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朱元璋,制定戶籍制度,使明朝經歷百年不衰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裡,從秦漢以來開始了我國大一統的時期。其中的有些王朝在建立不久後,還沒經歷過幾個皇帝呢,就被推翻了,真的是太短暫啦。比如第一個統一王朝秦朝還有後來的隋朝,還有一個更短暫的王朝就是西晉了。我們都知道明朝的開國大帝是朱元璋,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平民皇帝了,他小時候的遭遇是非常悲慘的,在經歷了一場天災人禍之後,家人都離他而去,他為了活下來加入了起義軍的隊伍,最後建立了大明王朝。可以說他的出生決定了他沒有滿腹經綸的治國理念,而是憑藉著自己的意願來治理大明朝。
但是這樣的大明朝卻長盛,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古往今來也有許多文人愛好者對於這個問題發起研究,最後終於找到了他的王朝能不衰敗的重要一點,那就是採用的戶籍制度。朱元璋是一個酷愛研究刑法和憎恨貪官汙吏的皇帝,所以明朝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不合理的制度和做法,特別是明朝殘酷的刑法,讓世人詬病。但對於他們推崇的戶籍制度,我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也就是這個戶籍制度才使明朝能夠堅持百年之久。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朝代之後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前朝留下的爛攤子,還有兩個民族的特殊性。所以之前的制度也是不適應大明朝的。特別是元朝的戶籍體系更是錯綜複雜,而朝廷的官員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朱元璋不用前朝留下來的戶籍制度,但是他自己也是沒有經驗的,只能慢慢的試一試,最終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統治方法。
元朝的戶籍是非常混亂的,由於起義戰爭,百姓們都離開自己的家鄉,所以根本沒有辦法重新整理,此刻的朱元璋忽然想到,雖然百姓的數量是不太容易統計的,但是留下的土地呢,是不動產,這個就比較好記錄了。所以他要求官員先收集整理一下,明確元代戶籍記錄,先將就著元朝的戶籍制度用著。然後讓手下的大臣出主意看有沒有新的辦法,後來有一個大臣就說了一個方法,朱元璋通過充分了解後,發現這個主意還行,於是就讓大臣一起研究,採用這個戶籍制度。洪武三年,明朝出臺了很多政策,這一年也是奠定了明代政治基礎的一年,接下來不久,朱元璋在全國使用了新的戶籍制度,而且要求老百姓每家每戶都應用戶貼。
為了很好地實行這個制度,明朝的政府就設計出了一個標準的格式,並且稱之為戶貼式,而且這個戶貼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不能夠隨隨便便的改變,它還有特殊的裝訂方式。正文分為三部分。第一就是家中的機關,還有人口數以及和戶主的關係等等。在戶貼的最左邊要留給相關的官員籤字。這一點是朱元璋要求的最嚴格的一點。每個級別的官員都要親力親為地去辦理。這個戶貼的籤字都是按照職位挨個去籤,而且每個官員的名字都不能少,要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就找哪個官員負責。
可能很多人認為這個戶貼是專門為老百姓提供的,其實政府這邊也留著,這樣在出現錯誤的時候就能相互翻閱一下了,也可以防止有些人偽造。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了,但是朱元璋還是對於手下的人不放心,於是就組織了相應的檢查小組去每個地方確認是否落實了這個戶貼制度。當時明朝的教育還不普及,許多老百姓都不識字,所以這也需要相應的官員前去幫忙填寫他們的資料。等到這些事情全部完成以後。這些官員就會把這些資料全部拿到朱元璋的手上。所以朱元璋就算住在朝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還是能掌握天下所有人數量的。
朱元璋是個疑心病很重的皇帝。有時候他就會選擇軍人到各個地方去抽查,而且這些和當地的政府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就不存在包庇的現象。如果這些軍隊查出來戶籍和真實的情況不合,就開始尋找是哪一級出現的問題,假如是老百姓自己說的謊,就要被發配邊疆充軍。
朱元璋制定的戶籍制度是非常嚴的,因為這個制度的制定,對明朝的賦稅有著極大的重要意義,對於後世也是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這也就是明朝能在歷史中,生存許多年的原因。您贊同朱元璋的這個戶籍制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二十四史之明史
參考資料:明朝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