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界出書反對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0月24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安英昭)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24日在臺北發表新書《臺灣建構中國史教育》。該書收錄臺灣高校學者、中學教師文章十餘篇,呼籲社會大眾共同反對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

10月24日,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在臺北舉辦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發表新書《臺灣建構中國史教育》。該書收錄臺灣高校學者、中學教師文章十餘篇,呼籲社會大眾共同反對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去年在學界及輿論質疑中通過新版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框架下討論」。今年9月,根據新課綱編纂的教材已進入課堂。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於今年4月成立,目的是推動歷史教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

10月24日,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在臺北舉辦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吳昆財(中)發言。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該協會24日舉辦「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吳昆財表示,新版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持續使用下去將在臺灣社會散播仇恨、對立。希望所有熱愛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人,都能認識到「臺獨」史觀的危害,期待當天發表的新書為臺灣社會帶來反思。

吳昆財受訪時還表示,發起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不僅是為當代兩岸中國人,而且也為下一代,希望臺灣民眾能站在大一統的高度看待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

10月24日,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在臺北舉辦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語文老師區桂芝(中)發言。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語文老師區桂芝表示,了解歷史可以幫助理解文學,新版歷史教材導致學生不了解相關歷史,很難進入古文的情境。她指出,新版歷史教科書以扭曲的詮釋企圖覆蓋真實的歷史,學生缺乏對自己民族根源的認知,就缺乏對現實政治謊言的判斷力。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王立本在書中指出,歷史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讓青年認識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如果教授的內容不是基於事實,而是基於特定意識形態,未來青年立身於世界勢必將格格不入,認識和實況有極大落差。因此必須摒棄政黨的偏頗意識形態,回歸到史實面。(完)

相關焦點

  • 去「中」播「獨」 謬論頻出,臺灣學界痛批新版歷史教科書
    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去「中」播「獨」 謬論頻出!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遭痛批
    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臺灣學界教育界痛批新版歷史教科書(兩岸脈動)
    核心閱讀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臺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 學者斥責:傷害臺灣未來
    新教材刻意「去中國化」 扭曲事實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她標記了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 對於「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她用了「震撼」這個詞。說明它不再強調孔廟對於整個臺灣文化教育方面的貢獻了。曹若梅認為,新版教科書刻意強化所謂「臺灣主權獨立」的「臺灣意識」,企圖刻畫兩岸對立,切斷臺灣與大陸在歷史和文化傳承上的連結。
  • 臺教育界聲討「臺獨」教科書:別再毒害臺灣學子
    來源:海外網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臺灣歷史教科書,在各個中學使用已近兩月,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昭然若揭的「去中國化」圖謀,激起臺灣學界和一線教師的強烈不滿。10月24日,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在臺北召開記者會,與會者嚴正駁斥新版歷史教科書的種種謬論、給實際教學造成的困擾,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記者會上,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通過錄影片表示,從課綱到教科書,民進黨當局正用盡一切手段「去中國化」,切割臺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遂行「臺獨」政治目的。
  • 臺灣歷史教科書慘遭「去中國化」,張彬:這招非常毒!
    作者:年負民進黨當局把「去中國化」的手伸到教科書上已經是基本操作,但是2020年九月新學期開學的歷史新教材更是變本加厲。中國古代史被大幅刪減,總共就只有1600字。民進黨當局的本意是「洗腦」下一代,不過在「洗腦」到同時,臺灣學生也會失去許多應該有的價值觀。歷史「去中國化」從李登輝時代,歷史課本「去中國化」已經悄然展開。李登輝表面上主張一個中國,教育改革時,就把順序改成了先學臺灣史,到二年級再學中國史。他這個做法就已經把臺灣史和中國史分隔開。
  • 臺灣教育界人士:「去中國化」教科書淪為民進黨的「政治宣傳品」
    新華社臺北10月24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24日在臺北舉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與會教育界人士直斥,根據民進黨當局主導新課綱編寫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大肆宣揚「臺獨史觀」,完全淪為「政治宣傳品」。如不盡力撥亂反正,後果將不堪設想。  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這些教科書裡充斥「去中國化」及「媚日」內容。二年級歷史教科書雖未面市,但已確知的是,「中國史」將根據課綱併入「東亞史」並採取專題形式編寫。
  • 日本橫濱市棄用歪曲歷史的「新版教科書」,此前是最大用戶
    《神奈川新聞》8月4日消息,橫濱市教育委員會當天召開例會,討論147所市立初中自2021學年起四個學年使用的歷史和公民兩科教科書種類。會議最終決定棄用育鵬社的「新版教科書」。橫濱市此前是這類教科書的最大用戶。育鵬社出版的歷史教科書(左)和公民教科書(右)本次經橫濱市教委審議的歷史教科書有7個版本,公民教科書有6個版本。
  • 臺新版教科書編入「臺灣主權未定論」 荒謬至極
    臺新版教科書編入「臺灣主權未定論」 荒謬至極 2019-08-12 15:18:56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日本橫濱市棄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新版教科書」
    歪曲歷史的育鵬社版教科書,源頭可追溯至1996年成立的「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參加這一協會的日本右翼學者認為日本戰後幾十年來反思戰爭的史觀是所謂「自虐史觀」。該組織不斷推動編纂新版歷史教科書,以宣揚其讚美戰爭、國粹主義、歪曲歷史、蔑視女性等思想。具體而言就是將日本侵略戰爭美化為「自衛戰爭」,否認「南京大屠殺」,閉口不談對朝鮮半島和臺灣的殖民行徑。
  • 臺灣新版「護照」被指「去中國化」,蔡英文回應了
    臺「行政院」今天公布新版的「護照」,其中臺灣的英文字變得很大,甚至快要比中文「中華民國」大,英文的ROC則縮很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對於新版「護照」表示,可以強化「護照」辨識度,也強化臺灣元素,「其實拿到「護照」很清楚就是,我們就是臺灣人,就這個意思」。
  • 臺灣初二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為了推動「去中國化」主張,淡化中國歷史,培養所謂的「世界公民」,民進黨當局對初中歷史教科書下手了。臺媒報導截圖據臺媒查證,新版教科書中國史部分第1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的正文只有4頁,總共1600餘字。在「從部落到封建」一小節中,完全不提夏朝的概念,僅用300字將商朝到西周的歷史一筆帶過。「從封建到帝制國家」一節中,東周到漢末的千年歷史只用800字講述。
  •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小動作不斷 64%臺灣民眾反對
    民進黨當局以所謂提高「臺灣辨識度」名義的「去中國化」小動作不斷。日前臺外事部門宣布明年1月發行新版「護照」,封面上「TAIWAN」字樣被放大。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還調整了臺灣中華航空機身上的「CHINA」字樣,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機身主體空間將用來塗裝「臺灣意象」。最近有臺媒稱蔡政府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降級改名」,民調顯示64%民眾表示反對。
  • 臺灣教師之憂:「臺獨」歷史教科書戕害下一代
    他們將『臺獨史觀』一點點塞進教科書。時至今日,蔡英文當局搞出史上最『獨』歷史課本!」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潘朝陽痛心疾首地說。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這些教科書裡充斥「去中國化」及「媚日」內容,被島內有識之士斥為完全淪為民進黨「臺獨」思想宣傳品。
  • 中國史變「東亞史」 被教科書蒙蔽的臺灣年輕一代
    臺灣的歷史課不按時序性授課,而是以地域性來授課,先學臺灣史,再學中國史,最後學世界史。在臺灣史的課程中,不但不強調臺灣與中國的關聯,甚至避談臺灣與漢人移民的關係,整個臺灣史的格局,就是臺灣這塊地方陸續受到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漢人的統治,而且無論是鄭成功、「清帝國」,還是「中華民國」,都是「外來政權」。
  • 臺灣教科書回歸「一中」: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 不是玉山
    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他昨天(22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比如必須寫清楚中國(註:早前教材稱大陸為『中國』)第一大島是臺灣島,而不是海南島;我國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而不是玉山;臺灣慰安婦一定是『被迫』的……「所以『臺獨分子
  • 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對此,臺灣的學者認為,這是在配合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杜正勝所謂「以臺灣為中心」的理論,而部分臺灣老師則認為,南京大屠殺是重要的歷史,不應該抹去。臺灣的一些師生對此強烈質疑,他們說,日本的右翼勢力為了政治目的,在教科書中千方百計地淡化甚至否認南京大屠殺,現在臺灣有的教科書對南京大屠殺隻字不提,不禁讓人質疑,這和日本右翼勢力的立場有什麼差別。
  • 翻開日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感覺就像旅遊指南
    大家在讀高中的時候,一般教科書都是一大片文字,順帶著幾張插圖,對許多事件主要以文字描寫為主,對於青少年來說或許顯得過於枯燥,導致許多學生對教科書上的內容不怎麼感興趣。小編最近在網上看到日本的高中教科書,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原來教科書也可以跟漫畫書一樣有趣,這確實值得國內的教科書學學。這本是日本高中生的歷史參考書,叫做《詳說日本史圖錄》。因為上面都是圖片,以圖片為主,所以叫做圖錄。而且不僅充滿各種圖片,而且講歷史也會順帶著講政治制度,還有一些古人的日常生活、吃喝住行等等。讓人感覺還是蠻有生活氣息的。
  • 臺灣一些青少年價值觀為什麼錯亂?罪魁就是「去中」教科書
    【兩岸快評第811期】臺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圖片來源:網絡)近年來,許多人看不懂臺灣年輕人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其實,這種現象背後正和島內推行了多年的「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有關。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指出,20年來,臺灣的教育資源被用來逐步建構一套「反中」的歷史詮釋。去年9月,所謂「108課綱」指導下的歷史課本上路後,中國史正式在臺灣被虛無化。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延伸閱讀:強行「去中國化」,臺灣高中「東亞史」課本編不出來了還有兩個月就是下學期開學,但臺灣高中歷史第二冊至今沒有任何版本過關,而且正在送審的幾個版本內容80%都是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