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誕生的經典!謝爾曼M4A3坦克的「霸王心」——傳奇V8發動機

2020-12-14 和風漫談

坦克、飛機自一戰中登上戰場,到二戰時已徹底成為戰場主角。坦克的重量一路飆升,短短幾年就從十幾噸增長到五、六十噸。

一場場坦克大戰既是鋼鐵巨獸的競技場,也帶動了其身後發動機的瘋狂競爭。德國虎式、黑豹坦克之所以優秀,少不了邁巴赫引擎的鼎力支持;蘇聯T-34、KV-1/2、IS-2坦克的赫赫戰功,也跟那臺經典的B-2柴油發動機密不可分。

美國的「百變金剛」——M4「謝爾曼」,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型號最廣的坦克之一,合計生產了49,234輛,衍生出各種功能的工程車、排雷車、噴火車等50多個型號。

它性能可靠、皮實耐用、機動靈活、火力裝甲均衡,受到盟軍的一致好評。英國對M4A4很滿意,並以此改裝出17磅炮的大殺器——「螢火蟲」坦克;手握T-34優秀坦克的蘇聯,也對M4A2柴油型的可靠舒適讚不絕口。

T-34坦克的B2系列柴油發動機

這輛幾乎開不壞的坦克身後,有一大群優秀發動機。例如M4A1的大陸R-975 C1/4汽油發動機;M4A2的通用GM-6046柴油發動機;M4A4的克萊斯勒A-57汽油發動機,以及M4A6的卡特·彼勒D200A發動機等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M4A3系列的福特GAA型V8汽油發動機。

這是一臺神奇的發動機,是當時最大的V8汽油發動機,排氣量1100立方英寸(約18升)。採用很多先進技術,如雙頂置凸輪軸(DOHC)、中置火花塞、齒輪傳動、創新專利的8向功率分配器、一體式全鋁鑄造、17.5英寸雙碟離合器等。

不過歷史上,這臺傳奇發動機卻是無心插柳之作,從一次失意中走來。

一戰結束後,各國大幅削減軍費,坦克發展陷入低潮,民間航空卻蓬勃發展起來。為了給新型坦克尋找動力,人們開始將航空發動機移植到坦克身上。

英國的「流星」坦克發動機、蘇聯的B-2柴油發動機都是由航空發動機衍生而來。這些從天而降的天使,為坦克注入新活力。美國也一樣,從1920年的Liberty V12"自由」系列發動機到後來的大陸R-670發動機,也都是航空發動機轉化來的。

一戰中,福特汽車公司就為美國陸軍航空兵生產「自由」 V12飛機發動機。20世紀30年代,隨著世界形勢惡化,亨利·福特敏銳地意識到下一場戰爭很可能到來。

為搶佔主動,他聯繫了英國著名發動機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希望獲得「梅林V-1650"航空發動機在美國的生產權。不過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基於種種考慮拒絕了請求,轉而將生產權授予美國帕卡德(Packard)汽車公司,因為後者對梅林發動機的還原度更高一些。

失意的亨利·福特決定製造一款比「梅林V-1650」和「艾利森V-1710」 更先進、更強大的V形12氣缸航空發動機,並先期投入巨資研發。

艾利森公司是美國重要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商,隸屬通用汽車旗下,曾為P-39「飛蛇」、柯蒂斯P-40「戰斧」、洛克希德P-38「閃電」提供了一系列優秀航空發動機。

新 V12發動機研製順利,性能優秀,福特覺得拿到訂單毫無問題。但天不遂人願,軍方認為福特V12發動機雖然優秀,但艾利森V-1710發動機的配件更豐富,也有成熟的維修工程師隊伍,所以最後仍將訂單給了艾利森公司。

眼見一腔熱血和巨額投資要付諸東流,亨利·福特心有不甘卻無能為力。正鬱悶之際,峰迴路轉,美國陸軍登門了。原來二戰爆發後,美國成了「盟軍兵工廠」,按租借法案為英國、蘇聯等國生產大量武器裝備。

以前陸軍對坦克重視不夠,一時間供應量捉襟見肘,尤其是坦克發動機數量嚴重不足。為提升產量,陸軍希望福特公司能提供一款發動機,彌補「大陸」R-975發動機的缺口。

亨利·福特順水推舟,將航空發動機的12個氣缸去掉4個,其他基本不變,福特GA系列汽油V8發動機就此誕生,並影響了此後數十年。

新發動機被命名為GAA型,並裝備到M4A3坦克上。它在2600轉/分就能輸出525馬力的強大動力和1400牛·米的強勁扭矩。比大陸R-975、 通用GM-6046、克萊斯勒A-57的360~400馬力大得多,能推動33噸的M4A3坦克以38千米/小時的速度在公路上疾馳。

在GAA發動機的鼎力支持下,M4A3成了生產數量最多(12500多輛)、改進型號最多的謝爾曼坦克。

別以為525馬力是極限,實際上它的動力提升空間很大。為保證可靠性,福特公司的工程師們安裝了限制器,使其穩定的工作在2600轉/分的低轉速區間。

而在實際使用中,一些坦克兵將限制器拆除,將轉速提高到3800轉/分,從而獲得更大的動力和加速度,以對付德軍虎、豹坦克。

GAA發動機沒有任何鏈條和皮帶,全靠齒輪傳動,故障少、可靠性好。在美國陸軍中大受歡迎,要不是產量有限,陸軍都打算將所有坦克換裝GAA發動機了。

有了強大動力支撐,M4A3衍生出很多改進型號,如M4A3(75)、M4A3(76)W、M4A3E5、M4A3(105)HVSS、M4A3E8等。還有著名的M4A3E2 Jumbo「小飛象」,它的炮盾最厚裝甲達178毫米,能和虎式坦克正面對決,是德軍最不願看到的坦克之一。

此外,GAA發動機還裝備到M7B1「牧師」自行火炮、M10A1坦克殲擊車上。

福特公司也推出GAF改型,用在40多噸的M26「潘興」重型坦克上;還有GAN型,在T23和M4A3E5坦克使用;還復活了V12氣缸的GAC型,迸發出770馬力,推動64噸的T29坦克前行。

在戰後民間市場上,福特GAA發動機也有眾多的粉絲。他們對其改造,加裝渦輪增壓器,使其最大功率提高到2000多馬力,這簡直不可思議!

它在工廠、船舶、拖拉機和礦山機械中廣泛使用,也是拖拉機競速比賽中的「大明星」。當它啟動時,從排氣管噴出的藍色火焰加上低沉的轟鳴,讓人如痴如醉,至今仍有不少愛好者在四處尋找收藏它。

它也是一系列福特皮卡V8發動機的鼻組,如重型皮卡中的「霸王龍」——Super Duty。它比F-150「猛禽」更大,能拖著房車、遊艇、鋼板和沙土到處跑,一般大卡車能拉的它都能拉。其6.2/7.3L自然吸氣V8汽油機,就是從GAA發動機發展而來的。 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這臺「意外」誕生的V8發動機雖歷經坎坷,卻遮不住耀眼光芒。它用自己優異的表現躋身於傳奇發動機之列,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意外誕生的經典!謝爾曼M4A3的「霸王心」——傳奇V8發動機
    德國虎式、黑豹坦克之所以優秀,少不了邁巴赫引擎的鼎力支持;蘇聯T-34、KV-1/2、IS-2坦克的赫赫戰功,也跟那臺經典的B-2柴油發動機密不可分。 M4A3型謝爾曼坦克 這是一臺神奇的發動機,是當時最大的V8汽油發動機,排氣量1100立方英寸(約18升)。
  • 橫掃日本鬼子的謝爾曼坦克,卻被德軍嘲笑為打火機和謝饅頭
    「謝爾曼」坦克是二戰著名的坦克的坦克之一,他們的足跡遍及了二戰的各個戰場,是美國在二戰中早期最重要的中型坦克。這款明星級坦克憑藉著良好的可靠性能以及出色的機動能力,為盟軍贏得戰爭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連不少專家學者都對「謝爾曼」讚譽有加。「謝爾曼」的優點很突出,但它的缺點更突出。
  • M4謝爾曼為啥那麼高?只因用了航空發動機,現如今M1坦克也在用
    說到M4謝爾曼坦克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它有個非常著名的外號叫「朗森打火機」,但是它還有一個比較可愛的外號叫「謝饅頭」,除了有薄皮大餡之意外,其實也指的是它的外形比較圓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這謝爾曼坦克的高度有點高,翻看了一下部分坦克的數據,發現其實謝爾曼的高度並不算高,各車型的在2.8~3米之間,而德國的虎式高度也在3米,但為啥看起來謝爾曼就感覺高呢?主要是因為它的車體較高,相比大部分的坦克車底,謝爾曼的車體的確要高一點。那為啥謝爾曼的車體高度會高呢?
  • 坦克自駕遊!實操《狂怒》同款謝爾曼M4A3E8,汽車被轟成馬蜂窩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把這兩輛車打出洞的是二戰時期的謝爾曼坦克。二戰時美軍大部分型號的坦克都以歷史將軍的名字命名,這款也不例外。它因美國歷史上南北戰爭中赫赫有名的北軍將領「威廉-特庫賽-謝爾曼」而得名。提及這款謝爾曼,很多人會想到二戰美國陸軍裝甲部隊,這支部隊的絕對主力便是「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不過我們開炮的這輛是M4的師哥兼學長:謝爾曼M4A3E8。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臺所有零部件完好,仍可以正常使用的坦克。當然現在它已經退役,成為大家的玩具。
  • v8發動機怎麼樣,十大經典v8發動機
    在之前發動機專題中,小編介紹了v6發動機、v12發動機的相關知識,今天帶來的是另一款高性能的發動機—v8發動機機,v8發動機是什麼意思,它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其實v8發動機是一種很奇妙的機器,首先,在法拉利等超級跑車的光環下,v8早已成為性能的代名詞,而在另一方面,豪華轎車上的v8發動機,卻能獲得與v12相差無幾的功率輸出和運轉平順性,以至於當今的v12,更大程度上成為了逼格的代名詞。
  • 被過度吹捧的M4「謝爾曼」坦克,在應急產品中,它也是略遜一籌
    當然這期間也誕生過比較另類的作品,比如整體為框架結構的「蜘蛛」坦克,妄圖以鏤空的體態來起到隱身和躲過炮彈的優勢。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在早期對坦克的研發一樣是一頭霧水,甚至就放飛自我的程度來看,還要遠高於歐洲的那幾位。兩戰期間,通過引進和不斷的嘗試,美國坦克逐漸跟上了時代的趨勢,但與同時期的英法坦克相比,美國坦克並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
  • 坦克史上經典的伏擊戰,豹式坦克的輝煌,單騎挑戰「謝爾曼」們
    不多久4架盟軍P47「雷電」戰鬥機發現了他們並用機槍猛烈的掃射,子彈從敞開的動力艙蓋打進去,將發動機的散熱器水管和滑油冷卻器擊穿,發動機也緊跟著起火。盟軍飛機飛走後,趴在地上的坦克兵一擁而上將火撲滅。經過車組和維修兵的連夜搶修,第二天424號的發動機被成功修復,巴克曼車組趕緊開著坦克追趕大部隊。
  • 圖說:M4「謝爾曼」坦克生產線 亂而有序 獨特的美式工業奇蹟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大洋彼岸的美國這才意識到自己陸軍現役的坦克,包括生產線上的,以及繪圖板上的都是落伍產品。根據歐洲戰場的經驗,1940年8月美國開始在M3「格蘭特/李」的基礎上,研製全新的中型坦克。1941年9月定型,命名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並開始建立生產線,甚至是全新的坦克廠批量生產這種坦克。
  • 進擊的謝爾曼,二戰後出現的一些M4改進型坦克
    Kilshon反輻射飛彈發射車此外以色列還有若干種謝爾曼坦克改裝的輔助車輛。其中醫療後送坦克將發動機移到車體前部,以便在車後開大門方便擔架上下,這個改裝思路可能對後來梅卡瓦坦克的布局有一定影響。PT-76水陸坦克由於裝甲薄弱不適合和巴基斯坦坦克正面戰鬥,剛好用它的火炮替換掉謝爾曼V過於老舊的75毫米炮。安裝PT-76坦克火炮的印度謝爾曼V南美的阿根廷長期裝備螢火蟲坦克(即二戰時期英國在謝爾曼坦克上加裝17磅炮的車型),為和智利進行軍備競賽,阿根廷在70年代中期對其螢火蟲坦克進行了升級。
  • 「饅頭」坦克?M4謝爾曼有何優缺點?答案揭曉
    而美國的坦克在二戰中算的上是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 二戰期間, 美國還研發了一款中型坦克, 也就是M4謝爾曼坦克。 在太平戰爭中, M4謝爾曼坦克在對戰日軍的坦克部隊時展現出了較高水平的戰鬥力和防禦能力。 可是卻在, 歐洲戰場上, 被戲稱為饅頭, 在面對裝備更強的德國坦克時候, 謝爾曼被炮彈擊穿, 還受到了虎豹對坦克的襲擊, 使得美國的坦克在德國的炮火和的坦克轟擊下, 慘不忍睹。
  •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謝爾曼」坦克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謝爾曼」坦克李巍 周明摘要:最近一部抗日神劇中,居然出現了一戰著名坦克「謝爾曼」。實際上,「謝爾曼」中型坦克總產量近5萬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產量最大的坦克,成為美軍的標誌性裝備,不過除了發動機性能比較出色,其他方面的性能卻盛名難卻,受到不少盟軍坦克兵的批評,但是作為英美盟軍最具代表的坦克,還是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 「謝爾曼」為啥是二戰神車?一共生產5萬輛,37比1圍毆虎式坦克
    特別是在陸戰中,二戰中的多款經典坦克大放異彩。其中,由美國研製的M4「謝爾曼」坦克儘管在單車戰力性能上,無法與德制「豹」式等眾多坦克相媲美,卻被公認為是最成功的「二戰神車」,也是世界坦克研發史上最著名的中型坦克代表。據相關數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了近50000輛M4「謝爾曼」,是二戰期間產量最高的坦克(僅次於蘇聯的T-34)。
  • 美國二戰裝甲盤點,萬能底盤謝爾曼坦克堪稱美國版T-34!
    圖為M40自走炮,重40噸,搭載一臺340馬力發動機,時速38公裡,主炮口徑155毫米。M40自走炮服役於1945年,共生產600輛,在進入英軍服役後,英國人給它起了個「樞機主教」的稱謂。圖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重30.3噸,搭載一臺400馬力汽油機,時速38.5公裡,主炮口徑75毫米。毫無疑問,謝爾曼坦克是美國二戰時期最優秀的裝甲,其於美軍的地位,相當於德國之四號、蘇聯之T-34。
  • 蘇聯接受美制坦克,但將謝爾曼大量退役,因為T-34產量還是充足的
    事實證明,謝爾曼不適合東線戰場,原因如下:第一,防禦力和攻擊力都不夠。蘇聯援助給蘇聯的M4謝爾曼受到歧視,只要蘇軍還有庫存T-34,就沒有人願意駕駛謝爾曼。這是因為,謝爾曼的75毫米火炮的威力弱,難以對擊穿德軍強化過的4型坦克的正面裝甲,虎豹坦克就更別說了。而且謝爾曼的防禦力較弱,正面裝甲厚度不如T-34,遇到德軍反坦克炮非常危險,基本一炮就完。第二,汽油要求高,耗油量巨大。謝爾曼使用汽油,而不是T-34的柴油,而且對於汽油的要求很高。
  • 謝爾曼坦克真有那麼差嗎?即便在蘇德戰場,它也比T-34好用多了
    (車身太高、履帶太窄確實是缺點,但遠沒有咱們想像的那樣嚴重)根據蘇軍的使用經驗,M4謝爾曼最大的優勢就是可靠性,尤其是它的懸掛系統、機槍和主炮和幾乎不怎麼需要維護的發動機都非常可靠,幾乎不會出現問題。再加上它出色的高速機動能力和全重不過30多噸的身材,在東線戰場遊刃有餘,非常適合擴大戰果的追擊行動。
  • 俄打撈「黃金」謝爾曼坦克
    近日,俄海軍北方艦隊從巴倫支海底打撈上了2輛二戰時期的美制「謝爾曼」坦克。出乎意料的是,這兩輛坦克整體保存完好。圖為打撈上來的坦克合影。專家猜測,這兩輛坦克應屬於二戰時期,美軍利用運輸船隊從海上援助蘇軍的軍援物資的一部分,但航行途中被德軍擊沉,自此一直塵封海底。
  • 謝爾曼坦克:對日軍作戰讓我找到了當虎式的感覺
    謝爾曼坦克的體型其實不小,車體長度為5.84米,比虎式的6.28米只短0.44米,車高甚至超過了虎式,但整體重量卻輕了20多噸(虎式56噸,謝爾曼30噸出頭),這個差距主要來自於兩者的裝甲防護方面。此外虎式的主炮威力遠遠強於謝爾曼,因此在實際戰鬥中,擁有重火力和厚甲的虎式坦克在面對謝爾曼坦克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雙方的作戰交換比也比較懸殊。
  • 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以坦克戰為代表的大規模地面戰鬥是第二次世界大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一環,不論是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還是1944年蘇軍戰略大反攻的巴格拉季昂行動,這些歷史聞名的大規模裝甲坦克站都值得我們去一一借鑑分析。那麼在二戰當中作為主力坦克的最強中型坦克名號該花落誰家呢?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 虎式對決謝爾曼,謝爾曼真像電影裡不堪一擊?事實剛好截然相反
    熟悉二戰的朋友一定對謝爾曼和虎式坦克這對冤家宿敵非常熟悉,並且在傳統印象裡虎式似乎總是能暴打謝爾曼的存在,謝爾曼就像個受氣包一樣遇到虎式只能被吊打,在諸如《狂怒》一類的影視作品裡也總是如此呈現給我們的。但是在實戰當中,謝爾曼面對虎式真的是如此不堪一擊嗎?
  • 盟軍的M4謝爾曼坦克為何 「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
    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開發、製造的坦克。通稱謝爾曼,又譯雪曼或薛曼(Sherman),這個名字是英軍起的,來源是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的將軍威廉·特庫賽·謝爾曼。圖為一架配有假主炮的M4A4謝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