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開國之初,為何明朝一年收復燕雲十六州,兩宋三百年都不行

2020-12-25 上下古今

燕雲十六州也就是現在北京、天津全境和河北北部與山西北部,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戰略要地,它是南方的屏障,如果沒有它,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將輕而易舉踏入中原,影響到中原政權的穩定與安全。

自從公元938年,後晉的石敬瑭把它割給了契丹之後,很多中原的王朝費盡周折想把它收回來,但都無功而返。直到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佔領了大都,重新把丟失400多年的燕雲十六州收回來了。

而在此之前,燕雲十六州也有被收回的可能。

時間就是在後周,後周世宗柴榮是一位能文能武的皇帝,他登基之後就立志要統一天下,結束長期分裂的局面。

因此他實行改革政策,減少農民賦稅,緩解了社會矛盾,並勤於操練軍馬,為統一大業做準備。

959年一月,柴榮率軍攻打遼朝,不到42天就收復了瀛洲和莫州。不過可惜的是,在商議攻佔幽州之時,周世宗突然重病,不久就病逝了。

周世宗去世後就命趙匡胤任禁軍首領,也為他陳橋兵變提供了條件。次年,他受命抵禦北漢和契丹的進犯,兩天後就發起了陳橋兵變,自立為帝,班師回朝,建立北宋。

趙匡胤登基之後,也沒有忘記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其實應該說燕雲十四州,因為瀛洲和莫州已經在他手上了)

不過那時候天下還是分裂的狀態,趙匡胤決定沿用周世宗的戰略方針,先南後北,先易後難。

因此先滅掉了南方的小政權,統一了南方,剩下北方北漢和強大的遼朝。

趙匡胤三次出兵北漢,都因為遼朝的出兵,導致無功而返,而不幸的是趙匡胤離奇去世了,燕雲十六州也沒能收回。

趙光義登基後,就繼續了哥哥收復北方的大業。他先派潘美率軍去攻打北漢,而後親徵,滅掉了北漢,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

不過,趙光義不顧大軍疲乏,進行北伐,收復了易州和涿州,但在最關鍵的高梁河戰役中戰敗,還受了傷,只能撤退。直到趙光義去世,他的北伐還是沒有大的進展。

而後他的兒子趙恆登基,也就是宋真宗,與遼籤訂了澶淵之盟,雖然沒收復失地,但相對和平了一段時間。

北宋末期,宋金合作,滅掉了遼,而2年後,北宋被金所滅,有了南宋。南宋與金多次開戰,有勝仗也有敗戰,卻沒辦法打敗金,金也滅不了南宋,而最後都被蒙古所滅。

所以宋三百年都沒辦法完全收復了燕雲十六州,而因為三點,朱元璋用了一年就收復了。這三點,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好的領導,好的下屬,順應人心。

朱元璋農民起義,拿下了江山,自然不缺謀略,也善於打仗。

而他旗下鼎鼎有名的大將不少,個個都英勇無比,所帶的軍隊經過長期的鍛鍊也非常善戰。

人心方面,元末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朱元璋就打著要恢復漢人王室的旗號奪的民心,而對於收復失地,自然也是人心所向。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年就收回了燕雲十六州。

文:上下古今團隊 古語創作

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開國精銳之師,為何明朝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宋朝不能
    開國初期,宋朝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而明朝收復了,歷史原因是很複雜的,是由各種因素構成的。(燕雲十六州區位圖)第一,掌握燕雲十六州的對手不一樣。明朝初年的時候,是掌握在直接對手的手裡;宋朝初年的時候,是掌握在間接對手的手裡。什麼意思呢?
  • 大明朱元璋輕易收復燕雲十六州,兩宋三百年卻不行?難度有多大
    燕雲16州易守難攻,遊牧民族佔有他,就會保持對中原戰略優勢。但明朝是從元朝手裡奪取的政權,蒙古騎兵是能打到土耳其,能徵服歐亞大陸的軍隊。所以明朝直到滅亡,它的關寧鐵騎、戚家軍、秦軍……許多部隊都是當時戰力最強的。同時我也認為明朝是最有民族氣節的朝代之一。
  • 北宋為何一直要收回燕雲十六州?
    本來燕雲十六州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統治區域,但是在唐亡後天下大亂,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求助契丹幫其稱帝,從此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後才重新回歸漢人的江山。也正是因為燕雲十六州戰略意義重大,才讓北宋受威脅一百多年,北宋也一直想收回這十六州,也在北宋末年聯合金國滅亡遼國後獲得了這夢寐以求的土地,可惜沒多久自己也被金國滅了。
  • 燕雲十六州
    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原為後唐河東節度使)於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植其建立後晉,契丹首領-耶律德光與石敬瑭結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能將燕雲十六州完全收復,割讓燕雲十六州,致使中原政權感受強大的威嚇,持續長達近二百年。
  • 燕雲十六州是誰收復的 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誰收復的 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州?時間:2017-05-16 12:5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燕雲十六州是誰收復的 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州?
  • 燕雲十六州在哪?有多重要?以至於北宋一直想要收復這個地方
    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中原政權與草原民族戰爭的場地,也是漢民族北方包括長城左內的邊塞地區。北方草原民族佔領這個區域等於打開了中原王朝的北大門,他們的騎兵鐵騎一路無阻到達黃河北岸,所以失去燕雲十六州北宋一直視為隱患才不悔餘力的奪回要回燕雲十六州。
  • 北宋統治者為何念念不忘收復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 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
  • 宋朝發動三次戰爭想要收復的燕雲十六州,實際意義上從未屬於宋朝
    燕雲十六州,又叫幽雲十六州,指中國北方,以幽州和雲州為中心的十六個州。我們都知道,五代十國之後,幽雲十六州便掌握在契丹人手裡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宋朝一共發動了三次戰爭,但始終未能如願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大宋朝廷發起了第一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爭。
  • 燕雲十六州:北宋王朝的遺憾之地,何以看盡華夏千年興亡?
    燕雲十六州一直以來是我國一個重要的軍事地區。自五代十國以後,有四百餘年落入北方少數民族之手。成了兩宋朝整個的遺憾。很多人說北宋武力不振,積貧積弱。經常被少數民族吊打。那這全部都是宋朝自己的責任嗎?只是因為它重文抑武的國策嗎?不惟如此,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因素。
  • 宋朝錯失四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是宋朝時期所有漢人心中的痛,一直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能人異士,民間也多為之莞爾,可以說誰要是收復了燕雲十六州誰就是當時的民族英雄。其實宋朝有四次絕佳的機會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一一錯過,沒錯就是錯過了。
  • 什麼是「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詞,指中國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十六個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張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島)、山西北部地區(雁北地區,大同及朔州)。
  • 看懂「燕雲十六州」,就會明白為何失去它是漢人的400年之痛
    契丹在獲得這一地區後,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居住在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給契丹王朝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帶來了改變,農業經濟遂取代遊牧經濟一躍成為契丹的主要經濟方式。而後,燕雲地區成為了契丹的農業經濟中心,也是主要的賦稅來源地。僅燕京析津府一地「兵戎冠天下之雄,與賦當城中之半」《遼代石刻文編》這段引文表明了燕雲十六州在契丹王朝的財政地位。
  • 誰是收回燕雲十六州的第一位王者?你恐怕想不到
    燕雲十六州,指的是今天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以及京津地區這一大片地方。這裡和長城結為一體,自古是中原王朝抵禦蠻族入侵的關鑰之地。後續的中原王朝,對燕雲十六州的喪失,痛心疾首,無論誰成了中原之主,都一心要收復燕雲。後周雄主、世宗柴榮第一次向契丹發起收復燕雲的北伐,並且接連收復三州之地。可惜北伐途中,突然病逝。宋太祖代周自立,建立大宋王朝後,首先統一了南方,當他把目光轉向燕雲的時候,卻在「燭影斧聲」的疑似政變中暴斃。接替宋太祖的太宗皇帝,發起過兩次北伐燕雲的戰爭,可惜實力不濟,均告失敗。
  • 燕雲十六州有多重要?宋為什麼一定要收復它此地與今天的關係是?
    燕雲十六周到底是何所在?位置在哪裡?一、燕雲十六周位置:通過看目前正熱播的電視劇《燕雲臺》不少人可能對幽雲十六州就有所了解了,該劇裡在時間與人物上有許多正是講的五代、北宋與遼的故事。燕雲十六周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就屬於華夏民族。
  • 燕雲十六州分別對應現在的哪些地方?中原王朝為何因此糾結數百年
    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農耕文明的北面門戶,也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燕雲十六州成了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的葉隆禮在《契丹國志》中說道:「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藩、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
  • 「燕雲十六州」無法收復,宋太祖和宋太宗誰的責任更大
    公元939年,為了換取遼國對自己的支持,後晉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即 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石敬瑭此舉讓自己背上了千古罵名,也給後面的中原王朝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為了從遼軍手中收復幽雲十六州,柴榮、趙匡胤和趙光義三代帝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 幽雲十六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想當年,宋徽宗派馬植跨海與女真人海上結盟,雙方約好,宋助金滅遼,大功告成後,金將燕雲十六州之地還宋。但是,當遼國被滅,宋金雙方坐在談判桌上兌換當年結盟時的誓言。金國代表問宋朝代表,您說您想要回「燕雲十六州」,那您先跟我說說,這燕雲十六州都是哪些地方。
  • 古代燕雲十六州指的哪裡你知道嗎?
    在古代燕雲十六州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一個國家必須重兵把守的地段。在影視劇裡面,燕雲十六州也是反覆強調,那麼燕雲十六州是指哪些地方呢?
  • 失去燕雲十六州,於北宋而言意味著什麼?
    但看明年二三月,滿城不見主人翁……"宋徽宗宣和初年,這首女真曲調的"新番嘌唱",在燕地傳唱開來。而這曲子唱的,正是燕山一帶的百姓們對契丹殘暴統治的詛咒和對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期盼。而對於北宋而言,失去燕雲十六州,"得到"的不僅是當地的百姓怨聲連天,還有不少其他的損失。
  • 從燕雲十六州到三八線、上甘嶺
    這一切,還得從燕雲十六州說起。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在哪個地方呢?古書記載, 燕雲十六州指的是「幽州、薊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順州、新州、媯州、儒州、武州、雲州、應州、寰州、朔州、蔚州」。這十六州在今天大概就是指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