人的氣質,言行舉止都保持一種神秘感,著麻衣,學禪,內心自在篤定。
  • 食養山房:深山裡的餐廳人氣怎麼還這麼旺?提前一個月都訂不上!
    松園的食養山房這一次是在新北市的汐止,那是一個安靜的山谷,澄明、舒朗,倒是和林炳輝有些相似。林炳輝喜歡穿一身白衣,很是出塵。人也淡淡的,甚至都不與自然爭搶。林炳輝常常在室內走動時,走到哪裡停下來,就微調一下眼前的桌椅花木,然後整個室內便像換了一幅場景。
  • 4月去臺灣聽劉若瑀、林炳輝說禪,感受雲門舞集的律動 | 菁至臺灣遊學Vol.2
    臺北「食養山房」主人,臺灣著名空間美學大家,一個深愛茶道的修行人。在茶道界,林炳輝沒有一個多餘動作的泡茶方式,早已深入無數茶人的心。▲在一片鬱鬱蔥蔥之中,茶與禪早已合二為一,靜心亦養心。茶人或食客,為了體會其中一二,從世界各地而來,感受林炳輝與食養山房的無形氣質。
  • 林炳輝先生把臺灣茶道帶來重慶
    ▲茶  攝影/鄒樂曾經聽過一句話,「去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深受茶人喜愛的食養山房,主人就是林炳輝。林炳輝先生深愛茶道,當時四十三歲的他,離開都市歸隱山林,向自然低首學習。▲林炳輝先生在食養山房 圖片來源:騰訊.大粵網 茶葉星球對林炳輝先生敬仰已久,沒想到這次重慶仟茶院能請到他來分享茶道,心中甚是欣喜。
  • 「留給松樹,留給天地」之食養山莊
    去過「食養山房」的人,想必都有此驚豔。  食養山房座落松林間,布局簡單,意境深遠,好像陽明山自然「長」出來的景。尤其當起霧時,煙雲撲朔迷離,更像一幅山水畫。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說。   不過,食養的「安靜」並不會形成日本茶道那種正襟危坐的壓迫感,反而是無拘無束、可以隨意躺臥或晃來晃去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