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西城區陶然亭粉房社區的3000戶居民,常年居於青磚灰瓦、雕梁畫棟的院落內,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院落曾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各色會館,其中包括梁啓超曾居住的「飲冰室」。如今,該社區的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都披上了大大的「拆」字,而散落於兩條胡同中的30餘家會館,也有可能永遠湮沒在拆遷揚起的塵土中。
孩子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即將拆遷的粉房琉璃街。資料圖片本報記者潘之望攝
西城區陶然亭粉房社區的3000戶居民,常年居於青磚灰瓦、雕梁畫棟的院落內,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院落曾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各色會館,其中包括梁啓超曾居住的「飲冰室」。如今,該社區的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都披上了大大的「拆」字,而散落於兩條胡同中的30餘家會館,也有可能永遠湮沒在拆遷揚起的塵土中。
現場探訪
30餘家會館在拆遷範圍
粉房社區由一橫兩縱3條胡同組成。一橫是指北堂子胡同,兩縱是指粉房琉璃街與潘家胡同兩條南北向胡同。進入胡同,鬧市的喧囂便被甩在身後,眼前的胡同幽靜綿長。兩條胡同內散居著或有或沒有門牌的會館30餘家,風雨磨蝕的青磚牆面上畫著大大的「拆」字,有的房頂已被挑走,有的則缺了半面山牆,零落間可見滄桑的木門、刻著龍形的門墩、高挑的灰色屋簷……「有記載的就能找到,沒有記載的就找不到了。」帶領記者尋訪的粉房社區一相關負責人透露。
粉房琉璃街69號為廉新會館,會館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石墩,上面雕刻著龍形圖案;兩扇木門斑駁滄桑,上面刻著的對聯依稀可辨,上聯為「長治久安經綸盛世」,下聯為「春華秋實黼黻皇猷」,是為了勉勵進京考試的才子們刻苦學習,將來輔弼國家之意。進入會館,院中套院,青磚牆面已多風化,梁柱開裂,雕梁畫棟已成建築垃圾。
·聯合國在剛果(金)墜機事件32人遇難1人生還
·印尼7.1級地震魯能無礙 韓鵬用微博報平安
·全國12省市調最低工資標準浙江為全國最高
·醫學專家稱不存在陰滋病不排除病原體感染
·謝東第三次吸毒被拘留藝術生命或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