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誤會,原來歐亞非本不是洲名!它們最初代表什麼?

2020-12-11 桃花石雜談

亞洲和歐洲明明是一塊大陸,為什麼要分成兩個洲呢,又是歷史上什麼時候定下的呢?這個問題也很有意思,確實歐亞甚至包括非洲(在蘇伊士運河鑿通之前)其實都是連在一起的,並沒有明顯的界限,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塊超級大陸會被分成三個大洲,又是誰在什麼時間給這三個大洲的範圍下定義的呢?

歐亞非三大洲這個概念的起源

說起歐亞非這三大洲的概念,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這是一個源自歐洲的概念。更為具體地說,這是一個源自古希臘文明的概念。根據比較主流的說法,其實這個概念的起源其實並不複雜,因為在最早古希臘人產生歐、亞、非這三地的概念時,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是在給三個大洲起名字,當時他們做的只是以自己的文明中心為核心,給位於三個方向的土地分別起了個名字。

歐亞非的概念來源於古希臘文明

具體說來,最早開始使用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名字的是一些古希臘的水手。而當時他們所起的這兩個名字,其實所指的範圍只是兩個海岸,也就是他們在航行中最常路過的一條航路,即從愛琴海經過達達尼爾海峽到馬爾馬拉海,再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到黑海,最後通過刻赤海峽到達亞速海這條航路,這條航路西北方的海岸被他們稱為歐羅巴,而位於這條航路東南方的海岸就被他們稱為了亞細亞。又過了一段時間,隨著古希臘人海上商務的擴展,他們又開始把南方的海岸稱為利比亞,後來這一名稱又逐漸改成了阿非利加。

所以在當時歐羅巴、亞細亞和阿非利加這類地名其實和古代中國人所使用過的蠻夷戎狄這種地名(不帶感情色彩)也有點像,最初有代表方位的含義。所以當時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地名只是指這條航路沿岸的地區。而當時古希臘人的定居點,也就是希臘文明所涵蓋的區域遍及這兩條海岸,所以這兩個名稱在實際上就是希臘文明以自己為中心,對自己族群和文明能夠輻射到的幾個區域的稱呼。

古希臘人認知中的歐亞非

所以在早期,這些地名並不代表一種歸屬,古希臘人並沒有覺得自己就是屬於歐羅巴的,而是將其都視作和自己文明密切相關的區域。而且當時對這三個區域的劃分也只是地理區域界定的方法之一,其實許多古希臘人並不認同這種劃分方式。比如被稱為古希臘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就不認可這種劃分方式,因為他認為阿非利加和亞細亞明明是連在一起的,而這兩個區域和歐羅巴也是連在一起的(在他的認知中是這樣認為),所以這種劃分毫無道理。但是給地域命名是人類社會必然會做的一件事,所以這些稱呼在希臘文明中還是逐漸得到了廣泛接受,而且這些名稱所涵蓋的範圍也隨著希臘人航海區域的擴大不斷擴展,逐漸成為了三個大洲的名稱。

歐亞非三大洲名稱的來源

所以通過剛才的介紹,大家也就明白歐亞非這三個名稱一開始只是希臘人對周邊三個地區的稱呼,後來逐漸擴展成為了三大洲的名稱。但是這樣就又有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名稱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希臘人要如此稱呼那三個地區?

希臘神話中的歐羅巴女神

其實目前關於最早出現的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名稱的起源,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根據一些相對主流的說法,歐羅巴(Europa)這個名稱來源於希臘神話裡一個腓尼基公主的名字。而這個名字是由兩個詞根組合而成。其中前半部分是源自eurús這個詞,意思是廣闊的。而後半部分則來自ōpós這個詞,它的意思是眼睛、臉面的意思,所以組合起來這個詞大致的意思就是「廣闊視野」,再引申一下就是「廣闊的地貌」。所以其實這個詞也很有可能是源自古希臘水手對於海岸線地貌的一種描述。

而亞細亞(Asia)這個詞的起源就更加複雜一些。根據現在的一些觀點,亞細亞這個名稱是起源於早期安納託利亞地區的一個名叫阿蘇瓦(Assuwa)聯盟的政權。這個政權是由22個城邦為對抗西臺帝國的入侵聯合結成的,但因為這個政權很快就被西臺帝國滅亡,所以關於它的記載其實是少之又少的。但在阿蘇瓦聯盟滅亡之後,其境內的一些女性被希臘地區的邁錫尼人擄掠成為女奴,後來邁錫尼人就將這些女奴稱為阿斯維亞人(Aswia),意思差不多就是來自阿蘇瓦的女人,漸漸的這個詞就成了亞細亞這個詞的詞源。

古羅馬亞細亞行省,差不多是其最初範圍

如果按照上面的這些說法,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名稱的起源其實是各不相同的。但還有一種說法卻把這兩個詞的起源給連在了一起。這種理論認為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詞都起源於兩河流域說亞非語系阿卡德語的一些部落。在阿卡德語中,與歐羅巴發音類似的單詞erebu是下降和落下的意思,它引申的意思就是日落。而和亞細亞發音類似的單詞asu則是日出的意思。所以根據這種理論,亞細亞的意思就是日出之地,而歐羅巴的意思就是日落之地,也就是分別代表東方之地和西方之地的意思。這種理論還有一個間接的佐證,即現代土耳其所處的安納託利亞地區的名字。安納託利亞的詞根Anatol在希臘語裡也是日出的意思,而安納託利亞地區正是亞細亞這個詞最初所指的地區,所以從這個角度,安納託利亞和亞細亞其實是同義詞。

而利比亞和阿非利加這兩個希臘人對非洲的稱呼,其起源就更加不確定了,目前普遍認為這兩個詞都是希臘人對於當地一些部落的稱呼,其最初的具體含義不明。

歐亞非地理定義的變遷

說完了歐亞非這三個名稱最初的含義,我們再來說一下歐亞非地理定義在歷史上發生過的變化。看完了剛才的介紹大家也都知道,其實歐亞非這三個地名最初是希臘人以自己文明為核心,對於三個不同方位土地的稱呼,所以除了代表了以希臘文明為中心的方位外,這三個地理區域並沒有自然的邊界,因此在歷史上關於歐洲、亞洲和非洲的邊界,其實也發生過許多變化。

中世紀早期套用宗教理論的歐亞非世界觀

比如最早希臘人曾經將尼羅河作為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尼羅河以東是亞洲,尼羅河以西是非洲,但這樣就把古埃及文明生生割裂成了兩個大洲的文明,所以這也就成為了當時包括希羅多德在內的許多學者不接受歐亞非三大洲劃分的一個原因。後來基督教在歐洲興起以後,一些宗教學者又把古希臘人的這種地理三分法加入了許多基督教的世界觀成分,說基督教神話中諾亞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分別繼承的三塊土地就分別是歐洲,亞洲和非洲。

而此後的歐洲在很長時間裡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古希臘人對於歐亞非三大洲地理範圍的劃分,即把頓河視為歐亞的分界線,把尼羅河視為亞非的分界線,而把地中海視為歐非的分界線。但因為當時的歐洲人並不知道亞洲大陸究竟有多大,所以後來在東方新「發現」的土地,就全都被算到了亞洲的範圍之內。其實這種情況跟後來俄羅斯人對於西伯利亞的命名非常像,因為在早期俄羅斯人的認知裡,西伯利亞汗國是他們對東方認知的極限。在滅亡了西伯利亞汗國之後,在東方新「發現」的土地,他們也一概以西伯利亞稱呼,所以現代整個北亞地區才都被稱為了西伯利亞。

公元18世紀地圖上歐洲的範圍

而非洲的情況也與之類似,後來隨著地理發現的增加「越變越大」,使希臘人和早期歐洲人傳統上所認為的歐亞非三大洲差不多大的認知被迅速打破,所以後來的歐洲人對於歐亞非的分界線究竟應該在哪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不同看法,不過總體上的趨勢都是擴大歐洲的範圍,縮小亞洲的範圍。在公元18世紀前後,在一些歐洲出版的地圖上,歐洲的範圍開始超越了頓河流域,達到了伏爾加河流域,後來又逐漸延伸到了烏拉爾山和裏海周邊地區。而現在得到比較廣泛接受的定義,是在公元19世紀中葉基本成型的,即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和黑海為歐亞兩洲的邊界。同時亞非的邊界也從傳統的尼羅河被移到了西奈半島,非洲的範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大。這也許是歐洲人傳統認知在潛意識裡的一種體現吧,即仍然希望維持希臘人傳統世界觀中歐亞非三洲差不多大的狀態。

現代主流認知中的歐亞界限

在近代,歐洲、亞洲和非洲這三個地理區域在很多時候曾跟文化概念捆綁在了一起。但因為這種捆綁在事實上只是用來形容歐洲比較貼切,而亞洲和非洲內部其實都還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文化區域,概括性並不算太強,所以近代以來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中東、中亞、東亞、南亞和遠東等等概念又被創造出來。甚至在很多時候,在歐美國家的語境下,亞洲已經不太能讓人聯想到它最初涵蓋的安納託利亞地區,而是特指東亞幾國,這恐怕是最初發明這些概念的古希臘人做夢也想不到的了。

相關焦點

  • 四大部洲之名是如何來的?
    它們並非梵文音譯,名字中到底蘊含了什麼特殊意義?四大部洲通常採用《長阿含經》上的說法,認為四大部洲是根據人壽與土地面積來劃分的。因為在佛家看來,壽命代表了福報,土地面積代表了深淺。其中東勝神洲(梵音弗於逮),縱廣九千由旬,人身長八肘,人壽二百五十歲。
  • 地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
    文/寂寞的紅酒土耳其位於亞洲西部,地跨歐亞兩洲,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地跨兩大洲的國家。不過雖然土耳其地跨歐亞兩洲,但98%以上的領土都在亞洲,其首都安卡拉也同樣位於亞洲西部的小亞細亞半島上。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地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土耳其為何不承認自己是亞洲國家?實際上,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如果非要有個答案,實事求是地講,土耳其應該劃入歐洲,算是一個歐洲國家。不可否認,在地理範疇,土耳其確實屬於亞洲國家,不管是大部分土地還是首都,都位於亞洲地區。
  • 一條隱形的分界線,把歐亞大陸分割成了亞洲和歐洲
    為什麼並不是一個洲,更多是因為文化,宗教,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而非地理因素。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也更多的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這裡面的玄機。現代地理學中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這一線作為歐亞兩洲的分界線。
  • 奠定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帝國的一戰: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前後擁有著巴比倫、古埃及、拜佔庭、古希臘、基督教、阿拉伯和奧斯曼等眾多文明遺產。今天便要來講述一下這裡的文明遺產之一:奧斯曼的興盛與衰落。在奧斯曼家族統治土耳其的624年裡,大致分可以分為兩個時代:前3個世紀可以視為奧斯曼土耳其的光榮時代,也是奧斯曼封建君主專制主義發揮到極致的時代。
  • 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96%國土在亞洲,卻自稱為歐洲國家
    位於歐亞大陸分境線的土耳其是個神奇的國家,它的國土面積96%以上位於亞洲,但是卻一直宣稱自己是歐洲國家,而且一直想要加入歐盟。土耳其被長期性的認為是歐洲國家,所以他們不屑與亞洲為伍,能夠與強大的歐洲在一起被土耳其視為榮耀。
  • 美媒:歐亞鐵路改變世界運行方式!
    美國《福布斯》3月23日文章,原題:中歐鐵路背後潛藏的經濟學理由如今已是2018年,跨歐亞鐵路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中國、中亞、中東和歐洲每年都有新城市加入該鐵路網——現在超過60個城市,車次和貨運量更是成倍增長。
  • SERINDIA | 斯基泰文化:歐亞草原遊牧文化的代表
    (本文轉載自《文明》2018年第3期,特別感謝郭物研究員授權給兩江物語公眾號,版權歸屬郭物研究員) 斯基泰文化向來被看作歐亞草原遊牧文化的代表
  • 吃了30多年巧克力,才知道上面凹槽不是偷工減料,原來一直誤會了
    吃了30多年巧克力,才知道上面凹槽不是偷工減料,原來以前一直誤會了。巧克力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吃起來十分美味,有著絲滑柔軟的口感,甜中帶著一點苦澀,讓很多人無法抗拒,是人們喜歡的零食之一,代表著甜蜜和幸福。
  • 亞洲的崛起與歐亞大陸
    這種現象,沒有在其他洲出現,這說明亞洲國家在崛起過程中是相互開放,而不是相互封閉;是相互幫助,而不是相互仇視;是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對抗。這是亞洲崛起的一條重要經驗。亞洲要繼續崛起,必須堅持這條經驗。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講話,提出共建30億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理念。這個講話在亞洲、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太行山深處的「土豹子」,行蹤神秘莫測,究竟是什麼動物?
    世界上現存有40種貓科動物,它們分布在亞非拉及南北美洲絕大多數地區,大多數貓科動物都是神秘的獨居動物,它們神出鬼沒遠離人群而居,所以我們即便通過教科書、影視資料等對它們有了較深的理解,但是一旦接觸到活物的時候,還是會感覺到十分陌生。
  • 什麼是代表臺灣的故事?
    聯經出版/提供      臺灣的故事徵獎,由11名小三學生擔任小評審,用小朋友的眼光,選出最好看的繪本。聯經出版/提供     臺灣精神是什麼?什麼是代表臺灣的故事?臺灣精神又該如何讓小朋友了解?出版業界近來積極開發兒童版的「臺灣精神」作品,更首度舉辦「臺灣的故事」繪本創作徵獎,邀集小朋友與專家學者一起擔任評審,選出最具臺灣精神的兒童繪本。
  • 《派大星的獨白》,原來我們都誤會了,派大星才是最正常的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野原,我又來了~今天野原要為大家介紹一個我們都曾誤會了的一個動畫人物,它是一個粉色的海星,傻傻呆呆的,沒錯,它就是派大星。曾經榮獲「最懶最粉最什麼事都不做的海星」稱號。派大星在我們普遍認知中除了是海綿寶寶的好朋友以外,我們在看劇的時候也會覺得派大星經常的無釐頭,做一些非常沒有意義的事情,不積極進取,好吃懶做的形象也非常深入人心。小時候,在看《海綿寶寶》的時候就對派大星留下了這樣的印象,但是直到現在才發現,其實原來我們都誤會了派大星。
  • NBA各洲最佳,孫悅姚明領銜亞洲,北美過分強大,歐文歸大洋洲?
    隨著NBA的發展,越來越多其他洲的球員前往NBA追逐夢想。這之中有很多球員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沉淪,也有很多球員成為籃球世界巨星。最近美國的媒體就評選了NBA歷史上各大洲的最佳陣容,這之中有很多偉大的球員,也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球員。
  • 貂蟬原來的名字不是叫做貂蟬,你知道她的本名叫什麼嗎?
    貂蟬原來的名字不是叫做貂蟬,你知道她的本名叫什麼嗎?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義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 古DNA研究:洞察歐亞東部大陸人群歷史
    古DNA研究:洞察歐亞東部大陸人群歷史他們在歐亞版圖裡留下怎樣的活動軌跡?對現今人群又有著怎樣的遺傳影響呢?現有的古基因組(古DNA)研究已勾勒出歐亞西部人群演化的大致脈絡,為我們揭開現代人在歐洲遷徙、分化與融合的歷史。而歐亞東部人群的研究相對匱乏,已有的研究多數聚焦在歐亞大草原人群。直到2017年中國田園洞人基因組的破譯才為東亞人群演化研究打開新局面。
  • 佛教常說的四大部洲是什麼
    佛教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譯,略稱「四洲」。(梵語須彌。華言妙高。梵語由旬。亦云逾繕那。華言限量。大論雲。由旬有三。大者八十裡。中者六十裡。下者四十裡。肘以一尺八寸為一肘。)  二南閻浮提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閻浮是樹。提是洲名。因樹立稱。故名閻浮提。在須彌山南。其土南狹北廣。形如車廂。從廣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長三肘半。於中有長四肘者。人壽百歲。中夭者多。  三西瞿耶尼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為彼多牛。
  • 「兔子不吃窩邊草」原來是這個含義?很多人可能都誤會了
    它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兔子不吃窩邊草」原來是這個含義?很多人可能都誤會了!1. 首先我們都知道兔子非常的狡猾,要麼怎麼說狡兔三窟呢,就是因為兔子非常狡猾,但是又很膽小,沒什麼自保能力,就是跑得快,以及會藏,所以它們會挖很多的洞,保護自己,防止敵人入侵。
  • 羋月傳:羋姝一開始喜歡的人,並不是秦王?那她為啥還非秦王不嫁
    那她為啥還非秦王不嫁在電視劇羋月傳中,雖然最後秦王深愛的人是羋月,並不是羋姝,這也讓羋姝直言,她與大王的夫妻情份,現在只剩下了名分這樣心酸的話,但最初的秦王和羋姝真的是情投意合,一對璧人,其實,在原著中,羋姝一開始喜歡的人並不是秦王,而另有其人,那麼既然她喜歡的是別人,
  • 非塔非樓又非殿,全國罕見的山西長子法興寺舍利塔,都誤會它了
    在現存眾多的各種樣式的佛塔中,有一座奇特的唐代石塔,它造型奇特,非塔又非閣、非樓又非殿,全國絕無僅有,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和它類似的佛塔。它就是山西省長子縣國保單位法興寺唐代石舍利塔。可是如果你稍微了解下長子縣縣名的歷史,就絕對不會讀錯。因為這個縣名是源自上古帝王堯王的長子丹朱的封地,所以得名長子。從西漢時期,這裡就叫長子縣。中間偶有興廢,最後是隋開皇九年(589)復稱長子縣,至今1400多年未變。
  • 一條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海峽,將歐亞大陸分開,是兵家必爭之地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跨越亞歐兩地,有一條大橋連接亞歐兩地,一頭是歐洲一頭是亞洲。大橋底下就是一條海峽,這條海峽將亞歐大陸分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黑海要進入地中海必須要經過這條海峽,所以說這條海峽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