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京話可以「打贏」四川話成為普通話?四川人:仙人板板

2021-01-10 史說的一話

為什麼北京話可以「打贏」四川話成為普通話?四川人:仙人板板

四川話被譽為「最難懂的方言之一」,當然川普也成功地被調侃成「最難懂的普通話」。

講起四川方言,可能知道的人還不少,但其中那個音腔調調能讓你感覺到些許的善意,所以許多人外地人都不曉得別人講四川話,即使對方笑眯眯,你也不能曉得別人是不是在罵你。但四川人民還是非常的熱情,其中熱情到許多你的碗裡面必須得有辣味。

至於講川普有多難懂?可能外地人根本不能夠理解這層意思,明明是一個相同的意思,但用川普說出來卻能讓你忍俊不禁。有時候四川人都聽不懂四川話,這主要是四川的每一個地方,都會流露出新的四川話,可謂是十裡不同音,這一點我的一個四川朋友可是深有體會。

就比如去點餐,四川朋友很客氣的講:「反切草蛋、草個嘎嘎、衝嘴兒、再來兩個杯杯兒,整兩口。」可能許多外地人還是一臉懵逼,但這都是基本日常,聽著聽著就漸漸的明白了。

此外四川人罵人的時候,有一股奶兇奶兇的勁兒,因為裡面會經常出現一些疊詞,所以有人就總結了一下:如果四川人對你說了疊詞,那麼百分七八十以上都是在罵人,比如釧釧」、「錘錘」、「板板」,最常見的就是「仙人板板」,當然這不是什麼好話,但總歸你聽起來就好有味,根本就不是像在罵人一樣。

但還有百分之二三十是屬於聽得懂,正常範圍以內的,比如吃飯喝水睡覺,這就有些可愛「吃飯飯」、「睡膏膏」、「喝水水」,還有就是在一些名詞上的運用,你看在四川魚會叫成「魚擺擺」,雞腳就是「雞佼佼」,蓋子就是「蓋蓋兒」,所以有人就造句「去拿蓋蓋蓋上那個瓶瓶兒」。(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有哪位大神能夠翻譯一下)

其實四川方言是真的好聽,這我不是在可以的去嘲諷什麼,是講實話,四川話給人的感覺就很暖,這種暖能夠看到熱情的那種。至於為什麼北京話會「打贏」四川話成為普通話,這一點也是有一個故事的。

普通話最早是推廣在1913年,那時候民國時期要統一讀音,就好像白話文一樣,要統一,據說粵籍議員和北方議員互不相讓,最終粵語和北京話票數持平,最後還是孫中山先生出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才把普通話交給了北京話。

再就是建國以後,要選出普通話,川渝元老與北方元老也開始相爭普通話資格,這時候還是偉大的領袖站了出來,也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北京話以一票的優勢成為了普通話。

相關焦點

  • 作為方言界的兩大巨頭,為什麼北京話可以贏過四川話成為標準版?
    所以現在的四川話早已不是曾經的四川話了,如果你碰巧從其中聽到了家鄉的方言,請不要吃驚,據統計:四川話與雲南話相似度近59%,與湖南話相似度近55%,與江淮揚州話相似度近53%,與江西話相似度近50%,與北京話相似度近50%,看到這,相比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四川話乍一聽有些難懂,可久了之後發現也就那麼回事。
  • 四川話差點成了普通話?
    只是和北京話競爭的並不是廣東話四川話陝西話之類的其他地方方言,而是人造的老國音。國音是什麼?為什麼要人造老國音?解釋這兩個問題,要從漢語的早期發展講起。秦朝開始,中國就實現了書同文,支持了文化、政治上的大一統。但是,「語同音」卻一直沒有實現。古代人口流動性不大,地區間的交流靠著統一的文言文就可以維繫。漢字本身對讀音指示作用低,也讓各地區的差異化讀音得以保存、發展。
  • 四川話和廣東話究竟是哪種以一票之差敗給了成為官方語言的北京話
    話說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之後,國民政府作出了一項重大決策:推選出一門語言作為全國通用語(也就是如今的普通話)。既然是推選,就要用競爭,有投票。 參與投選的語言有很多種,例如粵語、北京話、四川話等等,不過票數排在前列的為北方話,還有粵語。當時粵語的呼聲非常高,其中主要原因是革命發起地點為廣東,而且廣東戶籍的議員又佔據了一大半票數。
  • 四川話、河南話、粵語到底哪種方言,當年只差一票當選普通話?
    文/一度歷史觀V先不談四川話、河南話、粵語當年只差一票當選普通話的歷史,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們對普通話這一概念的認知,最早是由何人提出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早在1902年,中國一位名叫吳汝綸的學者曾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
  • 四川話為什麼這麼統一
    文|涼風 但凡去過四川,都會對四川話的強勢深有體會。不少方言在推廣普通話影響下迅速從公共場所消退之時,四川仍然男女老少一口川味,甚至不少外地人也很快學會四川話。 僅從語言上,就能看出當時的四川人與今天不是一家——宋朝四川人的方言和現代四川話差別極大,也與當時的通語——包括現代四川話在內的所有官話的祖先區別顯著。據當時的記錄,四川方言和流行於關中以西的西北音一起統稱「西音」、「西語」。
  • 普通話怎麼產生的?粵語和四川話爭了半天,最終河北一縣城勝出
    而且這幾種方言都只差一票就戰勝了如今的普通話。這裡的方言分別是粵語、四川話、洛陽話和陝西話,傳說中粵語在民國初年險些成為中國的通用語言,但最後還是北方話取得了勝利;又傳說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四川話的票數也只比北京話少了1票。
  • 當年選普通話時,北京話、粵語、四川話,哪種方言差一票落選?
    有傳聞說辛亥革命之後,民國政府為了選出國家通用語言,讓議員們以投票的形式決定,粵語因一票落選於北京話。但四川人對此提出了異議,有人說在1955年,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大會同樣採取投票的方式選出官方語言,北京話獲得52票,四川話獲得51票,四川話也一票落選了。
  • 四川話、南京話、粵語都差一票成普通話?謠言!
    網絡上經常能看到諸如粵語差一票成為普通話,四川話差一票成普通話等論調,一時間似乎所有地方語系都差一票替代普通話,但事實上普通話從未舉行過這樣的投票。整體來說,最後的結果還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同時吸收其他方言的語音特點,如區分尖團音和保留入聲,後人稱之為「老國音」。
  • 四川話/粵語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只是和北京話競爭的並不是廣東話四川話陝西話之類的其他地方方言,而是人造的老國音。 國音是什麼?為什麼要人造老國音? 解釋這兩個問題,要從漢語的早期發展講起。 秦朝開始,中國就實現了書同文,支持了文化、政治上的大一統。但是,「語同音」卻一直沒有實現。 古代人口流動性不大,地區間的交流靠著統一的文言文就可以維繫。
  • 會說四川話時薪700元,魔性方言為何這麼值錢?
    會說四川話的配音工作時薪700元,憑什麼四川方言就這麼值錢?東北話、廣東話、長沙話和閩南話等表示不服!天貓精靈方言配音年薪過百萬?近日,一則#會說四川話700一小時#的話題登上了社交媒體熱搜榜。原來,某公司招聘一名天貓精靈聲音模特,錄製用於語音合成的方言語料。
  • 為什麼成都和綿陽的人不愛說普通話?網友:廣元話最難懂!
    為什麼成都和綿陽的人不愛說普通話?網友:廣元話最難懂!我們四川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旅遊資源更沒得說。來過四川旅遊的人都知道,這裡的人都不說普通話,你去景區周邊的小店包括導遊,不是成都話就是綿陽話。來四川如果你不學幾句四川等於沒有來過四川一樣,就像去重慶不是火鍋一個道理。
  • 爸爸媽媽與娃娃說話 你是用四川話還是普通話?
    你說得溜熟的四川話娃娃卻聽得一臉茫然 爸爸媽媽與娃娃說話 你是用四川話還是普通話? 家長說法  鍾女士是廣元人,丈夫是廣漢人。大女兒不管是在學校上課還是在家與家人交流,均用普通話。「她現在四川話都不怎麼說得來了。」  ●看法:「我覺得(只講普通話不怎麼說方言對孩子成長)沒有任何影響,家人跟她的溝通都很順暢。」
  • 據說四川話很好學,就是要嗲的?
    火箭少女女團中的張紫寧在和隊友進行四川話教學時,說了這麼一句話:「四川話好學,就是要嗲的」。且聽他們一陣兒的「飛車車~~甜咪咪~~仙人板板~~豌豆顛顛兒~~萵筍乾乾兒~~鏟鏟~~」,就算是用四川話罵人,也包你三魂去了七魄,軟綿綿栽倒。你個莽莽,有沒得同感?
  • 四川人為什麼在罵人時都要賣萌?上回跟四川人吵架我差點笑場
    還有天,小鹿罵當地一個小混混「你個仙人板板」,雨霏聽了一臉懵逼,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這句話她腦袋裡出現的居然是「一大堆旺旺仙貝」的畫面。當時小鹿在氣頭上,雨霏也沒有問為啥要罵對方是一盤好吃的,就自個兒在心裡解釋,「哦,可能是蔑視對方的意思吧……」等過後才知道,是「先人板板」……看到這兒,明白了嗎?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回顧近些年,四川方言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和喜愛。上到電影電視劇,下到日常交流,只要在普通話的閒談中,突然竄一兩句四川方言就會博人開心一陣。於是問題來了,為何四川方言越來越受歡迎?簡介: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
  • 四川話,成都話普及大全
    四川是一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省,成都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如果不懂四川話,不是成都通,行走四川會很不方便。今天我們就來普及一下四川話與普通話的區別吧,看你搞醒活了沒有!(成都話雖然有很多獨到之處,但整體還是屬於四川話的範疇)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 白馬跳得高,胖娃耍關刀, 關刀耍得圓,胖娃滾銅圓, 銅圓滾得遠,胖娃跟倒攆, 攆又攆不上,白白跑一趟。黑不說黑,要說曲黑。白不說白,要說訊白。甜不說甜,要說抿甜。苦不說苦,要說焦苦。重不說重,要說邦重。輕不說輕,要說撈輕。
  • 來四川上大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聽不懂四川話了~~
    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說普通話!
  • 《捉妖記2》李宇春四川話聽懂沒?馮小剛周潤發都被逼說四川話
    其中,李宇春扮演的錢莊老闆朱金真,不僅造型突破驚豔,特別是那一口地道的四川話,可以說是最大驚喜,還承包了片中的主要笑點。據導演許誠毅透露,當初說四川話這個點子還是李宇春自己提出來的。她還問和自己在片中有對手戲的演員梁朝偉是否能聽懂,結果,梁朝偉的回答是聽得懂。於是,一切變得順理成章。
  • 為什麼影視劇裡的方言喜歡用四川話,聽著覺得很有意思?
    對於聽慣了普通話,突然來句四川話版的「你們不懂愛」,讓大家驚喜又意外,也讓春春演的朱老闆一角變得更加立體。本是富可敵國雄霸一方的富商,偏偏看上了梁朝偉扮演的屠四谷,多次被騙依然選擇相信。在愛情裡,她不過是個勇於追愛卻又甘心被騙的小蘇蘇而已。不得不說,四川話在這個角色的反差塑造上有很大的幫助。以至於很多觀眾看完電影之後,都被本不討喜的朱金真一角給圈粉了。
  • 四川話的魅力你get到了嗎?
    小商最近發現作為一名大四川人我們居然還沒有認真討論過我們的四川話耶不過前段時間我們的四川話卻是奔上了熱搜然後小商發現我們的四川話很受大家的歡迎魚叫魚擺擺、蛇叫梭老二、蟾蜍叫癩疙寶、蟈蟈叫照雞子、蟑螂叫偷油婆、屎殼郎叫推屎per ……四川人罵人,像是在賣萌 我們身為四川人居然才知道在很多人眼中,我們四川話罵人居然聽起來很萌!有人說,四川人罵人奶兇奶兇的,千萬不要跟他們吵架,因為你闊能會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