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由我國著名俄語翻譯家、南開大學教授谷羽先生與俄羅斯鮑裡斯·梅謝裡雅科夫、阿列克謝·菲裡莫諾夫、謝爾蓋·託羅普採夫、烏克蘭漢學家娜塔莉婭·切爾內什幾位翻譯家、詩人、學者共同合作,漢俄對照詩集《當代詩讀本》(三冊)由天津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此時正值疫期,出書的過程也費盡周折,每一個環節都慢了下來,作者們拿到樣書,已經進入2020年初冬。
早在2011年時,谷羽先生開始有意識地結識全國各地的詩人們,想把中國當代詩人的作品譯介到俄羅斯去,他先後與國內作者及家屬取得聯繫,並著手在全國當代活躍的詩人中遴選他眼中的優秀作品。2018年,谷羽先生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出版了中國詩人的合集《風的形狀——中國當代詩選》,這是首次中國當代詩人在俄羅斯的集體亮相。而此次《當代詩讀本》叢書的出版,又是一次對中國當代詩人的批量推薦。
《當代詩讀本》三冊共選中國當代詩人51人,332首詩歌。以詩人出生日期排序。前兩冊是男詩人作品,第一冊是出生於1959年之前的男詩人,第二冊是出生於1960年以後的男詩人,這兩冊中,最大的是出生於1914年的魯藜,最小的是出生於1974年的津渡。第三冊為女詩人作品,最大的是出生於1926年的女詩人王爾碑,最小的是出生於1974年的單增曲措,全三冊以短詩為主,精選了老、中、青三代詩人的短詩精品。
《當代詩讀本》全三冊中的全部作品,皆由翻譯家谷羽先生的個人眼光來選稿,可以說332首詩,每一首他都認真品讀過,年逾八十的老翻譯家甚至能背誦下來他印象深刻的詩歌。正如編者所說,我選擇作品的第一條原則就是使情感要受到觸動。谷羽先生以傳統的古典審美為傾向,以清新雋永,韻味深長,廣為流傳的作品為標尺,歷經幾年時間編譯出版,可謂嘔心瀝血。
而翻譯的過程更為繁複。谷羽先生把中文作品選編好後,即開始與俄羅斯、烏克蘭幾位漢學家、翻譯家、學者展開合作。谷羽先生首先自己操刀,把這三百多首詩譯成俄文初稿,他們通過信件、電子郵件、電話等交流、溝通,由幾位合作者分別對詩稿進行俄語層面上的加工與詩化處理,打磨出符合俄語讀者閱讀與欣賞的詩歌。由於谷羽先生考慮到俄語與漢語分屬不同語系,漢語簡潔凝練,而俄語以雙音節詞與多音節詞為主,因而他所選擇的詩歌大都是短制式,以便翻譯。
藍、紅、紫,三種顏色、沉甸甸的三本《當代詩讀本》,從裝幀上看,設計沉穩大氣,材料精緻、內文設計更是下了一番功夫,把作者的照片做畫像效果,用襯花的內文紙來體現詩歌的獨特性,字裡行間的溫馨湧上紙面。不能不說,天津大學出版社做為一個有著多年歷史的出版社,有著豐富的出版經驗,有著獨到的眼光,這使得在當今被日益邊緣化的詩歌,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彰顯。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代詩讀本》叢書籌劃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天津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並列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這對於編者、譯者、作者、讀者都是福音。
中國新詩一百年發展至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流派,各種主義、各種風格的寫作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雖然在《當代詩讀本》中未能得到全面展現,但是仍不失為一套精美的讀本。正如譯者谷羽先生編譯這個讀本的初衷,是面向學習俄語的中國大學生、研究生,俄羅斯攻讀漢語的大學生、研究生及愛好詩歌的讀者。讓中國當代詩人走進俄語國家,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群感受詩意的生活,這無疑是一件功莫大焉的好事情。(文/李南)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