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投放1萬噸豬肉!什麼是「儲備肉」?存了多久?影響多大?

2020-12-18 第一財經

文:深思

來源: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

你知道嗎?豬肉也有中央儲備!

為了緩和緊張的豬肉供應情況,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昨天發布消息稱,擬投放1萬噸儲備凍豬肉。此次投放將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進行,交易時間定於9月19日下午13:00至16:00,每個企業的交易成交數量不超過300噸。

不少網友表示,才知道原來豬肉也有中央儲備。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豬肉產量5404萬噸,今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下降6.2%。雖然一萬噸儲備豬肉的投放在全國豬肉消費量中佔比有限,但對平抑國慶節期間的豬肉價格來說將產生較明顯的效果。

今天,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目前豬肉價格趨於穩定,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發改委:豬肉價格趨於穩定,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孟瑋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物價運行在合理區間。1-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平均同比上漲2.4%,8月份同比上漲2.8%,漲幅與上月持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期上漲0.1%,8月份同比下跌0.8%。進一步看,物價上漲的結構性特徵明顯,主要表現為食品價格上漲。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帶動食品價格漲幅較大。但從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來看,8月份同比上漲1.5%,1-8月平均上漲1.7%。

從近期監測情況看,豬肉價格趨於穩定,9月11日-17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格日均漲幅為0.28%,較8月份明顯收窄;其中,中秋節第2天(9月14日)下降0.22%,36個大中城市10漲13跌13平。果蔬價格小幅回落,9月17日,水果、蔬菜平均價格比8月底分別回落3.2%和2.2%。

國慶佳節臨近,從物價走勢分析看,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密切監測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價格變化,根據需要及時採取相應調控措施,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什麼是「儲備肉」?

此次儲備肉由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進行投放。官網資料顯示,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成立於1998年,下設八個處室,專門從事國家儲備糖、國家儲備肉類管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財務關係隸屬於中央財政。

國家儲備糖、國家儲備肉是國家應對突發性災害和穩定市場,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戰略物資,其調度使用權屬國務院。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作為具體操作單位,受政府有關部門的委託,在國家計委、經貿委、財政部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華孚集團的指導和監管下開展工作。

在農產品產量過高,盈餘較多時,儲備機構通常會進行買入,緩解產量過剩的壓力,從而支撐農產品的價格,保護農民利益。而當農產品產量過低,市場供應緊缺時,儲備機構則會進行拋儲,以降低農產品價格,維護消費者權益。

通常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糧食、白糖等糧農產品的儲備,而對肉類儲備則較少有耳聞。對此,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凍豬肉是凍了多久的肉?口感有問題嗎?

事實上,無論是儲備肉還是儲備糧,都實行輪儲制度。也就是說,每隔幾個月就會把儲備農產品投放到市場上去賣,同時購入新農產品進行儲備,以此確保儲備品的新鮮。

據了解,凍豬肉原則上每年儲備3輪,每輪儲存4個月左右。凍牛、羊肉原則上不輪換,每輪儲存8個月左右。活畜原則上每年儲備3輪,每輪儲存4個月左右。

也就是說,國家儲備肉隨時都在進行輪換,你吃到的肉最長時間也只凍了4個月左右。

此外,對於此次凍豬肉拋儲以「同等條件下價高者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一些網友提出了質疑——難道拋儲還要高價者得?事實上,競價交易是拋儲最常見的市場化手段。通常情況下,最終成交均價會低於市場均價,從而對抑制市場價格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畢竟通過拋儲能夠向市場增加大量的供給,從而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矛盾,平抑豬肉價格。

至於說農產品盈餘時低價收儲而供給不足時競價拋儲是否意味著儲備機構以此賺錢了?專家解釋稱,雖然收儲與拋儲之間存在價差,但由於儲備機構常年進行輪儲工作,在農產品供應穩定的時候,輪儲購入的新糧價格通常高於拋出的陳糧價格,因而儲備機構在農產品供應穩定時進行輪儲工作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拋儲期間所謂的「賺錢」,需要用來覆蓋平時輪儲工作的成本。

龍頭企業復產補欄

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不少相關概念股價格不斷上行。年初以來,已經有超過20隻豬肉概念股實現了大幅上漲。近一年以來,豬肉板塊指數的漲幅已超過了80%。

豬肉板塊指數走勢

板塊中,新五豐、益生股份、正邦科技3隻個股年初至今的漲幅均在200%以上;牧原股份、天康生物、傲農生物、順鑫農業、唐人神5隻個股年初至今的漲幅也超過了100%;此外,正虹科技、天邦股份、龍大肉食、得利斯、廣弘控股、溫氏股份等其它個股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也比較明顯。

在我國,豬肉價格走勢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通常來說,豬糧比(即豬肉價格與豬飼料價格之比)的盈虧平衡點在6左右。前兩輪豬周期的存欄都是隨著豬糧比升破盈虧平衡點而改善,隨後半年左右豬價見頂。今年7、8月豬糧比分別達到9.5和13.1,但7月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同比跌幅仍高達30%以上且尚未收窄。這意味著當前補欄意願仍偏弱,未來至少半年豬肉供給缺口大概率持續。海通證券預計,出欄仍需時間,最快明年年中。

不過,目前部分上市龍頭養豬企業已逐漸開始補欄增產,如正邦科技的生產性生物資料增速2季度跌幅已經收窄。隨著近期支持政策的加碼和養殖利潤的上漲,養殖戶補欄意願有望提升。

海通證券預計,穩定生豬養殖的措施能在9月及時減緩生豬存欄的跌勢,考慮到從補欄母豬到生豬出欄存在繁殖和生長的時滯,預計豬價到明年二季度仍有上行壓力。

相關焦點

  • 16000噸中央儲備肉投放,下一步就看儲備肉如何四兩撥千斤
    期盼了2個半月,儲備肉終於來了,而且來得那麼是時候,下一步就看儲備肉如何「四兩撥千斤」得讓上漲的豬價再降回去了。事件回顧: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於2020年12月17日組織投放16000噸中央儲備豬肉。
  • 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投放中央儲備肉 增加肉類市場供給
    摘要 【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投放中央儲備肉】9月19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開展中央儲備肉投放工作。依據《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共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0000噸,增加豬肉市場供給,保障國慶節期間肉類供應。
  • 2020年共計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6次,投放儲備肉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2020年共計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16次,投放儲備肉對市場有什麼影響?從2020年春節前後國家就開始投放儲備肉,這主要跟2019年的非瘟影響較大,非瘟疫情爆發,一方面是害怕生豬本身帶有「病毒」,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疊加春節豬病發生,生豬出欄減少,再者就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生豬產能的下降,豬價往上拔高,讓豬肉迅速變成高價產品。
  • 10000噸中央儲備豬肉來了!能吃不?肉從何來,存了多久
    近期,為控制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各部委均發力,出臺了多項措施。9月19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開展中央儲備肉投放工作,依據《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共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0000噸。此舉旨在增加豬肉市場供給,保障國慶節期間肉類供應。投放凍豬肉對國慶前豬價和肉價上漲肯定會產生抑制作用。
  • 50萬噸儲備肉投放市場!為何豬肉價格卻不見跌?啥時能吃便宜肉?
    自今年以來,國家多次向市場投放儲備凍豬肉,投放密集程度遠遠高於往年。近段時間,儲備肉投放頻率更是達到「一周一次」。 「儲備肉」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顯然,這是國家宏觀調控豬價的重要手段,為穩定豬肉市場,投放中央凍豬肉儲備,有利於增加豬肉市場供應,促進價格平穩運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保供穩價」。
  • 保障雙節供應,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投放1.6萬噸中央儲備豬肉
    保障雙節供應,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投放1.6萬噸中央儲備豬肉 商務部網站12月17日消息,為保障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肉類市場供應,穩定市場預期,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於2020年
  • 國家豬肉儲備庫長啥樣,這肉存多久了?
    為了緩和豬肉供應緊張的情況,9月12日,商務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適時投放中央和地方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確保節日市場穩定供應。 9月17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布消息:中國擬投放1萬噸儲備凍豬肉,將會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進行,交易時間將於9月19日正式開始。
  • 為何國家近期又開始控制豬肉價?
    1萬噸的冷凍肉需要屠宰12萬頭的生豬,也就是我國儲備的豬肉需要每年600萬頭生豬的量。 我國每年豬肉的消費總量在5,000萬噸以上中央儲備肉起到了很少的一部分市場調節作用,只是針對局部區域的重大事件或者是公共衛生等原因造成了肉價的大幅度的上漲,中央儲備肉才進行投放。
  • 第二批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今日投放 豬肉市場價格現回落
    齊魯晚報訊(記者 張玉巖 整理)9月26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組織實施第二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工作,此次交易數量仍為1萬噸,將通過競價交易方式進行。據悉,此次投放的儲備凍豬肉來自丹麥、德國、法國、荷蘭、美國、智利、英國等國家。
  • 一周內第二批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再次投放!保供政策加碼下豬肉市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距離9月19日我國正式投放首批1萬噸儲備凍豬肉還不到一周,第二批凍豬肉投放又開始啟動。9月24日,專門從事國家儲備肉類管理的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布《關於2019年9月第二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競價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儲備肉投放市場,豬肉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嗎?
    豬肉價格是最近大家都比較關注的話題,畢竟已經進入了需求高峰期。最近儲備肉投放市場,可以說大家都希望豬肉價格能夠下降或者保持在當前的水平。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將近兩年的時間裡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當前的生豬恢復處在什麼階段?元旦春節有沒有必要提前採購豬肉?
  • 豬價卻強勢飄紅,5萬噸儲備肉壓不住,豬肉要漲破30?
    從11月下旬開始,豬價就迎來了持續上漲,而在12月中旬後,豬肉價格也在持續上漲,目前不少地方的豬肉價已突破28元一斤,不少人也抱怨吃肉越來越難。如今臨近元旦,為了能穩定豬肉價格,官方也加大了調控力度,投放儲備肉,希望早日將豬肉價控制在正常水平內。
  • 「國家儲備肉」是什麼肉
    以豬肉為代表的農副產品漲價成為近段時間人們生活中的主要話題之一。究竟是供求關係使然,還是通貨膨脹,人們迫切需要一個答案。就在這個時候,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監測處處長李習臻說:「商務部將協調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做好在適當的時候動用國家儲備肉的準備」(5月23日CCTV《經濟信息聯播》)。
  • 美肉來華、3萬噸儲備肉投放,豬價繼續下跌,豬肉要跌到1字頭?
    從去年豬肉就漲到了30多元一斤,不少人都吃不起豬肉,此次的豬價大反彈受非瘟和「豬周期」的雙重因素帶動的,而豬肉價自從大漲後就一直沒再跌回來。今年的9-11月份,豬價持續低迷2個月,肉價也跌到了20元左右,11月份的肉價降幅為12.5%,本以為肉價將長期走跌,誰知到了12月份肉價再次變臉,部分地區再次漲到了30元大關。
  • 又投放3萬噸儲備豬肉,儲備肉多少錢一斤?在哪能買到?
    冬至過後,醃魚醃肉灌香腸就要開始了,由於需求量增加,豬肉價格又迎來了小幅度增長。各地豬肉主流零售價也已經升至26-30元/斤,還有一些地方,又回到30多一斤了。為了讓市民吃上平價豬肉,抑制豬肉價格,保證市場供給,國家又向市場投入了大量的儲備豬肉。繼12月17日投放2萬噸儲備肉之後,又將在12月24日繼續投放3萬噸儲備凍豬肉。我們經常聽到儲備肉,很多人都沒買過,儲備肉大概多少錢一斤呢?
  • 40000噸豬肉來襲!峨眉人的香腸臘肉「有救」啦!
    一大批中央儲備豬肉正在趕來你家的香腸臘肉「有救」了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春節肉類供應,穩定豬肉價格,繼上周4萬噸儲備肉投向市場後,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再次投放4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此次儲備肉的來源都是丹麥、德國、法國等國家的進口肉。
  • 冷凍豬肉為什麼源源不斷?「國家儲備肉」到底是啥?看完後明白了
    冷凍豬肉為什麼源源不斷?「國家儲備肉」到底是啥?看完後明白了導語:豬肉是大家平常吃得較多的一種肉類,即使它的價格一漲再漲,人們對於豬肉的熱愛還一如既往。第二,一部分是來自於國外的進口豬肉。由於飲食習慣的差異,西方人更偏愛於吃牛肉,所以大部分豬肉都用於出口,新鮮的豬肉經過冷藏處理後,再通過貨船運送到我們國家,再以低價銷售出去。第三,有一部分冷凍豬肉就是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國家儲備肉」。
  • 大潤發華北區51家門店開賣國家儲備肉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2月23日訊(記者 吳爽)「沒想到現在還能買到這麼便宜的豬肉,價格比外面便宜一半!」下午4點,正在大潤發歷下店採購的張女士感嘆。走進大潤發歷下店,記者看到靠近生鮮區域的人多了起來,得知有惠民儲備肉可以購買,市民們熱情高漲,戴著口罩全副武裝前來購買。記者看到,豬肉售賣區域上方的紅色橫幅上醒目標註著:國家儲備肉投放點,冷凍前腿16.8元/500g,冷凍後腿16.8元/500g,冷凍中段17.8元/500g。從標註的價格可以看到,這批儲備肉價格非常實惠。
  • 豬肉供應偏緊 國儲頻繁投放
    國家儲備肉是國內應對突發事件、平抑肉價波動的重要手段。 國家通過局部收儲和市場投放,維護社會穩定。 2019年國內非洲豬瘟疫情蔓延,卓創監測生豬存欄明顯降低。 消費淡季收儲,消費旺季放儲成為國家調控肉價異常波動的主要工具。
  • 陝西周至:500噸儲備肉上市,憑身份證限購30斤,過年終於有肉吃了
    尤其是豬肉作為老百姓日常經常食用的肉類食品,在去年價格的一路飆升之後,很多人感嘆都已經很久不知道肉味了。不過,隨著國家對儲備豬肉的投入,有效地緩解了老百姓吃不起肉的困境。近日,陝西周至網友爆料稱:當地政府500噸儲備豬肉上市,每個人憑身份證可以限購30斤,而每斤儲備豬肉的價格為17元,應該說是非常的優惠,老百姓過年終於有肉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