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在太空一般都吃什麼?

2020-12-21 王二乙丙

很多小夥伴都很奇怪,航天員一般在太空都吃什麼?蓋飯餃子還是來一碗紅燒牛肉麵?

首先我們要了解,航天員的一個生存環境,在太空艙內,航天員是處於失重狀態,在失重狀態下,優雅地吃東西就成了一種奢侈,比如餅乾這類容易掉渣的食物,必須先用明膠包裹住才行,不然吃完就是滿艙的餅乾渣。

而最早的航天食品,由於技術和安全因素考慮,帶的都是類似牙膏狀半流體食物,通過擠牙膏一樣擠到口腔內。後來隨著FD凍幹技術和rp技術的發展,航天食品開始豐富起來。

所謂FD凍幹技術:就是將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質,在較低的溫度下凍結成固態,然後在真空環境下加熱,使其中的水分,不經液態直接升華成氣態,從而使物料脫水,獲得凍幹製品的乾燥技術。

比如康師傅方便麵的蔬菜包,就很好地運用了這種技術,把營養美味通通鎖定,而且無論是蔬菜包還是麵餅,都有著超低的含水量,根本不需要添加防腐劑。

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和高端營養豐富的速達麵館,作為中國首款太空面,在美味營養這一塊,無論地面還是太空,都拿捏得死死的,相信用不了多久,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太空旅行,可能就跟搭公交一樣,也能吃到美味的方便麵,讓中國味道飄向太空。

相關焦點

  • 航天員在太空都吃什麼?中國太空人吃的,讓美俄同行羨慕
    作為一種特殊的食品,航天食品的誕生解決了航天員們在太空的飲食問題。航天食品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不斷更新換代。太空中吃東西有個很大問題,就是沒有重力。所以食物不能有碎屑,一旦吃出來碎屑,就會在空氣中飄蕩。航天員一不小心就將碎屑吸入肺部,那可不是開玩笑的,甚至會致命。這種一口一個小麵包,就是第二代航天食品。航天員一口可以吞下一個,保證不會因牙齒咬而產生碎屑。
  • 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原標題: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記者餘曉潔)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寒假期間正在中國科技館展出的「中國夢·科技夢——航天主題科普展覽」,為觀者答疑釋惑。   航天員在飛船哪個位置吃飯呢?答案是軌道艙。因為軌道艙裡有食品加熱設備,可以讓航天員吃上熱飯喝上熱水。
  • 航天員是如何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
    太空中航天員吃飯的地方叫做「太空廚房」,它既可以用來進行食品加工,也是食品的貯存倉庫。太空廚房配有餐具箱、加熱器、可攜式水分配器、廢物箱等。當然,天上的太空廚房只能進行簡單的食品加熱,不能像地面廚房那樣煎、炒、烹、炸,但足以保證航天員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 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吃了啥:餅乾雪菜辣豆乾
    此外,航天員返回地面時的重力再適應反應症狀會較為明顯,再適應時間也會相應延長。這對保障航天員身心健康提出新的挑戰。太空生活保障是重中之重。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食譜食品的感官接受性、衛生清潔尤其是運動後的清潔問題等,都需要加強系統設計。生活作息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以往十幾天甚至幾天的飛行,時間十分寶貴,航天員在太空的任務很多,作息往往按小時甚至分鐘來設計。
  • 國際載人航天日|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生活?
    今天,小編就帶領您看看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航天員在太空中是怎樣吃飯喝水的呢?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一不小心,所有的食品袋都會飛起來。所以,航天員吃東西時,一般都是一口吃下去,特別是容易產生殘渣的食物,防止其漂浮起來對儀器產生影響。
  • 航天員在太空艙吃的冰淇淋味道如何?撒貝寧品嘗一口後,表情已說明...
    航天員在太空艙吃的冰淇淋味道如何?撒貝寧品嘗一口後,表情已說明一切! 說起航天員這個職業,相信大多數人在對他們充滿敬意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好奇,畢竟這個在外太空飄著的工作也是常人所難以接觸到的,很多人都會好奇太空人們在太空艙的時候一般都會幹些什麼
  • 航天員在太空吃米飯木須肉豬排 不能吃產氣食品
    還關注了航天員吃的東西,航天員在太空吃飯的畫面,很多觀眾都在問到底在吃什麼?現在請來專門為航天員準備航天食譜的陳主任,這一次帶到飛船上的食品包括哪些呢?  陳主任:有六大類,包括主食、副食、調味品、高能壓縮食品。  海燕:都有哪幾道菜?  陳主任:有米飯、木須肉、豬排等等這些,他們比較喜歡的食品。
  • 航天員在太空如何吃飯?
    太空微重力環境,使航天員進食的方式與地面有很大不同。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用餐,要避免產生食品碎屑和粉末,還要儘可能創造地面化的進食方式。」
  • 航天員在太空如何進食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李宣良、白瑞雪)太空微重力環境,使航天員進食的方式與地面有很大不同。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用餐,要避免產生食品碎屑和粉末,還要儘可能創造地面化的進食方式。」
  • 航天員太空生活:太空艙有微波爐上廁所是功夫活
    太空的特殊環境讓一些在地面上很簡單的事情也變得複雜起來。比如航天員在空中的食物必須專門研製,既要保證航天員的營養又要食用方便。而航天員的方便問題也需要特殊的裝置才能順利進行。  加熱食物要固定  由於在軌飛行僅21小時,楊利偉在太空中只是吃了點心並喝了咖啡。
  • 舌尖上的太空,看看太空人到底吃的如何?網友:肯定不一般
    舌尖上的太空,看看太空人到底吃的如何?網友:肯定不一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一句話隨著我們《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的播出,讓不少的人都開始了解這一句話,一直來我們的都說衣食住行,這四項基本的滿足人類生存的行為,一直都是成為我們在當今的所奮鬥的方向標,同樣吃什麼是一種習慣,但是怎麼吃,確實是一種文化了,這句話用在地球上,我相信沒人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用在太空上
  • 中國的載人飛船上航天員在太空如何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刷牙、洗臉、洗澡等,以保持個人衛生。那麼在太空中,航天員們是怎麼處理這些事呢?是不是很好奇呢?那就一起來看看吧。刷牙中國的載人飛船上,通常配備有口腔清潔劑和口腔清潔指套。口腔清潔劑一般在航天員餐後咀嚼,它像口香糖一樣,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口腔清潔指套是一種紗布指套,上面附有抑制細菌的清潔劑,可以直接戴在手指上,伸入口腔擦拭牙齒,按摩牙根。洗臉航天員在太空比在地面更容易出汗,因此在太空清潔皮膚是十分必要的。由於水在失重環境中形成水滴後會飛起來,在太空洗臉和洗澡可是不是很容易。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娘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老手」與「新手」的無縫銜接不少小夥伴一定好奇,航天員乘組是怎麼選拔出來的?
  • 神舟十一號今早升空 景海鵬、陳冬飛行太空33天 航天員吃啥、喝啥...
    神舟十一號今早升空,景海鵬、陳冬組成「新老搭配」飛行太空33天,航天員吃啥、喝啥、幹點啥?來來 商報給你科普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兩位航天員將在軌飛行33天,這是我國目前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航天員在太空都做些什麼?他們吃的、喝的和「地球人」一樣嗎?30多天的太空任務,他們健身不?跟著商報來看看吧。
  • 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兩人共吃了8種食品
    航天員首餐吃什麼  本報酒泉10月17日電 (馮華、朱霄雄)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透露,飛船17日7時40分入軌,景海鵬和陳冬在太空享用第一頓美餐是11時許,兩個人一起共吃了8種食品。分別是主食:五穀餅乾;副食:蘋果罐頭、五香鰈魚、香辣豆乾、醬香雞肉腸、美味雪菜;飲品:檸檬茶、溫胃飲。
  • 神九航天員餐包含中藥太空養心丸
    飛船上的三名航天員已經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生活工作了十幾天,目前他們的身體狀態怎樣?特別是女航天員劉洋,她參加訓練的時間比較短,這次太空飛行的時間又比以往的航天員都更長,她能適應太空環境嗎?   一會是太極拳,一會是翻筋鬥。對於第一次遨遊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來說,太空之旅的多數時間裡,她顯得精力充沛。
  • 航天員必須已婚育,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沒生育就上太空?
    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為何沒有生育就上太空?這個問題反過來的意思應該就是只有生育過孩子的女太空人才能進入太空,但實際上航天員選拔並沒有這方面的硬性指標。一般航天員都是從飛行員裡進行選拔,因為飛行員可以滿足航天員的基本素質要求,但還會有其他方面更嚴格的選拔條件。當成功的被選上航天員之後還有經過全方位的訓練,綜合來考慮成為航天員的時候比較成熟和經驗豐富,一般來講都已經成家,如果是已經生育,那麼會更好一些。
  • 航天員從太空回來後,為啥都是坐在椅子上被抬出來?這關乎性命
    導語:航天員從太空回來後,為啥都是坐在椅子上被抬出來?這關乎性命眾所周知,航天員是一個國家的寶貴人才,他們都是飛行員當中的佼佼者。探索太空宇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航天員要經過各種訓練才能夠在宇宙上處理各種情況。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靴揭秘:一粒灰塵都不能沾
    承擔了歷次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列鞋靴製作任務的新興際華集團,此次繼續承擔為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製作過艙防護靴和出徵靴,為中國人在太空踏出堅實一步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別小看這兩雙靴子,他們每一雙的誕生都是一次系統工程的運作,同時也是航天員安全保證的重要環節。
  • 中藥「太空養心丸」 神九航天員一天吃三次
    中藥「太空養心丸」 神九航天員一天吃三次 2012年07月05日08:22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