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豬肉就漲到了30多元一斤,不少人都吃不起豬肉,此次的豬價大反彈受非瘟和「豬周期」的雙重因素帶動的,而豬肉價自從大漲後就一直沒再跌回來。今年的9-11月份,豬價持續低迷2個月,肉價也跌到了20元左右,11月份的肉價降幅為12.5%,本以為肉價將長期走跌,誰知到了12月份肉價再次變臉,部分地區再次漲到了30元大關。
對豬農、豬企來說,自然是希望豬價大漲,這樣就能賺取更多的收益,可對屠企而言就不是太高興了,肉價大漲,消費需求減少,屠企反而要虧損一筆錢。不過一旦壓低豬價,豬農、豬企就不投放生豬,結果屠企被豬農牽著鼻子走。不過近期行情卻有所不同,終端的消費需求降低,銷量持續低迷,官方的調控力度加大,豬價迎來下跌。
從今天的豬價來看,有6地豬價迎來了下滑,其他20地行情則是保持穩定,豬價整體呈現出震蕩下滑狀態,而今天的生豬均價為33.88元每千克,相比昨日則是跌了0.07元/kg。東三省的跌幅比較明顯,目前報價為16.1-16.6元每斤。
其實我國的生豬產能恢復還算穩定,產能迎來了利好的釋放,生豬存欄4億多頭,母豬存欄則是為4100萬頭。相比10月份,母豬存欄增多了150萬頭,生豬產量也達到了90%以上。
除了產能恢復外,如今生豬市場還出現了2個壞消息,豬肉要跌到「一字頭」也就是10多塊錢一斤嗎?1、進口豬肉增多
早在今年的前三季度,我國就進口了328萬噸豬肉,其中有59.08萬噸為美肉,同比去年大漲316%。而10月、11月進口了58萬噸豬肉,這還沒完,12月的進口量依舊比較大,我國一周內進口了8.42萬噸美肉。
而美國豬肉的到來,說到底還是價格比較低,2019年進口豬肉報價為6.5元每斤,不過到了今年進口的美肉報價降到了4.35元每斤。
進口的豬肉,可以彌補我國豬肉的缺口,畢竟我國的生豬產能還沒有完全恢復,預計2020年供應的豬肉量為3900萬噸,但正常年份我國的豬肉銷量為5500萬噸,可見豬肉缺口大,也難怪大量進口。
2、儲備肉來襲
繼17日投放了2萬噸儲備肉後,官方又指出將會在12月24日投放三萬噸儲備肉,投放的數量增多,其目的就是調控豬肉價格。畢竟儲備肉的價格相比市場價低上不少,儘管投放的量比較少,卻可以很好的調控市場行情,到時候豬價下跌,豬農的拋售力度加大。
當然,如今的屠企銷量也不是太好,目前訂單量已降了30%,且目前每天都在下跌,可見市場的銷量需求低迷,再加上儲備肉的啟動,壓價力度加大,到時候豬價自然是下跌。
預計在元旦前,豬價將會持續小幅度下跌,主因是豬農的惜售情緒還很強烈,因此豬價短時間內不會大跌。不過在元旦後到春節前,豬農指望年底能賣上一筆錢,集中性出欄力度加大,豬價跌幅加快,不過想要豬肉自由,還需要等到明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