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酸背痛,找湧泉——湧泉穴!

2020-12-12 百年養生

人一上了年紀,就會覺得身子骨大不如前,沒辦法跟年輕的時候相比。相對於年輕人,老年人的生活比較安定、平穩,正常來說,不應該總是腰酸背痛的,可實際上卻不然,老年人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整天不是這痛,就是那痛的。民間有句俗語叫做「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 老年人腰酸背痛,可以找湧泉穴來幫忙解決。

湧泉穴是人體腎經上的經穴,是腎經的首穴,湧泉,意指噴湧而出的泉水,腎經之氣經水如同源泉,由足下湧出,再灌溉周身四肢各處。堅持每天推搓刺激湧泉穴,可以令老年人精力更加的旺盛,增強老年人的體質。湧泉穴可以用於調理老年人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頭痛、頭暈、血壓升高、耳鳴、耳聾、大便不通等五十50多種老年人當中常見的各種病症。

相關焦點

  • 腳下湧泉穴,治疾病.抗衰老.助睡眠.降血壓,作用大益處多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湧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滋補腎精,增強臟腑,強身抗衰,提高免疫力等等,在養生、保健、益壽、強身、防病、治病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它的保健養生作用大,也被稱為長壽穴。特別對於老年人,象家中的父母,不妨讓老人們經常刺激腳心湧泉穴,可延緩衰老,防止下肢和腳部麻木、四肢無力、足部常年冰涼等,有利於健康長壽。
  • 艾灸湧泉的3大好處
    今天我們說一個穴位:湧泉穴。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第一個穴位,《黃帝內經 》有云:「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說:腎經之氣來源於足下,並湧灌向全身各處。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
  • 艾灸湧泉穴 補腎安神助睡眠
    中醫介紹,艾灸療法是一個很好的安神助眠的方法,艾灸湧泉穴可以起到很好的補腎安神的功效。 艾灸湧泉穴 補腎安神助睡眠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是防病治病的要穴,艾灸湧泉穴可以治神經衰弱、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婦女病、怕冷症等。
  • 「秋收冬藏」,足底穴位—湧泉穴的妙用
    湧泉穴的妙用不知不覺夏天過去,迎來了秋天,早晚溫差較大,儘管中午還會炎熱,但晨起和晚上絲絲涼意還會讓人感受到秋天的氣息。「秋收冬藏」,由於白露之後,天地陽氣開始收斂,對於腎臟而言,也開始收納陽氣了。今天來介紹一下湧泉穴——防寒保暖,強腎第一要穴,我們平時要多按揉。隨著健康知識的傳播,想必大家對湧泉穴也有認識。湧泉穴位於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當足底第2、3趾蹼緣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的交點處。它是足少陰腎經的首穴,也是人體長壽要穴,也是急救穴之一。
  • 艾灸湧泉治失眠的具體做法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是防病治病的要穴,艾灸湧泉穴可以治神經衰弱、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婦女病、怕冷症等。
  • 拔罐湧泉穴好處多 補腎氣養五臟
    拔罐湧泉穴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湧泉穴是身體的一個重要的穴位,按摩湧泉穴就能起到很好的養生功效,那麼拔罐湧泉穴有哪些功效呢?專家介紹,拔罐湧泉穴可以起到補腎壯陽的功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封住湧泉穴能打通十二經脈?醫生:確實保健養生
    本報長沙訊 湧泉穴是人體的一個重要保健穴位,有人還問醫生:「聽說封住湧泉穴可以自動打通全身經脈,讓人神清氣爽,百病全消?這是不是真的呢?」湖南中醫附一針灸推拿科羅榮醫生介紹,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記錄:「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 湧泉穴——人體強腎第一要穴!生命活力之源!
    許多人都知道鹿茸、枸杞、蟲草、紫河車(胎盤)是補腎佳品,其實,人體湧泉穴對補腎壯陽也有極好的作用。而且無需發錢。推按湧泉穴,強身長壽,是人體的活力之源!湧泉穴是人體重要的「長壽穴位」之一。湧泉穴與臟腑、經絡有密切關係,是病灶的反射區,可以通過刺激此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湧泉穴是一個井穴,即源頭。
  • 小腿靜脈曲張,點壓承山穴和湧泉穴!
    其實防治靜脈曲張也可以很簡單,經常按摩一下小腿上的承山穴和足底的湧泉穴,就能夠讓它變得好起來。每天自己用手指指尖或者指骨來按揉這兩個穴位各10分鐘,每天2-3次,長期堅持下來,你會慢慢在發現,原來青筋凸起的小腿變得平滑柔和了。那麼,小腿靜脈曲張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按摩承山穴和湧泉穴就可以起到防治的作用呢?
  • 對失眠很有效的湧泉穴——協調陰陽、理氣活血!
    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位,是養生保健的長壽大穴之一。足少陰腎經「上貫肝隔」,「絡心」,肝為剛髒、心主神明,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五行屬木,經常刺激湧泉穴可以起到協調陰陽、安神開竅、滋水涵木、潛陽熄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神誌異常、頭痛、眩暈等病症,尤其對於失眠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
  • 太溪湧泉穴補腎固元
    湧泉穴——補腎固元。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黃帝內經》上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養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冷空氣來襲 多按湧泉穴多泡腳
    此外,經常用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可促進血液循環。隨著天氣越來越乾燥,溫度越來越低,不宜吃生冷食物損傷陽氣,宜吃一些溫補食品,如羊肉、牛肉、雞肉等。但冬天陽氣潛於內,且北方常因供暖、保暖措施較好,導致人體內熱難散易生「內火」,故不宜進食燥熱之品滋生內熱,如麻辣香鍋、麻辣火鍋、乾鍋、燒烤、煎炸類食物,以免促發口鼻乾燥、口腔潰瘍、痤瘡等。
  • 艾灸湧泉提高睡眠質量
    中醫認為,艾灸百會穴和湧泉穴可促進睡眠。湧泉穴百會穴睡眠質量差,艾灸湧泉百會穴具體方法也很簡單,用毛巾把艾灸罐包起來,直接放在百會穴、湧泉穴上就可以。有時,艾灸結束後口會非常渴,建議喝點兒紅糖水或者白開水。
  • 睡覺時腿轉筋,可以試試艾灸湧泉穴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穴:湧泉穴,《靈樞》說凡是經筋病的治療,都應該以局部取穴為主。腓腸肌痙攣的部位正好是湧泉穴,我們可以在睡覺前用艾條灸一灸。常一次見效或痊癒。湧泉穴,又名「地衝穴」,屬木,是腎經第一穴。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不過此處湧動的是生命活力之水,也是人體的腎臟反射區,直接反應腎臟功能的變化。
  • 按腳底湧泉穴,可緩解手腳冰涼
    原標題:按腳底湧泉穴,可緩解手腳冰涼   ·秘方  天氣越來越冷,要想緩解手腳冰冷,還可以自己在家嘗試一些簡單的推拿按摩。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馮淑蘭為大家介紹了一些有助於緩解手腳冰冷的穴位。
  • 耳尖放血聯合重灸湧泉治療外感發熱
    將艾條對準湧泉穴,距皮膚2~3cm,以患者局部右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持續1h,每日1次,5d為以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耳與全身臟腑經絡有密切的聯繫,是全身經絡匯聚之處,耳尖點刺放血可使邪熱外洩,達到清熱解毒、調和氣血的目的,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井穴,時足少陰經氣所出的地方,重灸湧泉可交通陰陽,調節臟腑功能,同時護陰扶正,提高機體抗邪能力,耳尖放血洩熱,重灸湧泉扶助元氣,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兩者合用,可起到引熱外出、祛邪扶正的作用,從而使熱退身靜。
  • 小雪節氣後養生飲食應忌生冷燥熱,可用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
    此外,經常用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可促進血液循環。資料圖 新華社發 程頤 作隨著天氣越來越乾燥,溫度越來越低,不宜吃生冷食物損傷陽氣,宜吃一些溫補食品,如羊肉、牛肉、雞肉等。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源,按揉湧泉穴,自古就是補腎良方。湧泉穴很好找,把腳趾捲起來,足心前三分的凹陷中即是該穴位。老年人在用熱水泡腳前,可先用手掌搓腳心至發熱,再用大拇指指肚點按、點揉湧泉穴,以感覺酸痛為度,兩腳交替進行。如此利於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另外,委中穴在膝窩後,膀胱經的溼熱水氣在此聚集,用空拳拍打膝窩處,每次5-10分鐘,一周2次,利於膀胱經排毒。
  • 9款食療養生粥,適合老年人腰酸背痛,滋補強身、非常實用
    腰酸背痛是一個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老年人多發病症,通過粥療來進行食補和輔助治療非常實用。這裡介紹9款針對腰痛的經典食療養生粥,希望對有長期腰酸背痛的朋友有所幫助。慄子豬腎粥原材:生慄子250克,豬腎1隻,陳皮6克,花椒10克,梗米100克,酒、食鹽各適量。
  • 常按腳底湧泉穴益精補腎強身體
    還可做一些刺激腳心的按摩,中醫認為,腳心的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進睡眠,增進食慾。湧泉穴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腳趾的趾縫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復精氣神的重要保障。  杭州阿波羅男子醫院正在開展專家義診月,有需求的市民可直接去醫院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