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外國人譯詩差別舉例: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三種英譯

2020-12-15 劉絕糧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中國古代文學的各種文體中,詩和詞是最受重視的,而以詩為甚。詩盛與唐,李杜為唐詩之傑出代表,李白飄逸絕塵,杜甫沉鬱頓挫,李白詩也相較杜甫易懂,故而在向外傳播唐詩的時候,多選擇李白詩來翻譯,而不選擇杜甫,大概是因為杜甫詩內多典故,譯者費力,讀者費力,兩處都不討好,便很少被人選擇;李白正與之相反。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作品中為數不多的律詩作品的代表之一,這首律詩讀來十分流暢,若不加注意,甚至不覺得是律詩。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以下就是將許淵衝譯文、何中堅譯文和龐德譯文的簡單比較。

許淵衝譯《登金陵鳳凰臺》

許淵衝

On Phoenix Terrace At JinlingOn Phoenix Terrace once phoenixes came to sing,The birds are gone but still roll on the river’s waves.The ruined palace’s buried 』neath the weeds in spring;The ancient sages in caps and gowns all lie in graves.The three-peak』d mountain is half lost in azure sky;The two-fork』d stream by Egret Isle is kept apart.As floating clouds can veil the bright sun from the eye,Imperial Court now out of sight saddens my heart.

何中堅譯《登金陵鳳凰臺》

Ascending The phoenix Terrace At JinLingPhoenixes once roamedon the Phoenix Terrace groundThey're gone:the Terrace's empty, the river keeps rolling on unbound.Solitary paths of Wu Palace lie buried under flowers and weeds;Aristocrats of Jin in the ancient mound.The three peaks rise halfway into the blue sky;The two rivers split where the Egret Isle is found.The sun can be darkned with coulds:Losing sight of Chang'an makes me feel down.

許淵衝譯文與何中堅譯文比較

以上兩種翻譯的作者都是華人,但是兩人譯作所選擇的翻譯展現形式卻有著明確的區別。這種區別主要是形式上的,在詞彙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重複性,而這種重複性在美國詩人龐德的譯作中卻不那麼明顯,且龐德譯作中的詞彙句式複雜程度遠遠沒有以上兩者大。以此篇翻譯為例來看,華人的古詩譯作似乎更符合原意,若將龐德譯作再回譯,與李白原作的差別就相當明顯了。

許淵衝譯作中,詩句不再分章,每一句中的單詞數量相對穩定地保持在8至11個;何中堅譯作更注重分章、分句、分行等形式,全詩依據律詩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而分為四章,每章兩句,每句單詞數保持在7至11個,或分兩行或不分行,整齊中有參差。當然,以上所說的「每句單詞數」的說法參考價值比較小,因為英詩中分行分句的標準不是「單詞數」,而是「音數」,即每一句所含的輕音和重音的數量。但scansion工作太難而姑且以「單詞數」來替代。

李白

許譯與何譯都重視「音數」,但兩人為使譯作符合英詩格律所採用的措施是不同的。許淵衝多採用詞內輕重音的增減,而何中堅多採用分行來完成這項工作。前者如:

The ruined palace’s buried 』neath the weeds in spring.The three-peak』d mountain is half lost in azure sky.The two-fork』d stream by Egret Isle is kept apart.以上三句詞中,1句是增加了一個重音,23句子皆是省略了一個「e」,是減音的做法。

何譯中的分行在英詩中有嚴格的規定。英詩的一句往往有八個、十個或十二個音節,其中每句八個音節往往不再分句,而每句詩歌音節的往往分為「四-六」,十二個音節的句子分為「六-六」。在分行的時候也並未削足適履,從《登金陵鳳凰臺》原文看,頷聯的對句和尾聯在句式上比其他句子更簡單,與其對應的英語譯文都沒有分句,可見作者在安排譯句時並不為使句子整齊而將簡單的句子複雜化。

龐德譯《登金陵鳳凰臺》

將以上兩種譯文與美國詩人龐德在1915年的譯文相比,龐德的譯作更具特點,他的譯文如下:

The phoenix are at play on their terrace.The phoenix are gone,the river flows on aloneFlowers and grassCover over the dark path where lay the dynastic house of the Go.The bright cloths and bright caps of the ShinAre now the base of old hills.The Three Mountains fall through the far heaven,The isle of White Heron. Splits the two streams apartNow the high coulds cover the sunAnd I can see Choan afar And I am sad.

龐德

龐德的譯作分為兩章,共有五句十二行,並不與李白原作各句相對應。在用詞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許何譯作選詞比較考究,而龐德所用的詞彙則比較隨意,讀起來更加通暢流轉。從句尾用韻來看,許何譯作往往結句尾用韻,而龐德譯作每句結尾幾乎不考慮韻腳。除了形式上的不同,龐德也淡化了其中的典故含義,尤其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句的譯文尤其顯示了這個特點。

(完)

相關焦點

  • 七言律詩:《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臺故址在今南京市鳳凰山。相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鳳凰是一種祥瑞。
  • 品讀21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作者的目光不僅流連於臺上之景,神思更遊走於臺外的風光。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我們跟著專家的講解一探究竟。後人登臨鳳凰臺,每每會想像鳳凰的風姿。先秦時,秦穆公為聞簫而來的鳳凰築臺的傳說,就屢屢見於古書。即便鳳凰來去不定,甚至一去不返,鳳凰臺終究是長久流存的。不過鳳凰流連之處想必太多了,以致鳳凰臺散落各地並無定所。南京的鳳凰臺,也得名於鳳凰的親臨,但與別處不同,它更成名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李白所寫的金陵鳳凰臺,故址在今天的南京城西南。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神遊八表,馳騁古今,千年絕唱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唐代: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李白詩篇萬口傳,只有這首《登金陵鳳凰臺》被後世許多人拿來跟崔顥的《黃鶴樓》一詩較長量短。李白這首詩或許是模仿崔顥《黃鶴樓》詩,或許二首各有短長,但俱是千載之下無人莫及之作,被一群遠不及崔顥、李白的人絮絮叨叨道長論短,未免太不自量。
  • 121《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評析】《登金陵鳳凰臺》首聯「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以鳳凰臺的傳說起筆,感慨時空變幻。鳳凰臺,在金陵城西南。據記載,南北朝時,劉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隻鳥翔集在山間,五彩繽紛,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歸附,時人謂之鳳凰,在山上修起高臺。從此,這山就叫鳳凰山,臺叫做鳳凰臺。李白寫這首詩,不是一般的登臨抒懷,而是別有用意。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被認為是一種祥瑞之鳥。
  • 讀詩 |五言絕句-《登金陵鳳凰臺》
    白話譯文: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雲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鬱悶長懷愁。李白是天才詩人,並且是屬於那種充滿創造天才的大詩人。
  • 每周讀詩 | ​登金陵鳳凰臺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臺故址在今南京市鳳凰山。相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鳳凰是一種祥瑞。
  • 賞析 | 唐代,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臺故址在今南京市鳳凰山。相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鳳凰是一種祥瑞。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酈波解讀)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作者的目光不僅流連於臺上之景,神思更遊走於臺外的風光。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我們跟著專家的講解一探究竟。《登金陵鳳凰臺》。
  • 小畑薰良:語淺情深譯李白
    當時正值英美意象派詩歌運動興起,龐德的中國古詩英譯本《華夏集》(Cathay) 1915年出版後引起轟動,在美國掀起中國古詩翻譯熱潮。鑑於此,小畑更加堅定了譯介李白的決心。敏銳的目光、宏闊的視野、精心的翻譯等因素,促成《李白詩集》英譯本在美國面世。翻譯與研究融為一體小畑非常尊重中國文化,將李白詩歌英譯置於唐朝的歷史語境之中。
  • 李白詩詞精選十三:登金陵鳳凰臺
    3月我們推薦的是李白專題詩集,詩集將根據內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難不斷延伸,陽春3月讓我們一起體驗詩仙的曠世奇才吧!I:正文: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①鳳凰臺:故址在南京鳳臺山。相傳劉宋元嘉年間因異鳥集於山而建。②吳宮:三國時孫吳建都金陵(今江蘇南京)③衣冠:王公貴族④三山:在南京西南江邊上。
  • 登金陵鳳凰臺
    登金陵鳳凰臺唐代: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鑑賞
    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注釋】⑴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據《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於山,謂之鳳凰山,裡曰鳳凰裡。」⑵江:長江。⑶吳宮:三國時孫吳曾於金陵建都築宮。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⑻長安:這裡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賞析: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覺得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優美。「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
  • 俗世靜心一起讀古詩《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丨「長安不見使人愁」情已盡,但意未盡
    《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鳳凰臺是個地名,古人不僅浪漫,還富有文思,喜歡將一個地名來物化。鳳凰臺在古時的金陵(現南京),在《江南通志》中記載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
  • 1·唐詩擴大記憶||*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誦讀:豔兒、閱讀閱聰明、雅君、六哥、風信子涵]
    長安:這裡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登金陵鳳凰臺》的創作背景說法不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年間,作者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也有人稱是李白遊覽黃鶴樓,是想與崔顥的《黃鶴樓》爭勝。《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 詩仙李白在德意志:肖特當屬李白詩歌德譯嘗試的第一人
    1857年6月18日,時任普魯士皇家科學院院士和柏林大學教授的他在皇家科學院宣讀了「論中國的詩歌藝術」( ber chinesische Verskunst)一文。在該文中,肖特指出,中國的詩歌藝術可分為「古體詩」和「今體詩」(即近體詩——筆者按)這兩個時期;為向讀者展示今體詩,他從《佩文齋詠物詩選》選譯了數首詩歌,其中就包括李白的《靜夜思》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 中秋佳節 賞名詩英譯
    如果你無法與家人團聚,不如借著月光跟我們一起欣賞幾首名詩佳作的英譯版吧!圖片來源:新華社關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THE MOON AT THE FORTIFIED PASS許淵衝 譯From Heaven's Peak the moon rises bright,Over a boundless sea of cloud.
  • 徐志摩與歌德四句詩的六譯
    徐志摩的譯文是從英譯轉譯而來。為什麼恰恰挑出這四句譯出?當然是因為喜愛。可有一個故事,也是徐志摩翻譯此詩的引子:英國作家王爾德曾自述,說他早年是個不羈的浪子,把人生當遊戲,不承認人間有悲哀。他的媽媽卻常常以歌德的這四句詩告誡他。後來他被關進監牢,受到奇恥大辱,這時才想起母親,也深刻地體會到了這幾句詩的人生意味。
  • 六點|​​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江:長江。吳宮:三國時孫吳曾於金陵建都築宮。晉代:指東晉,南渡後也建都於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