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餈,從我吃到第一口就愛上了,跟我學做,保你難割捨
糯米餈是閩颱風味的茶點心,在臺灣福建一帶人們愛喝功夫茶,吃點小點心,再忙先坐下來喝茶。
大小商鋪門前也會擺上茶水,先喝茶再談生意,生意不在友情不忘。
麻糬、大福和糯米餈,其實他們都是大差不差的同一類,全是由糯米粉製成,中間包上各種餡料。
從我第一次到廈門就喜歡上了這個點心,回來的時候包裡裝滿了各種不同風味,不同商家的品種。
再後來看到有人曬糯米餈的做法,就開始學習,再後來看到臺灣人的教學片,現在不誇張的說是越做越好,再也不從廈門往家裡背了。
如果你相信我,就照方子試一試,保證全家人都愛你!
【地瓜糯米餈】
地瓜,也叫番薯、紅薯、山芋,各地叫法不同。
福建臺灣一帶盛產地瓜,因此將地瓜也用到茶點心的製作上。
這款地瓜糯米滋是跟臺灣美食視頻「料理美食王20160429」學做的。
通常我做糯米餈會摻些玉米澱粉,宋大廚的糯米餈皮裡全部是糯米粉,雖然更加軟糯,但不粘黏,包製也不困難。還有宋大廚的糯米餈皮直接用水,沒有用牛奶,但我希望有奶香味,因此就沒有完全照搬了。
外皮材料:糯米粉200克、糖25克、牛奶260克(或清水)、植物油15克
內餡材料:煮熟地瓜300克、糖35克、黃油22克、玉米澱粉15克
製作:
一、首先來做餡料
將地瓜去皮,切小塊蒸熟,得到300克的地瓜泥。加糖35克、玉米澱粉15克拌勻,使其沒有粉顆粒,然後加黃油22克,開火炒,炒到這樣粘稠狀態。
二、糯米餈皮的製作
1.將糯米粉200克和糖25克放入調理盆,然後倒入植物油15克拌拌勻。
倒入牛奶拌到無顆粒,拿起刮刀,糊糊很順暢地滴落下來,紋路馬上消失。
2.將拌好的糊放入微波爐中,先加熱1分半,取出翻面,再加熱1分半,取出翻拌,然後1分鐘,再30秒,再30秒,直到完全熟透。
3.熟透糯米餈皮放入塑膠墊裡,揉搓,或擀壓,直到成為光滑有彈性的麵團。註:這一過程不能省略,直接關係到口感。
三、包餡
將麵團分成一個個的小劑子,每個約30克,共15個。
餡料也分成15個,餡料與皮的比例大約1:2.
取一糯米餈外皮拉拉大,放一餡料在其中,包起來。
5.然後裹上椰絲,一個糯米餈就完成了,依次做完全部。
細微小語:
1.熟透的糯米粉團要多揉捏,吃起來才會又Q又軟。
2.根據你家的微波爐的火力調整時間,糯米餈麵糊每次入爐時間不要太長。
3.糯米餈麵糊也可上鍋蒸,約用時10分鐘。但不是包好了上籠蒸,那不是糯米餈,是蒸元宵。
4.麵皮裡的牛奶可用水代替,或牛奶和水對半。
5.糯米食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太多。
手造麻糬(芝麻味)
麻糬、也叫麻薯,或大福、糯米餈。
糯米餈,除了有圓球狀的,也有條狀的。
材料:糯米粉150克、玉米澱粉50克、糖25克、油15克、牛奶240克、芝麻餡料150-200克
製作:
皮的製作與上面的糯米餈是一樣的,只是形狀不同。
下面說說怎樣包。
1.帶上橡膠手套,手套上還要抺點油,將麵團搓成長條,分成6-8份,取一份擀開。
將芝麻餡料放在中間。
2.捏合在一起,反面放置。
3.最後裹上炒熟的芝麻(白芝麻裡夾上一點黑芝麻)。
【草莓大福】
糥米餈,就像廈門的餡餅,不變的是外皮配方,變的是餡料的選擇。
一直不知道糥米餈與大福、麻糬有什麼不同,只知道是廈門、臺灣,還有日本一帶的精緻的茶點心。
今天的草莓糥米餈大腹便便,就叫它草莓大福吧,感覺也更加順口。
材料:糥米粉150g、玉米澱粉50g、糖25、油20g、牛奶250g、檸檬汁10g和椰絲適量
製作:
皮的製作與上面的糯米餈是一樣的,只是包的內餡不同。
將麵團搓成長條,分割成若干等份;取一份,按扁,包入一顆草莓,然後粘上椰絲。
註:你還可以在草莓外面包一層豆沙,味道會更加豐富。
【紅豆沙糯米餈】
這是我最喜歡包的餡料,因為紅豆沙我特別的喜歡吃,特別是女人們吃了補血養顏,好處多多。
皮的配方製作和包製的手法,上面都有介紹,這兒就不在重複了。
除了上面說的幾種餡,你還可以包南瓜餡,綠豆沙、花生餡、各種水果餡……