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去臺灣聽劉若瑀、林炳輝說禪,感受雲門舞集的律動 | 菁至臺灣遊學Vol.2

2021-02-17 愛自己成長圈

臺灣美,最美在人文。大陸與臺灣,文化同根,生活方式同源。它有著近代中國最具衝擊力的一次文化藝術交融和沉澱。無論是文創、藝術、生活美學,還是教育、消費升級和多元價值上,都有我們值得借鑑的地方。

在臺灣,有一個藝文標籤叫「雲門舞集」,有一種來自山林間的傳奇叫「優人神鼓」,還有一處滋養身心的茶空間,叫「食養山房」。

草長鶯飛的4月(4月15日-20日),愛自己攜手女性精品社群「菁至」,將以探訪臺北文化名人&在地飲食文化為主線,串聯多堂以藝入道的藝術禪修大師課,開啟為期6天5晚的深度藝文遊學。

作為愛自己的友好合作品牌,菁至也是一家高端女性用戶體驗設計專業機構。這次臺灣遊學,如您想靜一靜,禪心與美目,放鬆與自由,可走一遭。一路都是華文世界得道之人靜候著您。

優人神鼓

劉若瑀,曾是李安畢業電影中的女主角,臺灣「蘭陵劇坊」的當家花旦,以及臺灣金鐘獎得主。師從波蘭劇場大師葛託夫斯基,回臺後創建優劇場(優人神鼓前身),開始了「道藝合一」的探索。

食養山房

臺北「食養山房」主人,臺灣著名空間美學大家,一個深愛茶道的修行人。在茶道界,林炳輝沒有一個多餘動作的泡茶方式,早已深入無數茶人的心。

此次旅程中最值得期待的部分,便是走進兩位生命覺者的課堂,與他們展開一生一會的深度連接。

這些大師課通常都要提前數月預約,且並不接待個人客戶拜訪,因此堪稱非常珍貴的一期一會。這絕對是一般自由行散客無法獲得的殊勝體驗。

( 此行課程安排參考,具體將根據實際微調 )

【 優人神鼓 · 1日生活劇場 】

課程內容:講座問答、坐禪體驗、禪鼓體驗、雲腳、演出觀看

課程時長:全天

@金瓜石本山亙古劇場

點擊查看往期詳情

▶2018菁至臺灣遊學之優人神鼓篇◀

優人神鼓,是一支享譽全球的藝術表演團體。

劇團遠離城市喧囂,打拳、打坐、打鼓,女的束髮、男的光頭,生活極其簡單。在擁擠紛亂的世界裡,仍保持著內心的寧靜。

優人神鼓的表演足跡幾近踏遍世界各地,憑藉獨樹一幟的表演形式和內涵,蜚聲海外。優人神鼓的表演融合肢體、擊鼓、人聲等原質性元素,去繁化簡中,迸發出撼動人心的單純力量。

▲NBA球星科比、著名導演李安都曾專程拜訪深山中的優人劇團,和他們學習禪坐、禪鼓和禪思

2018.5,菁至在杭州曾開設優人神鼓藝術禪沙龍;2018.9,菁至臺灣遊學,有幸走進優人老泉山訓練營地,置身其中,切身體會那份時間之外的寧靜;2019.4,我們更將有幸前往優人新劇場——金瓜石本山亙古劇場,在寧靜和靈性充盈的山谷裡,與優人一起度過一日生活劇場,體驗身行、禪行、鼓行、敬行、知行、叩行、和行……

▲ 優人金瓜石本山亙古劇場

課程中,劉若瑀老師也將親自帶領大家完成神聖舞蹈(有機的身體——頭腦、身體、心靈三房整合),擊鼓和雲腳的體驗,並將在現場欣賞到優人的表演。

▲劉若瑀親自授課分享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1日生活劇場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優人禪鼓訓練營混剪小視頻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倘若您也對生命保持著探尋,對純粹的生命力量心生嚮往,這將是你一生中不可錯過的體驗。

【跟著雲門舞者 · 感受身心律動】

課程內容:導覽 · 說舞 · 律動體驗

課程時長:3小時

@淡水雲門劇場

點擊查看往期詳情

▶2018菁至臺灣遊學之雲門舞集篇◀

1973年,林懷民以中國最古老的舞蹈「雲門」為名,創辦雲門舞集,華人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職業舞團。

透過林懷民巧妙的雕琢和兼容東西方的編舞,雲門舞集用現代舞蹈演繹中國古代美學,藉由古典文學、傳統美學和歷史的再詮釋,造就享譽國際的雲門舞作。

▲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1973年創立雲門舞集。1983年創辦「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2013年,林懷民獲頒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美譽的「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攝影:林百裡

雲門舞集獨特之處在於,它以古老的東方哲學為思想基礎,又最大限度地吸收了西方現代舞蹈的表現技巧。雲門所有的舞者每天都有數小時的靜坐時間,因為觀自在於心,所以每一場演出都是心靈與身體的至美呈現。

▲雲門舞集「稻禾」舞者

▲雲門舞集律動體驗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雲門律動體驗混剪小視頻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在此次臺灣之旅中,我們將走進雲門劇場,用心去感受舞蹈的藝術,用肢體去展現內心的感受、展現美的形態。在雲門專業舞者的指導和帶領下,體驗經由舞蹈帶來的內在激情綻放。在身心律動中,遇見另一個自己。

【林炳輝的茶與生命美學】

課程內容:老師講課,Q&A

課程時長:2小時

@食養山房

點擊查看往期詳情

▶2018菁至臺灣遊學之食養山房篇◀

食養山房,是我們臺灣藝文之旅的必經之地。雖然隱匿於山水之間,卻是人們憧憬和嚮往的地方。因為無論生活在何方,人們總需要有地方能夠休息和放空,喚起他們的歡樂,給予他們的肉身和靈魂以力量。在臺灣,食養山房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

▲在一片鬱鬱蔥蔥之中,茶與禪早已合二為一,靜心亦養心。茶人或食客,為了體會其中一二,從世界各地而來,感受林炳輝與食養山房的無形氣質。

它的「魔力」來自它的「禪意」,而「禪意」則是來自它的主人——林炳輝先生,一個深愛茶道的修行人。

▲ 整片山林,都是林炳輝的「茶室」。他每日在山間從容自在,隨心奉茶。

茶學空間美學其實是情緒的表達,情緒又是人見事物後的觀感,延伸到茶席上,茶席就是茶人的表情。人可以因為觀念不同,而生命感受不同,盡可在茶席上呈現。

▲ 林炳輝分享與問答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此次之旅,林炳輝老師將為團員們開設關於「茶與生命美學」的小型課程,在這個被自然穿過的空間裡,親身感受茶席布置美學,聆聽林先生的生命體悟和美學觀。人間仙境,也不過如此罷~

在今年4月的第二季臺灣遊學中,我們還新增了"感受在地飲食文化"環節。在聆聽大師智慧之餘,特別邀請到了兩位臺灣本地知名美食大咖,帶隊尋訪當地人心中最Local的市井煙火,品嘗好吃到流淚的古早美味,了解臺菜歷史淵源,徜徉於在地飲食文化之中。

臺灣著名美食家,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監事,法國美食協會臺灣分會評審。臺灣出鏡率最高的美食節目主持人之一,入行15年,被網友譽為「臺灣最佳吃貨」。

曾任報社美食記者十餘年,品嘗全世界上千家餐廳,撰寫《TLife》專欄(臺灣發行量最高的月刊)、《料理 · 臺灣》專欄,散見「米其林官網臺北」。

點擊查看往期詳情

▶2018菁至臺灣遊學之美食篇◀

食養山房

(深山裡的超人氣自然美學餐廳)

來到食養山房,品味它的禪意之餘,必定不能錯過它的美食。食養只提供套餐,但散客提前一個月預定也不一定能吃上,餐廳沒有菜單,因為食材都是當日備好的。

▲ 在食養山房品嘗美食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春餘園子

(全臺灣最有江南範兒的園子)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春餘園子

說起臺灣半開放的私房菜館和茶空間,舒國治曾推薦:「春餘園子一定要去,食物精到,園林更是綜合享受」;在北京,李曙韻也推薦:「春餘園子一定要去,食物已經好到不能再好,可那園子卻是更好……」 目前已成為臺灣地區文化藝術界人士的愛所,備受推崇。

▲ 春餘園子主人唐白餘在餐後與大家交流 | 2018.9菁至臺灣遊學

食物的溫度色彩、以及一粒米飯軟硬度都能感受到用心,每一道食物都能吃出令人流淚的幸福感。

美福大飯店

(五星級臺菜餐廳,米其林推薦餐廳)

食在臺灣,百川納海的菜式中,位於美福大飯店內的米香臺菜餐廳以做工繁複的「手路菜」為圓心,畫出味蕾的最圓滿。

▲ 拿真心入菜的臺灣味

老師傅選用安全新鮮食材,以數十年的手藝親手細細處理,不怕費工、耗時,不採用半成品,絕對手作帶出縈繞記憶的道地風味。

上引水產

(臺北人氣精選餐廳,臺灣最具氣質的魚市)

上引水產,被譽為「臺北小築地」,撲面而來的是臺北最鮮活的市井生活氣息,當然也能吃到嘴過癮的海鮮!據說這裡還保留著一種奇特的飲食方式 —— 「立吞」,就是站著吞壽司,第一口鮮美總是讓人迫不及待。

旅途中最讓人忘不掉的美,是人、也是景。在這次行程中,你必定能私藏下面這些臺北令人屏氣凝神的極致風景。但這僅僅是一部分而已,只要打開發現美的眼睛,到處都是新鮮而迷人的景致。

陽明山

( 臺北都市人的心靈烏託邦 )

一片佳木蔥蘢之中,有溪流、有竹林。它像一座遊之不盡的寶庫,任何一條曲徑都能帶你進入一個意想不到的桃花源。

農禪寺水月道場

( 臺北地標性現代禪宗建築 )

▲ 農禪寺設計者姚仁喜

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靜靜屹立著世界首座現代禪宗建築。「空中花、水中月」是聖嚴法師在定中所見的農禪寺未來新景象,在建築大師姚仁喜眼中,這六個字道出了建築的真相。講堂靜靜佇立於80米場的荷花池中,超大柱廊在池中的倒影,伴隨著飛揚其間的金色簾幔,自成一道虛幻雅致風光。

  茉莉 | 瑜伽修行者

在雲腳時感受腳底的力量與大地的連接、止語時觀照內心、靜坐時吐故納新、在素食中品嘗自然的饋贈、打鼓時訓練身與心、手與腦的協調。與慈愛的劉若瑀老師擁抱分別,留下氣息帶走平靜的愛和力量。

  王同學 | 圖森木業總裁

源自熱愛,至臻至美,茶、禪、道、美食一樣都不能少。

  魏同學 | 自由投資人

打開視覺與美學的地方,以茶、美食闡述人生,那份對生命的理解在生活不同層面不謀而合。

  苗苗 | 巢 · 咖啡掌柜

久違的自我身體交流,在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放下以往「不會、不行、做不到……」等等自我限制,如孩童般地行動著微笑著!

 Day1 臺北初見 (4月15日)

離杭赴臺,入住酒店(國際五星標準)

◈ Day2 禪茶一味 (4月16日)

上午:食養山房參觀

午餐:食養山房午餐,感受食物美學

下午:禪茶體驗+林炳輝分享茶與生命美學

晚餐:儂來臺菜餐廳(臺灣傳統桌辦菜)

席間:特邀《康熙來了》美食大咖柯俊年共進晚餐

◈ Day3 聽見寧靜 (4月17日)

上午:優人神鼓打坐,聽鼓音,神聖舞蹈

午餐:優人神鼓準備的蔬食

下午:優人神鼓禪鼓體驗(武術·打鼓·交流)

晚餐:上引水產

◈ Day4 飲食男女 (4月18日)

上午:農禪寺水月道場,建築美學鑑賞

午餐:北投溫泉酒店午餐

下午:日勝生加賀屋,天然溫泉泡湯

餐前:臺灣知名美食作家陳靜宜分享

晚餐:美福大飯店(五星級臺菜餐廳)+主廚說菜+宴席互動

◈ Day5 雲舞觀心 (4月19日)

上午:春餘園子參觀+喝茶

午餐:春餘園子

下午:雲門舞集(導覽·說舞·律動體驗)

晚餐:品麟生猛海鮮熱炒店,本地人最愛的市井美食

◈ Day6 印象臺北 (4月20日)

上午:臺北半日自由行

午餐:午餐自由安排

下午:桃園機場送機,返程杭州

| 席位 |

15-30人

(15人起成團)

| 費用 |

26800 / 位

註:本費用為不含稅價,可開發票,稅費自付,詳情請諮詢菁至客服君。

| 費用包含 |

籤證費用,全程五星級酒店住宿、包車、全程餐飲、課程體驗等費用,及全程旅拍、遊學助教管家式服務

| 費用不包含 |

往返機票,單房差,其他個人消費

| 擬邀同行者 |

菁至VIP女神會員

國內新銳創業家&CEO

文創行業創始人

知名設計師

及一切追求心智精進、生命覺醒的人士

| 預約方式 |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

添加愛自己冰晶諮詢▼

風物即學識,旅行即教養。

歡迎有趣的你,

和我們一起加入這次「沉浸式」人文美學之旅 ~

©️本文圖文及活動創意為菁至原創,著作權為浙江菁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所有。

相關焦點

  • 臺灣雲門舞集彩繪列車從淡水線出發 行駛4個月(圖)
    雲門彩繪列車車體,選用雲門舞集《屋漏痕》及雲門2的舞作《tantalus記者郭逸君/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成立42年的臺灣雲門舞集,新家落腳在淡水雲門劇場,雲門劇場將在
  • 臺灣雲門舞集彩繪列車從淡水線出發行駛4個月
    4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成立42年的臺灣雲門舞集,新家落腳在淡水雲門劇場,雲門劇場將在24日舉行開幕演出。臺北市文化局昨天送上大禮「雲門彩繪列車」,除感謝雲門舞集在藝術領域的耕耘,也希望民眾搭乘雲門彩繪列車到淡水,觀賞精彩藝術表演。
  • 出走臺灣丨與蔣勳、楊渡、劉若瑀一起探索人文與美的故事
    劉若瑀語錄導師的一句話:「你是一個西化的中國人」卻讓她當頭棒喝,「原來我跟自己的傳統文化失聯了。」「回到臺灣,那三年時間裡,我跑遍了臺灣當地的廟會和民間祭奠儀式。」優人神鼓的表演,如同古代中國人畫畫一般,舞出寫意的狀態。
  •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2010年09月02日 13:4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尚品臺灣~藝文茶體驗之旅
    ,有一個集文物之大成的地方叫「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種藝文標籤叫「雲門舞集」,有一種來自山林的傳奇叫「優人神鼓」,有一種讓人靜心的茶空間叫「食養山房」,還有一個生命安頓之所,叫臺北書院。        2016年6月3日--6月10日,御樂堂將以藝文茶之旅,開啟「隱性臺灣」的文化深度旅行。Day 1離杭赴臺
  •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解說】8月25日,臺灣雲門舞集《水月》首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也是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繼《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等之後,第五部亮相國家大劇院的代表作品。談及演出的感受,林懷民感慨稱現在北京的觀眾越來越好。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西安「寫」《行草》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四日電 (記者 冽瑋)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代表作《行草》,四日晚在古城西安上演。此前林懷民對媒體透露,雲門舞集代表作品《行草》從中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西安碑林中得到過靈感。   「雲門舞集」的名字取自中國傳統文化。
  •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原標題: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新華網臺北7月18日電(記者郭麗琨 何自力)臺灣知名舞團雲門舞集18日晚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免費戶外公演,上萬觀眾星空下席地而坐,欣賞舞作《稻禾》,藉由雲門舞者在稻浪間的翻飛起舞,親炙「稻禾」的芬芳。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鄉愁通世界  中新網廈門10月11日電 (陳悅 羅荔丹)「稻子要怎麼跳舞,我也不知道」,林懷民說,「那就一起到田裡,一起去割稻子。」  這位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10日晚在廈門閩南大戲院和「粉絲」們見面,暢談雲門舞集40周年大作《稻禾》充滿鄉土味的創作歷程。  《稻禾》本周末將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成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頭炮」的臺灣作品。林懷民在見面會現場。 閩南 攝  「舞者接觸過泥土的很少。」
  • 林懷民與雲門舞集
    1973年,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帶動了臺灣現代表演藝術的發展。雲門在臺灣演遍城鄉,屢屢造成轟動,並經常出國作職業性演出,獲得佳評無數。鳳凰衛視4月3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舒國治:這個臺東池上呢,有這麼一家,小小的民宿叫換鵝山房,它原來是個書法教室,那麼後來呢現在經營民宿。
  • 雲門舞集的故事介紹
    雲門舞集的故事  這是關於一群年輕人,如何挑戰世俗,引領風潮的故事。  這是關於臺灣的舞團,如何在世界的舞蹈版圖上,  發光發熱,讓外國人仰望的故事。    一 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雲門一九七三年的首演  一九七三年,一位棄文從舞的年輕編舞家說要「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他創立的「雲門舞集」在臺北臺中山堂首演,從此展開三十四年的燦爛歷程。
  • 卡通版雲門舞集極簡史&林懷民的《關於島嶼》
    還有鄭宗龍先生下一個「十年計劃」是什麼~~「雲門極簡史」及林懷民、鄭宗龍的專訪,自雲門舞集雲門舞集, 敲黑板,劃重點:1973年由林懷民在臺灣建團華人社會的第一個職業當代舞團1988年雲門舞集停運三年1999年成立雲門2團2008年雲門失火,成為轉折修建淡水雲門劇場2020年林懷民退休,鄭宗龍擬任藝術總監
  • 觸摸臺灣文化、創意靈魂的遊學!
    拋棄「走馬觀花」的浮光掠影探索旅行的本真觸摸臺灣手工藝的靈魂關注臺灣工藝文化之美3月,我們一同出行,感受高品質、有文化的臺灣之旅,體味最真實、讓你在臺北民間文化地標——漢聲雜誌社,體驗中國民間文化基因庫;去了解臺灣掌生穀粒品牌的創新農業經營模式,領悟文化創意的生命;在上引水產感受現代化魚市,慢慢體會文創思維賦予我們舌尖上和視覺上的美!
  • 臺灣茶人林炳輝蘇州講茶道
    走入山林,向大自然學習,學習禪的思維,重新定義成功。當時四十三歲的他,離開都市到山上歸隱,並未擬定任何計劃的他,只想把過去的成見放下,以全新的自己去面對自然,卻創造出獨特且具有禪意的飲食文化。林炳輝林炳輝曾經是一名建築師,43歲時,林炳輝毅然離開都市到山上歸隱,成為了臺灣「食養山房」的主人,以全新的自己面對自然,卻在無意間創造出獨特的、具有禪意的飲食文化。
  • 【重磅誠邀】遇見大師·定製修行·臺灣遊學報名啟動
    臺北·文創文化臺北故宮·101大廈報名截止時間2016年6月8日(請自行辦理臺灣通行證,報名時一併提供)支持機構臺灣·食養山房滙峰管理集團滙德豐·文化藝術幻仟堂·文化傳播&設計顧問● 在絕美山水間與大師一同品茶·問道·聞香·修禪● 全程五花設計酒店住宿 ◆   ◆   ◆   ◆   ◆   ◆   ◆修行   臺灣設計文化之旅是每一個文化創意人的必修課【  一  】林炳輝臺灣空間美學大師
  • 「雲門舞集」林懷民 用《交換作》說再見
    此番,當然是為「雲門舞集」林懷民而來。林懷民,1947年生於臺灣嘉義。大學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留美期間,一面攻讀學位,一面研習現代舞。1973年26歲,在臺創辦「雲門舞集」,是臺灣第一個職業現代舞團,在臺灣演遍城鄉,並轟動世界。
  • 林炳輝:活出你自己的美術人生 | 菁至·隱性臺灣·大師藝文遊學 Day 2
    菁至「隱性臺灣」深度藝文遊學的第二站,我們來到食養山房,以分享和問答的方式,聆聽林炳輝先生對於美學的生命體悟,切身感受「隱性臺灣」著眼的生命態度——謙卑自處、善盡因緣角色、不浮誇不張揚。 當你一個月賺2萬塊錢時,生活的質感會過得不錯。當你一個月賺2000萬時,你會慌掉,有太多的選擇會把你拉走,你變得很匆忙,去管理很多的人事物,慢慢地生命的靈性靈感就會被磨滅掉,變得物化。當人在三四十歲的時候,總會覺得我應該還可以再做點什麼。不過我把修行放在我生命很重要的位置,它給了我勇氣。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 趙丹平 杜瑞)「對退休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規劃,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整理家裡幾十年的雜物,然後掃地、洗衣服、過日子吧。」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 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林懷民舞別雲門
    7月27日晚,臺北兩廳院文藝廣場,在漫天花瓣雨和潮水般的掌聲中,林懷民和眾多舞者彎下腰,向剛剛席地而坐欣賞他們演出的4萬名觀眾深深鞠躬、鄭重致謝。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