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思
來源: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
你知道嗎?豬肉也有中央儲備!
為了緩和緊張的豬肉供應情況,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昨天發布消息稱,擬投放1萬噸儲備凍豬肉。此次投放將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進行,交易時間定於9月19日下午13:00至16:00,每個企業的交易成交數量不超過300噸。
不少網友表示,才知道原來豬肉也有中央儲備。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豬肉產量5404萬噸,今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下降6.2%。雖然一萬噸儲備豬肉的投放在全國豬肉消費量中佔比有限,但對平抑國慶節期間的豬肉價格來說將產生較明顯的效果。
今天,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目前豬肉價格趨於穩定,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發改委:豬肉價格趨於穩定,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孟瑋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物價運行在合理區間。1-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平均同比上漲2.4%,8月份同比上漲2.8%,漲幅與上月持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期上漲0.1%,8月份同比下跌0.8%。進一步看,物價上漲的結構性特徵明顯,主要表現為食品價格上漲。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帶動食品價格漲幅較大。但從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來看,8月份同比上漲1.5%,1-8月平均上漲1.7%。
從近期監測情況看,豬肉價格趨於穩定,9月11日-17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格日均漲幅為0.28%,較8月份明顯收窄;其中,中秋節第2天(9月14日)下降0.22%,36個大中城市10漲13跌13平。果蔬價格小幅回落,9月17日,水果、蔬菜平均價格比8月底分別回落3.2%和2.2%。
國慶佳節臨近,從物價走勢分析看,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密切監測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價格變化,根據需要及時採取相應調控措施,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什麼是「儲備肉」?
此次儲備肉由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進行投放。官網資料顯示,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成立於1998年,下設八個處室,專門從事國家儲備糖、國家儲備肉類管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財務關係隸屬於中央財政。
國家儲備糖、國家儲備肉是國家應對突發性災害和穩定市場,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戰略物資,其調度使用權屬國務院。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作為具體操作單位,受政府有關部門的委託,在國家計委、經貿委、財政部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華孚集團的指導和監管下開展工作。
在農產品產量過高,盈餘較多時,儲備機構通常會進行買入,緩解產量過剩的壓力,從而支撐農產品的價格,保護農民利益。而當農產品產量過低,市場供應緊缺時,儲備機構則會進行拋儲,以降低農產品價格,維護消費者權益。
通常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糧食、白糖等糧農產品的儲備,而對肉類儲備則較少有耳聞。對此,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凍豬肉是凍了多久的肉?口感有問題嗎?
事實上,無論是儲備肉還是儲備糧,都實行輪儲制度。也就是說,每隔幾個月就會把儲備農產品投放到市場上去賣,同時購入新農產品進行儲備,以此確保儲備品的新鮮。
據了解,凍豬肉原則上每年儲備3輪,每輪儲存4個月左右。凍牛、羊肉原則上不輪換,每輪儲存8個月左右。活畜原則上每年儲備3輪,每輪儲存4個月左右。
也就是說,國家儲備肉隨時都在進行輪換,你吃到的肉最長時間也只凍了4個月左右。
此外,對於此次凍豬肉拋儲以「同等條件下價高者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一些網友提出了質疑——難道拋儲還要高價者得?事實上,競價交易是拋儲最常見的市場化手段。通常情況下,最終成交均價會低於市場均價,從而對抑制市場價格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畢竟通過拋儲能夠向市場增加大量的供給,從而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矛盾,平抑豬肉價格。
至於說農產品盈餘時低價收儲而供給不足時競價拋儲是否意味著儲備機構以此賺錢了?專家解釋稱,雖然收儲與拋儲之間存在價差,但由於儲備機構常年進行輪儲工作,在農產品供應穩定的時候,輪儲購入的新糧價格通常高於拋出的陳糧價格,因而儲備機構在農產品供應穩定時進行輪儲工作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拋儲期間所謂的「賺錢」,需要用來覆蓋平時輪儲工作的成本。
龍頭企業復產補欄
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不少相關概念股價格不斷上行。年初以來,已經有超過20隻豬肉概念股實現了大幅上漲。近一年以來,豬肉板塊指數的漲幅已超過了80%。
豬肉板塊指數走勢
板塊中,新五豐、益生股份、正邦科技3隻個股年初至今的漲幅均在200%以上;牧原股份、天康生物、傲農生物、順鑫農業、唐人神5隻個股年初至今的漲幅也超過了100%;此外,正虹科技、天邦股份、龍大肉食、得利斯、廣弘控股、溫氏股份等其它個股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也比較明顯。
在我國,豬肉價格走勢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通常來說,豬糧比(即豬肉價格與豬飼料價格之比)的盈虧平衡點在6左右。前兩輪豬周期的存欄都是隨著豬糧比升破盈虧平衡點而改善,隨後半年左右豬價見頂。今年7、8月豬糧比分別達到9.5和13.1,但7月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同比跌幅仍高達30%以上且尚未收窄。這意味著當前補欄意願仍偏弱,未來至少半年豬肉供給缺口大概率持續。海通證券預計,出欄仍需時間,最快明年年中。
不過,目前部分上市龍頭養豬企業已逐漸開始補欄增產,如正邦科技的生產性生物資料增速2季度跌幅已經收窄。隨著近期支持政策的加碼和養殖利潤的上漲,養殖戶補欄意願有望提升。
海通證券預計,穩定生豬養殖的措施能在9月及時減緩生豬存欄的跌勢,考慮到從補欄母豬到生豬出欄存在繁殖和生長的時滯,預計豬價到明年二季度仍有上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