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餐鹽幾乎只有一種,西餐的鹽卻紅、黑、綠、藍什麼都有?

2020-12-15 豆媽愛美食

平時我們做飯的時候,只有一種白色的鹽,雖然也分為粗鹽和細鹽,井鹽和海鹽,加碘鹽和不加碘的鹽。不過呢,在我們中餐裡面,鹽都是只有一個用途,而且用法都一樣,那就是菜快煮熟的時候加入食鹽,然後就可以出鍋了。還有豆媽比較喜歡的鹽焗雞,就是利用鹽的導熱效果,將雞肉慢慢焗熟,而且能使雞肉吸收鹽的味道,變得鹹香誘人。

但是豆媽發現,在國外的西餐中,卻有很多種鹽,最出名的就是喜馬拉雅鹽和猶太鹽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那麼這些鹽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1、喜馬拉雅鹽

喜馬拉雅鹽顧名思義就是產自喜馬拉雅山巖石上面的礦鹽,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喜馬拉雅鹽不僅純度高,而且非常漂亮,是粉色的,所以也被人稱為玫瑰鹽,在西方國家被廣泛運用著,比如說用來醃製牛排。喜馬拉雅鹽一般都是比較粗的結晶體,所以用之前需要將它磨碎,灑在食材上面。這麼厲害的鹽,價格當然也不會便宜,是普通食鹽的20倍。

2、猶太鹽

猶太鹽是按猶太人的飲食習慣製成的鹽,鹽的鹹度不高,比較適合廚房新手使用,因為不用擔心手一抖放多了而導致整盤菜沒法吃。更能幫助我們做菜時掌握鹹度,只不過,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做菜時加大量的鹽,雖然吃起來不鹹,但看著自己加了這麼多鹽,心裡還是慌慌的。

3、薄片海鹽

這種鹽也是非常的漂亮,薄薄一片,是四方形的還有微微隆起的小尖角,像是一個小小的金字塔一樣。這種鹽多用來做裝飾,一般會灑在雪糕或者甜點上面,我們知道,西方國家許多甜點都是帶有鹹味的,比如說海鹽芝士。

4、鹽之花

鹽之花是法國的一種鹽,這種鹽可不是尋常百姓家可以消費得起的,鹽之花常被用來烹飪高端的食材,指的是食鹽結晶成雪花一樣的形狀,非常珍貴,還有人說,這種鹽就算拿來做嫁妝都能拿得出場面,因為它實在是太珍貴了。

5、波斯藍鹽

這是產自波斯的一種鹽,因為其中含有某種礦物質,導致鹽的結晶體呈現出美麗的藍色,這種鹽也非常少見,所以價格昂貴。

在使用方法上面,西餐中的鹽也有區別,有的鹽適合作為調味鹽,有的則適合作為收尾鹽,調味鹽就不用說了,至於收尾鹽,則需要鹹度沒那麼高的,不太會影響到食物本身味道的鹽。

猶太鹽就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其鹹味不突出,之前很火的「撒鹽哥」用到的鹽,豆媽猜想就是猶太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餐鹽幾乎只有一種,而西餐裡的鹽卻紅、黑、綠、藍,什麼都有?
    點擊上方藍字「三個料理人」,再點擊右上方「...」,把三個料理人設為星標,不錯過每次推送文 | 墨墨知道之前介紹胡椒的文章末尾,有讀者留言,希望我們講講鹽,尤其是西餐裡那些所謂的玫瑰鹽、黑鹽、巖鹽等等,到底是些什麼東西。
  • 中餐只有一種鹽,而西餐的鹽卻有很多種顏色,這是為何?
    世界上那麼多個國家,每一個國家吃的餐食都是不一樣,比如中國吃的中餐,國外吃的是西餐。說到中餐,大家肯定不陌生,對於食物來說,調味是非常重要的,不在做的再好的美食,失去了調味就毀了。中餐中,鹽是必不可少的,西餐也是如此,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何中餐的鹽只有一種,而西餐的鹽卻還有各種顏色,比如紅色、黑色綠色,甚至是藍色都有!
  • 為什麼中餐就用一種鹽,而西餐的鹽五光十色?技術不夠,原料來湊
    比如說最重要的一種調味料,食鹽,西餐用到的鹽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眼花繚亂了,紅色的、黑色的、綠色的等等,這讓我們很多中國食客感覺很神奇,為什麼做菜用的鹽,要分出這麼多顏色和種類呢?為什麼中餐就用一種鹽,而西餐的鹽五光十色?技術不夠,原料來湊。
  • 為什麼中餐用的鹽只有白色一種,而西餐用的鹽有很多種顏色呢?
    喜好美食的朋友,是不會局限在中餐的。世界上有這麼多美食,走出國門,去品嘗其他地區的美食,也能夠積累豐富的知識。如果你曾經對比過中餐和西餐之間的差別,就會發現原來兩地飲食文化有如此大的差異。而外國人用的鹽則五顏六色的,有紅色、粉紅色、黑色、黃色、白色等等,為什麼外國人用的鹽有這麼多顏色,這些鹽又有什麼不同的味道呢?
  • 為什麼中餐廳鹽只有一種白色,西餐廳鹽卻是五顏六色的
    之前講了下有關食鹽的話題,很多網友下面評論問我為什麼西餐廳裡的食鹽有很多種顏色,而中國卻只有一種食鹽還是白色的呢?其實中餐和西餐一直以來就是差異很大的,不論是手法還是製作方式上,甚至是輔料選擇都完全不同。
  • 中餐的色香味遠勝西餐,為什麼卻要被說沒檔次?
    在餐飲界,很多人拿中餐跟西餐比較,認為中餐沒有西餐上檔次。中餐的色香味遠勝西餐,可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覺得吃頓牛排鵝肝喝點紅酒就是比中餐高端呢?中餐講究色香味俱全,西餐講究食物搭配;中國烹飪中對於蔬菜,國人的飲食習慣是炒了吃,在大火炒的過程中有好多種營養素在高溫下已被損失掉,西餐吃法是以生吃為主,蔬菜中的維生素C的攝入量大大提高,生吃當然比熟煮有營養;中餐由於大量使用味精,味道重,可口好吃,但可口好吃不見得健康。
  • 為什麼鹽和胡椒是所有西方食物的「標準」調味料?原因在這裡
    鹽是一種調味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重要的調味品,其實在每個人的收藏中鹽都是第一調味品,它引出了其他的味道。它賦予香料和調味料一種核心和結構,它給新鮮的蔬菜帶來一陣新鮮。人體需要鹽,所以渴望鹽是有道理的。即使是使用高鹽調味料的文化,如醬油,也會用純鹽調整調味料。
  • 西餐廚師為什麼沒辦法跟著中餐菜譜做菜?看看我們的菜譜,太難了
    讓人奇怪的是,我們中國有廚師能到西方國家學習西餐,並且把西餐做出水平來,為什麼西餐廚師卻很少有跟著中餐菜譜做菜的呢?中餐實際上,不少西餐廚師曾經嘗試過跟著中餐菜譜做菜,甚至有很多西方的廚師找中國的廚師取經,想要學到正宗中餐的做法,但這些廚師看到中餐的菜譜,無一不表示中餐實在太難。
  • 中餐比西餐差在哪?為什麼外國人覺得中餐不高端
    中國與歐洲的差異很大,除了中央集權與民主這種思想文化上的區別外,還表現在飲食上,歐美人愛吃涼菜,中國人愛吃熱菜,據說中餐和西餐只有一道菜是類似的,那就是義大利麵。中國菜有著五千年的沉澱,可是在外國人眼中為什麼中餐就不高端呢?
  • 什麼都是「少許」「適量」,中餐相比西餐不求精確?當然不是
    1984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川菜大師劉建成等編寫的《大眾川菜》一書,堪稱川菜聖經,在四川家家戶戶人手一冊,影響了一代人的川菜水平,也大大推廣了川菜,「回鍋肉」是裡面的第一道菜:這些都說明中餐同樣是在意精確的,那麼為什麼會產生不精確的印象呢?實際上,你確實看不到中餐廚房把天平、量杯、溫度計、時鐘當成必備品。
  • 法國有「少女鹽」,德國有礦物鹽,日本有海鹽,中國這種鹽最頂級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無論什麼生物,都不能離開鹽分,在人類的餐桌上,更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沒有鹽。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是什麼?就是沒有加鹽的食物。
  • 紅、白、黃、綠、藍、黑——度母的身色代表什麼
    紅、白、黃、綠、藍、黑——度母的身色代表什麼文/舒放在藏區,卓瑪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名字。不管是度母心咒稱為綠度母心咒,還是最常見的度母像,都是以綠度母為代表的。這是因為綠度母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度母,而是二十一度母的總集,代表著一切度母。總的來說,度母一般以二十一度母的化身顯現——實際上和觀世音菩薩有著無數化身一樣,度母也可以示現無數個化身。
  • 中餐和西餐的區別有哪些?在烹飪方面都有哪些講究?
    中餐和西餐的區別有哪些?在烹飪方面都有哪些講究?但西方國家在材料上的選擇範圍相比中國而言就小的可憐了,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大都是以肉類為主,但他們也不是什麼肉都吃,主要吃的就是牛、羊、豬。一般的調味品(如鹽、胡椒粉、醋、辣醬油、色拉油、芥末沙司、番茄沙司等)都放在桌上,讓客人就餐時自由取用。典型菜餚有:皇后雞、英式羊排、燒牛肉、糖油火腿、飛達司魚、謝魚色拉、奶油蘑菇湯等。
  • 「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外國網民的回答亮了
    烘焙是一種烹飪食物的方式,在西餐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通過烘焙出來的食物比如麵包,它是通過乾熱的方式來烹飪的食物,和烤並不相同。早期人們在熱灰中或熱石頭上進行對麵包的烘焙,而烤一般都是在明火的情況下進行的。同樣在我們的食物裡也有很多烘焙的食物,那麼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在美版知乎上也有提問。那麼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呢?實際上要搞清楚不同點,我們就要先搞清楚相同點有哪些,烘焙通常都是對麵粉及酵母為原料進行烹飪的產物。
  • 季羨林:從哲學的高度來看中餐與西餐
    季羨林:從哲學的高度來看中餐與西餐 2020-08-27 0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同樣是鹽,中國的鹽都是雪白色的,而外國的鹽卻是五顏六色
    鹽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長時間不吃鹽的人,身體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掌握了提煉誓言的技術,並且這項技術千百年來都是掌握在朝廷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而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也需要吃鹽。
  • 火遍代購圈的「喜馬拉雅玫瑰鹽」,值得買嗎?
    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這個大家都知道;商家們也摸透了這種心思,推出很很多打著健康旗號的鹽:海鹽、玫瑰鹽、平衡鹽、…不光名字高大上,價錢也比普通鹽高。今天就來給大家扒一扒,五花八門各種鹽到底什麼來頭,有啥區別?
  • 外國人眼中的中式西餐是什麼樣?外國人:為什麼西餐都是熱的?
    導語:外國人眼中的中式西餐是什麼樣?外國人:為什麼西餐都是熱的?外國人吃西餐時會有什麼感受?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指的是外國人在中國吃的中式西餐有什麼感受,因為如果實在西方國家,他們吃自己本國的東西,能有什麼感受?
  • 中國人吃西餐是高端有品位,那外國人吃中餐又是什麼?
    中國人吃西餐是高端有品位,那外國人吃中餐又是什麼?如今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國與國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現在在我們國內想要吃到一頓西餐已經不再是什麼難事了。而且從以前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西餐是一種非常高大上的食物,尤其是看到西餐廳那非常華麗的壞境,很多人都認為吃西餐就是一種高端有品位的行為。
  • 網傳吃11片切片麵包就會鹽超標 看看生活中的謊「鹽」
    為什麼切片面包含鹽量奇高卻幾乎感覺不到鹹味?生活中還有哪些「隱形鹽」?說法 吃11片切片麵包,攝鹽量就超標昨日中午1點,在隴海路上一家麵包專賣店內,火腿麵包、菠蘿包、三明治等各種麵包有賣,而櫃檯最上面一層只擺著各種切片麵包的牌子,卻不見麵包。「切片麵包都賣完了,新的要等到兩三點了。」工作人員說,在他們店裡賣得最好的就是切片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