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謝爾曼不適合東線戰場,原因如下:
第一,防禦力和攻擊力都不夠。
蘇聯援助給蘇聯的M4謝爾曼受到歧視,只要蘇軍還有庫存T-34,就沒有人願意駕駛謝爾曼。
這是因為,謝爾曼的75毫米火炮的威力弱,難以對擊穿德軍強化過的4型坦克的正面裝甲,虎豹坦克就更別說了。
而且謝爾曼的防禦力較弱,正面裝甲厚度不如T-34,遇到德軍反坦克炮非常危險,基本一炮就完。
第二,汽油要求高,耗油量巨大。
謝爾曼使用汽油,而不是T-34的柴油,而且對於汽油的要求很高。
當時蘇聯提煉的汽油不能符合坦克發動機的需要,因此出現很多故障。
所以,蘇聯又向美國方面要求提供合適的汽油。
另外謝爾曼的耗油量巨大,加滿油僅能行駛100多公裡,遠遠低於T-34的行程。
對於財大氣粗,補給能力超人的美軍,這個缺點不算什麼,對於地域遼闊的蘇聯簡直就是噩夢,等於隨時隨地都要加油,這搞毛啊。
第三,坦克容易起火。
謝爾曼使用汽油,一旦中彈非常容易著火,燒死所有的坦克兵。
謝爾曼在西線有個外號,叫做朗森打火機,因為這個打火機的宣傳廣告是: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第四,雪地通過能力較差。
雖然謝爾曼已經考慮過雪地作戰,但美國不存在蘇聯那種野外積雪超過半米甚至1米的可能地形。
在蘇聯野戰中,謝爾曼遇到深厚的積雪無法行軍,必須先清除積雪。
相反,T-34被稱為雪地之王。
其實問題還有很多,簡而言之,謝爾曼就不是為了東線設計的。
所以,蘇聯後期接受了大量美制輕型坦克,但將謝爾曼大量退役,因為T-34的產量還是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